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奸臣之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零七章 炸開了鍋

第四百零七章 炸開了鍋

她這一病卻因禍得福,因遲遲不好,倒把一向避嫌的鄭琰招來探病。錢氏滿心歡喜,掙扎著起來。
鄭琰道:「你這是怎麼了?有事慢慢說,哭也不頂用啊。」
可要怎麼聯繫上鄭琰呢?錢氏愁得病了,把蕭復禮也急壞了,錢氏滿心愧疚。
衛王心說,看皇太后那德行,我能放心嗎?話不投機半句多,衛王拂袖而去。
「你不喜歡徐家女孩兒哪一條呢?」
杞國公道:「事情還沒定,說出來,阿歡如何做人?」
衛王道:「看來,賢伉儷是知道此事的?那咱們朝上理論吧。」
杞國公連忙拉住衛王,低聲下氣地問:「總要讓我死個明白吧?這孩子為什麼不行呢?殿下又看中哪家閨秀了呢?母儀天下,看的是孩子德行,不是嗎?」
杞國公心裏咯噔一下,只聽衛王道:「咱們就明著說吧,聖人年方十一,正要一心向學的時候,皇太后何以此時便要為聖人擇定皇后?又傳言意囑于杞國公家孫女?」
越想越坑爹。她能理解徐瑩的想法,卻不代表能接受。這位皇太後年輕時做過什麼魯莽事兒,錢氏是記得真真兒的。當時錢氏也年輕,在承慶王府也過得算無憂無慮,沒事八個卦。其中就有當時還是王妃的徐瑩把侍婢賣掉的大新聞。
這樣人家裡出來的女孩子,給你當兒媳婦你要啊?
徐瑩寸步不讓,指稱:「你們就欺負我們孤兒寡母!」
打太極錢氏顯然不行,她也沒打算跟鄭琰耗,直道:「我只是個草民丫頭,不敢瞧不起杞國公家,可……他們家的女孩兒,能做大郎媳婦么?」
https://m.hetubook•com.com「不說,難道人家就不知道了嗎?」
衛王聽出這話不對,他也不傻,順著就道:「這麼說,賢伉儷也覺得此事不妥了?也是,皇后該是世家女。」
錢氏心裏倒是覺得池春華很好的,池氏也是名門,雖然《氏族志》改了,但那本「勛格」在廣大人民心中畢竟不如耳濡目染許多年,掛在口上的老世族得人心。池春華長得好看,學問也好,還討人喜歡,人也聰明,整個人笑盈盈的,後台也很硬,她要做了阿元媳婦,阿元也能被帶得開朗吧?
然而泥人還有三分土脾氣,錢氏的逆鱗就是蕭復禮。時人觀念,就是娶妻要娶世家女,徐瑩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徐氏女錢氏也見過的,不能說不好,可她心裏就是膈應啊!
她能為了蕭復禮忍受著不能多見面,也能看著兒子管別人叫娘,到底是過繼給人家才能有的大好前程。徐瑩對她也還可以,物質生活也沒缺,雖然也有意無意地隔離一下她與蕭復禮,但是對錢氏來說,這些都是正常的,可以忍受的,自己母子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不少,她也感激徐瑩的。
可在徐瑩的暗示下,鄭琰退出了,錢氏不能說不失望,卻也能理解——人家不樂意跟徐瑩死磕,明擺著未來婆母不喜歡,又何必上趕著找虐?
衛王認真地道:「歪風。」
雖然徐瑩不斷把侄女弄進宮來學習,看著學得也不壞,可錢氏還是擔心,天下淑女何其多,皇后應該從世家裡選,不是嗎?縱使不是世家,好歹給個沒「家族病史」hetubook.com.com的啊!誰知道這些女孩子是不是「現在珍珠,以後魚眼珠」?當年徐瑩的名聲也很好,又孝順又懂事的,然後呢?
她一向是個有主意的人,遇上這件事兒,她是真的束手無策的——她能影響誰呢?
朝上爭成這樣,錢氏一病不起,錢氏這絕對是心病,雖然蕭復禮已經不是她的兒子了,好歹也是她生的,眼珠子似的疼了這十二年。
「我……阿元現在是聖人了,由不得我作主,我也不挑剔。當初,把他生下來的時候,就想,以後娶個賢惠媳婦兒,也不愁衣食的,一家人好好過日子,並不敢想有多麼好的媳婦——想也想不來。」
鄭琰點頭:「你是實在人。家教,也要看人。」
杞國公也不開心了:「殿下,息怒,娘子,好好說話。除了一本《氏族志》,殿下還有別的反對理由嗎?」
毒舌如李神策直接就開噴:「聖人年十一,徐氏女年方八歲,及笄尚需七年,成婚之時聖人已年十八!我只怕到時候皇后把被聖人臨幸過的宮人又給發賣了!」
杞國公打著太極:「是么?我卻是沒聽說,誰說要定我的孫女的?」
「別說你不知道先帝還想過廢后!」
看人看家風,池家不用說,鄭琰為人也很不錯的,錢氏一直很感激鄭琰,覺得她是個善心人,教出來的女兒也不會狠毒。鄭家家門和睦,兄弟姐妹感情又好。
「夫人心腸好,從遇到夫人,我們母子就受您的恩惠,本該回報的,可……我們實在拿不出什麼來了,如今又求到夫人了。我許不下什麼諾來,可還得不要臉地求m•hetubook•com•com您一回,幫幫阿元吧。這孩子命苦,打一開始就沒有父母緣,也沒有朋友,兄弟也不認識,我聽他們讀書,說人有五倫,他……還能佔著幾條兒呢?他總投到我肚子里一回,我……能為他做的也不多了。您幫幫他,誰都行,只要別是娘子更看重的人。」說著就跪了下來。
這一理解不要緊,錢氏就愁上了:阿元可怎麼辦呢?思來想去,既然鄭琰退出了,是不是就可以去做說客,給想個辦法勸勸徐瑩,各退一步,給阿元找個溫和點的皇后,跟皇后好好處,而阿元也一如概往地對徐家好呢?強扭的瓜,它不甜啊!知子莫若母,阿元雖然也承皇太后的情,卻不是很喜歡徐家的小姑娘。
錢氏道:「我聽說,外頭給聖人議婚,皇太后意屬徐氏女,可……這合適么?」
鄭琰很是驚詫,錢氏很有道理啊!
