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057章 想辦法換個使臣

第057章 想辦法換個使臣

李玄霸努力回憶了一下,飛速整理了一番這段歷史。
李玄霸誇讚道:「父親太厲害了!」
「高麗」本是「高句麗」簡稱,但正式國稱是「高句麗」。但華夏王朝與高句麗交往時,總愛在正式文書上直接寫簡稱「高麗」。
大隋和倭國已經互派使臣,兩國交流不可避免。自己拒絕之後,倭國人也會有新的老師。
李淵很清楚皇帝對高麗磨刀霍霍,所以輕鬆猜出了皇帝的心思。
他十分無語。即使他忌憚李淵,但李淵作為大隋堂堂唐國公,自己的表兄,自己能侮辱,出使倭國?倭國哪配?
強大就一定會開放包容其他國家其他文化,不會閉關鎖國不允許其他國家的人來交流。而只要交流, 先進的文化就肯定會傳播出去。
大業三年,倭國使團到達;大業四年,隋煬帝派裴世清出使倭國,小野妹子隨行;九月,倭國天皇派小野妹子陪同裴世清回大隋。
李玄霸記起這段記載后,十分不解。
他安慰李玄霸道:「蠻夷多不懂禮儀,你若生氣,是氣不完的。不過你擔心的也有道理,這次出使倭國的使臣是誰?我去和他說說,讓他一定要把國書帶到。」
倭國只有幾個礦有點價值,而這些礦不需要戰爭就可以拿下。對倭國舉國用兵,對大唐毫無益處。
李淵道:「難道是誰惹你生氣了?你剛從宮裡回來,難道是陛下又侮辱我們唐國公府?」
李玄霸道:「倭奴國居然自稱日出國天子,貶稱陛下為日沒國天子,我怎能不厭惡?他們這並不僅僅是貶低陛下,而是貶低我們整個華夏中土。」
李玄霸道:「裴世清。」
而且就算自己答應教導倭國使臣,倭國使臣也還會花錢去找其他大隋人求教,學習更多的大隋知識,不會弔在自己一人身上。他阻止不了倭國對外學習,也阻止不了倭國「大化改新」的歷史進程。
我大隋一個垂髫孩童就如此厲害,你倭國趕緊給我趴著!
李淵道:「陛下不是派出了使臣嗎?國書應當在大隋使臣手中,怎麼會遺失?」
從此倭國與華夏的官方交流出現了第一次高|潮。
李淵道:「不出兵也無所謂,別搗亂就行。陛下所做的事是遠交近攻。」
楊廣不僅沒有因為李玄霸給倭國使臣甩臉色生氣,還很讚賞李玄霸對倭國使臣的嫌棄。
因為大隋看不起倭國,認為倭國蠻夷不懂禮儀很正常,與倭國計較都是自跌身份。
李玄霸反覆在心底告訴自己要「冷靜」,將情緒壓下,做出了理智m.hetubook.com.com的決斷。
楊廣:「……」
楊廣失笑:「是朕口誤。你只需要閑暇時候教導他們一二,沒有什麼師徒關係。朕怎會讓你收蠻夷為徒?蠻夷沒有資格拜師。」
這次李玄霸的誇讚是真心的。
拋開職業素養,李玄霸當然不認為是唐太宗「資敵」。
一個強大的國家,肯定會有周邊國家來「取經」。
當年漢光武帝劉秀可是賜予倭國「倭奴國」金印,倭國不過是大漢附屬國之一。現在倭國國王自稱「東天皇」,叫你「西皇帝」,你還滿意?你還禮遇?你要臉嗎?!
