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救池之?
鄭琰比杜氏還難忽悠:「阿爹知道雙鷹王接下來會怎麼做么?」應對從來都不難,難的是知道對方會怎麼做。
政事堂以蕭復禮的名義,再調一軍馳援司州,還是沒派于元濟去,他還要留下來看住京城呢。政事堂已經對援軍不抱希望了。按照這個行軍速度,能夠趕得上保住司州大部不被雙鷹王踩已經算是萬幸了,救池之?時間上根本來不及!只能寄希望于北線軍隊的迅速反應了。
蕭復禮扯出一抹安慰的笑意來,似乎想通過目光來安慰老師。
池之可以鎮定地面對雙鷹王,卻不得不面色凝地問曹郡守:「疫情究竟如何?癥狀是什麼?可延醫問葯?」
池之站在城頭,看著狄人把砍下的腦袋拿去記功,把剩下的屍體集中起來,封土以築京觀,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也不知道該擺出什麼表情。曹郡守咽咽唾沫,他也沒見過這等陣式,雙鷹王上回管殺不管埋,根本沒這麼兇殘。抬頭看看城頭樹起的池之的大旗,曹郡守識趣地沒再說什麼。
李幼嘉道:「司州地處要衝,豈能不管?」
鄭德興急,雙鷹王也急——蕭正乾又不是死人!可是這城雖然不堅,人卻很頑固,死扛到底,又因為池之在這裏的緣故,四里八鄉的鄉親們、鄰縣鄰郡的同志們跟打了雞血似的往這裏增援,讓雙鷹王也很頭疼。狄人本不擅攻城,在雙鷹王的帶領下,攻城技術有了大幅提高,畢竟是新手,上一回南朝沒準備讓他得手,現在人家認真起來了,他就吃力了。
你們在這m.hetubook.com.com裏抱怨這個有什麼用呢?蕭正乾已經又拔了狄人一處據點,再派人把戰利品押回去。他又尋下一處去了,算一算手上的兵馬,只夠再打一次的了。決定即使遇不到雙鷹王,打一場也該回去了,如果遇到雙鷹王,打與不打,也只有視情況而定了——兩番分兵,手上的兵力已經有所不足了。
雖然被雙鷹王耀武揚武大力恐嚇了,從來苦寒之地出來的人就多血性,又有血仇,在刺史親臨的激勵之下,全城上下齊心協力,守起城來居然讓打算趁城裡人「嚇破膽」的機會揀個漏的雙鷹王一嘴啃到了石頭上,倒折了數百人。
鄭靖業道:「也好。政事堂已經急調援軍了,兩翼守軍也不會坐視不管的。」有個丞相當後台還是有一定威懾力的。
曹郡守可不敢等上官發問,把知道的都說了出來:「這病牛馬多的地方常見些,司州多有養馬的人家,要說旁的病還真說不好,這個在這裏卻是有人知道的,染病的人多是身上生疽癰,起水腫,不知因何而生,發病又快,少有人能活,十人中能活八個已經算是大幸了。縱活下來,人也廢了。也沒有什麼能治病的方子,只有開些清熱解毒的方子,聽天由命。奇的是,牲畜死的倒少些,人死的反而多。」
韋知勉心道,鄭靖業裝大度,你這狗腿子跟著把他要說的都說了,又顯公義,你們倆壞透了!口上也只能同意:「必須馳援!」頓了一頓,「救兵如救火。想來定遠軍等處www.hetubook.com.com已經有所行動了。」
曹郡守臉色比池之還要不好:「前兩天只有幾匹馬病了,下官沒有親自去看。這幾日已經死了十幾個人了,前兩天病死了兩個,也沒人在意,這兩天又陸續兩了十來個人,下官這才覺得不對。下官令杵作驗屍,又令城裡郎中、游醫、獸醫等來看,都說是——惡疽!」
京城惶惶不安之中,池之已經在路上了,這時候也不管什麼舒適不舒適了,全員騎馬而行,池之只帶了兩身換洗衣服和印信,一隊百人往邊境而去。沿途也勸動了一些地主武裝,又收攏了些精壯,誠如鄭靖業所言,北地人民很彪悍,與狄人有血海深仇,一路居然讓他收攏了千把人。
雙方僵持不下,池之的信使已經到了定遠軍。鄭德興一看池之的信,腦子裡就閃出他家小姑母的臉,不由雙腿一軟。急忙召人來商議出兵援助的事兒。按軍律,坐視友軍被圍而不出手相助,如果事後證明你是另有安排,並且打贏了,也就算了。否則,是要問罪的。
「雙鷹王進犯司州,該是軍國機密,傳不了那麼快,這樣的事情,先不忙告訴孩子們,不要讓他們跟著白擔心一場。我還是去見見聖人吧。」
對面雙鷹王對王弟與馬駿等人道:「數百年來南人屠我族人,有一個惡人曾在邊境築了十幾京觀,今天他的子孫就在那城頭上站著,我也讓那個白面郎君看看京觀好看不!」
曹郡守大驚,攔了上去,老淚縱橫:「您不能去啊,您在,抵得一路大軍www.hetubook•com•com,您親臨險遇,于士氣提升也不太多,您要病了,這一城人也就完了!眼下把病畜燒了,病人拘於一處,街一封,沒人知道。還是安安靜靜地守城,等圍解了,怎麼辦都行。」
鄭德興連脖子都憋紅了,愣是沒辦法,只能眼看著部隊一天幾十里地前進。
「?」這名字挺熟的,醫書上稱惡瘡都是疽,有嚴重的有不嚴重的,幾天內死了這麼多人,看樣子還是人畜共同感染的,事情不小!
