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即位
鄭靖業擦擦眼淚,對蕭令先道:「請太子早繼大統,以安人心!」
鄭靖業飛快地請示:「臣請召趙王、秦王返京奔喪,京兆、金吾衛維持京城秩序,傳令天下聖人歸天,太子即位。有司營先帝大喪。另,傳諭九邊,毋開邊釁,傳諭諸藩屬,入京弔孝。新君登基,大赦天下,文武百官轉一級。」
懷恩服侍他多年了,不能沒了下場,給一處田產過日子。
尖銳的女聲,連前殿都聽得清楚,蕭令先再在前面聽鄭靖業的安排呢,聽了這一聲,第一反應就是苗妃。皺眉對張平使了個眼色,張平匆匆過去查看。
「諸王、妃、公主、駙馬等宮中哭臨,為便宜計,請撥兩處宮室為退步……」
外官在殿前,諸王在殿內,就只聽到殿後傳來一聲凄厲的長嚎。鄭琰原在傷感掉淚的,被這一聲嚇得一個激凌,與慶林長公主交換了一個眼色:是苗妃。能在這個時候發出這一聲的,一定是苗妃,只有她敢!
剛才的遺詔乃是給全國人民一個交待,現在是皇帝自己的一些囑咐了。
「可。」
慶林大長公主也不想再斥責苗妃什麼了,鄭琰輕聲道:「到死都想著給你個大份兒的呢,還用再多說什麼了嗎?」
「稍等再說。」
晉王家小六娘的事情,魏王從頭到尾都是個受害者!淑妃系的人不止一次腦補過:如果沒有晉王家血脈之事,新君是不是已經是魏王了呢?
「多派幾個人去看看,不要鬧得太過份,」徐瑩鎮定地布置,「派人看好吳王和周王,如果貴妃鬧得太凶了和-圖-書,把周王給她領過去!」
還真是……捨不得!
眾人三拜,山呼萬歲。接著就是處理後事,鄭靖業為山陵使,全權負責一應事宜。
一條一條地命令頒了下去,一切都按著程序在走。皇帝聽完了鄭靖業的請示,覺得比自己想得周到細緻得多,全部依允。
皇帝的舅舅家,人口越來越多,皇帝亦有金錢相贈。
「她們現在還居在宮中,且住幾日罷,過了這一陣再移宮。」
沒了丈夫的女人,兒子最重要,二十四郎的出現,讓苗妃終於定了心神。
「是貴妃。」
「誥命們呢?」
苗妃的母親傅氏入宮,與苗妃討論著出宮之後的生活問題。
他與魏靜淵君臣一場,居然不能善始善終,他很痛心,如今魏氏後人歸來,他給留了安家費,還有魏靜淵修墳的錢。雖然魏靜淵現在不能陪葬帝陵,但是皇帝希望把魏靜淵的遺稿帶進棺材里。
「請冊太子妃為皇后,以履冢婦之職,統內外命婦。」
「可。」
「請議先帝之謚號、廟號,請尊奉陛下生母。」
要拼搏,就要杜絕豬隊友!晉王這個管不住自己二兩君的傢伙,就是個豬隊友!
遺詔由懷恩捧出宣讀,內容很簡單:皇太子靈前即位,諸王、百官各安身份,輔佐新君。鄭靖業、衛王、蔣進賢、韋知勉為輔臣,四人以鄭靖業為首。除蕭家親屬按照親疏遠近服喪之外,天下百姓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當哭臨者只在早晚哭一回,百官之中與皇帝沒有親戚關係的,七日而釋m•hetubook.com.com服。不禁天下百姓婚嫁、祭祀、慶典。後宮諸妃有子女的,出宮隨子女居住,無子女的,集中到偏宮裡去。
然而在有子女的人里,還有一個非常難過的人——苗妃。
慶林大長公主還沒回來,後面又有凄厲的聲音傳來:「騙子——你帶我走了吧——啊——」
於是重新排定哭靈的位次,外命婦自是無緣得進大正宮,另有一處。宮妃、公主、王妃等在內殿後靈堂,徐瑩理所當年地打頭。鄭琰伴在她身側跟著哭,慶林長公主見她哭得太慘,給她換了塊手絹兒,鄭琰抽著鼻子:「臨死還要感動人一把神馬的,最討厭了!」
「前面自有大臣處置,內外命婦事,你有什麼想法么?」
「可。」
「安排在後面哭靈。」
因為是庶母,苗妃等宮妃要避忌諸王,皇帝的遺囑她沒能在第一時間聽到,是聽的事後傳達。
然後才說,他身後還有一些東西,白放著也是浪費,只酌取數件做陪葬,其他的都分散給諸人了吧。首先是太子,皇帝留給了他一套便服作念想。諸王各有金錢,皇帝特別給廣平郡王多留了一份,稱是給他日後撫養弟妹等資。諸公主亦得金錢若干。皇帝對慶林長公主格外優容,說她前半生坎坷,身為哥哥「吾心痛之」,留下兩所莊園給她。衛王喜歡雅物,皇帝把自己收藏的字畫給了他,曹王老實,就給錢。宜和長公主得了皇帝的幾套金器。皇帝亦好武,還有些馬匹、武器一類,分贈郭靖、顧寧、顧寬、蕭深。
這時候,
www.hetubook.com.com
前面已經分派停當了。被老皇帝的遺贈感動得一塌糊塗之後,鄭琰慢慢回過神來,她現在得繃住,這個時候萬事都要小心。鄭琰小聲問徐瑩:「後宮妃子們現在何處?」
徐瑩小聲道:「在殿後呢,諸王都在,她們怎麼好出現?」
後面的聲音低了下去,不一會兒,慶林大長公主回來了。
「可。」
淑妃則與蔣進賢的妻子妻氏、魏王妃、晉王妃,女兒樂昌公主、廣安公主一起,商量著出宮後到哪裡住。照常理,淑妃當然要與她所出的長子魏王一起住,葉氏道:「我回去便讓他們重新整修房舍。」樂昌公主不同意:「你們的孝心大家都知道的,只是……九郎家裡有些亂,阿娘過去了還能整肅一下。」
「好。」
眾臣不管樂意不樂意,都跟著請蕭令先早早即位。蕭令先沒有推讓的道理,但是口中還要說些謙詞:「吾以渺身忝居大位,誠惶誠恐,萬望諸位戮力同心,毋負我父子所託。」
大家還沒死心,還是想博一博,這樣的想法從來都不少見,也幾乎每次新舊交替,都有人想付諸實施。哪怕前面已經有無數先輩死在沙灘上,後來者仍舊無怨無悔地一頭扎了上去。無他,誘惑太大!
