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凡爾納島
人類強烈的感情都可以產生願力,所以這些為了取悅神明而舉行的競賽同樣可以向左騰提供願力,在如何全方位收割願力這個方面,左騰也算是做出了相當的努力。
隨著「盤古一號」太空港的完工,「盤古二號」早已經進入了建設期,「盤古三號」也已經開始動工,而吸取了「盤古一號」大量經驗教訓的「盤古四號」也已經開始進行設計。
可控核聚變技術還沒有成功,月球上的氦-3資源暫時還沒有辦法利用,但鈦、鐵、鋁、硅和稀土礦都已經可以利用起來。
而剩下的兩萬多顆衛星平台則將全部搭載大型太空武器,作為「行星防衛計劃」的重要組成。
這些衛星平台當中,將有大約五千顆專門負責偵測太空,組成「行星防衛計劃」的太空偵測預警網路,大約兩千顆與現有的人造衛星一起,用於滿足全球通訊、氣象、導航、環境監測、測量等功能的需要。
已經完成測試的「太空戰鬥者」與其說是戰機,倒不如說是一艘大型太空戰艦https://www.hetubook.com.com,雖然各項指標已經初步達到在太空執行作戰任務的需要,但無論是靈活性、續航能力還是加速度都遠遠無法達到左騰期望的目標。
最好的例子就是「行星防衛計劃」。
以這樣的武器與他曾經見過的外星飛船作戰,結果一定會非常凄慘。
當初選擇在這裏建設「月球一號」基地,就是因為它周邊有著品類足夠豐富的資源。
在「月球一號」基地完成之後,大批勘測人員開始攜帶設備對周邊進行進一步的地勘,確認先前通過繞月衛星勘查的結果。
月球系列基地的進展同樣順利。
現在地球某種意義上已經完成了「統一」,考慮到安全性,左騰並沒有繼續推動「星鏈計劃」,而是寧願在地下鋪設光纜。
左騰原本期望的是像那些科幻電影中一樣,靈活而又威力巨大的太空戰機,但他卻不得不接受太空武器在近期內難以小型化的現實。
這些技術最終都將用於地球,hetubook.com.com最低限度也將讓採礦業完全由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取代,從而讓人們不需要離開聖城的保護也能解決資源獲取的問題。
先把三千座聖城保護起來,以後再慢慢考慮要怎麼做比較妥當。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2017年的6月,由中國江南造船和外高橋造船兩大集團聯手打造的第一個機器島終於在崇明島附近的東海海域完成了所有功能測試。
但在他的目標當中,最終圍繞在地球周圍的無人衛星平台的數量應該也不會少於三萬顆。
聯合議會和聯合國都派遣了多名代表參与正式的移交儀式,這個島將不屬於任何國家,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財產,而這個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島也被命名為「凡爾納島」,用來紀念這位在一百二十二年前就提出了機器島構想的偉大科幻作家。
已經開始投入建設的「月球二號」基地將是一個巨大的太空冶鍊廠,專門用於提煉各種各樣可以用於製造更多基地的材料。
這座五平方公里的人工島上hetubook.com.com將有三千人生活和工作,負責運維島上從美國航母上拆下利用的微型核反應堆、海水淡化廠、海水稻工廠、金鮭魚工廠和其他設備,在東海海域完成初步測試之後,它將沿著南海、印度洋航線持續向西行駛,作為聯合國解決非洲糧食問題的核心方案之一,最終停泊在東非肯亞附近海域,為那裡多個糧食不能自給的非洲國家提供糧食補給。
但事實上,進度一直在加快。
這其實也是左騰讓眾多神明都表現出對競技體育的喜好的原因之一。
美國軍方扶持的SpaceX公司曾經野心勃勃地想要向地球軌道發射四萬兩千顆人造衛星,搭建一個覆蓋全球的「星鏈系統」,向整個世界提供互聯網服務。當然,與此同時還將承擔很多其他秘密任務,甚至壟斷整個地球軌道。
兩萬顆防禦衛星相對於整個地球來說其實也不算太多,但這個數量已經需要耗費大量資源,也足夠讓眾多工廠生產很長時間。而且,也要考慮將來某個時候技術突然獲得突破,https://m•hetubook•com•com過度裝備導致浪費的可能性。
地球現有的技術甚至無法簡單地對它們進行加工,只能由左騰來直接造出最終所需的成品,但它們在極大地減輕了重量的同時,卻同時兼具隔熱、防輻射、耐極端溫度和超級硬度等特質,毫無疑問是最適合太空旅行的材料。
太空技術的突破是神明也無法干預的領域,左騰唯一能做的是把從外星人那裡偷來的飛船外殼技術展示給科學家們,希望能夠給予他們一些啟發,而空間站、月球基地乃至太空戰機的外殼則全都使用了由他直接製造出來並且按照設計完成塑形的這種材料。
什麼事情一旦多次發生,讓人們習以為常,就很難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無論是足球還是各種各樣的格鬥、競賽,都可以形成龐大的產業體系,既可以解決許多人的就業問題,還能讓人們為了迎合神明們的喜好而不斷地鍛煉自己,讓尚武的精神在和平年代也可以成為整個人類社會的風尚,而不是像過去十幾年那樣,越來越傾向於病態的審美。
地球上暫時www.hetubook.com•com還沒有條件大規模使用人工智慧輔助生產,可在月球這樣的地方,人工智慧、先進的工業機器人和大量的自動化裝置是必然的選擇。
地球的表面積畢竟高達五億平方公里,僅僅是一個太空港肯定無法承擔預警、停泊、製造、維修和補給的全部任務。最低限度也要有二十座以上的太空港,同時,還要有許多僅僅是承擔簡單任務的無人衛星平台。
既然無法在短期內製造出可以使用的太空戰機,那唯一的選擇自然是最大限度發揮現有的技術,讓地球堡壘化。
在鯤出現之前,絕大多數國家能夠成功發射衛星都是可以上頭版頭條的大新聞,但在鯤出現之後,尤其是在第五條鯤出現之後,人們前往月球都已經變成像是出一趟遠門那樣平常的事情,關於空間站的新聞當然更不算什麼,根本就沒什麼人關注了。
而「月球三號」基地則將是一個同樣規模巨大的自動化工廠,按照行星防衛總署的目標,等它們陸續投產,在月球背面建設的監控和防禦基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原料和設備都將由月球自行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