可他們都比不上池之苦逼,曹郡守滿頭汗地跑過來對他說:「城裡突現疫情!下官已經下令他們不要聲張了。」
外有強敵,內有疫情,外敵好對付,打就是了。疫情就不好辦了,萬一消息散播出去,民心亂了,這仗也就不用打了,池之自個兒從城頭上倒栽蔥下去死得比較痛快!
合著這一手還是跟池祖宗學的啊?
鄭琰看他趴在桌上乖巧的樣子,心頭一暖,摸摸他的後腦勺——為顯示尊師,皇帝上課的穿著很正式,頭上戴著小冠,摸不著頭頂。
鄭靖業回到家裡,發現鄭琰已經到了,眼圈紅紅地捏著封信,心裏也是咯噔一下:「到書房裡說。」
鄭靖業心中焦急,口上卻道:「司州北地,與胡相鄰,民風彪悍。司州亦有草場,健馬也不少,上一回雙鷹王擄掠司州,把這裏的人給得罪死了,誰家與他沒有血仇?必會效死堅守的!長安無須親自上陣,不會有危險的。」
這還真把鄭靖業沉默了,換了他,就要把池某人和鄭德興給啃下來,藉機施壓,弄得蕭和_圖_書正乾下課,鄭靖業下台,主戰派沒了,他從南朝撈好處就要輕鬆很多。這個話現在是不能跟女兒說的,鄭靖業假裝想不出來。
雙鷹王正在圍城,池之這麼摸了過去。春夏草木滋長,池之令人伐下樹枝繫於馬尾,又打著各色旗幟,虛張聲勢權充援軍,想混水摸魚一把,砍幾顆人頭以壯士氣,趁亂進城!
于元濟挺身而出,為公為私都要去增援。
鄭靖業憋屈地道:「要有也要到明天,」頓了一頓,「明日輪到你去授課了,你請個假,好好安撫孩子們。」
鄭琰把家書第一頁給鄭靖業看,池之對自家人說的全是大實話:為國死難,尚是忠臣烈士,不戰而逃,便是千古罪人,史筆如椽,不得翻身!毋為我亂定謀。
整個會議花了一天時間,議定,鄭德興與一有經驗的副將,兩人率十數校尉,領兩萬人,攜十日糧,援助池之。定遠軍離司州一點也不遠,鄭德興很著急,不斷催促快行,副將道:「不能再快了,兩萬人還帶著糧草,走得太快,隊伍就要敵,隊伍一亂,叫狄人騎兵一衝,這些人馬就不頂用了。走得太快,力氣都耗完了,上陣也不能打了,那是送死。」
池之是鄭靖業的女婿,還有個兇殘的老婆,見天的呆在大正宮城不在皇太後身邊出主意就在皇帝耳邊吹風,皇太后本來對定遠軍就有意見,這人就更不能得罪了。定遠軍上下沒人敢反對,只是在具體的兵力調配方面,還要略作斟酌——要是雙鷹王圍點打援,又或者調虎離山反襲定遠城怎麼辦?定遠城的糧草可多呢
hetubook.com.com,要是被雙鷹王抄了,那樂子可就大了。得找到一個平衡點。
池之:「!」腫么這麼苦逼?
蕭復禮也知道池之去前線找死了,見鄭琰來上課,頗為擔心地注視著鄭琰。似此大事,他以前總會問一問鄭琰,讓她科普一下。今天一堂課從頭上到尾,他一句題外話也沒提,乖乖練字,乖乖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地方,大正宮裡安靜得不得了。
不想雙鷹王一點也不傻,隊伍不亂,快速收縮,列出了箭陣,一套齊射,差點沒把池之給滅了!算池之命大,大家都護著他,城上緊急開了城門,把這些人給接了進去。點點殘兵,千把人還剩下八百,其中還有帶著輕傷的。眼睜睜地看著狄人把戰死同袍的腦袋砍下來,把重傷同袍先補刀再砍頭。
「看看去!」池之坐不住了。
衛王頭疼地道:「蕭正乾到底去了哪裡?他是去找雙鷹王的,怎麼人沒找到,倒讓雙鷹王跑到司州去了!」
鄭琰又問:「司州方面,還有其他的消息嗎?」
于元濟作為戰爭參謀也列席了會議,開解鄭靖業道:「蕭正乾遠在外面,一時半會兒是聯繫不上也回不來。他在外糧草帶得並不很多,後期靠的是以戰養戰,在外面呆不太久。雙鷹王更是這樣,他耗不起。知道老家被抄了,一次兩次還行,若有兩部以上被定遠軍抄家,雙鷹王也只能回撤,否則軍心就要散了。」
「!」池之驚悚了,人畜都能感染的,坑爹的是這病不知道是怎麼起的,但是傳染起來卻很方便,大家都不太知道病理,這簡直就是為殺人滅城而存在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