不久,昭仁殿里就傳出了確切的消息,徐瑩指名道姓地表示,希望她侄女徐歡嫁給蕭復禮!
衛王得了世家的支持,也一力反對,並且表示:「皇太後言母為兒擇媳,此是家事。然而皇后之尊事關天下,又關血脈,實是國事。不如皇太后選自己的兒媳,我們選自己的皇后?徐氏女可入宮,不為後。」
鄭琰本以為錢氏是裝病的,沒想到她真的病得瘦了不少,吃驚地道:「我只道你是偶感風寒,怎麼這般憔悴了?」
「合不合適的,自有人拿主意。」
作為帝師,楚椿說話比較斯文,也是咬住了出身:「徐氏寒微,豈可正位中宮?」
可兒子已經不是她的了,婚事她更插不上嘴,眼見皇太後m.hetubook.com.com跟朝臣死磕著,她是知道徐瑩的硬脾氣的,你說這一拖二拖的,真能拖上個幾年,孩子來等著娶媳婦兒呢。到時候要是不娶徐家女兒,弄個別人來,皇太后不開心,又得生出多少事端?婆媳不睦,媳婦是要吃虧的,兒子也要受夾板氣,錢氏擔心兒子!
莒國夫人也卯上了:「我就不信了,這事還能聽了他的!」風風火火準備著禮物、準備著車馬,她開始走親戚。宜和大長公主姐妹那裡是攻略重點,這兩位輩份同樣很高,還是衛王親妹妹。又有,她還準備了大量的禮物,準備送給杜氏和鄭琰等人,方便為她遊說。
思前想後,她也只能向一個人求援——鄭琰。
外人一退,錢氏眼圈就紅了,一點也不用作戲,純急的。
朝野炸開了鍋!
多好的人選啊!如果池春華做了皇后,錢氏心裏隱隱也覺得,自己與阿元也算是回報了鄭琰的援手。
錢氏請鄭琰到裡屋說話,又使眼色讓宮女們退下。她是依著徐瑩而居的,伺候的人也是徐瑩分派的,然而天長日久了,她又會做人,身邊的宮女也比較向著她了,何況她是蕭復禮的生母,誰不怕被個小皇帝記恨呢?眼下又是跟鄭琰說話,宮女們識趣地退了下去。
莒國夫人不幹了:「皇太后也不是世家女!也做得皇后,做得太后。實話說與阿兄——為何我的孫女不可?世家也不見得有什麼強,整日端著捏著,看著就氣悶。《氏族志》也是人定的!」
衛王的形象還是很能糊弄人的,一派君子風範地先問妹妹、妹夫好。杞國公夫婦也忍氣與他打招呼,莒國夫人道:「什https://m.hetubook.com.com麼風把阿兄給吹了來了?」
錢氏很是愧疚,似乎自己總是在麻煩鄭琰而無一回報,訥訥地道:「不知怎麼的,心裏慌。」看到鄭琰精緻的眉毛動了一動,心裏更慌了。為了兒子,拼了!
這年頭沒啥「外戚不得干政」的說法,相反,由於一直是世家做外戚,外戚的聲望還挺高。名門望族想一家連續兩代把持著皇后的位子都比較困難,杞國公家居然有這樣的計劃!都不用開會,世家就開始噴了。
自己和蕭復禮不能以母子相稱、蕭復禮須待徐瑩更親近,這都是禮法上的事情,是應該的。可是徐瑩難道不是也應該把蕭復禮當自己的兒子嗎?為什麼在婚事上面,徐瑩表示得像是把阿元當成個獎品硬發給杞國公家呢?
「我不是挑剔這個。徐小娘子也在宮裡學禮儀,那些是做給人看的,是面子,我想阿元得裡子呀!要心好,譬如一個男人,讀了書,卻去做賊,也不見得好。徐小娘子禮儀好與不好,都不要緊。我擔心的是,娘子把杞國公家、把她侄女看得比阿元重啊!」
蕭復禮心裏是不想娶徐家女兒的,他都沒想過要娶媳婦的事兒,人家還沒成年啊!於是一推二五六:「我年幼,皇太后與諸臣商議著來。」他也沒心情去管這些事情,他早看明白了,這事兒現在由不得他作主,不如抽空去看看生母錢氏——她病還沒好呢。
和氣一點的如顧崇,說蕭復禮才十一歲,一點也不用著急:「天下淑女多矣,何妨細細擇其優者?」話里話外還是說,徐歡不夠格。
夫妻二人正商議著呢,衛王來了。杞國公道:「先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