詔令一出,眾人皆放聲大哭。
這就是史稱的「分金之詔」。
皇帝的遺囑很繁瑣,開宗明義頭一條:吾去后,天下歸於十七郎,諸人榮辱,決于新君。
「宮婢、內官之事?」
又有,後宮諸妃,各有首飾數件,分了香料、綢緞。皇帝額外提到了苗妃,說她兒https://www.hetubook.com.com子還小,撫養兒子是父親的責任,皇帝去得早,不得見兒子成人,特意多留了一份撫養費,也是「使兒勿忘父」。又說,他本來以為苗妃會無子,早先為她準備了莊園別宮好寬裕地度過後半生,現在她有兒子了,東西依舊給她。
喪禮一直在繼續,眾人有心交談,也沒那個條件,直到晚間。關係親密的人很自然地湊到一處密謀些什麼,男人堆里討論的無非是局勢如何,待國喪過後又要發動什麼。女人們就八卦得多了。
懷恩哽咽道:「聖人另有遺命處置身後事。」
皇帝有遺命,不許一天到晚一直哭,哭一回,眾人都抽抽答答地停了,只剩下啜泣之聲。
「可。」
苗妃嚎啕大哭,只是哭得沒那麼凄厲了。
雖然皇帝遺囑里的點名讓鄭琰承受了很多奇怪的目光,鄭琰還是咬牙挺住了,協助徐瑩把內外命婦的事情辦好。內命婦那裡主要是兩個長公主坐鎮,先帝遺囑里有安排,大家情緒還算穩定。有兒女的趕緊打包行李,沒兒女的也打包行李,喪期一過就搬家。沒兒女的比較慘一點,從此就是判了無期徒刑了。有兒女的在傷感之後就哈皮了,以前是關在宮裡,現在出去當太妃了,能四處逛了。
「哭得太慘!」
「請晉皇後父為公,母為國夫人。」
樂昌公主道:「我不是說的你,你就是太好脾氣了,由著九郎作反,可要跟他鬧吧,又跟咱們新皇后似的了,太鬧騰了。阿娘過去了,好歹能壓一壓九郎,讓他著調兒點兒!」
這份遺詔足以讓朝臣吐血!魏靜淵又出現了m.hetubook.com•com!真是陰魂不散!與此相比,鄭琰也被點名就比較能讓朝臣接受了。朝臣們甚至認為,這是皇帝在拉攏鄭靖業,好讓他在感動之餘為新君效命。
徐瑩輕聲問:「沒鬧什麼吧?」
廣安公主道:「正是這個意思。事情還沒完呢,不能讓九郎再胡鬧了。」
能闖進大正宮的誥命其實並不多,畢竟男女有別——有特殊任務的除外。
鄭靖業是政壇老手了,對於皇帝駕崩之後的事情早就打過不知道多少回的腹稿,蕭令先卻是只菜鳥,眼下覺得可靠的就是鄭靖業了,他的老師秦越當然也可以,但是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差鄭靖業一截。蕭令先便把事務「悉付靖業」,自己帶著兄弟侄子們哭靈。
苗妃離她們最近,喃喃地道:「哪怕給我一句話呢?誰稀罕這些臭錢!我只要給我一句話啊……嗚嗚……」
晉王妃嘴巴發苦:「是我無能。」
慶林長公主,哦,現在是大長公主了,對徐瑩輕聲道:「我去看看。」
鄭琰也被皇帝在遺詔中點名,稱其為「小友」,留給她全副賭具,除此之外,皇帝把所有的文具都留給了她。鄭琰愣在當場,眼淚撲撲往下掉,都沒有聽到下面皇帝再次強調,說她「聰敏豁達有才幹」,讓她繼續做女侍中,不要埋沒。
人一死,就想起他的好來了。何況作為一個皇帝,他對鄭家真的很好,尤其是鄭琰。不管外面政治局勢如何,皇帝對她真的沒得說!在鄭琰面前,皇帝從來不擺架子,就是一熟人家的老伯,跟她吵架、教她賭錢、蹭她的飯吃、偶爾還耍個無賴……不行,又想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