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奸臣之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二十章 珠聯璧合

第四百二十章 珠聯璧合

「……」
懷恩心中一喜,又克制住了自己的表情:「這是大事,聖人不合聽老奴這個閹人一番話就定了的,還要問問相公們呢。」
誰做皇后,讓蕭復禮決定。各家紛紛提出自己的候選人,未必就是親女兒、親孫女一類,也有可能是姻親家的孩子,卻無一例外都是世家之女。這麼打破了頭的盛況,足證大家對蕭復禮的態度了——很看好!打了這貨執政時間超過他祖父的主意。
「皇太后不懂政事,也不多問的。」
眼下最大的事情就是選后了,各處談論得最多的也是這個。懷恩作為一個「歷事三朝」的資深宦官,對蕭復禮有著不小的影響,他自然是看好鄭黨一系的女孩子,首推池春華。蕭復禮終於可以放開了自己考慮老婆問題了,自然是要向身邊的人問上那麼兩句。
鄭琰認真地點頭:「所以啊,阿元要長大。」
「哦?」
「不瞞老翁說,大娘與德妃同庚,德妃在宮裡也就是個孩子模樣,大娘去了,也是個擺設。不好。對誰都不好。」
「我……怕自己做不好。」本來挺想長大的,朝廷上這麼吵,蕭復禮很有些無力感,但是一旦真的要接手了,他又有些擔心。
且不說蕭復禮有些焦急又有些期待,卻說鄭琰聽了懷恩所述,忙道:「不可。」
「各家難沒有淑女了嗎?竟如同定下了她一般?」
眼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京城又發生了一起惡性事件——徐瑩的大哥、德妃的生母,帶著一群人試圖群毆李神策。他被李神策坑慘了!雖然出主意的是周王hetubook.com.com太妃,可那老女人宅家裡不出門,周王府的鐵甲衛士也不好惹——衛王、蕭深友情督練。
「這有什麼矛盾么?珠聯璧合。」
蕭復禮低下頭,喃喃地道:「那也沒什麼,」忽然抬頭大聲道,「先生不是女侍中嗎?襄佐皇后,天經地義。」
眾人又忽然與鄭靖業親近了起來,顧氏也希望走顧益純的關係,讓鄭靖業首肯、讓鄭琰幫忙推薦。鄭氏父女跟世家之間的恩怨糾葛如同一團亂麻,也不知道是有恩還是有仇了,索性旁觀——抓住皇帝才是正經。便提議,各人各有舉薦,但是要與蕭復禮年歲差不多的小姑娘,到時候一個做皇后,其他為妃。「事涉聖人,豈能由臣下擅自決斷?我等又非聖人父母。」
既然退了,就退得瀟洒一點,斷不可有什麼「交易」的痕迹。現在就只等世家定一個皇后出來,他投個贊成票,幫皇帝娶完媳婦,他就上表請皇太后還政于皇帝,然後自己退休。
懷恩就知道父女倆可能已經商量好了,痛快地答應了:「聖人常念叨您呢。」
鄭琰道:「聖人現在需要一個年歲相當的皇后。」
「老翁有心了,我先謝過。可是這事兒啊,我不能只為大娘想,還要想一想阿元。」
懷恩也就順水推舟地道:「老奴一直在聖人身邊兒,也見不到幾個小娘子,無論起,真要說,也就只能說老奴見過的人了。」
懷恩搖頭道:「不止呢,說起家世,哪個大臣又差了?還要看家裡人好不好,看小娘子好不好,」小小聲地道,和圖書「宮裡事情多,一般小娘子管不好的。皇太后當初由藩王妃做太子妃再做皇后,老奴都是一路看來的,跌跌撞撞慘不忍睹。當時不是老聖人護著,韓國夫人幫著,事情就壞了。」
李神策一面說:「她且捨不得死,」一面發令,「皇太后病重,思念親人,讓杞國公家入宮侍疾。全家!廣集名醫,給皇太后看病。」
懷恩一愣:「有何不可?大娘為後,眾望所歸呀!」
懷恩頗為失望:「夫人總是有道理的,我還是覺得可惜。」
「也是,那鄭相公那裡?」
答應是否定的!
