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比他們更加了解
就是現在自稱世家第一的崔氏, 也在北魏國史案中被屠戮過一次滿門。
雖然李玄霸過目不忘,李世民看了幾遍也能背,但家譜這玩意兒實在是太枯燥了,背下了也想睡。
就算普通勛貴世家子弟,至少要把自家和姻親的家譜背熟。
段綸本該是四姊二婚的丈夫,由李建成牽線與四姊成婚。李玄霸提前去瞅了一眼,發現段綸很帥,就將其引薦給李淵。段綸和四姊提前締結了姻緣,夫妻感情十分和睦。
現在流行的曲子詞就是由他從民間詞改成文人詞, 將這一民間題材發揚光大。
連現在家族式微,說是大世家,其實已經沒有多少存在感的「吳姓」,「朱、張、陸、顧」四個家族也派了年輕士子。其餘中等世家前來參加李玄霸這場文會的士子,更是個個從外貌上看都是一等一的風流倜儻。
四姊夫段綸與三姊夫柴紹一樣,是個很能幹的人。
世家貴族說起來好似很輝煌, 王朝更替世家不滅。但只要捋一捋世家的族譜, 就知道世家被屠滅了很多, 然後被旁支或者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主脈遺孤重新繼承而已。
趙慈景開玩笑道:「那你還是只看重我這張臉吧。」
李玄霸笑道:「我這麼尊敬他們的門第,他們一定會很感動地為我所用。」
如同刻錄般能隨取隨用的記憶力,算是他來大唐唯一的金手指了。
趙母劈頭劈臉罵了趙慈景一頓,說趙慈景為了奉養她,不願意出京就罷了,怎麼在京中也不做事?這不是孝順,是躲懶https://www.hetubook.com.com。
是不敢動吧?你可是手持屠刀的人!
趙慈景苦笑:「是是是,他們感動極了。」
至於和二哥的心聲交流,那不是金手指,只是解壓手段。
神龍政變后,山東世家再一次因為站錯位置被壓制。直到安史之亂,關隴貴族多是軍功世家,在為保住大唐江山中拼了個元氣大傷,山東世家才在唐朝中後期把持草朝堂,山東郡姓幾乎輪流做宰相。
李玄霸想了想, 在宮外的晉王府中召開了一場文會,邀請長安城中年輕士子前來遊玩,賞雪賞梅。
李世民和李玄霸還年幼的時候,母親就教他們背自家和姻親的家譜,背得他們頭昏眼花,連連瞌睡。
關隴勛貴雖然限制了皇權,但他們比較務實;山東世家的執政本事和大局觀比起關隴勛貴都差了不少,但聽話,只要有兵就能圖圖。
告狀功力爐火純青的李玄霸揮了揮衣袖,深藏功與名。
從交友到婚嫁,士人都會先把譜系擺出來,看看各自的家世。
扒拉了一番后,只有侍奉生病老母親的趙慈景還在京城,李玄霸就親自去趙慈景府中把五姊夫請了出來。
木炭銅爐小火鍋, 清朝的老佛爺最愛,想來大唐的士子們也應該會喜歡。
李六娘現在才在相看婚事,李七娘則剛出生,家中沒有勞力給李玄霸使喚。
後世常誤解唐高宗和武女帝夫妻二人是扶持寒門打壓世家,其實他們是抬支持自己的世家,壓不支持自己的關隴集團。
李玄霸和-圖-書道:「這次參會的士子全都是世家子弟。雖然我沒有禁止寒門子弟來,但一些出身寒門的朝中高官完全不敢派子弟來。他們不一定是多看重世家,而是知道世家子弟比他們學問好,不想自取其辱。」
大唐也沿用了大隋的圖譜局,在圖譜局當郎中的都是大儒。
現在他們主家的投資失敗,只能蟄伏。為了延續家族,再卑微都不算辱沒家風。
李玄霸道:「哪能啊,姊夫還要和這些士子斗一斗才情。」
他按著太陽穴道:「你是地位比他們高的主人,就算不了解他們的家譜,他們也不會有怨言。他們應該甚至都不會在你面前提家譜的事。」
當一個上位者過於重視自己,對自家譜系如數家珍的時候,就不是驚喜,而是純粹的驚嚇了。
自魏晉之後,門閥政治確立,家家都要定譜系,所有的人際交往,都離不開譜系。
鄭氏先祖就靠著給隋文帝當二五仔,才在隋朝保持了地位。
編撰國史的崔浩的同宗親屬、姻親家族,共計兩千餘人被殺,崔氏一門幾乎被清空。
他打了可以放進木炭的小銅鍋, 將食材切成了薄片, 調配了許多醬料, 讓士子們自己動手,既暖和,也有趣味。
不僅山東世家都派出了年輕子弟,以蕭氏為首的「僑姓」世家和現在最為驕傲的「關中郡姓」也精心挑選了年輕士子前來。
趙慈景哭笑不得:「在李三郎眼中,你姊夫我就只有一張臉最有用嗎?」
李玄霸不僅是大唐的監國晉王,也是仕林公認的
www.hetubook.com.com領頭人。
世家一直自稱很清貴,實際上有骨氣的人都在一朝一代的王朝更替中被殺,能延續家族的都是牆頭草。
三姊夫柴紹還在成都擼熊貓,據說已經馴養了一隻熊貓當坐騎,李玄霸覺得這個三姊夫的畫風有點不對;
李玄霸扒拉了一下還閑著的勞力,首先想到的就是姊夫們。
選官時也要翻一翻記載郡望的文簿。雖說隋唐不再以門閥定官職,但為避免讓聯繫太緊密的家族處於差不多的要害官職,查族譜也是必要的流程。
「你現在是駙馬都尉,難道想要憑藉家中娘子蔭蔽過一輩子嗎!你曾經承諾會讓李娘子為你自豪呢!」
李玄霸對五姊夫趙慈景道:「還好我把姊夫找了過來。」
就像是現在的崔氏靠著旁支和「遺孤」重新恢復元氣,能驕傲地稱一聲「屠戮我崔氏的北魏已滅,崔氏不亡」,但現在的崔氏也和當初北魏的崔氏家族關係不大一樣,鄭家現在若是被李世民針對,將來「滎陽鄭氏」這個名門或許仍舊能延續下去,但和現在的鄭家人有什麼關係?
