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團圓結局?
徐瑩不得不「不恥下問」一下:「丞相說了這麼多,到底是要做什麼呢?」
「季師當年還有幾個學生,入京之後都沒走,我也給安頓了下來……你怎麼啃個沒完了?」鄭靖業覺得不太對勁兒,一盤杏子都讓鄭琰給啃光了!凡事要有節制,這是很多人信奉的養生觀點。
「我去,挖坑讓親爹跳這種事情真的可以嗎?」鄭琰扶額,伸手把女兒從池之腿上摘了下來:「誰教的你跟爹娘耍小心眼兒的?你這些都是我玩兒剩下的,也敢拿出來丟人現眼!跟自己的父母也要一根腸子繞十八個彎兒,仔細我抽你!想做什麼就跟父母說,擺事實講道理都行,就是不許用言語擠兌!我們是你的父母,有什麼話不能直說呢?在家裡也就罷了,如果到外面去,別人被你一時繞進暈了答應了,清醒過來也是要記恨的!做事想明白一點,凡事要直道而行,知道不知道?」
這樣,鄭靖業實惠也得到了,鄭琰名聲也有了,還不會丟臉。
「哎~」
而以鄭琰懷孕為契機,朝廷格局被打破了,原本的「母后臨朝」竟漸漸成了擺設,大權漸歸朝臣之手。
懷孕對於春華姐弟來說倒是件好事,以前鄭琰每天上午都要入宮上班去,他們只有早上見母親一面,接著就是一整個上午的分離——十分想念。現在鄭琰可以整天呆在家裡,指導他們的功課,兩個小傢伙非常開心。聽說蕭復禮要過來,池春華的臉登時掛了下來,而後才仰起臉,可憐兮兮地道:「他又來搶我娘啊?」
皇帝親自登門神馬的,真是好和_圖_書大的鴨梨啊!
「那讓我學騎馬吧!」池春華小朋友終露出了她的真面目,「大孩子就可以學的喲~喲~喲~」
藝術家都是沉浸在個人世界里的怪人。
「對對對。」
鄭靖業終於說了人話了:「聖人已經入學數月,是該多學些東西了,臣建議為聖人再添兩位師傅。」
這要是放任皇帝被其他人教壞了,哭都來不及啊!徐瑩不是沒動過另找能夠給她解釋政治現象、教蕭復禮讀書的人的主意,問題是蕭復禮比較認可鄭琰,其他人新手上任,很難不被大臣們拍磚。
徐瑩很警惕地道:「聖人現在的師傅就很好,還要添什麼呢?」
徐瑩很開心、蕭復禮很開心,真以為事情就這樣大團圓結局了?
蕭復禮很開心,能出宮放風神馬的,真是太爽了!
在這個問題上,徐瑩是爭不過大臣的,甚而至於,蕭復禮也是兩眼放光的,哪個小男孩兒沒有一個英雄夢呢?徐瑩暗暗叫苦,強自鎮定地問道:「究竟要以何人為師,還要考慮考慮。」
韋知勉自是聽得懂的,心說,幸虧沒有出頭,不然非但為難不了鄭靖業還要被他記恨。
眾人也是三緘其口,倒是沒有人跳出來展示自己的先見之明,省得提醒了徐瑩。大家都在等。原本鄭氏與世家是政治盟友不假,那是為了對待蕭令先和梁橫,現在時過境遷,相互之間的關係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可要說已經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了,那是大家連喝醉了都不會相信的鬼話。
最不開心的是蕭復禮,他老師懷孕和_圖_書了要準備生孩子,要請個超長的產假!對的,由於婦女沒有什麼勞動保護法什麼的,未及立法規定法定產假是多少天,又有法律漏洞了!怪不得用人單位不樂意招收女性職員呢。
先說韋知勉,他這些年是個一直在當布景板的倒霉蛋兒,那也要看給誰當陪襯,被鄭靖業給擠兌了,他認栽。要是再讓徐瑩這個蠢女人給擺布了,他死了都能再氣活過來!徐瑩的主意一出,韋知勉就樂了,他等著徐瑩吃蒼蠅,展現徐瑩的無知,趁著鄭琰懷孕不能理事,把徐瑩這個皇太后給擠出政治格局安心養她的老去!當然,不可否認,他也等著鄭氏鬧個沒臉。
消息一出,朝中居然詭異地平靜了一下。蕭復禮才六、七歲,還是個孩子,平素表現得又好,最後這事兒不是落到鄭氏頭上就是落到徐瑩頭上。這主意很餿,一看就知道不是鄭靖業的手筆。你想啊,這大夏天兒的,熱不熱?小皇帝早朝之後再去池家,就算那本是慶林大長公主的別業,離翠微宮近,那也是大太陽地里的。必有中暑的時候!好,你說不中暑,夏天會下雨不?當年死鬼夏震是怎麼倒霉掉溝里的?還不是雨天路滑落溝里淹死的?
蕭復禮完全搞不明白了,今天不是大朝會,鄭琰沒有到,她請假在家養胎。女侍中正常的工作量也就是五天見一回皇后而已。可徐瑩母子離不開她,尤其是徐瑩,鄭靖業駢四儷六說了一大通,她聽得雲里霧裡的還沒個人跟她解釋,心中暗罵:你會不會說句人話啊?
