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

作者:不屈青銅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零一章 徐臻騙我!他欺騙了我!?

第二百零一章 徐臻騙我!他欺騙了我!?

劉備感慨非常,左右而視,神情之中略微激動,雙眸泛著光。
曹操心想道。
雖從不懷疑徐臻的人品,但得見這等苦心所寫的紀錄奏卷,心中還是更為舒適。
「喏。」
南陽郡新野,劉備繞過了宛城從另一條山路進荊州之地,派孫乾先行數日,遊說劉表來接,孫乾果有才能,讓劉錶帶大軍親自來迎接劉備。
基本上只有小勝幾次,並不能決定整個佔據,那幾個月內,劉備做夢都想把白馬打下來,先行突破夏侯惇到兗州境內,一路攻進許昌亂曹操軍陣。
想不到的是,白馬之圍被徐臻攻克陽平而解,而徐臻又因為曹操與袁紹的正面決戰尋得了機會。
「不可能,那個時候的徐伯文沒有理由騙我,」劉備苦笑了一聲,喝了口水。
真能成,那就意味著自己可以取代曹操坐擁天子在手,漢室可興也。
那個什麼卧龍先生,根本不存在,那是徐臻為了讓主公別再纏著他,信口胡謅的。
時間一點點過去,三日之後秋收清點結束,徐州如數繳納了稅收,並且送到了丞相府正堂之上,讓曹操頗為感嘆。
「此言有理!」
……
「那這不對,再怎麼要等,也該生子了。」
劉備臉色激昂,一番話說下來深吸了好幾口氣,滿腔的怨氣都在心頭。
「丞相,君侯所理之事,有三事為重,徐州占其一,應當予以封賞陳氏,表彰其功,安定徐州。」
書信上寫著的,是劉備的下落,徐臻知道曹操定然關心,所以也提前派人去打聽了一下,知道劉備蹤跡,算算時日也差不多跑到荊州了,於是謊稱有線報,先送了信報送來給曹操。
什麼叫亂世英雄!
這些年士人來荊州尋求安寧者必然很多,文匯於此肯定有能人志士,只要尋得到人情脈絡,就可以找出這些人來。
甚至還是劉備心中最後的希望了。
「如此,應當是天意也!」
「俺早就有兒子了,這一點君侯輸給俺太多了。」
「總算,有落腳之地了,這幾十日來,我一直在想,到底因何而敗。」
簡雍也實在,此前只是想不到這一點和*圖*書,但如此一說,卻還真是提醒了他。
徐臻騙我,徐臻騙我!!!
這一次若是尋不到,那可就太慘了。
一旦無路可去,荊州失陷,可就真的再也沒有機會了。
能給他劉備剩下的人怎麼可能還會有。
將麾下不多的幾千兵馬安置了下來,而且也開始了治理內政之事,不過劉備卻始終還記得一件事。
孫乾說到這哀嘆了一句,他身旁的簡雍就不像他這般憤世嫉俗,心直口快。
「這六冊,乃是君侯紀錄自己所辦理的重大之事,丞相若是閑暇時可以一覽。」
若有人可出謀劃策,定下方略,日後也好有個奔處,不至於在此等局勢下,混吃等死。
「嘖,不燒不專業。」
「我如今到荊州來,得劉表皇兄的安排,剛好就落腳在了新野。」
「你們速速去打聽,今年秋收之後,我治理新野必定親力親為,躬親為民。」
還是由他開口說了,畢竟相熟這麼多年,他明白劉備心中的執念,這個「卧龍先生」不僅僅是一位有才學的謀臣那麼簡單。
「主公當趁著這些年在荊州,謀一片堅守固地出來,新野和樊城可有十萬民,若是治理得當,流民不斷來投,自各地來逃,或可有二十萬民,荊州百姓極多,都是久居多年尋求庇護而來。」
「如此交戰不輸才怪!」
「當初,我們還在許都的時候,徐臻曾給我指點了一人,說是就在南陽境內,新野附近。」
而是倨傲不屑的笑著,漫不經心的點頭道:「公祐所言極是。」
甚至後面也打聽過了,根本沒有卧龍崗。
他越是令人刮目相看、讓三公九卿驚嘆敬佩,就越讓我有面子,因有此等文武全才跟隨而大有面子!