李玄霸本來不想與李淵交流正事。不過李玄霸轉念一想,李淵作為這個時代的勛貴,他的思想或許能解決自己的疑惑,便回答道:「今日陛下讓我教導倭國使臣大隋詩書。我聽聞倭國原本是大漢一個屬國,被大漢賜名『倭奴國』。如今倭國國王居然對陛下自稱『日出天子』,貶稱陛下為『日沒天子』,陛下居然還願意與倭國建交。我實在是難以理解。」
楊廣馬上就要讓裴世清出使倭國。在派使臣出使倭國之前,楊廣特意把李玄霸召來,就是用年幼的李玄霸羞辱倭國使臣。
倭國當大唐的狗時, 與現在當老美的狗一樣乖巧。唐太宗對乖巧的外夷都很和善。
而且以隋煬帝之後對倭國的態度,他似乎以為倭國已經臣服於他。否則就算需要「遠交近攻」,以隋煬帝的臭脾氣,對惹怒他的倭國過於禮遇,實在是不正常。
裴世清遺憾地沒了這個會有豐厚收益的好差事,對李淵心生不滿。
楊廣咬牙切齒:「一彈丸蠻夷,居然也敢自稱天子。若不是高麗和突厥在朕卧榻之側,朕定會派兵滅了倭國!」
「東天皇敬白西皇帝」對隋煬帝而言也算十分不敬了吧?隋煬帝這麼驕傲的人,居然忍下了這口氣,之後還對倭國十分禮遇,接納了許多倭國留學生留在大隋學習華夏先進文化。
李淵皺著眉頭想了許久,才想起來「倭國」和「倭奴國」是什麼。
現在沒有高句麗國,只有高麗國。
看來在大隋滅亡前,他能對倭國做的事不多。隋煬帝真沒用。
李淵得意道:「大德,父親是不是很厲害!」
李玄霸對李淵道:「倭國不會出兵。」
李玄霸道:「我只是以最大惡意揣度倭國而已。我聽聞倭國有小禮無大義,自漢時起就該做一些自欺欺人的事。他們或許會故意『遺失』大隋斥責的國書,然後與大隋建交,還厚顏https://m•hetubook.com.com無恥稱大隋天子承認倭國國王也是天子。」
李淵對李玄霸道:「倭國無禮,但只是一個彈丸蠻夷,陛下懶得與它爭辯。待收拾高麗之後,若它仍舊無禮,再收拾它不遲。」
楊廣說出這話時,李玄霸在腦海中又冒出一段相關的歷史記載。
他們還得對李玄霸點頭哈腰,滿臉堆笑,請李玄霸多多指教。
李玄霸心道,果然如此。
李淵回家后,發現李玄霸居然在練習射箭,嚇得他趕緊摸著李玄霸的額頭叫醫師。
李淵聽李玄霸這麼一說,雖然覺得蠻夷小國不懂禮儀正常,也覺得十分膈應。
南北朝統治者:好的,高麗。
李淵想了想,道:「如果真的出現這種事,只可能是倭國使臣賄賂大隋使臣。為何你會如此想?大隋使臣肯定會以大隋利益為主。」
李玄霸臉上浮現出清淺的笑容:「父親,你說倭國使臣會不會將國書遺失?」
李淵失笑:「大德,你似乎很討厭倭國?」
李淵還是第一次見到三兒子有求於他。
李玄霸一口答應。
事實上, 初唐和盛唐時期,大唐最愛給留學生教導先進文化和經驗,輸出文化;然後派自己的留學生去學習外面的技術,輸入技術。
在李淵的胡攪蠻纏下,為了不讓唐國公出使倭國,楊廣換了一隊最會罵人的使臣,讓他們務必痛罵倭國國王一頓。
但國書應該是大隋使臣遞交給倭國國王,怎會被小野妹子弄丟?
