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8章 四川
「我軍搜山之時找到了老任留下來的暗號,他應當是逃出去了!」王堇英微笑道:「這次搭上了瑞王這條線,真是個意外之喜,我已經擬文準備去請軍情處調用重慶的聯絡站和潛伏人員配合,就等夫人您簽字了。」
「此戰我軍陣亡四十餘人、傷一百二餘人,消滅苗蠻三百餘人,俘虜生苗總計三千六百餘人,解救了被俘的婦女和咱們的人員七十餘人……」王堇英藉著月光翻閱著各部報上來的統計數字:「此寨苗王被我軍射殺,另有七名匪首和苗酋頑抗不降被我軍消滅,龍鬍子以下十一名匪首和苗酋被俘,其餘大小頭目抓獲三十一個。」
苗寨中的戰鬥沒有持續多久,寨子里的生苗根本沒想到此處會被大熙發現,大多看守寨門和碉樓的苗兵都喝得大醉,被大熙軍突襲,連反抗的力氣都使不出來。
王堇英點頭答應,正要說話,一名令兵飛馬而來,遞上兩封密件,岳冰蘭拆開查看和-圖-書,眉間頓時皺了起來,王堇英見狀,趕忙問道:「夫人,出什麼事了?」
「第二件事……張獻忠在竹菌坪大敗秦良玉,秦良玉僅以身免!」岳冰蘭眼中寒光閃爍,看向四川方向:「四川亂成一鍋粥,我大熙才好亂中取栗,四川的局勢若是定下來了……反倒是個麻煩!」
「一件好事,一件……不那麼好的事!」岳冰蘭將那兩封密件收起:「北邊的消息,大同總兵李輔明熬不住開城投降,爹爹解放了大同,我大熙在山西剩下的最後一塊拼圖完成了。」
秦良玉聽聞張獻忠攻破大寧,只能領著疲憊之師趕去增援,令四川副總兵張令為先鋒,率騎兵先趕往開縣布防,張令曾在奢安之亂中隨同奢崇明反亂,后抓拿奢崇明的丞相何若海投降明廷,是個打老了仗的宿將,明白兵貴神速的道理,當即領軍一路狂奔,試圖佔據開縣附近的要點竹箘〔jùn〕坪。
四川
m.hetubook.com.com明軍本在大寧城附近的觀音岩、夜義岩、三黃嶺等險要位置布置了兵力防守和預警,但守軍之前見張獻忠忙著和秦良玉賽跑,軍心便鬆懈了下去,張獻忠忽然轉兵大寧,守軍措手不及,張獻忠自上馬渡過河之時,一個多時辰扼守上馬渡的觀音岩守軍竟然毫無反應,三黃嶺的守將甚至都不在駐地,張獻忠摧枯拉朽地掃清了大寧外圍據點,輕易攻取毫無防備的大寧城。
張獻忠倒也不是放大話,四川能戰之兵,只有秦良玉帳下的土司兵,其中中堅便是石柱土司的白桿兵,但這些土司兵人數並不多,石柱土司的白桿兵,最大一股七千餘人由秦良玉的兒子統領據守山海關,如今遼東局勢越來越緊急,這些兵馬不可能調回四川的。
但張獻忠軍中戰馬不少,而秦良玉軍中大多是步兵,作為軍中中堅的四千余白桿兵還得拖著重甲行軍,兩條腿如何追得上四條腿?張獻忠和*圖*書在機動性上佔盡了優勢,拖著秦良玉繞著石柱宣慰司跑了一圈,隨即忽然轉兵奔襲大寧。
「回去就簽!」岳冰蘭掃視了一圈周圍的俘虜:「龍鬍子那些頭目苗酋,軍情處審問過後,都要公開處決,這些俘虜的苗兵,欠了血債的也要處決,其他的都要進行勞改,咱們這段時間在到處修路,正缺人手。」
寨中更是從頭亂到尾,一些匪首和苗酋組織的零星抵抗瞬間就被湧進苗寨的大熙軍碾碎,雙方的傷亡都微乎其微,待岳冰蘭騎馬進入苗寨之時,只見得路邊跪滿了生苗苗民和俘虜的苗兵。
張獻忠策馬走在這些屍山之中,胸中滿是激蕩,他和秦良玉還有四川的明軍賽跑了這麼長的時間,如今終於是有了結果。
剩下的除了歷次戰爭中被大熙和其他農民軍殲滅的之外,秦良玉留了兩千人在石柱,由其兒媳張鳳儀統領守衛老家,留了一千餘人在重慶看守川東重鎮,一千餘人在成都守衛四川和_圖_書的心臟,分到秦良玉手裡能動用的白桿兵,總共才四千餘人。
張獻忠緊隨其後銜尾追殺,秦良玉所部還在行軍之中,沒來得及列陣,作為軍隊中堅的白桿兵連盔甲都來不及穿戴,便面對著張獻忠三四千老營騎兵的衝擊,措手不及之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地被擊潰,但即便是逃跑,兩條腿的步兵也逃不過四條腿的騎兵,獻營騎兵縱馬踐踏、放手追殺,秦良玉所部兩萬餘人幾乎全軍覆沒,秦良玉僅帶了幾名將領搶了馬逃向成都。
如今這一仗將這四千餘人全部打空,四川剩下的白桿兵甚至還沒有張獻忠的老營兵多,秦良玉已經成了光桿司令了。
岳冰蘭點點頭,問道:「老任呢?他逃出去了嗎?」
「這叫什麼?按照武鄉軍的操典,這應該叫『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張獻忠志得意滿,不由得撫著鬍鬚大笑起來:「此戰過後,四川大局已定!整個四川,都要落在額老張手裡了!」
天上灑下的和圖書月光照在戰場上,為本就慘烈的戰場更添了幾分凄厲,獻營的戰兵老營都在搜刮著戰場,將盔甲、武器、財物、糧食乃至衣物鞋襪統統剝走,光禿禿的屍體便隨手扔在一旁,堆成一座座小山一般的屍山。
但張獻忠動作更快,為了儘快轉兵搶佔竹箘坪,張獻忠甚至放棄了以往的劫掠城池的行動,領軍飛馳至竹箘坪設下埋伏,張令一頭扎進包圍圈中,被李定國一箭射殺,明軍見主將身死,頓時全軍大亂,紛紛朝著秦良玉所部逃去。
「將帥再有幹才,也得靠精兵去作戰,秦良玉,已經不足為慮!」張獻忠冷笑著盤著手中緊攥著的佛珠,看向成都方向:「也不知道那些人在成都安排得怎麼樣了,別讓額老張又崩了牙最好!」
張獻忠撤圍重慶之後,兵分四路肆虐四川,張獻忠自領主力往石柱宣慰司而去,石柱宣慰司乃是秦良玉的老巢,自然不可能放任張獻忠前去,便自領兩萬餘人追在張獻忠身後緊追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