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陸皓明說:「小何你當秘書的,不要鼓掌。」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看得出他們對開發旅遊寄託著無限期望。
二十多人坐下,還有一些十五六歲的姑娘,小伙,大概是沒讀書了,有的站在人群外圍,有的坐在地坪里的石礅上,他們尖起耳朵旁聽。
眾人竊竊發笑。
因此,我向陸書記建議,恢復高嶺古鎮,修古街,建古道,設涼亭,建客棧、養馬種茶,我們都搬到原來的山頂上去住。」
陸皓明說:「那好,我過十天再來看。」
他喝了一口酒,抹了一下下巴,說道:
是不是這樣,11月份有一位新加坡客人要過來。我帶他過來看看。
陸皓明說:「看了這個地方,還是很有特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多讀點書,多開動腦筋想問題。
最後,陸皓明請曹書記說說。
陸皓明說:「不要讓人寄託太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如果有人投資,我就做;如果沒人投資,我就把它做小。」
但人家過來,需要一條上山路,你們有不有信心,把原來的茶馬古道清理出來?」
他站起來走過去,指指一個個坐著的村民說:「你不姓魏,你也不姓魏。這三個都姓魏,後面看熱鬧姑娘小伙,有一個不姓魏,其他人都姓魏。」
陸皓明說:和*圖*書「下次我來看,一定到村上吃飯。我要親自看了才踏實。」
「高嶺山頂,自康熙滅三藩之後,一直是我們魏姓人家的世居之地。
魏秀峰站起來做著手勢:「建在平地,不過一平常古鎮而已,修在山上,有歷史依據。」
陸皓明說:「有信心的話,要多久才能清理出來?」
不過,這魏秀峰倒是個熱心人、讀書人。可以好好利用他,便說:「其他人呢,都說說。」
曹書記連忙點頭:「不要笑,那村上的女孩子,你們又不是沒看到,一個個相當漂亮。」
小何臉紅到脖子上,小谷忍不住笑了。
會議開完了,陸皓明說:「今天的調研會就開到這兒。」
「不,書記,物以稀為貴,高峰頂上的古鎮,不止看鎮,更可以站在山頂上,眺望兩縣,遠山近水,盡收眼底。
陸書記有一個本事,總是能以小見大,化腐朽為神奇。所以,他鼓掌時忘記停下來,別人停了,他還一直在鼓。
支書娘子為每人端上一杯茶。
他們的圖騰是蝴蝶。村門口做一個大蝴蝶雕塑。命名為白族美女村。」
我們再去省里去爭取,由省里再上報。這一點,無論大做小做,都要把民族面貌這一點
和_圖_書改過來。
陸皓明笑了,他沒有表硬態。因為開發旅遊,不是之縣的財力能夠承擔的,必須引進資本。
曹純書記說:「同志們,今天陸書記下鄉調研,因為魏秀峰同志上次參加宣傳部舉辦的座談會,提了一條發展高嶺山旅遊的意見。所以陸書記來了。
陸皓明說:「你們祖先是白族人,白族人有很明顯的長相特點。你們可以到網上去搜索。我是去大理旅遊,導遊告訴我的。」
曹純拿不準陸皓明的態度,便笑道:「請書記作指示。」
大家都笑了。
陸皓明喝了口茶,說:「我先考考自己的眼力。」
改成白族,把剛才看的院落擴大,改造,成為白族民居院落群。家家掛上他們的原始圖騰。
你以為我真癲啊,魏氏家族都是知書達理的。」
陸皓明說:「到鎮上再說。」
如果可以大做,我們就拍成一個資料片,積極招商。這個叫大做。
女孩大多都是雙眼皮大眼睛、瓜子臉、高鼻樑,小嘴巴、皮膚白皙。小夥子大多都是國字臉,尖鼻子、眼窩內陷。
魏秀峰說道:「魏叔,你再給我一點酒嘛,我不多喝點,談不好的。」
第二個思路,如果上面的條件尚可,但沒有人願意做。hetubook.com•com那麼,我們就發動縣內的小資本來啟動。做成鄉村休閒遊。這個叫小做。
陸皓明說:「恢復古鎮,需要大量資金,不是我陸皓明一句話能決定的。我理解大家,特別是魏老師的心情。
書記,我是老師,但不是書生。書生出口成章,下筆千言。臨事心中實無一策,我在家圖紙都畫好了,就等慧眼識珠。
「怎麼做小呢?」
「別人也有歷史依據。」
陸皓明望著他,微微點頭。
下面我談小做的做法。一是由鎮上打報告,要求將魏家村改回他們本來的民族,即白族。
小何想,跟著陸書記這幾個月,真是學了不少見識。
陸皓明話音剛落,大家熱烈鼓掌。
看了,我們沒說假話。是不是傳開了?再到山頂搞些民宿之類,魏家村不就發展起來了嗎?