但他們不滿,也不敢對大隋皇帝表示不敬。
楊廣一口一個「蠻夷」,倭國人本來對大隋皇帝居然讓他們向一個垂髫孩童拜師不滿,現在就更不滿。
他冷笑道:「陛下雖對臣子過於刻薄寡恩,但為君的基本常識還是有。」
大業五年小野妹子再次出訪大隋時,倭國將國書抬頭改為「東天皇敬白西皇帝」,自稱「天皇」,避開了天子的稱謂,隋煬帝居然就這麼滿意了,與倭國正式建交。
已經滅亡的高句麗委屈。他們才是真正的高麗,先來者被迫為後來者讓名。
說得更遠一些, 倭國在漢朝時就與華夏王朝有經濟和文化的交流。
倭國謙恭的禮儀一直做得特別足,特別是在有求於人的時候。
隋文帝就對高麗動過兵,只是因為天氣原因臨時撤兵。楊廣繼位之後,朝堂都知道大隋會完成隋文帝時的未竟之功,滅掉高麗割據勢力。
楊廣在歷史中出了名的特別厚待外夷。能把這樣的楊廣惹生氣,倭國也是真有一番本事。
雖然https://m•hetubook•com.com阻擋不了歷史進程,但他如果參与其中,或許能為大唐謀奪更多的利益。
高句麗:我們全稱是高句麗。
小野妹子出使大隋,遞交給隋煬帝的國書抬頭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把隋煬帝氣得夠嗆。
李玄霸問道:「不過以陛下的脾氣,應該不會直接忍下這口氣。父親,陛下給倭國國王的國書,會斥責倭國國王嗎?」
李玄霸無奈道:「父親,我沒生病。」
李淵沉默。
李玄霸愣了許久, 才在對方字正腔圓的自我介紹中,從記憶的角落裡挖出了關於這幾個倭國人的歷史記載。
別說現在是大隋,李玄霸無法左右楊廣的選擇,就是到了大唐,李玄霸也不可能拉著他哥去把倭國平了。
李玄霸努力擠出仰慕的神情:「父親真厲害!」
李玄霸道:「父親,雖然只是微小的可能,但倭國侮辱我大隋天子在先,這口氣必須討回來!父親可有辦法讓陛下換一個更剛直的使臣?」
他們回到倭國后,于公元645年推動了大化改新, 倭國全面學習唐朝先進經驗,從奴隸制社會過渡到封建制社會, 並正式改名「日本國」。
於是南北朝時,「高句麗」和「高麗」還混用;隋唐時,所有史籍都將高句麗記載為「高麗」。高句麗人也自稱「高麗」,改名「高麗國」了。
他立刻拍著李玄霸的腦袋,十分自信地保證道:「這點小事,交給父親!」
時間短暫,李玄霸只在腦海中粗略回憶了一遍這段歷史。
李玄霸沉默。在高麗被滅前,楊廣會一直容忍倭國了。
再者,推動大化改新的倭國進步人士大多是大隋大業三年就來到華夏的資深留學生。
歷史學家猜測,隋煬帝不是好脾氣的人,他給倭國國王的國書中一定用詞激烈。有可能是小野妹子擔心倭國國王遷怒他,主動丟棄了國書;也有可能是小野妹子私下把國書先給倭國國王看了,倭國國王讓小野妹子託詞國書丟棄,所以小野妹子遺失國書這麼大的事也沒有受到懲罰。
蘇因高是小野妹子在大隋的名字。
未來的事該未來人來解決,身為大唐皇帝,二哥只會注重當下。
看著李淵淡然的神情,李玄霸明白了為何楊廣會忍得下這口氣。
高句麗:請尊重我們的國名,我國正式名稱是高句麗!
李玄霸微笑道:「假如呢?」
如果這次隋煬帝的國書被大隋使臣當眾念出來了呢?倭國國王會有什麼反應?仍舊厚著臉皮裝作什麼都沒聽到,繼續和_圖_書與大隋建交?
但高麗被滅時,大隋都被滅了很多年了,嘖。
半晌,他扶額道:「裴世清是個極其貪財的人。聽你這麼一說,我也擔心他真的可能會做出收了倭國使臣的賄賂,把國書不小心遺失的事了。」
唐國公府中。
李玄霸滿心不解地回到家,破天荒地拿出小弓箭去凌虐可憐的校場稻草人。
李淵被李玄霸一吹噓,第二日一大早,就遞牌子去面聖。
唐高宗:高麗。
隋煬帝當時氣得直罵「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但他是個特別重視外夷的人,外夷越不重視他,他就越重視。所以次年,隋煬帝還是派使臣出使倭國。
隋煬帝很可能不知道國書丟失,以為倭國服軟。
自漢朝起,華夏一直是東亞老大,其他小國都要向華夏王朝朝貢。在朝貢體系中,只有華夏的皇帝能自稱「天子」。