就鄭琰的身體條件來說hetubook.com.com,現在上班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她還是提前打了報告申請了,不止是試探,還是提前準備。懷著身孕還要跑上跑下神馬的,即使民風開放,外面的風評也不會太好。再者,池家需要孩子,她必須有一個姿態,不管池之計較不計較,她都要向池之表明了態度才好。
池之扛著女兒轉了好幾個圈兒才把她哄好,池長生看得興奮,也抓著池之的衣擺要求平等對待。池之哄完女兒哄兒子,一如天下的所有的傻爸爸,認真地給兒女講道理:「聖人也不容易的,這樣認真求學,他是一心向好的,你們不要胡思亂想,阿爹阿娘最疼的就是你們了。」
鄭靖業自有想法,蕭復禮雖然小,照顧好了,跑上那麼幾回還是不成問題的,這也是給自家閨女拉分的舉動。鄭靖業也不會真的等到蕭復禮出了什麼問題了再作補救,他早有腹案——誰說皇帝只能有這三個老師的?
池之拎起女兒往上一托,小姑娘順勢坐在了父親的肩膀上,扶著池之的帽子:「他好壞呀~阿爹~」
左哄右哄,終於把兩個小的哄好了,池蘿莉乖巧地道:「阿爹,阿爹說的道理我和弟弟都懂的,人家就是想阿娘了嘛,才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呢。」
要是連這兩條都想不到,那就不是在朝上混了這麼久的人了,可大家就是不說。
怎麼可能?
當皇帝的,不但要識字要懂律令法制,也要知兵事,懂一些音樂藝術不是?再添人唄,把少師、少傅都給添了,連上鄭琰湊足了五人之數,就算是值班,五天一輪迴,正好和_圖_書合上五天一次的大朝會。雖然女兒不能天天參与到政事里比較讓人不爽,但是,外孫子更重要!
但是,懷孕這種事情,大家也是都沒有辦法的,只能如此了。反正,損失最大的是徐瑩就是了。
袁曼道倒是敢直言極諫的,可徐瑩的「協商」里並不包括他。徐瑩自己心裏也清楚,大臣們未必樂意這樣,她卻不得不這樣做。要是讓大臣們把蕭復禮給「教壞了」,她哭都沒地兒哭去!又因蕭復禮本人也樂意聽鄭琰講課,徐瑩乾脆越過了這一步驟,直接拿出學生家長的范兒,跟蕭復禮把這事兒給「協商」了。誰家請先生還要問別人的意見的?家長樂意、學生樂意,老師又沒拒絕,這不就結了嗎?
鄭靖業在「被宣布」了之後也沒反對,但是,他提出了新的方案:「天子不可以不知武事。」建議給蕭復禮再增加老師!
池之忍笑:「對對對,你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
當然,也是要看鄭靖業有什麼盤算了,以鄭靖業之奸滑應該能看得出這其中的不妥,可為什麼他也不動呢?
徐瑩也比較鬱悶,出席聽政少了個解釋的人,她整個人都覺得不好了。最後協商的結果是,每次大朝會的時候,鄭琰再出現,也就是平均五日一次,順便檢查蕭復禮的功課。而蕭復禮本人,在徐瑩的支持下每隔兩天赴池之家聽課一次。徐瑩振振有詞:「尊師重道,雖萬乘之尊,亦不能免!」
鄭靖業道:「臣方才已經奏明了呀,天子不可不知兵事,亦當識禮,請為聖人再添少傅、少師。」
同志們,朋友們,大家仔細回https://m.hetubook.com.com憶一下,凡是徐瑩自己拿主意做的事情,它有幾件是辦成了的?雖然沒有什麼「君不入臣門」的破爛規矩,讓個小皇帝這麼三天兩頭地跑,怎麼會沒有朝臣說些什麼呢?可大家都不說,憋著壞呢。
鄭靖業贊同地道:「正是,不過,定遠將軍的才幹是看得見的,可以先加以太保,待邊事安寧了,再返京授課不遲。少師、少傅卻是要在近日定下來了。」在沒定之前,蕭復禮少不得要跑兩次池家。
朝廷的官制序列里,作為太子老師的,擁有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不一定全員補齊。蕭復禮作為小皇帝,按道理來說,他的老師序列應該不少於這些的,鄭首相本著對小皇帝認真負責的原則,要給他再添倆老師,誰能有什麼意見嗎?
鄭琰對蕭復禮登門這件事算是半推半就略有猶豫的,懷孕上班什麼的,鄭琰也沒有什麼心理壓力。新世紀的女性都是這麼乾的,挺著大肚子還要工作,進了預產期的時候才能休息。隔兩天才上一次兩個小時左右的小學課程什麼的,小意思嘛!連五天才定期做一次諮詢什麼的,就更簡單了。真正讓她比較放不下的反而是每天固定的陪徐瑩聽取彙報的時間,做為一個孕婦,還是不要天天乘車上下班走山路比較好。
鄭琰懷孕,最開心是池之,屁顛兒屁顛兒地跑到岳父家接了老婆,還鄭重地對鄭靖業一揖:「謝岳父給我一個好妻子。」池家興旺在即啦啦啦~
「那我是大孩子了。」
這盤杏兒略酸,鄭相完全可以看在自己又要做外祖父的份兒上,允許孩子媽多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