退出閱讀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奸臣之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皇帝傻啊?

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皇帝傻啊?

鄭靖業當然也接到了廣平郡王他爺爺的勒索信,鄭靖業順勢邀上他的新一任親家曹王一起,也向皇帝遞出了紅色炸彈——鄭靖業的小兒子要取皇帝的侄女兒。皇帝接過一看,笑道:「朕一則孫兒娶婦,一則侄女于歸,實是雙喜臨門。」
太子的處境變得十分地尷尬,幾乎要站不穩腳。皇帝坐得倒穩,就跟聽蔣進賢說起風了咱們別站外邊兒說話了進屋吧一樣。朝臣們在最初的一瞬間面色各異,連鄭靖業肚裏都吃了一驚,像他,不管是有意識還是不小心搞東宮,都是剪剪東宮的羽翼,從不直接動太子。蔣進賢倒好,不動則已,一動就單挑BOSS。
直到他看到廣平郡王臉上的傷:「你這是怎麼了?」
又下第二道勒索令,稱自己珍惜手足之情,視侄子侄女如已出,為表現出對弟弟曹王的深情厚誼,讓大家再到曹王和鄭靖業那裡喝喜酒。
皇帝也很猶豫。
陸續有御史參奏東宮「不法事」,如池之這樣翻出太子親友強佔民田的都是輕的,現在的人已經劍指太子。什麼嗜酒、暴虐、荒淫,最可惡的是有人居然八出了上回皇帝生病皇太子住得最近卻到得最晚,最後這一頂大帽子實在太沉,卻也為皇太子提供了一個自我辯駁的機會。皇太子痛哭流涕地到皇帝面前喊冤:「當事時,並無一人告知兒臣。」
鄭靖業又想起一事:「說到這些個事情,我倒想起來了,鄴侯家小子訂的似乎是思玄的侄孫女兒?顧家小娘子那一份禮也開始準備吧,不能叫思玄難做,她的事情略有些波折,照我和*圖*書看,興許要冷上一、二年再操辦,寧可慢一點準備,也要備得妥貼些。」
新昌郡主之死不被重視,廣平郡王臉上的傷卻瞞不了人,有心人士只要稍作打聽,就能知道裏面的故事。蔣卓終於忍不住來勸蔣進賢了。作為一個封建世家的好青年,對皇室的敬意取決於皇室自身的表現。君擇臣,臣亦擇君。如太子這樣,實是難入世家法眼。魏王再差、晉王再矬,好歹有個名門楚氏的親媽,再差也不會比太子差吧?
蔣進賢不傻也不天真,已經看出皇帝對太子有不滿而且不滿還在發酵擴大,親貴都不說太子的好話,這才下的狠手。應該說觀點很正確,計劃也很完美,唯一的缺點是執行者略有問題。
「不小心磕著了。」
皇太子一抹淚,趴他爹膝頭痛哭一場。
如果說「給太子這個中年人找個老師」的是袁曼道,皇帝一定會感嘆袁正義真是一心為國,只可惜一腔心血要白拋灑了,太子根本不成器。可話是蔣進賢說的,這可不是個「純臣」,皇帝怎麼能相信蔣進賢是大公無私呢?
懷恩老同志,宦官,前文有出現,隱形鄭黨。他要是不告東宮的狀,鬼都不信!他告狀絕對有一手,一張老臉擺出驚恐的表情,結結巴巴等皇帝發問。皇帝素知這個使了幾十年的老奴不是個膽小的人,當然要問!
杜氏試著跟丈夫商量:「他們……這一回能回京里么?」
鄭靖業搖頭:「不成不成,我得把他們在外面再放三年,這就勉強有本事當個刺史了,刺史任上再三年,返京和_圖_書入中樞,就不易為底下的人蒙蔽。待他們能做到刺史,我就把三郎也給放出去!就是池小子,我也想讓他到外面歷練歷練。」
朝會在幾位高層沒事人、中層被感染得也像沒事人一樣的氣氛中結束了,蔣進賢被皇帝留了下來。
鄭靖業回來與杜氏商量。
蔣進賢的腦袋當然沒抽,只要包裝得好,別說搞掉太子,就是幹掉皇帝,也有人說你是賢臣。這是世家蔣進賢的觀點。也是鄭氏土鱉,完全不知道像這樣的百年世家,在他們默許下倒台的皇帝不知凡幾,這事就像是蔣卓的婚事一樣,只要輿論操作得宜,漢奸也能說成是為國為民的「曲線救國」,包管不明真相的群眾跟著感動得淚眼汪汪。
杜氏對於丈夫的安排素來是信任的,只是聽到讓池之離京,馬上問:「阿琰怎麼辦?」
皇帝說是「想想」,誰都不知道他想了些什麼,反正皇太子被打了臉,大家心裏也都有數——皇帝對太子很有意見了。而且,太子也很不得人心了,太子的權威受到了公開的挑戰。
次日,蔣卓上表,稱「向者太子太傅壽年不永,太子失教,請擇良師為太子傅。」最後一道壕溝的挖掘工程正式啟動了。
好哇!殺完閨女又想殺兒子么?接下來你要做什麼?皇帝的心思越發活絡了起來。
看這個樣子又不太像是要動東宮了。
正哭著,東宮又有喜報:「東宮又添了一位小郎君。」
鄭靖業毫不掩飾地興災樂禍了一回:「與咱們無關!我管他們這許多!今年大郎、二郎都要回來了,想他們了和圖書吧?」
