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王翦回咸陽,嬴政的猶豫不決。
隨著楚軍離去,所有南陽郡的官吏,以及宛城的官吏,都送氣在府邸內,協商接下來的事情。
「寡人錯了!悔不聽將軍之言,才造成了今日的失敗,還請老將軍,能為寡人,勝楚國!破楚國之謀,解白衍之圍!」
「什麼?」
作為武關沿丹水而下的秦國武關門戶,南陽郡曾經隸屬韓國,后劃歸秦國,昔日白衍第一次隨軍出征時,便是沿著武關前往韓國,其中,便途徑南陽郡。
那些人對秦國的威脅,方才是最大!
李信統領二十萬秦軍,雖不能勝楚,但也絕不可能如此輕易兵敗才是!
「如今寡人想徵調二十萬大軍,可否徵調出來?」
「楚軍怎麼退了?」
然而平靜的氛圍總會被打破,而與往常侍女、僕從的腳步聲不同,聽著外邊隱約傳來的聲音,戎馬多年的王翦,幾乎立即便聽出,衣甲間的碰撞聲。
騰老將軍點點頭,看向司馬昌,不僅僅是騰老將軍,就是司馬昌的家眷,如今也全都在宛城,楚國大軍若是攻破宛城,是絕對不會放過他們家人的,到時候他們的妻女,就會被抓到楚國,成為奴隸。
嬴政見到王翦答應,激動的說道,心中悄然鬆口氣,連忙起身,對著老將軍拱手打禮。
精美的瓷器、竹簡、還有藏劍,這是世間絕大多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
騰老將軍對著親信吩咐道,隨後帶著司馬昌,離開城頭。
「諾!」
王從來到父親王翦面前,拱手說道。
「郡守?」
「好!」
都清楚嬴政是擔心,王賁一旦領兵回秦國,白衍便會孤立無援,但眼下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情況下,讓王賁回防秦國,已經刻不容緩。
嬴政不可能不知道這點才是!
南陽郡守騰老將軍,統領著城內的所有百姓、官吏、守軍,全都站在城頭上,望著城外。
因為王翦已經辭官,對於這段時間所有戰事情況,以及楚軍所有動向都一無所知,故而眼下當務之急,便是去咸陽。
「莫非又有人在壽春謀反叛亂?」
王翦說道。
沒多久。
王翦眉頭微皺,放下竹簡,目光看向門外,感覺到房門外到處都已經被秦卒包圍,王翦嘆息一聲。
看著嬴政臉色好上一些,李斯等人也紛紛鬆口氣,特別是李斯,其實對於相位,年過五十的李斯,心中何嘗沒有想法,然而此前考慮到楚系的原因,李斯方才放棄機會,想著待日後嬴政卸掉昌平君的官職,再謀圖相位。
騰老將軍凝神屏氣,這一戰,騰老將軍沒有一絲絲把握,不過騰老將軍也從有過怯戰而逃的念頭,今日一族之生死,皆與宛城共存。
地圖旁,王翦聽著李斯的話,轉頭看了一眼面前的巨大地圖,當看到上面所有秦軍、楚軍的位置,即使是王翦,都不禁搖搖頭。
而眼下昌平君https://m.hetubook.com.com的叛亂,讓李斯心緒跌落低谷,別說相位,就是自身,都難免會被這件事情有些影響。
王翦乃是秦國四朝老臣,至昭襄王時,便是秦國將軍,故而不僅僅是看著嬴政長大,也分別接觸過昭襄王、孝文王,以及庄襄王。
「老將軍,楚軍一日日向西逼進,寡人眼下,只能請求老將軍解秦國之危!」
男子氣喘吁吁,打禮后,連忙把竹簡拿出來。
雖然昔日王翦並不贊同李信所說的二十萬大軍滅楚,但王翦卻也清楚李信的能力,否則滅燕之時,王翦也不會讓李信單獨領兵去追擊燕軍,眼下聽到嬴政說李信兵敗,這讓王翦愣神過後,也很是不解。
這一幕讓騰老將軍以及司馬昌,全都一臉不解的皺起眉頭。
嬴政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裏也滿是複雜,昔日他詢問過王翦,王翦卻說要六十萬秦國大軍,而李信只要二十萬,故而嬴政最終在王翦與李信之間,選擇李信。
「壽春?」
「真退了!楚軍走了,大夥看啊!!」
王翦就算原本有不再入秦國朝堂的念頭,然而見到嬴政的眼神,以及方才的言行舉止,也再難說出拒絕之言。