定然是高人。
徐臻這一代人,算是年輕的了,他的子嗣又得是第三代人,若是教導好了還依然可大有作為,但值得羡慕的是,若亂世在二三十年內結束,那這第三代就可守業壯大。
孫乾則是一言不發,盯著案牘,將水杯抬起來喝了一口,但還是不敢直接開口說。
他們這些在外的劉氏宗親,既然和*圖*書已經高舉漢旗與曹操為敵,就不可能再化解。
典韋娶了個非士族之女,普通人家的女子,早早生了個兒子叫典滿,前些年還在地上跑,現在也開始壯士了,徐臻一般叫小牛犢。
簡雍哀嘆了一聲。
並且將新野、樊城等半數南陽之地,都交給了劉備的兵馬駐守,總算是令他得了一個落腳之處。
但他說完這句話,讓簡雍和孫乾都沉默了……
「去訪!帶我去訪!這一定就是徐臻說的卧龍先生!否則誰還有如此名氣!」
到現在徐臻才看完,然後燒了黑煙沖得諸葛亮眼睛都睜不開。
「雖說不知為何如此激動,可我能感受到,徐臻一定是真誠的。」
「還是讓他跑走了,此人可惡啊。」
劉備當即欣喜若狂,讓簡雍帶他去。
曹操微笑抬手,宿衛當即取了書簡到面前案牘上放下,他打開幾卷看了些許,徐臻還真是將大小事都一一紀錄在內。
「袁紹氣數已經完全盡了,數年之內,卻也不會再有戰事。」
「再不生豈不是老來得子!?」黃忠眼睛一瞪,左右而笑道:「總不能跟我一樣吧?」
喃喃道:「去吧去吧。」
「接下來,若是有賢我必定會去拜訪,還請憲和為我打聽!」
若是被騙,崩潰之下又去哪裡找賢才。
曹操開懷而笑,當即收起了奏札放在桌上,當即誇讚了一句:「他的書法倒是越來越好了。」
過了幾日,簡雍還真給諸葛亮問到了一位隱士高人,在襄陽附近隱於山林間,但說是隱士,又沒有完全隱,因為他還會時常舉薦有志之士,或者推其名氣,與諸多文人雅士一同論天下大勢,訴說民情政見,品各地名人。
在一處簡樸的屋舍之內,燒了火坑取暖,幾人略微靠近,此時的劉備臉色疲憊,面不見笑,終究是這一戰給他的打擊太大了。
劉備稍微激動了些許,拍打著案牘起身來,眼神真摯的看著二人,鄭重其事的道:「就算是沒有卧龍,定然也有隱士存於荊州,這麼多年各地戰禍連連,唯有荊州堪稱凈土,此乃是皇兄劉景升之功績,是以隱士https://m.hetubook.com.com若是不問世事,躲避戰火都肯南下入荊州。」
很快張遼、黃忠、高順都從軍營來,得知了消息。
「哦?」
事無巨細,都有痕迹,所寫出去的建議和下的命令,都有心跡可循,沒有徇私枉法、以公家大權來謀取私利。
現在打算離去。
這一看,曹操果然心情不是很好,原本的輕鬆被某些悔意給打破,但是這些悔意也只有一瞬間,他是個心態極其大氣之人,很快就露出了笑意。
「除此之外,還有各地官吏任用,察舉之名錄,這是君侯整理而出。」
「許攸任魏郡太守,又得封爵這事,你知道吧?他晚上特意請我去吃宴席是什麼意思?」
便是我這種!
諸葛亮:「……」
晚上,曹嵩叫曹德和曹安民來請徐臻到家中去吃晚席,老者邀請徐臻當然要去,是以當天是在丞相府,和相熟的文武一起共飲同食。
諸葛亮放下書簡,滿臉無奈糾結之色,皺紋都擠得滿臉都是,「嘶……就這個事,用得著燒了嗎?」
「再者說,曹操等人將袁紹當做勁敵,提前一兩年開始招兵買馬,準備軍備、考察地形,徐伯文更是直接遠走九江,訓練兵士。」
當初徐臻一句話說動陳登,自然是有校事府寫成了奏札送到前線。
曹操抿嘴而視,弄得這麼正經做甚。
「他一定是。」
簡雍也明白沒辦法了,只要不荒廢了政事就行,以阿備的能力與魅力,必然不在話下,況且還有關、張二將威名遠揚,我等只管尋師訪友便是。
這樣的人,這些年基本上被袁曹佔據,而南方則要麼投了江東,要麼就投荊州門下。
「原因極多。」
一切都是連在一起的,中間任何一環若是做到了,幾乎都可以顛覆這個佔據。
典韋在門口站著打呵欠,看三人都比較高興,一下臉色就倨傲起來,「唉,沒什麼可說的,得還有一年才出生呢,明年去了。」
不,或許沒有,只是我們沒找到。
