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明末造反專業戶

作者:金黃的雞翅膀
明末造反專業戶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0587章 老兵

第0587章 老兵

「我中土軍隊,無論是我大熙、大明還是東虜,大多是以鼓樂號角傳令,佐以旗幟,泰西諸國,似乎更傾向於以軍官以口令傳令為主?」吳成皺了皺眉,以軍官口令傳令,除非整支軍隊的素養都普遍較高,能迅速理解軍官軍令,而且通訊條件還要有一定的保障。
又看了一陣,吳成默默點點頭,回身向阿拉特里斯德詢問道:「上尉,這些士兵已經是你們最優秀的了嗎?」
阿拉特里斯德會說官話,只是夾雜著一些濃厚的廣東口音和粵語詞彙,偶爾還需要孫朝肅的輔助翻譯,吳成才能聽懂:「是的,尊貴的殿下,這三百名士兵已經是我從澳門的殖民地駐軍里挑選的最優秀的士兵了,他們的裝備也是精心準備過的,都是為了以最好的面貌在殿下的面前表演。」
除了大陣之外,大熙軍面對敵方火炮時步兵推進使用的二十五至三十人一陣的小陣,和狹窄地域下以小旗為單位的新型鴛鴦陣,都是改良自戚繼https://m•hetubook•com.com光的軍陣。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西方的軍隊,至少這些殖民地的駐軍,面對的戰爭規模並不大,軍隊規模小,人員組成就不會太複雜,不會出現口音、語言不通等問題,口令傳遞也比較順暢迅速,軍官指揮起來也不會顧此失彼,口令也不會被嘈雜的戰場聲響蓋住。
「小規模的戰爭,對我大熙軍可沒什麼用處……」吳成放下望遠鏡,有些失去興趣,中土大地上戰爭規模越來越大,連明國的家丁制都難以適應戰場了。
大熙軍在三段擊的基礎上還延伸出輪射的戰術,和後世滿清的九進十連環戰術類似,一列射完,或後退、或原地不動,后列再上前補位射擊,輪射不止、火力連綿不絕。
阿拉特里斯德頓了頓,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來:「我們這些士兵,只會在戰場上打仗,如今殖民地政府沒有了,只能希望殿下收留我們充作傭兵,為了混一口飯吃m.hetubook.com.com,他們已經發揮了十二分的能力了。」
「葡萄牙的火器兵,用的也大抵是三段擊的法子。」吳成心中默念著,三段擊簡而言之就是第一排射擊、二三排裝彈,其實是源自宋代三疊陣的弩陣戰法,是明軍火銃手的基本戰術之一,但明軍火銃手大多缺乏訓練,臨敵亂射亂放,到如今三段擊反倒是大熙和東虜的烏真超哈用得比較多。
吳成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在後世網路上炒得熱火朝天的西班牙方陣,三百余名葡萄牙以長矛和火銃結陣,形成一個移動的棱堡,長槍底端扎入地面,槍口斜斜指向天空,前方的長槍手都半蹲著,為後方的火銃手提供輸出的環境。
但戚繼光北調之後,在一馬平川的草原上,面對來去如風的蒙古馬隊,便將明軍傳統的長槍方陣翻了出來進行了改良,作為明軍步兵的基本戰術之一。
周圍的大熙軍軍官大多竊竊私語了起來,孫元化和孫朝肅到底是文官出身,都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看個熱鬧,見這些葡萄牙士兵隨著口令而行動迅速、紀律嚴明,不由得嘖嘖稱奇,換來周圍幾名大熙軍軍官的鄙夷。
一旁的葡萄牙駐軍指揮官,名叫阿拉特里斯德的一位五十余歲的上尉軍官,見吳成的動作,有些憂心忡忡地掃了那些操演的葡萄牙士兵一眼,又意味深長地看了眼一旁饒有興緻的孫元化。
「這與我大熙軍的大陣倒是大同小異!」吳成用望遠鏡掃視著,大熙軍的方陣源自《紀效新書》中記載的明軍方陣,嘉靖年東南倭亂之時,大明朝廷曾調山東長槍兵入東南剿倭,當時戚繼光和俞大猷對山東長槍兵的長槍方陣讚不絕口,只可惜這些長槍方陣在草原上面對蒙古馬隊的衝擊是利器,但在密布田地水網的東南卻施展不開,戚繼光也是吸取了這些山東兵的教訓而創建了鴛鴦陣。
大熙軍的大陣只在細節上對戚繼光的改良軍陣進行了進一步地改良,削減了一部分長矛手的比例、增加了火銃手https://m•hetubook.com•com的比例,在陣中混編火器兵,以火箭、虎蹲炮等輕型火器輔助。
萬曆三年為剿滅海盜林鳳,西班牙馬尼拉殖民當局曾派遣一支軍官團隊來福建,參觀了福建當地駐軍的操演,操演之中就演練了戚繼光改良的長矛方陣,兩萬餘明軍的大陣給西班牙軍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評價明軍「超過了全世界採用的戰陣」,認為明軍「訓練有素恪盡職守,但士氣和鬥志不行」。
「火器時代下的步兵軍陣,有些殊途同歸的意思!」吳成感慨了一句,繼續觀察著葡萄牙駐軍的操演,軍官不停呼喊著各種口令,火銃手隨著軍官的口令整齊發射,軍陣變換也隨著軍官口令而行動。
如今親眼見了西班牙大陣,吳成只看了一小會兒便確定後世的網友們吹得太過了,西班牙大陣和戚繼光的改良軍陣沒什麼本質的區別,無非是細節有些差別而已,或者說,在這個時代應對慣於衝鋒的敵人,長矛和火繩槍組成的軍陣本來也就只有那麼幾種組合選擇而已和-圖-書
但這種戰術對士兵的紀律要求極高、對火銃手的安全輸出環境也要求極高,一列出錯,整個軍陣都會混亂起來,直到今天,哪怕是在大熙軍的老兵之中,還會出現輪射前進時後排戰士擊中前排後退的戰士的情況,輪射交替之時也是火銃陣列最脆弱的時候,若無堅定的步兵或者能快速補位的騎兵掩護,被人衝進陣里只有潰敗一個結局。
大熙軍基層建設堅持了這麼長的時間,單單是給戰士掃盲就花費了不少心思,直到現在,能夠純粹靠軍官口令指揮的部隊也是極少數,吳成絕不相信西方的軍隊能在這個時代軍事素養甩開一貫重視基層建設的大熙軍一大截。
「你可以讓他們放心,原本葡澳政府的駐軍我會全數收下,我大熙養千來個傭兵還是能養得起的!」吳成點點頭,將望遠鏡收回腰間套筒:「但不是為了你們的軍事技能,還是看重你們的遠洋和殖民的經驗,也免得你們失業鬧事,你們可以充作教官、可以充作基層軍官,日後隨著我大熙走向海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