憑藉他是李世民和李玄霸姊夫的身份,以及他那張人見人愛的臉,就算他不立功,李世民繼承自李淵的重度顏控,也會好好提拔他。何況趙慈景也的確文武雙全,很會做事。
他翻完了一本家譜,又翻第二本:「大唐接下來還是得用這些世家子。為了防止世家像魏晉時那樣尾大不掉,就要平衡所有世家勢力,扶持弱小的世家,打壓強大的世家。」
現在他被李世民派去了m.hetubook•com.com成都幫三姊夫。段綸將四姊一同帶走,說是柴紹炫耀「白熊」好玩,他要帶妻子一同去玩白熊。蜀地山高路遠,兒子就交給自家母親帶了。
趙慈景皺眉思索了一會兒,笑著嘆了口氣:「如果是我,大概會害怕。」
如今誰要說自己是博古通今的大儒,就必須把主要的郡望家譜給背熟。
他們只能不斷叮囑前來赴宴的人一定要謙虛謹慎。
李玄霸還有一個大隋秀才的身份。
二姊夫在聽聞李淵起兵時與二姊和離,現在全家躲到了老家不敢進京,母親正在族中為二姊另尋佳偶,以便親上加親,不讓二姊再受委屈;
雖然他那秀才的身份水了些,在他還是大隋人的時候, 為仕林不屑。但現在已經不是大隋了, 誰說李玄霸的「秀才」有水分,定會被旁人嗤笑酸味太足,沖了鼻子。
女帝個人特別迷信世家門第,是比較出名的。不過她抬山東世家,除了個人喜好,也是此刻寒門的人才不足以與關隴勛貴世家抗衡。只有世家,才能壓制世家。
大孝子趙慈景被母親罵了,連家都不敢回。不幫李玄霸把這場文會辦好,他大概是無顏去見母親和家中娘子了。
因李建成的失敗而焦頭爛額的滎陽鄭氏也挑了子弟前來。
鄭家與勾結突厥謀逆的李建成牽連太深,比「國史案」的罪名更大。
趙慈景在原本歷史中本來會因討伐堯君素戰敗被殺,現在他一直在長安城,沒機會帶兵出戰,雖少了立功的機會,也免去了牢獄之災。
他們本想把唯一在李世民和李玄霸麾下m.hetubook.com.com(其實是李智雲麾下)的鄭廣派來, 但鄭廣不耐煩被本家打擾,在京中安頓好父母后,就帶著幾個侍從跑去草原尋找李世民和李智雲了。
後來山東郡姓「與大唐同休」,被黃巢拉一起圖圖了,也算是滿門忠烈。李玄霸對他們沒有偏見,可以給他們一點機會。
趙慈景自持才高,也沒背過這麼多家譜。
賓客的拜帖提前送到。李玄霸拉著趙慈景和李家子弟一同翻譜系。
「你現在大概比那些世家子更了解他們的家族。」趙慈景完全撐不住了。他雖然記憶力也不錯,但腦子裡塞進一大堆人名,已經完全搞混了。
李玄霸繼續翻著這次參會士子的家譜道:「他們確實不會在我面前炫耀譜系,但我與他們交談時,對他們的譜系和姻親譜系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他們會是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還是會害怕呢?」
李玄霸臨時抱佛腳,把參會世家子的家譜全部都背了一遍。
現在李玄霸重拾自己文人的身份,只召集年輕士子前來赴一場優雅的文會。明明是被排擠,但顯示出一副「我世家清貴, 不與渾濁勛貴為伍」的山東世家子弟們,紛紛選出了最優秀的人前來趕赴這一場大唐第一次文會。
在貞觀年間,山東世家幾乎被李世民忽視。在唐高宗和武女帝時期,他們就投懷送抱了。寒門官吏在其中跳得厲害,但並不重要。夫妻倆的宰相換得很頻繁,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世家出身。
長姊夫馮少師老成持重,本事不大,但還算穩妥,是個顧家之人,已經出任一方總管,招撫安頓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