倭國本是漢朝的藩國,現在倭國國王不僅自稱天子,還說自己是「日出處的天子」,隋煬帝是「日沒處的天子」,其居心叵測,簡直溢於言表。
「陛下!臣聽聞倭國蠻夷小國,居然對大隋的天子無理!這口氣陛下能忍,臣也不能容忍!臣請出使倭國!」
李玄霸去年在大興守孝。大隋每年接待的外夷使團又很多,這點小事自然不會傳到大興城中。
華夏所有士族都對外夷很倨傲。李玄霸對倭國使臣的態度傲慢很正常。
小野妹子帶來的使臣團中有許多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在華夏生活了幾十年, 經歷了隋唐的變革,學習了大量先進知識。
現在倭國對大隋的利益,就是能幫大隋攻打高麗。
他知道,就算二哥知道了未來的事也不會對倭國出兵。因為比起很久遠的未來,大唐百姓的生活才更重要。
但他還是忍下了噁心,答應了楊廣的要求。
隋煬帝:高麗。
如果不是楊廣要修東都、運河、長城、很多很多行宮,大隋早就與高麗開戰了。
所以在「國書遺失」事件中,大隋使臣裴世清一定難辭其咎。
李玄霸道:「陛下聖明!」
不只是楊廣,華夏王朝所有人都認為,與其和蠻夷計較蠻夷根本不可能懂的禮儀,不如注重實際利益。
首先,後人不能因為未來發生的事,去指責先人沒有未卜先知。
隋文帝:高麗。
隋唐所說的「高麗」就是指高句麗。
華夏統一后,肯定要收復故土,滅掉割據勢力,所以大隋與高麗的戰爭是肯定會發生的。
為首的倭國人叫小野妹子。
即便現在平了倭國,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管理好一個遠離大陸hetubook.com.com的島國,倭國將來仍舊會自立。
當楊廣把自己創死人的話對向倭國人的時候,李玄霸覺得這話前所未有的悅耳。
李玄霸很想知道。
=
歷史中小野妹子就是「遺失」了隋煬帝給倭國國王的國書。
比如離大陸很近,自己把自己畫進了大唐地圖中的九州島。
朝鮮王氏王朝建立的時候,為了一些眾人皆知的小心思,將國名定為「高麗」。王氏高麗和隋唐時的高麗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後世歷史研究就將隋唐的高麗稱為「高句麗」,與王氏高麗做區分。
大化改新與明治維新是倭國歷史中最重要的兩次社會變革。李玄霸雖然沒有關注過世界歷史, 但「遣唐使」和「留學生」促進了倭國的進步是唐太宗的「黑點」之一,李玄霸自然會深入了解「大化改新」的事。
讓倭國使臣退下后,楊廣才將真實意圖告訴李玄霸,讓李玄霸在「蘇因高」離開大隋前,好好以教導的借口羞辱倭國使臣。
李玄霸因為心裏膈應,很想拒絕此事。
公元607年,也就是大業三年, 倭國向大隋派出使團, 為首使官為小野妹子, 于年底到達東都洛陽。
若是李玄霸自己一個人跳進富士山口能引發富士山火山噴發,哪怕他再惜命也會跳進去。
他道:「倭國與高麗隔水相望,陛下有進攻高麗的心,或許想聯合倭國一同進攻高麗。至於倭國的不敬,可以先解決高麗之後,再做打算。」
當時大唐文化輻射很廣, 不僅是倭國受益。唐太宗在輸出大唐先進文化和制度時, 也派留學生去周邊國家學習先進技術。製糖技術就是唐太宗派官方使團去學的。
高麗是扶餘人朱蒙趁著西漢式微的時候自立的華夏邊疆小國,在魏晉南北朝中原混亂時,搶奪了不少中原王朝的領土,是華夏領土上的割據勢力。
李玄霸從自己淺薄的認知出發,覺得大唐做得不錯。
「日本」從此誕生。
李淵道:「當然會。以陛下的性格,絕對會在國書中把倭國國王狠狠嘲諷一頓。如果倭國國王看到了陛下的國書後,仍舊願意派遣使臣前來,就說明倭國國王自知失禮,向陛下賠罪。陛下才會考慮與倭國建交。陛下給倭國國王的國書,就是大隋的試探。」
他很快回過神,用嫌棄的目光掃視了一遍倭國使臣,然後對楊廣道:「陛下的命令,臣不得不遵從。只是這師徒名義還是算了吧。臣收弟子還是得看身份。」
唐太宗:高麗。
但讓他因為解未來之氣,讓大唐好兒郎白白犧牲在倭國,他做不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