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蕭復禮正在看書,見兩個宰相連袂而來,不由詫異:「兩位同來,是不是有什麼大事?」
兩人各坐到自己的桌子前,把經過分類的奏摺一一細看,作個簡報,準備上報蕭復禮。李神策正看著,李幼嘉忽然拍案:「這個混蛋!」
李幼嘉很自覺地把池之的個人履歷與與懲獎情況、社會關係一一報來。
蕭復禮道:「雖在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只是須周知朝野。」哪個宰相的勝出,不是角力的結果呢?
「這不是添亂嗎?」李幼嘉發起了牢騷。這份摺子一出,倒顯得宰相攬權,不肯分權與後來者了,上疏之人反顯得了個一心為國的好名聲。這是攪局來的吧?
池憲的工作地點就是蕭復禮的身邊,聞得二李一同舉薦他父親,嘴角微微一動,又變成了個小面癱。他總覺得他爹遲早是要做宰相的,當然他的目標也是要做一個像他爹、他外祖父那樣的宰相。然後做些利國利民的事情,讓國家興旺發達,自己也好青史留名,當然封妻蔭子是少不了的,光宗耀祖是必須的。
李神策道:「他不行,命不好。宰相,調和陰陽,婚事都弄得顛三倒四的,國事不能讓他拿大主意。縱要用他,也要壓一壓再用。」這小子是帶種,敢自己定親,問題是鬧得這樣大,惹出事來險些擺不平,可見還是有些問題的。
李幼嘉大悟:「就是這樣!」順手把這份一片赤心的摺子給墊到一摞摺子的最下面去了!
得知消息,他假作什麼都沒聽到,連蕭復禮說:「你外祖父是宰相,你父親www.hetubook.com.com也是宰相,也是佳話哩!且京兆池氏,百余年後復有了相,也是我的光彩。」池憲都沒有作特別高興的樣子,反而說:「拜相是國家大事,臣父肩上責任更重,當以謹以憂,豈可只為位高而喜呢。」
還有,衛王故去,他留下的爵位要怎麼襲?按照事先商議的,他這爵位應該是降一等再爵,直到他孫子爵到公爵再五世不易,接下來再降等而爵——王爵太多,傷不起啊!
李神策嘴角一抽,心說李幼嘉你真是比李俊還二。算了,二就二吧,遇到國事,還是不要意氣用事了。現在舉薦,還是由著他們倆薦,等到朝臣們推出人選來了,弄個二貨來攪局,不知道要耽誤多少事情呢。萬一再出個韋知勉那樣的,臨死給你弄個要恢復世襲,哭都來不及!
當時鄭琰正在組團刷她家小六,蔣家是姻親,老鄴侯去世,池家也不好呼朋喚友、燈紅酒綠。除了必要的社交,鄭琰都帶著春華窩在家裡,一面仔細教她家務,一面一起玩小兒子——也是讓春華對撫育小孩子有些實習經驗。
三個無良的哥哥穿得一模一樣,站成個三角,把幼弟到中間。可憐小六剛剛會走路,話都說不清楚,滴噠著口水,左看右看,以為自己眼花了!更壞的是,當他抓到一個喊「二哥」的時候,藥師非常嚴肅地說:「我是你三哥。」
李神策手一揮:「他也曾出鎮一方,也曾入各衙歷練,也曾經歷兵事,也曾為景宗舍人,又曾為九卿,資歷足夠了
https://m.hetubook.com.com
。再有你我保薦,還要懼誰?要說年紀,也不是沒有先例,他的那位岳父也是四十許為相,歷事三朝也沒出過什麼大毛病。這是本朝,前朝就更多了,他們池家祖上四十歲的宰相彷彿也有兩三個。」那時候世家極牛,宰相都是從世家裡出的。要過年,有喪事的人家眼瞅辦不完,該暫停的暫停,該加緊的加緊,還是影響到了新年的氣氛。李幼嘉與李神策既要處理舊年總結也要過問新年安排,還要應付紛至沓來的關於未來政治動向的試探,忽然有了一種難兄難弟的感覺。李神策對著李幼嘉,也越來越不毒舌了。
宰相,真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天朝人口雖未過億,也有幾千萬,位極人臣,說的就是這個位子。原本只有一人居於此位,如今一人之權被拆作幾份,雖則不如早些年,依舊是個看著眼熱的搶手職位。多少人一輩子的夢想就是做個宰相,把自己的施政綱領行之四海,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再不濟一點,當了宰相,能撈到的好處也多啊!
杞國公活著的時候,大家覺得他麻煩,恨不得掐死他,等他死了,連李神策都覺得……似乎是略對不起他。連謚號,李神策都沒有毒舌地取個聽起來難聽的,當然諷刺意味也有那麼一點,他取了個「愨」字。比起袁曼道的「忠」字,確實顯得有點嘲弄。
蕭復禮失笑。
摺子還不能扣了,那是作死權臣乾的事兒。李神策也略有些惱,忽地一仰脖:「管他作甚!走,先去宮裡和_圖_書見聖人。他們不是想早些知道宰相是誰嗎?那就如他們所願!」順手抽出自己準備的摺子,怕什麼呀,咱們早有準備。
蕭復禮也正琢磨著這件事情呢,國家人口越來越多,人口基數大,事情就必須多,前幾朝一個宰相能忙得過來,現在倆都未必夠用。照蕭復禮琢磨著,這多設宰相,未必就完全是為了分臣下權柄,也是因事而設。這件事情由兩位宰相共同接出,蕭復禮也非常歡迎的,免得讓別人提出來,宰相面上不好看,不利於朝廷和諧——能皆大歡喜,何必要鬧個不愉快?