太子突然發現,比起坑了他好幾年的鄭靖業,蔣進賢這貨更加可惡!至少鄭靖業不會這麼打臉!蔣進賢平靜地進言,平靜地坐在他該坐的位置上,就好像他只是啟奏皇帝今天天氣晴朗、全國形勢一片大好一樣。
「你家磕著的傷口跟被刀拉了似的啊?」皇帝哼了一聲,沒再多問。等孫子一走,就叫來懷恩:「我記得當初給東宮分派人手的時候,特特叫你把幾個調|教得好的徒弟調到東宮伺候的,這些人,如今還在吧?」
捅刀子這種事,它是個技術活兒,不是誰都能幹得不留把柄的,也不是誰都能幹完之後還能在老闆那裡留下一個好印象的。好在蔣進賢也不是太在乎,他都不在乎了,別人也就不用為他著急了。
皇帝沉默了:「容我想想。」凡是領導說這句話的時候,並不代表他是真的打算去「三思」的,而且在更多的情況下,他是已經打定了主意的,優柔寡斷的傢伙是做不成領導的。如果你遇上了優柔寡斷的領導,不是他在裝柔弱,就是你該跳槽了。
從此大正宮與東宮就不經常見面了。大正宮是覺得麻煩,東宮則是在逃避,這樣的情景落到有心人眼裡,越生出許多奇怪的想法了。
「去打聽打聽,東宮出了什麼事!廣平郡王的臉,在東宮是怎麼傷的。」本來好好的,從東宮晃了一圈兒回來就毀容,當皇帝傻啊?
明著看來,太子脾氣暴躁了些、身邊小人多了些,可他立了二十多年了,街邊隨便拉個什麼人來問太子,大家都會告訴你是皇長子。在沒有嫡子的和_圖_書情況下,他還居長。
被杜氏往肩上輕輕一推:「少慪氣了。」這不正是你表現大度的時候么?
鄭靖業道:「只怕趙氏不肯收呢!」
鄭靖業歪歪臉:「阿琰年紀還小呢!池小子再過兩年,在聖人身邊呆久了,我看他也不是個容易讓人忘掉的人,我把他往州郡里放一放,或者與五郎一樣,往軍伍里領一職,回來也是什麼資歷都夠了。到時候與阿琰一完婚,阿琰就一直在京里。」
皇太子:「……」
杜氏道:「廣平郡王與趙氏聯姻,趙親家面上,給趙氏的禮也不能太薄了,兩處都要有些表示才好。」
東宮終於沒有掩下新昌死亡的真相,皇帝氣惱半晌,還是把這有損皇家顏面的事情給壓了下來,否則以東宮之能,早被諸王把這流言散播得天下傳頌了。
懷恩心說,當初從東宮扒拉出來那一堆東西的時候就用的他們,您現在還這樣問吶?哈著腰回答:「都在的。」
說來皇帝已經生了一些廢太子的心思,只是念頭不強烈,廢太子,放到什麼時候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好好的儲君,你說廢就廢,就等於告訴天下人:我看你們未來老闆不順眼,讓他滾蛋了。這讓已經琢磨了未來老闆行事風格、準備了許久的眾多員工情何以堪?
皇帝臉色也不太好看,勉強道:「你回去看看吧。」
皇帝態度和藹:「御史說話總好誇張,我兒無須太過在意。你往後卻要謹修自身,不要再讓人說三道四的好。」心裏已經埋怨上了,別人不告訴你,你就不知道關心關心你爹?壓根忘了他先前最記恨太子就是和*圖*書太子「窺伺聖駕」。
「老師的勸諫總是能聽得進去一二的。」蔣進賢一臉的誠懇,作忠臣狀進言。
然而皇帝如果讓你看得清他的真實意圖,他就不是皇帝了,他把這事兒先擱下了,帶著避暑的人群又回到了京城。一到京城,皇帝就下令為廣平郡王操辦婚事,還要辦得風光氣派,皇帝親做主人家,下令凡是在京的五品以上的官員、有爵位的勛貴統統得參加!由於婚期是在十月,屆時連地方上的刺史、郡守都要過來,那可真不是一般的熱鬧。
杜氏跟著嘆了一回:「那小娘子我見過兩面,進退也有禮,怎麼就遇上這樣的事情了呢?」
蔣卓低下頭,終於說出一番話來:「非但是叔父,諸臣之富貴,皆繫於新儲。欲立儲,必先奪嫡。」算盤打得再響,魏王、晉王登基之後再有好處,蕭令行不滾去死,也是白搭。
眾人一邊猜著,一邊還得準備給廣平郡王的新婚賀禮,你以為讓你參加就是光讓你帶著老婆孩子去蹭飯的啊?
蔣進賢也想提拔家族後進,帶著考驗地問:「以你之見我當如何?」
何況太子自身就有不檢點的地方!蔣大人也是為社稷百姓考慮的呢。
身體健康的男人,擁有一個身體健康的老婆和幾個身體健康的小老婆,這個男人還時不時地跟其中一個女人滾滾床單,有孩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放在皇家,這叫開枝散葉,為皇室繁衍做貢獻。放到被參奏荒淫的太子身上,這就是證據,無怪乎太子鬱悶了。
皇太子他兒子都要結婚了,還給皇太子選老師?更坑爹的是,沒一個人肯接茬兒。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