陸書記看一下,思路有了,辦法也有了。讓我們再一次鼓掌。感謝陸書記的指導。」
曹書記和鄉里的幹部一看,果然外面嫁進來的媳婦長相,確實與村子里的人不同。
魏秀峰迴頭對支書娘子笑道:「放心,哪個縣委書記來找個我啊?陸書記主動來找我,我感動啊。
首先,我要作個檢討,對高嶺山不熟悉。
魏支書想了想,說:
https://www•hetubook.com.com
「十天。我們要清,就清理一條幹乾淨凈的道路來。」「第一個思路就是引進資本,這個,不是我陸皓明說了算。等到可以上山了,我上去看看。
在銀溝鎮吃過午餐,陸皓明打道回府。上了車,陸皓明對小何說:
成年人則不同,有的是這樣,有的不是這樣。
陸皓明這話剛落音,想不到個個舉手,連在外面旁聽的姑娘小伙也舉起手,大家一齊吼道:「有——」
支書娘子從家裡端來一碗酒,嗔罵道:「你要是說胡話,嬸娘就扇你三耳光。」
當時商賈雲集,車水馬龍。魏姓人家,戶戶都賺了錢。紛紛送子弟讀書,出了不少秀才,還出過一名舉人。可以說是半耕半讀,書香綿綿。
魏支書,魏秀峰等一干人非要留陸皓明一行吃了飯再走。
「尊敬的陸書記,蒙您願委自枉屈,願意下鄉來找我一個小民,我就如長江之水,一傾東南。」
再買茶買馬,拾級而上,銅鈴聲聲,風山陣陣,古意盎然。
以陸皓明為中心,大家圍成一個圈。
下了車,陸皓明召集大家開會。小何在一邊旁聽記錄。
我們開荒山,造良田、辟道路,到嘉慶年間,已建成一個兩縣之間的重鎮。
我提兩個設想,供你們鎮m.hetubook.com.com上的同志多思考。」
任他們怎麼挽留,陸皓明一定要走。
何況那山頂上原來有觀音殿,是民眾求子朝聖之所,修復之後,信眾逶然於途。
眾人呆了。
陸皓明掃視一看,發現這些十五六歲的姑娘小伙面容都有特色:
村民很興奮。又怕談不好,都你推他,他推你。
陸皓明問:「這樣的復古小鎮到處在建。你設想的古鎮有什麼特色?」
當然,一旦有資本湧入,我們就大做。」
等了幾十年,青絲變成白髮,今天等來了陸書記,如果不成,我會再等下去。」
陸皓明說:「你們想想,在我們附近數縣全是漢族的情況下,點綴著一個完整的少數民族村落,一傳出去,是不是大家都要來看?
曹書記掏出本子開始記錄。
所以,今天請大家來座談,高嶺山是否有旅遊價值,大家都來談一談。」
上了車,小何問道:「書記,你為什麼不到那兒吃飯呢?」
曹書記說:「思路決定出路,眼界代表境界,我們這幫土包子天天守著這塊地方,不讀書,不學習。
「以後我講話,你不要鼓掌。鼓得多了,別人以為你沒什麼才幹,主要是靠鼓掌鼓得好才當上秘書的。」
這回掌聲更熱烈。
陸皓明盯了他一眼,他才收手,臉都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