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奸臣之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八十五章 池外婆過世了

第三百八十五章 池外婆過世了

阿慶心道,我回來的時候把該彙報的都彙報了呀,郎君也很乖,木有什麼緋聞。口上道:「娘子只管問。」
不等鄭琰開口,阿肖就道:「郎君卻是明理的人,至於埋怨不埋怨的,就是做得好了,也未必能得一個好字呢。就是眼下這樣的喪事,還不定是不是有人要嚼舌頭呢,管得多了,說你外姓之人攬事,管得少了,又說你親戚不肯幫忙,嘴長在別人身上,哪是由咱們作主的。再說,還得處置家裡的事呢。」
沒有「孝子」也沒有許多的親族,這喪事雖然有權勢作門臉,辦得也不如周全人家那樣體面,許多儀式完全沒有辦法做全了,最後埋葬也顯得有些草草——人少,真是沒辦法。池家幾個孩子也在池外婆堂前磕頭上香,因不是這家的子孫,守靈也不合規矩,只有池舅媽全程支應到底,十分辛苦。
鄭琰得了空還得回家——她家裡那一攤子事兒可比池外婆這些事兒多得多了。
春華和長生姐弟倆直接上課去了,鄭琰和池之帶著三小回家,把小東西們哄去午休,鄭琰又與池之商議起晚間宴請朱寰等人的事來。
「春華、長生都大了,長生也讀書了,學堂里不缺同窗,在家裡身邊總要有些差不大的人一道才好,我記著你家裡的阿青與長生差不多大?可願放在長生身邊?」
鄭琰瞪她一眼:「別亂說!她是不肯過來的,再艱難,也要守著本家,單這一條就夠讓人佩服的。」
阿祁又回給春華訂的數副耳墜闞霖那裡飛快地先送了幾套過來備用,打開匣子給鄭琰挑看:「樣子都很和-圖-書別緻。」鄭琰選的耳墜都是小巧精緻的,縱有鑲紅寶石等的也留了下來,預備出孝給春華戴,現在戴的就是銀鑲著小珠子。
葉遠應聲告退。
「還成,春華他們呢?」
看到池之也是兒女成群,池外婆又欣慰地落淚:「這樣好啊,多好的孩子啊!這麼些個小小子,開枝散葉的,你池家終於有盼頭了,我也算對得起你娘了,」同時高度表揚了鄭琰對池家所做的貢獻,「以後就都交給你了。」
鄭琰回到正房,阿慶迎了出來:「娘子可回來了,累壞了吧。」上前服侍鄭琰換了衣服洗了臉,又上熱茶點心。
阿慶嘆道:「是呢,」又小聲一道,「現在下就只剩下舅家娘子一個人了,那位可不是什麼省心的主兒,看著跟喝花上露水長大的神仙似的,留在原宅里,出個事兒又是咱們照顧不周,接過來,且有得礙眼了。」
鄭琰笑道:「她那裡我留意著呢。」
葉遠不再多方,家中不少庶務他能給支應,獨這應酬,他的身份差得太遠。遂上前彙報了一些外務:「先前有些帖子還是積下來了,如何處置,還請娘子示下。」
外祖母為小功親,五服之第四等,其服以熟麻布製成,視大功為細,較緦麻為粗,服期五月。按制,鄭琰與家中子女為池之的外祖母守制當減一等為緦麻。緦麻,五服之末等,次於「小功」,服以較細熟麻布製成,做功也較「小功」為細。
鄭琰道:「我看著她主持這事兒還是妥當的,依禮而行便不會出錯。夫君在那裡了,我再不得空回來瞧m.hetubook.com.com瞧,家中應酬要怎麼辦?」嘆一口氣,「再者,我們都在那裡了,倒有一大半兒人不是衝著事主去的,弄得太熱鬧了,不像個樣兒。」
阿香飛快地記了下來,又說:「那郎君過陣子啟程北上,帶的行李是不是也要略改一改?」
看到鄭琰回來了,葉遠還嚇了一跳,因是數代老僕,故而多問一句:「娘子怎麼回來了?那頭事兒多呢,舅家娘子不像是能頂事兒的人。郎君獨個兒在那裡,支應不到內宅的事兒。」
又說了一些過年人手的安排,鄭琰把阿慶單留了下來:「我有件事,卻是要問一問你的。」
池外婆十分好哄,果然收淚:「對對對,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可不能瀆職。」
池外婆是個和氣的老婦人,樣貌也端正,雖然動不動就哭,孩子們卻也不討厭她,陪著她說了一會兒話,春華還剝了個桔子喂她吃了兩片。留下來吃了一頓飯,眼見是池外婆午睡的時間了,這才辭了出來。
「不要去打攪他們了,這些天他們也累了。」因有孝,春華和長生就都在學校里請了假。這孝不大不小的,既不好天天守著池外祖的靈堂,也不好曾外祖母喪事沒辦完就上課,就都在家中自習。
「再添幾套素服罷,再量一量尺寸看有沒有要改動的。」在司州的裁縫未必有京城的好,留下尺寸,在京中提前給池之置辦好夏秋的衣服送過去,穿著也齊整。
阿慶喜不自勝:「這還用問我么?我是打小伺候娘子的,阿文是侍奉郎君的,阿青當然要服侍大郎。」