李神策發狠道:「是得找個年輕強幹的!」來當苦力!
李幼嘉道:「我聽說,蔣氏倒是看好蔣卓。」
李神策從奏摺上沿兒斜出兩道白眼來,李幼嘉沉著個臉,上半截面孔被陰影覆蓋了:「這裡有一個公忠體國的好御史呢!」
李神策認為池之還有一個優勢:他是世家,雖然是所謂中興世家,然而隨著兒女的訂婚,又復與蔣氏、夏氏聯繫了起來,加上一個顧益純學生的身份,顧氏至少不會反對。李氏里,他自然是支持的。余者要反對,也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許多人心中都有這樣的想法。也有一些想著自己做宰相的,也有一些巴結著與自己關係好的人做宰相的。年前年後,二李門前比往年更熱鬧了幾分,讓兩個已經很不耐煩的人更加不耐煩,這些人為何而登門,二李都是心知肚明。
李幼嘉咬住了舌頭,不再提反對意見了。行,干就干!
當場表現得大義凜然,回家池憲就躥到鄭琰面前秘報—m.hetubook.com.com—真的用躥的,把鄭琰嚇了一跳。
眼看新年一過,又一輪的關說活動即將展開,二李簡單碰了個頭:擇日不如撞日,明天大朝會,當著百官的面把這事兒給定了!
李神策與李幼嘉心裏比了個手勢:成了!
還真是什麼毛病都來了,李神策話音未落,杞國公也掛了。這消息來得挺突然,大家已經習慣了杞國公家三不五時添點亂,什麼時候他們不動彈了,還想得慌。杞國公身體也甚硬朗,這突然掛掉,也許是……發生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吧?
蕭復禮斂容道:「你說的是。」
池憲嘆了口氣:「這下教訓起人來愈發要嚴厲了。」
終於,正旦朝賀之後,李幼嘉對李神策道:「這樣不行,老一輩漸次凋零,閑職的故去也就罷了,就怕再有休致的、病逝的,選人都選不過來。咱們早些上表吧,池長安是個能幹的人。」
李幼嘉因池之是鄭靖業的女婿,內心是十分期望這個年輕人能夠擔起擔子來的,因而不希望中途有波折,先跟李神策通氣:「只是池長安年方四旬,做宰相略年輕。」
與三個哥哥一樣,六郎也是一直不起名字,就照著排行叫。小朋友正在可愛的時候,他的兄姐都比他大了十歲以上,尤其是春華,抱著他的姿勢要多熟練有多熟練。藥師、去病、延壽自從入學就各自有了正式的名字,藥師名池紀、去病名池綱、延壽名池范。藥師與去病還好,延壽必要抗議——這個名字太矬!聽起來像個吃貨!當然結果還是被鎮壓了,這讓吃飯小朋友不開心了很久。
池憲沖了進來,六hetubook•com.com郎也跌跌撞撞朝他沖了過去:「哥……哥哥們糊了。」
蕭復禮對衛王的死感到非常的哀慟,很快把兩位宰相給召了去,商辦後事。為表哀悼之意,蕭復禮綴朝五日,這年前戴孝的舉動,讓宮裡也跟著心頭難過起來。
李神策那裡有不少姻親來說項,李幼嘉這裏也有鄭黨老相識們想捲袖上陣。李氏自然想推自己的人為繼,但是李神策都不看好。李幼嘉那裡如齊慈等人也很想嘗一嘗做宰相的滋味,這讓李幼嘉略為難,偏生鄭靖業退休退得乾脆利索,再就業也不跟朝廷有瓜葛,擺明了讓李幼嘉去做主。
光這些還不算,池春華未來的婆家也遭了喪事,鄴侯也追隨老妻于地下了。李幼嘉辦喪事辦成了個蚊香眼,十分懷疑最近是不是哪裡的風水出了什麼問題。喃喃自語地對李神策道:「京城人口多,哪年冬天不死幾個人,可這般一塊兒在年前扎堆的,也實在太少見了。」
李神策道:「正是。袁公故去,我等心中哀戚,然則不能因私忘公。向者袁公所領之職事,由我與李幼嘉分擔,已是勉力支應。新年伊始,又添不少事情,故而臣等請示陛下,再添一宰相。臣與李幼嘉議,共舉池之。」
李神策道:「少見多怪。今年天冷,什麼毛病就都來了唄。」
李神策接過來一看,這摺子上寫的是現在宰相人太少,而國家越來越大,事務越來越多,請聖人早日任命幾個來分擔。
以鄭靖業之彪悍,也沒能大權獨攬,還要連薦李神策、李幼嘉為相。眼下只剩下兩位宰相了,李神策再傲、李幼嘉再小氣,也該舉薦一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