「麾下文武拉幫結夥,各自為戰,文武將軍不光要防備外敵,還要防備內敵,如何能贏?」孫乾沒好氣的www.hetubook.com.com說道,敗仗之後他們心氣低迷,也反思了這些年在冀州看到的種種。
這口水喝得也是略微有些苦澀,他可能自己都不信,但是又不得不信,否則不知還有什麼可以支撐他堅守下去,燃志氣之焰。
他們偷偷對視了一眼,簡雍轉過頭來有些不忍,又別過臉去。
現在取得結果時,也足以說明徐臻所望沒被辜負,陳氏能解決此事,包括接下來的水渠修建,修繕黃河兩岸善堂,沿途疏導河流之地,都可以由徐州安置下來,辦得妥當。
但劉備此刻,心中一直還記著一個人。
「現在這字看得舒服。」
許都,徐臻衙署正堂上,在半柱香前,有人來給徐臻遞了一封書信。
袁紹六十五萬兵馬都輸了,現在能否守住兩年都不知道,荊州再穩固,也只有三十萬兵馬,這些年日夜操練,養民募兵,若是不斷固守可以支撐幾年。
跟了徐臻一個多月,楊修已經逐漸變得熟稔各項要務,就是人已經變得消瘦憔悴了許多,麵皮貼著骨頭,露出輪廓來,眼神雖然還很精悍,但看得出眼圈有點發黑。
「今年可撥付大量錢財到魏郡,把軍隊派往此處,帶秋收之後再戰。」
這事兒他們私底下說了不知多少次了,都不相信那個徐伯文會這麼好心,甚至連簡雍這個曾經和徐臻有過私交的人都已經不再為他辯解了。
荊州再敗,不知道還有誰能打贏曹操。
徐臻喃喃道。
所以叫了簡雍與孫乾來商議。
曹操當世細緻看完之後,就欣慰點頭,毫不掩飾的誇讚徐臻處事理政,氣度急智似乎又有成長,不是當年銳氣十足的年輕謀士了。
至少能享受安寧,承襲萌茵父輩創下的家業,只能說羡慕。
荊州。
徐伯文可是我的心腹。
他拿過書信,打開一觀,臉色頓時凝重,而後一巴掌拍在了案牘上,震響當堂,許多邊緣的小書簡都散落掉在地上。
您能自己聽聽說了多少次……如此反覆肯定自己,這不就是在騙自己嗎?
簡雍的話說到了劉備的心裏,可惜的是,他們兩人都是善於口才外政之人,可不善於謀划方略,遠大方https://m.hetubook.com.com略必須要有長遠眼光,腹中有謀略,要有滿腹學識。
「誒,」諸葛亮正在看探馬送來的各地軍情,頭也不抬的回道。
從官渡開始,號稱六十五萬兵馬居然沒有贏過一次大戰役。
「最終如何?我聽聞許子遠都投了曹操,還立下了不少功績,恐怕現在他都已經是曹操的座上賓了!」
簡雍對這些事,不說十分了解,卻也是略知一二,這個號恐怕也是在騙人。
「君侯都快三十了。」
為什麼楊修在的時候,您不折騰他呢?
楊修面色不改,等曹操稍稍高興了一番后,又將一封較為小巧的粗紙書信從懷裡拿出,呈到曹操面前來。
「若可得民心歸附,當逐漸招募兵馬,準備軍備,上書政績于襄陽,推廣名號于境內。」
不過典韋話雖然是這麼說,可卻是第一個來的,早早就已經在正堂聽徐臻說得耳朵都起老繭了。
可惜沒有如果!
孫乾苦澀的搖頭,別的暫且還沒想明白,但有一點他很清楚,袁氏內部並不團結。
……
「而袁紹如何?依舊沉溺於幽州大勝,以為天下無敵,直到顏良被斬了,都還沒能反應過來。」
「哈哈!」
「不可能!憲和、公祐!我今日叫你們來,便是要說此求賢問友之事!」
……
「新野,沒有卧龍崗。」
這本不是什麼大事,有朋友一起相聚,就成了歡快的事。
「丞相,這是君侯所得的情報,特意吩咐在下,單獨交給您。」
站在曹操面前彙報的,便是楊修。
「無非是去荊州而已,等平定北疆,坐擁六州之地,這兩個在外舉反旗的劉氏皇親,一起收拾便是。」
「主公,卧龍這個號,在許都通常都是說的徐臻,他自稱也是如此,而取號則是說他那段時日,一般睡到日上三竿而起,雖卧在床上,但仍為潛龍也。」
「亮子。」
「慶賀一下就行了,至少還有好幾年這孩子才能長起來。」
劉備一聽簡雍介紹,不比他推崇就明白,這樣的人物在荊州即便不入仕,也應該是一位大儒,自有滿腹經綸,才能得各方儒生尊敬,又可舉薦賢才于仕途。
「不會的,那時他還是感激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