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硬碰硬
董明亮沒有繼續問下去,說道:「看看你那兩把『玲瓏壺』吧。」
車出四五里,何勤奮忍不住問:「董總,那個水缸總是不溢水,是什麼原因?」
魏海生說:「董總這個故事,我爹也跟我說過。」
陸皓明在心裏不得不佩服,董明亮這種炒作的手段。開這麼一個新聞發布會。他這10壺就值錢了。
「50萬。」
這個過程很枯燥,大家又不好離開。特別是董明亮看壺時,他不說話,全神貫注。別人也不好出聲。
「介紹過,我祖父連盛家的生活習慣都清楚。我們祖上一代一代在盛家出進,知道得多呢。」
董明亮先把這10把壺的價抬起來,那麼,他會把魏海生的其他壺,擇選收購。水漲船高,足夠他賺的。
高人啊高人,沒手段是賺不到大錢的。
魏海生響亮地回答:「不知道。」
秋天大閘蟹出來了,他就吃蟹粉獅子頭。
驚詫的有三人。
何勤奮來了興奮,問道:「為什麼叫窮人菜?」
「盛老爺子喜歡吃什麼?」
眾人吃驚,他們想快點上高速,聽陸皓明的神奇答案。
五六分鐘不長,但是沒有聲音的時間格外長。所以,世界上還是要存在適當的噪音。
董明亮把兩把壺看了五六分鐘。
大家再回到廳屋座談。
另一方和圖書面也讓我們這些勞動人民,花一萬端一把玲瓏壺,裝作很有風度地喝喝茶,不知你的意見如何?」
董明亮笑笑,不回答。
好處是極大地提高了魏海生的知名度以及收入,極大地提升了這次評選大師的意義和作用。
最後,董明亮出大招了:「盛家有個大水缸,從不漏水,放在天井中,下雨天總是盛不滿,不溢水。這個你知道嗎?」
「為什麼你不去呢?」
「盛家選女僕有什麼標準?」
奇怪的是,董明亮沒叫魏海生拿出那把「玲瓏壺」來欣賞,而是與魏海生聊起了天,聊著聊著,他突然問:「你去過常州盛宣懷故居嗎?」
段有義插科打諢:「大家等一等,見證奇迹的時刻就在下一個高速入口。」
老向已被陸皓明交代過,所以他不驚詫了。王軒是個見過世面的人,他也不驚詫。
董明亮越提越快,魏海生越答越准。
第三個是段有義,他驚詫的是自己分管這個事,管著的是一群財神?又驚詫自己吃了大虧,沒向魏海生要一把。
這一句,驚倒眾人。
董明亮想,這陸皓明也是個人才。壺底篆刻這四個字確實是個好主意。我或賣或送,它的價值就大得多。
80萬一把,這是一把兩刃劍。
下面一句更驚人
和*圖*書
:「但你只能做10把這樣的壺。全都要賣給我。行的話,過幾天到上州簽合同。」……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樣貌端莊。」
大家都笑,連司機都提速了。
魏海生搖了搖頭。
那麼就是玲瓏壺可以再造。給你造的10把,在壺底造四字印專章,陰刻『魏造、董藏』,為獨一無二之珍品。
但是,沒有這樣唯利是圖的商人,魏海生也炒作不起來。炒熱大師,對自己也是一項政績。於是,他拍拍魏海生的肩膀,兩人進入卧室。
魏海生又認真地點了點頭,現在,他完全折服了陸廳長,這是一個既維護自己利益,又處事周密的好領導。
兩人走出門,陸皓明說:「我跟海生做了工作,他基本同意,那麼,我們打道回府,至於合約,就到五號的大師評選后,我們再加一項儀式。」
兩個印章都由我去找人刻。10把壺收貨之日,舉行一次新聞發布會。當著新聞媒體,將這兩枚印章當眾銷毀。」
陸皓明說:「等會,你千萬不要送每個人一件什麼禮物。大家空手回家,是對我們的一種保護。」
董明亮說:「這有個故事,有一次,一位老母親派兒子去買麵粉,天下大雨,兒子沒地方躲雨,麵粉淋濕了。