林間小苑內,寒冷刺骨的風吹拂而過,讓兩名走過侍女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小聲的議論天冷一句后,方才繼續往前面走去。
「王上,屠睢將軍已經統領藍田兵馬,前往武關!」
昌平君與昌文君在秦國的人脈,實在太多,簡單的排查,根本查不出什麼,如今最擔心的恰恰不是那些叛亂的城邑,而是那些尚未表露叛亂,卻已經在等待昌平君命令的官員、守將。
城令來到騰老將軍面前,對著騰老將軍稟報道。
南陽郡。
這句話沒有絲毫誇張,別說秦國的百姓,就是常年沒有戰事的齊國,百姓都年復一年為生存而忙碌,如同衍父、孇氏那般,忙碌一年到頭,若能存上一些錢給家中置一些衣物,那便是一個好年。
王翦聽到嬴政的話,老臉一愣,即使看到中車府衛時,知曉嬴政到來已經預感出事,但王翦也從未想過,這個出事,是李信兵敗。
「郡守!城內所有庫存兵器,皆已經分發給城內百姓!」
嬴政說到這裏的時候,眼神中的怨恨,再次抑制不住的浮現,甚至手都有些顫抖,這一切都源自昌平君。
王翦嘆息,隨後便下定決心,對著嬴政拱手打禮。
騰老將軍聽到司馬昌的話,轉過頭,臉上依舊是一臉驚駭的模樣,看向司馬昌。
一邊是潁川、南陽,一邊是魏地與白衍,就要看嬴政如何抉擇。
郡守府邸中。
王綰說話的語氣,也滿是凝重。
直到一個時辰后,出城的將士急匆匆的回城,稟報說楚軍不僅退了,而且還根本不敢有絲https://m.hetubook.com.com毫停留,急匆匆的往楚國壽春方向趕去。
「拜見王上!!!」
司馬昌見到其他同僚的目光,想了想,由於特殊的地位,司馬昌便提所有人,主動看向騰老將軍詢問道。
「寡人擔憂此乃楚國算計,讓寡人令王賁撤兵回守秦國,而楚軍則傾一國之兵,圍攻白衍,寡人不能看著白衍,死在曲阜!」
尉繚與王綰對視一眼后,還是上前,率先對著嬴政打禮勸說道。
嬴政點點頭,隨後看向尉繚。
房間內,一片安靜,所有官吏,連同司馬昌,全都一臉怔怔的表情,緊接著,瞳孔一縮,一臉駭然的模樣看向騰老將軍,嘴巴顫動的微微張大。
居然當面向曾經的臣子王翦,親口認錯!
「王翦將軍,可有退敵之策?」
「臣附議!!」
「王翦,拜見王上!」
這時候,遠處一個穿著秦國官服的男子,也在眾多秦卒、秦吏之中,來到騰老將軍面前。
王綰、尉繚等人,也紛紛看向王翦。
王翦與王從,紛紛跪在地上,隨後對著走來的嬴政磕頭打禮。
「王上,若再徵調二十萬大軍,年後百姓耕種,便是大問題,況且此前我秦國各地糧草,皆囤積郢陳,如今再難供養二十萬大軍!」
尉繚皺眉搖頭道。
嬴政通紅的眼神冷靜下來后,面色冰冷的看向王翦,隨後後退兩步。
「寡人在此等候老將軍!」
王翦感覺著天冷,本想勸說,然而當看到眼神滿是期盼與喜悅的嬴政,猜測到李信兵敗之事,讓嬴政的心裏遠比這天冷更難受萬倍。
咸陽王宮。
李斯、王綰等人,也紛紛對著嬴政拱手道。
為何?
這是騰老將軍第一個猜測,畢竟也僅有這個解釋,方能解釋得通項燕為何急匆匆的離去。
而王翦辭官的舉動,以及昔日嬴政親口說出的話,都讓此時站在王翦面前,嬴政心中十分複雜,尷尬、悔恨……等等情緒,都在柔然而生。
隨著一聲驚呼,所有人便看到,騰老將軍一臉震驚的模樣,眼神之中滿是不可置信,似乎看到什麼讓他無比震驚的事情。
這個男子便是司馬昌,當初白衍第一把刻有自名字的佩劍,便是司馬昌所贈。
調動所有男子,一同守城。
「怎麼了?郡守!」
聽到是楚國密探傳來的消息,騰老將軍、司馬昌以及所有官吏,紛紛面色一驚,都清楚楚軍為何離去,或許能從這個消息內窺探一二。
城內的街道亦是如此,到處都能看到宛城的百姓,一臉喜色、慶幸的互相歡呼。
只是嬴政不甘心而已!
於是王翦便沒有再勸說,而是拱手還禮后,便轉身回去換衣服。
嬴政跪在地上,親口說出的一番話,別說王翦,就是王翦身後的王從,以及遠處府邸內的僕從、侍女,全都看呆在原地和圖書,瞪著瞳孔滿是不敢置信,就連中車府衛的衛士,也一臉震撼。
秦王嬴政!