蕭復禮一怔:「這……我,也不是很急的。國事千頭百緒,我一時也看不太懂。」
蕭復禮不好意思地紅了臉頰,鄭琰見他被歪樓,便不再提池春華了。想想這兩個人人的年紀,也不至於會鬧出什麼緋聞,池春華固然無意,蕭復禮這裏,恐怕也不是就戀童了。
見到李神策來,韋知勉大大地出了一口氣,苦笑著道:「這究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啊?皇太后不肯移宮,一個個著急上火來催逼著我們,把皇太后請走了,又來指責了!」
蕭復禮捏捏手指頭:「嗯。」
李神策道:「放著正事不做,糾纏這些枝節做什麼?唯今之計,還是早定下皇後為好。」
鄭琰手下用力:「阿元,阿元這麼親近我,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是喜阿元信我,憂則是……天子不可專信一人。我與皇太後有些誤會,若是提了春華,又要生事端,你的婚事就要再拖下去了。長此以往,縱使如願,你們母子也難免和_圖_書之間生隙,你會很通難做——畢竟你是過繼來的,有些事親生兒子做得,你卻不能。春華太小,正與德妃同齡,便如你所願,大臣們看你們,也是覺得你們在過家家,當不得真。阿元明年十四了,是半個大人了,如果娶一年貌相當的皇后,天下人才覺得阿元長大了。這樣,也就能親政了。帘子後面,不需再有人坐著了。」
蕭復禮道:「我省得。」
鄭琰握著蕭復禮的手,看著他的眼睛:「阿元,皇太后遷入保慈宮,這麼大的大正宮,需要一個能理事的女主人而不是一個要人照顧的小娘子。」
李神策道:「那個小娘子我見過,倒也不差。」
所以鄭琰才不想沾手這事兒,這要是自己挑兒媳婦,挑得好不好,沒得埋怨,而且,她管得著自己媳婦兒,出現不好的苗頭的時候可以直接掐了,就可以防止惡化。這是看準皇后,就算蕭復禮和錢氏各有所託,她也不能下決定,萬一有什麼不妥,干涉起來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小姑娘們都準備好了,鄭琰家裡的門檻都快被小姑娘們的父母長輩踩平了。左鄰右舍的李、夏兩家雖然沒有直系的小姑娘入選,卻各有親戚,不免左右左地串串門。照鄭琰說,小姑娘們一水兒的「正妻臉」,標準的淑女扮相,行動都按著教科書來的,要說特色,估摸著,一般不會表現出來。
保慈宮裡傳來消息:皇太后絕食!已經一日水米未進,看樣子還有繼續堅持的趨勢。
鄭靖業心說,你這是要皇太後去死啊?他自己卻樂得做個好人,蕭復和_圖_書禮雖然對徐瑩一家不滿,心地卻寬容,恐不樂見這樣的事。不管是皇太后還是李神策,這侵略性略強,聖人能理解能包容,卻不會喜歡,到了抉擇的時候他們都不會是好的選擇對象。
「我隨老翁入宮一趟吧。」
「哈?」
蕭復禮再問懷恩覺得什麼人好,懷恩遲疑著道:「您看韓國夫人的女兒怎麼樣?在宮裡雖見得不多,然而韓國夫人幼時老奴倒是常見到的,總覺得她們母女很像。」
李神策出手KO掉了皇太后,自己也遇上了麻煩。
李神策不在乎一個土鱉皇太后,他狂慣了,乾脆暗示了杞國公。杞國公不得不勸說女兒,徐瑩當天就開始吃東西了!
主意打得挺好,可杞國公家有那麼容易認輸嗎?
蕭復禮認真地想了想:「可,春華聰慧。」應該能夠處理好家庭關係吧?
「阿元能這樣想很好,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百姓,軍國大事繫於一身,當然要惶恐。知道畏懼,就是明白責任重大,只有常懷畏懼之心,才不會恣意妄為,這樣很好。阿元會是個好皇帝的。」
「只要聖人好了,就沒什麼好可惜的。」
兩人開始了「磋商」。
親自與丞相們說?蕭復禮又有點不好意思,懷恩看他表情,便自告奮勇代跑一趟:「老奴再到韓國夫人那裡透個話。」
蕭復禮的心情就像這十月初冬,巴涼巴涼的,眼巴巴地問鄭琰:「為什麼?」開始是有皇太后阻撓,不得不退讓,現在為毛啊?其實春華長得很漂亮,性格也討喜,蕭復禮不能說有了特別明確的男女之情吧,起碼是有那m.hetubook.com.com麼一絲絲好感的。現在鄭琰兜頭澆他一盆冷水,心中未免不是滋味。
蕭復禮這裏,直到鄭琰要告辭,才想起一件事情:「先生是說,要撤簾?請皇太後退居保慈宮不問政事了?」
不知道是不是鄭琰的錯覺,大正宮裡一下子,呃,清爽了不少。隨著後宮部分人員遷到了保慈宮,大正宮後半截剩下的人並不多,掖庭更是除了洒掃的,就再沒人了。這種清涼似乎也影響到了前殿,更因冬日,平添幾分蕭索肅殺。
卻說李神策與韋知勉亂七八糟地爭執了許久,內中不乏毒舌與利益爭執,又有其他世家也有盤算。鄭琰則是正式上疏提出了自己女兒年紀還小,不參与競爭,被鄭靖業給批准了的。
「嚯!」韋知勉火速抬起頭,震驚地道:「你?」
蕭復禮道:「不是要看家世嗎?」
「哪位天子是什麼事都做的?要大臣何用?」
索性放手給蕭復禮。
讓蕭復禮親政,也是鄭靖業計劃的一部分,在自己臨退休之前把皇帝拱上前台,然後自己悠然而下,多麼地有范兒!
「不須多問,只要問那麼一兩件,就夠了。」
李神策擺擺手:「還是見一見再說吧。」
韋知勉掀掀眼皮:「只怕還是一場惡仗!當初把引入池氏,為的是讓他們頂一頂杞國公,現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哼哼唧唧地,「韓國夫人的女兒,怕不好相與。皇太后離得遠了,因這事,不與聖人母子生隙,聖人心裏也不樂聽皇太后的話了。榮安郡太夫人身份尷尬,唯有鄭七,名義上是老師,實則是離得最近的長輩。難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