鄭琰道:和圖書「也不白使你的人,長生讀書,不許帶書僮伺候,可他們小孩子家聚在一處,要是能聽課,也隨他。將來學堂會開得更大些,我估摸著,助教們抬抬手也教得書僮一二。阿青要是有悟性,我與郎君都不會攔著他上進。」
鄭琰早在池之還沒回京的時候就給他訂了數套冬春的衣服,好在考慮到池之是去幹活的不是去顯擺的,她給準備的衣服都不花哨,顏色也是冷色系居多,需要替換掉的並不多。
鄭琰晃晃脖子:「不說這些了,趕緊的,把要改的都改了。全家大小的衣服,喜慶的顏色是沒法用了,冬裝已經訂下了一半的份量,交來的就先算了錢,另一半現在也不用做了,趕緊改些素色衣服吧。他們小孩子只是緦麻,年紀小太素淡了也忌諱,不要太花哨了就好。還有帳幔等物,也去了艷色的。」
鄭琰這才得空讓孩子們拜見曾外祖母,池外婆見過春華和長生,三小卻只在他們還不記事兒的時候親往池家見過一回——這仨小時候太弱小了,根本不敢拿出來隨處顯擺,想看只有到池家去看。
這些日子隨著男主人的回歸,池府著實熱鬧。在池之離京期間鄭琰把這些關係處得很好,甚至連她未嫁前在熙山時遇到過的衛王表侄趙延壽的妻妾這些年她都沒拉下,由此可見她家學淵源,亦可窺鄭靖業這麼些年如何能拉起一個大黨與數百年世家相較的本事了。
阿慶與阿肖對望一眼,心道,守來守去的,還不是要讓別人養?好吃好喝的供著,萬事不操心,還要擺一擺長輩的架子,有甚好佩服的?——hetubook.com.com當著鄭琰的面卻不說這話了。
池外婆家的親朋故舊早已漸次凋零,有也是些小官又或者已經淪為平民的,倒是看在池氏夫婦面上、以「世交」名義出現的人著實不少,此情此景,池之感慨良多。
鄭琰答應著,心道,這不是早就交給我了嗎?怎麼又說一回了呢?趕緊把孩子們哄上前逗老太太開心。
原本準備過年的東西因這一喪事就要推倒了重來,雖不是一姓之親,到過年的時候全家也還在喪中,就不能吹拉彈唱的太熱鬧了。過年就要圖個熱鬧,再雅緻的人家到這會兒也不免大紅大綠起來,還有各種應酬,都要重新考慮了。
是人都知道這場面是池氏夫婦撐起來的,然而名義上的喪主卻是池舅媽谷氏,池之並算是外婆家的人。
因不是事主,鄭琰也就不去攬那個事,把該做的做完,就退到一邊。谷氏到底也算是末落世家女,雖然一直空谷幽蘭似的活著,家中一應柴米油鹽就沒操過心,于禮儀上的事情卻是懂的,喪儀上的事情倒也辦得有模有樣。
池外婆的喪事也只有讓池之來辦才能辦得風光一點了,否則光是這追贈的事情,就沒有現在這樣的等級。池外公在世的時候做過七品小官,追贈的時候有池之戳在那裡,給池外婆就再增上了一級。且這追贈的學問也挺大,同是追贈,同樣的品級也有不一樣的待遇,就跟追謚皇帝似的,文、武和幽、厲,那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阿慶自從當了媽,行事比以前更是利索,嘴皮子也快了:「郎君還在那邊呢,娘子先回來了,那邊的舅家娘子可不是和*圖*書什麼能頂事兒的人,到時候有事找不到娘子,別再落埋怨了。」
只是沒想到熱鬧了沒幾天,堪堪把親朋故交拜訪了一回,還沒來得及歇息,池舅媽使人送來訃聞——池外婆過世了!
池之心說,來了,拿出十二分耐心哄道:「我做刺史呢,就是管管事兒,又不用我去做什麼力氣活。總要看著瘦一些,陛見的時候才顯得沒有去享樂。」
池外婆近年來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只因年高,又思念池之,一想到寶貝外孫跑到戰上去,小心肝就止不住地亂顫,時不時要哭上一場。見到池之,看他好像黑瘦了些,登時落淚道:「你在外面吃苦了啊~」
「還在寫功課。」
當下通知葉遠,把阿慶的兒子葉青給了長生跟著,鄭琰還有計劃給長生再添幾個年紀相當的小廝,卻是要慢慢評估了。
阿慶是知道鄭氏的習慣的,鄭安國徐梁皆是鄭靖業書僮,於今如何?鄭琰早有讓葉文脫籍之意,但是葉遠死心眼兒不樂意,葉文自己讀書有限也不樂意到官場上混。如今鄭琰有意抬舉她兒子,阿慶一半是覺得在池家也不錯,一半也想兒子出息。不管哪一條,跟著長生也總是不錯的,當下應允:「都聽娘子的。」又建言春華也是半大姑娘了,該從小養幾個侍女慢慢培養成心腹才好。
池外婆過世,家中無男丁,于外需池之照料,于內則由鄭琰幫襯,舉凡發訃聞、見賓客、換布置乃至取棺木、定碑文等等一應事務都由池氏夫婦來操辦。
「先前能見的都已見遍了,這些,等會兒拿郎君的帖子回了吧,就說正在孝中,請他們多擔待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