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暗礁
「東家也是,好歹動兩筷子嘗嘗鮮,然後再擺譜演戲嘛,總好過如今這啥也沒吃著,還得大晚上跑出來找吃食!」清風毫不客氣地嘲笑了幾句,快步走到那食鋪前,掏了錢讓那鋪子老闆隨便煮些吃食:「不過連俺都看明白了,那鄭什麼逵就沒安好心,桌面上都是美味佳肴、桌底下恐怕備著不少陷坑等著您踩呢。」
「但我估計那間宅子鄭鴻逵是重新選過的,他今天擺出那麼大的排場、搞出那麼多山珍海味,之前給咱們選的宅子必然也是一座富麗堂皇的高宅大院,恐怕是吃了我在酒席上給他的那個下馬威,才臨時改了的。」
「人家都有心,就東家您沒心!」清風有些氣呼呼的,縮著脖子揣著手,不情不願地跟在宋獻策後頭:「這冷死個人的天氣,大晚上的還出來閑逛做甚?不怕撞到什麼孤魂野鬼?」
「這些海外糧食分配給南方各省,朝廷才能從南方各省擠出足夠的糧食北運支援北方諸省……」宋獻策啜了一口熱湯,繼https://m.hetubook.com.com續說道:「百工院最近下水了一艘新式的洋船,正在海試,這洋船參考了咱們繳獲的紅毛番的大肚商船,載重是咱們傳統洋船的數倍,百工院還專門設計了新的防潮船艙,就是為了能更好更多的運載從南洋諸國那採購來的糧食。」
「好在鄭家是生意人,生意人嘛,西瓜芝麻的賬,他們算得清楚……」宋獻策理了理思緒:「上海那些豪商官紳也算得清楚,但他們和鄭家不一樣,他們的根在上海,我們要掘他們的根,就一定會和他們有衝突的,而鄭家……他們不會參与,但恐怕也是樂見其成的。」
宋獻策不是穿越者,他自然不知道另一個時空里是個什麼情況,但他能清晰地感覺到大熙國初和歷朝歷代國初之時完全不同的局面,心中自然止不住地發愁。
「朝廷如今還能堅持下去,從呂宋、暹羅等地來的糧食極為關鍵,朝廷施行關糧稅制度,海船商船運載一定的糧食至廣和_圖_書州,便能折扣一部分乃至全部關稅,粵海關每年兩百余萬鈔的歲入,有四成以上實際上是統計的關糧折鈔的數額。」
宋獻策見兩人遠去,換了一身常服,又領著清風和幾個扮作家丁的護衛一起出了門,遊盪在夜間的上海大街上,宋獻策一邊饒有興緻地觀賞著兩旁的建築,一邊閑聊似的說道:「鄭鴻逵他也算有心了,清風,咱們今日下榻的那地方既不奢華、也不窮酸,清凈淡雅,正適合我這一國重臣、卻又處處守規矩的傢伙居住。」
「長進了,但還沒有完全長進……」宋獻策尋了一張椅子坐著,呵呵笑道:「那鄭鴻逵不過是個門面而已,鄭芝龍如今是鐵了心要拿下巴達維亞,之前才從福建調了五千余兵馬過去,馬打藍蘇丹國雖然和紅毛番聯盟,但它們有血仇世仇,能為了紅毛番去拚命?等鄭家的援軍一到,馬打藍蘇丹國恐怕就要和鄭家議和了,紅毛番失去了當地土邦的協助,又被圍困了這麼久,還能守得了巴https://m.hetubook.com.com達維亞幾日?」
「所以他對上海未來如何其實並不在乎,只是代人說話而已,真正想要上海維持現狀的,是那些靠著上海開埠賺得盆滿缽滿的當地官紳和豪商!」宋獻策呵呵笑道,捏起一個咸餅子啃著:「這場接風宴,他們在試探我,我也在摸他們的底,摸了個底朝天!」
「如今我大熙即將一統天下,又多了幾百萬人丁需要糧食,海外來糧就更為關鍵了……」宋獻策又嘆了口氣,眉間微微皺起:「若是和鄭家撕破了臉,都不需要正式開戰,鄭家的船隊只要尋機騷擾我大熙的海道,讓海外之糧不能穩定輸入大熙國內,這天下就一定會出亂子,盤子大了,需要照顧和顧忌的地方,也就越來越多了。」
宋獻策沉默了一陣,眉宇間纏繞著無比的愁緒,歷史上大明、滿清、農民軍三方角力,一場場兵災下來,人口損失無數,等滿清佔據天下之時,恢復生產、蓄養人丁才是第一大事,而這個時空里從三省大戰之後,天和*圖*書下局勢就基本穩定了下來,三方之間更類似於漢末三國的形態,都處在相對穩定的對峙狀態,沒有歷史上那般大範圍、百萬級的人口損失,人口下降有限,所以大熙從一開國就面臨著從明末直接繼承而來的巨大的人口壓力和糧食危機。
「但南方各省就不需要糧食了嗎?雲貴等地的大規模移民、四川接收了那麼多山陝流民,湖廣江西那麼多需要安置的河南、山東、江南等地的流民和逃亡漢民、奴僕,還有各處的河工、工程和青藏、緬北等地的戰事,每日消耗的糧食都是個天文數字。」
「鄭家攻克巴達維亞,便要在南洋開邦立國了,他鄭鴻逵怎麼也是個郡王的前程,沒準日後也能裂土分疆、自立一國也說不定,一個小小的上海,一兩百萬兩的歲入,他恐怕是不放在眼裡的。」
一場接風宴被宋獻策這個主角攪了局,自然只能草草結束,鄭鴻逵和祁彪佳一起將宋獻策送到了下榻的住處,這才告辭離去。
「早知道該讓你多帶些餅子的……」宋獻策有些不好和-圖-書意思地笑了笑,伸長脖子四處看了看,朝一間正在收拾的食鋪走去:「那些個美味佳肴啊,吃不到但聞得到,香得很,肚裏的饞蟲都快跳出來了。」
「確實是好事,鄭家若是攪進來,這上海之事就麻煩許多,否則我也不會親自來上海了!」宋獻策嘆了口氣:「開海通商,別的都好說,但海外運載而來的糧食,如今對我大熙是極為重要的,北地各省又是凍災又是旱情,還有愈演愈烈的情勢,特別是河南,還有之前東虜炸毀黃河大堤形成的黃泛區問題,這兩年幾乎是顆粒無收,全靠南糧北運撐著。」
「再說了,如今朝廷正在和一些豪商海商協商,準備籌備一家印度海貿公司,收復馬六甲城之後便要逐步壟斷與印度土邦之間的官方貿易,鄭家在裡頭也佔了不少股份,日後獲利分紅何止百萬?鄭鴻逵哪裡會做這種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蠢事?」
「這是好事吧?」清風也拿著一個餅子啃著,不時用手指沾著落在桌上的碎渣送進嘴裏:「鄭家如果置身事外,總是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