一時間,所有問題,再度回到一開始嬴政的身上,而李斯、尉繚等人,也紛紛看向嬴政。
木桌前的王翦,手裡便拿著一卷竹簡,時不時喝上一口暖暖的茶水,沒有往日的勞碌,以及不敢有絲毫懈怠的重擔責任,退去秦國官服的王翦,白髮之下,如同一個和藹的老人。
「對啊!楚軍退了,你們看,楚軍退了!!!」
「好!」
然而還未等王翦回過神,就突然看到,後退兩步的嬴政,頓然跪在地上,這讓王翦再次心頭一驚。
嬴政看著攙扶自己的王翦,並沒有起身,而是看著王翦,輕聲請求道。
「李信將軍兵敗?」
尉繚看向嬴政說道,話沒有說完,讓嬴政決定。
夜幕下。
「郡守!已經查探清楚,楚國主將,乃是楚將項燕!」
嬴政開口詢問道,對於人口戶籍這件事情,原本是丞相掌管,但此前隗狀出使齊國,而昌平君又調離咸陽,故而很多事情都分攤下去。
楚軍眼看著就可以奪下宛城,這時候怎會離去?
就算南陽郡被楚國奪下,也要為武關的防守爭取到時間。
尉繚對著嬴政稟報道,話音落下,一旁的王綰,也跟著拱手。
王翦頭還捧著地面,便感覺到頭頂前方的腳步,隨後手臂就被攙扶起來,看著嬴政親手攙扶自己,王翦似乎有些預感,但還不確定。
「老將軍,請起!」
與郢陳一地,以及潁川不同,在南陽郡,隨後南陽郡方才歸附秦國不過六年,但在騰老將軍的治理下,不僅僅是城內的士族,就是城內的昔日韓國百姓,全都安居樂意,從未發生過任何動亂。
而嬴政扶起王翦后,也沒有多做客套,而是看向王翦,面色既是不甘,亦有凝重。
騰老將軍轉頭吩咐道。
一句話。
王翦收起竹簡,緩緩從木桌前起身,聽著房門被推開,三子王從急匆匆的來到書房。
「前去牢房,以及徵召城內所有奴隸,告訴他們,協助守城立功之人,皆以戴罪立功論處,刑罰則免,恢復士農之身!」
「非是王上不救白衍將軍,而是南陽、潁川岌岌可危,昌平君與昌文君,此前皆乃秦國重臣,深知秦國布兵之地,一旦潁川落入楚國之手,不僅僅是糧草難以送去曲阜,就是魏地的王賁將軍所部,亦有糧草之危!彼時王賁將軍、白衍將軍……」
「王上!還請起身!王翦承擔不起!」
這已經是騰老將軍不得已的辦法,楚國如此多的兵馬,在沒有得到咸陽命令之前,騰老將軍要做的事情,便是儘可能的拖住楚國大軍在南陽郡。
已經辭官歸隱一段時日,難得享受一番平靜,王翦清楚,門外那些秦卒不管是不是衝著殺他而來,都不是什麼好事的徵兆。
這可和圖書不是其他人,而是被天下世人,譽為暴君、虎狼之軍的秦王嬴政!!!
「父親,王上已經來到府邸外!」
「固守武關,楚國大可攻南陽、潁川,此為下策,唯有調王賁麾下的十萬大軍,返回南陽,方可挾制楚國大軍!」
而早就在宛城擔任兵器冶鍊的主鐵官,司馬昌眼下便是按照騰老將軍的吩咐,把城內所有庫存的兵器,全都分發給城內的男子。
別說身後早已經嚇得面色慘白,渾身打顫的王從,就是王翦本人,老邁之年,見到嬴政的舉動,也被嚇得一身冷汗,飛快的上前,跪在地上攙扶嬴政。
從前王翦的身份是秦國官員,秦國大將軍,故而僅需輯禮,而非磕頭打禮,如今已經卸去官職的王翦,甘願成為平民百姓,自然要與街道上百姓見到嬴政馬車時一樣,跪在地上磕頭。
在決定攻打楚國的時候,嬴政便把人口戶籍的事情,一併交給尉繚、王綰,在下一任丞相任職之前,依舊如此。
「項燕!」
當被召入王宮書房的李斯、尉繚、王綰、辛勝等人,看到書房內,被嬴政請回來的王翦,全都有些意外,好在轉息間,便互相點頭示意,緊接著便向嬴政拱手打禮。
「還請王上起身,隨老夫入室!老夫這便去換衣服,隨王上前去咸陽!」
王翦聞言,心中鬆口氣,嬴政親自來到這裏見他,那秦卒便不是為了殺他而來。
楚軍離去,歡呼聲充斥著整個城道,所有宛城的百姓,不管老少,全都如同逃過一劫,撿回一條命一般,臉上露出劫後餘生的笑容。