魏海生沒主意了,https://m•hetubook•com.com望著陸皓明。
何勤奮說:「董總左看右看,不知一把壺,他能看出個什麼來。依我看,左看一把壺,右看壺一把。」
魏海生苦笑一下:「我爹不讓我去,因為我祖父就是到過盛家,見過了世面,變成浪蕩子。我爹說少莫入廣,老莫入川,窮人不要去富人家裡。」
魏海生到卧室拿出兩把壺。過去,他不準人摸,現在能夠複製了,只是提醒:「小心點,拿穩一點。」
春天,常州本地的河蚌出來了,他就吃河蚌獅子頭。
「盛家有多少僕人?」
董明亮花800萬,等於買斷魏海生的版權。於是,這十把壺的價值就越來越高。
董明亮同意,於是,雙方握手言別。
接下來,董明亮開始大考了。
「200多個。多為女僕。」
魏海生點了點頭,說:「我聽廳長的。」
董明亮說:「80萬,成交。」
陸皓明的腦袋也高速旋轉起來。推理如下:
董明亮說:「你爹給你介紹過盛家的情況嗎?」
眾人笑了起來。
陸皓明說:「等會與向局長分手,上了高速,我公開答案。」
陸皓明知道,董明亮是在考魏海生,是否是編出的故事,還是祖上真的為盛家制過壺。看似聊家常,實際在探底。
「還有一道窮人菜,他最喜和*圖*書歡吃了,你知道嗎?」
接下來的環節,就是董明亮看壺。
他們的對話在繼續。像金庸筆下的武林高手,發問者出拳,拳拳見血,殺氣騰騰。答問者身手敏捷,見招拆招,招招化解。
其他玲瓏壺,價格多少不一,有一萬的,兩萬的,五萬的,十萬,最多不超過50萬。以彰顯你慧眼識珠,在這個困難時期支持了海生。
第二個是何勤奮,他修養好一些,只是盯著魏海生。心想:一個月做一把,一年不是500萬?何況一個月不只做一把吧?
陸皓明說:「董總尊重藝術,我很感動。是不是這樣來區別對待。不能再造玲瓏壺,這點我持保留意見,估計魏老師也不會同意。
大約十多分鐘之後,王軒、何勤奮下來了。陸皓明陪著他倆到屋外走走。
「他對僕人好不好?」
冬天冬筍出來了,就吃冬筍獅子頭。」
到了這個時候,陸皓明才明白:花一個億收藏一張桌子,是抬高他所有藏品的一種商業運作。
陸皓明把利害關係跟魏海生說了一遍。
魏海生搖頭。
「好,他家有一條家訓,一個僕人半個家人。僕人家有困難,他出面解困。」
想不到成了一道美味,盛宣懷就喜歡吃這個。」
見證奇迹的時候來到了。
第一個是向局長的司機,他嘴裏可塞一個和_圖_書大雞蛋。
董明亮看完,說道:「老壺你賣不賣?」
王軒笑道:「碰上行家了,愛不釋手。」
大家笑起來。陸皓明說:「我們文物局的一個專家姓李,看東西還帶個工具箱,尺子、鑷子、放大鏡,什麼都有。」
王軒說:「術業有專攻。我們的導演掃一眼,就知道誰合適演哪號角色。」
「哦,你說的是『壘塊』,燒開水,把濕麵粉用手扯成段,往水裡丟。」
夏天,他就吃回魚獅子頭。
母親太餓了,把水燒開等粉下鍋,見兒子背著濕麵粉回來,兩人來不及做什麼包子,餃子。和面之後,一段一段掐斷往水裡丟,再加些黃瓜等蔬菜。
「哦,說到他吃什麼,他是個美食家,對吃十分講究,最喜歡吃四季獅子頭。
陸皓明後面一句,把大家都逗笑了。
眾人正在談笑間,段有義陪著董明亮下來了。
「這把新壺,你要多少錢出手?」
差處是省政府以及文化廳要送個「玲瓏壺」給有關重要的貴賓,難道要花80萬來買?如果這樣就被動了。
於是說:「這樣吧,陸廳長也是個精明人,說得非常在理。壺底不刻字。蓋兩個印章。一個是『魏海生制』,一個是『董明亮藏』。
老向補充道:「海生老哥基本上是在雁南省內轉轉。他一輩子就圍著玲瓏壺,研究了大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