司馬昌轉過頭看向騰老將軍,滿是不解,而騰老將軍也是一臉疑惑,轉過頭,連忙吩咐親信派人出城探察。
看著騰老將軍上前,急匆匆的接過竹簡打開看起來,司馬昌等人紛紛耐心的等待著,看向彼此,隨後看向騰老將軍。
看著嬴政側臉陰沉不定的模樣,王翦知道,嬴政同樣也清楚,此時白衍那裡,恐怕也已經凶多吉少。
騰老將軍深知領兵之道,第一個問題便是,就算楚軍退兵,也不該是往壽春方向退才是,為何項燕眼看著就可以攻打宛城,卻這時候匆匆離去,領兵前去壽春。
「王上,下令吧!」
好在嬴政再次控制下來,不像一開始在朝堂上那般怒急攻心。
「老將軍,李信兵敗了!」
正當官吏們協商一整日,在騰老將軍的布置下,接下來的日子,如何防守全都有條不紊的安排下去,還沒等官吏們離開,一個男子便急匆匆的來到府邸內。
伴隨著遠處府門方向的走廊下,傳來腳步聲,在王翦與王從的目光中,便見到嬴政帶著一眾侍女、宦官,朝著院子走來。
王翦這時候也看向嬴政,等待著嬴政做出決定,王翦何嘗不明白嬴政是希望他能領兵攻打楚國,爭取時間讓白衍脫困,但不www.hetubook.com.com說郢陳一地短時間內都難平亂,就是白衍那裡,王翦都不相信,昌平君與昌文君,沒有安插心腹。
「王從,拜見王上!!」
從三子身旁走過,朝著門外走去,方才走出房門,與書房內暖洋洋的感受不同,一出房門后迎面而來的,便是刺骨的冷意,讓人不禁皺眉。
怎麼回事?
「臣附議!」
而在一間書房內,火爐內的炭火點燃著,四周的木架上滿是精緻的陶器,以及一些一卷卷竹簡,伴隨著不少劍座上的寶劍,這副場景估摸著,若是普通百姓人家,或者貧寒士人能來房內看一眼,指定又能與好友吹噓數年,乃至到老都依舊不會忘記。
騰老將軍聽到『項燕』這個名字后,目光看著城外遠處,黑壓壓的楚國大軍,所有平野看去全都是楚軍旗幟。
衣甲!
而就在騰老將軍,一心赴死之際,突然便聽到城道四處都是驚呼聲,騰老將軍與司馬昌看向城外,果然發現,原本人山人海的楚國大軍,突然整齊有序的開始往楚國的方向趕去。
而在所有秦國君王之中,王翦見過昭襄王下令,賜死白起,也見過孝文王、庄襄王的所有事迹,唯獨沒有見過,身為秦王,會向臣子認錯的。
「立即命人去調查楚軍為何而退!」
「郡守,楚國密探傳來的消息!!!」
「白衍已經快要攻打到壽春了!」
城令聞言,連忙轉身離去。
而此時的騰老將軍,依舊不敢下令放鬆戒備。
……
「昌平君在郢陳叛變,煽動郢陳一地的百姓叛亂!李信麾下都尉,戰死七人,其餘都尉,盡數被俘!二十萬將士,全都戰死在楚國!」
「拜見王上!」
「王上,昌平君、昌文君的族人,已經盡數在牢房內,已經派遣官吏,前往各個要地,排查叛亂之事。」
王翦聽到嬴政的話,瞳孔一縮,昌平君謀反的消息,不僅僅讓王翦震驚,也讓王翦背後都浮現諸多冷汗,王翦不敢想象,若是他統領六十萬大軍與楚國交戰時,昌平君在後方截斷糧草,與楚國合謀,他又能如何應對。
所有人都清楚。
這若是傳出去,怕是天下人都要瞠目結舌,隨後拿這件事情,肆意嘲笑嬴政,如鼠目寸光、如昏君庸王……
看了四周的秦卒果然都是中車府衛,王翦緩緩走到院子等候。
騰老將軍站在城頭上,一臉疑惑,雖然楚軍的突然離去讓年邁的他鬆口氣,但作為領兵之人,並且還幫助秦國,親自領兵攻滅韓國。
李斯這時候看向王翦一眼,並沒有著急表態,而是詢問王翦。
畢竟尚不明確楚國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也不確定楚軍是否還會重新攻打過來,故而其他城邑的官吏眼下沒有騰老將軍的命令,根本不敢擅自離開宛城。
幸好作為郡治的宛城,乃是自古以來,冶鍊兵器之地,不缺乏長戈、利劍、弓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