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幫助是有限度的
哪裡還需要專門跳個操來活動身體?
馬祿看到孩子們正在做著廣播體操,不禁好奇地問道:「他們這是在跳個啥?」
比如歷史上他們遭到極端壓迫,就奮起反抗到只剩六人。
馬祿:「如果我努力讀書,將這裏的知識帶回去,是不是也能讓我們那邊的小孩子,都過上類似的生活呢?」
在他們看來,吞併另一個部落,或者被另一個部落吞併,都是很尋常的事情,根本不是多大回事。
鄭成功道:「如果我們大明與你們大肚王國之間,僅僅只是維持著朋友關係,那你們的發展速度,再快也有個限度。」
不吹不黑說一句,那真是從早到晚都在忙。
夷州島上大大小小有幾十個民族,這些民族常年以來互相發動戰爭,各種花式吞併與反吞併。強大的部落隨時會將另一個部落納入自己的麾下,而被別人打敗收服的種族,雖然會感覺有點不開心,但也說不上完全不能接受,也就是換了和-圖-書一個大王嘛!
鄭成功道:「我知道你是巴澤海族的人,在大肚王國裏面,巴澤海族是最大的一族,另外還有各種小族。我舉個例子啊,只是舉例,如果貓霧捒族發展得不好,你會幫嗎?」
身體從早到晚都在活動!
鄭成功:「應該是能吧!」
馬祿:「哎,這……」
馬祿:「當然會幫啊,貓霧捒族和咱們巴澤海族,雖然不是同族,但都是大肚王國的一部份。」
再想要再深一層地……那就不可能了。
不過,這裏就要提一嘴原始部落的優勢了。
但若是「講規矩」的吞併,他們並不介意。
馬祿心裏暗想:鄭兄弟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如果大肚王國與大明王國合併,他們就會全力幫助我們,讓我們過上和他們一樣富裕的生活。若是保持著朋友關係,那幫助就是有限度的,只限於商業貿易,哎呀……那怎麼行?
大肚王國的小孩子,從很小很和_圖_書小的時候,就要跟著父輩們在叢林里穿梭了,他們要幫著父輩撿蘑菇、采野菜、打獵、削制木槍、製作弓箭……
那就是他們還沒有形成所謂的「國家神聖不可侵犯」、「國家是不可分割的」、「投降主義要不得」一類的觀念。
鄭成功點頭:「那如果西拉雅族的發展不太好,你願意傾全力去幫忙嗎?」
馬祿:「?」
大明這邊又有漂亮的房子,厲害的大戰艦,可怕的大炮,吃不完的美食,連小孩子都這麼富裕,若只是和他們貿易,哪裡能得到這些?要與他們成為一家人,他們才會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我們啊。
這他喵的也太離譜了。
這些小學生的歲數,個個都比馬祿小得多,最小的只有五六歲,而馬祿已經十四歲了。
馬祿:「兄弟只管說,我知道你比我聰明多了,你說的話就算不好聽,也肯定是有道理的,我多想想,肯定能想明白。」
一句話還沒說完,馬祿猛然和圖書一下明白過來。
對於這位沒見過世面的原始部落王子來說,第一次接觸到了所謂的「國與國的關係」,讓他一下子風中凌亂。
也許,只會停留在商業,貿易一類的程度上。
馬祿雖然貴為大肚王國的王子,但從小過的也是非常原始的生活,他也要幫家裡幹活,什麼亂七八遭的雜活都做過。所以他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明白了鄭成功說的話。
馬祿剛走進學校,就看到了一群小學生在操場上跳操。
馬祿想都沒想就道:「幫當然也會幫,但不會全力幫忙,西拉雅族又沒加入大肚王國,他們對於我們來說,只是住在一個島上的外國人……」
他還以為這種衣服得像鄭成功這種「戰艦提督」才有資格穿呢,哪知道這裏的小孩子,個個都穿著同樣的檔次。
鄭成功微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咱們這裏的小孩子,基本上都不需要工作的,父母上班賺的工資,已經足夠養活小孩,還能讓小孩活m.hetubook.com.com得非常好。小孩做那些亂七八遭的雜活的收益,還不如父母在工廠里工錢的零頭,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不能讓孩子去幹活了,還不如讓孩子多讀書,成為知識分子,將來出人頭地。」
聽到這話,馬祿的表情頓時變得極為精彩:「什麼?活動身體?這……這這……這……」
當然,遭到極端的壓迫可不行。
鄭成功點了點頭:「這是基本啦!」
十四歲的小王子,內心深處已經隱隱有了「合併國家」的想法了。
說到這裏,鄭成功突然又嘆道:「不過,我說句實話,你可別不愛聽。」
如果大明與大肚王國之間,只是朋友關係,而不是同一個王國,那大明對大肚王國的幫助,將會是有限的。
想通了這一點,馬祿的臉上不禁露出了古怪的表情。
馬祿現在身上穿著的是鄭成功送他的江湖勁裝,全棉,材質是非常棒的,對於大肚王國的人來說已經是頂級奢侈的衣服。
馬祿:「啊?這裏的小和-圖-書孩子,都穿得這麼好,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布做的鞋……」
大肚王國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不斷的戰爭,不斷的吞併,巴澤海族靠著五千人口的總人口優勢,成功地收服了另外四個大部落而建立起來的。
他的眼光掃過那一群小孩,發現他們個個都穿得端端正正,身上的衣服,可比大肚王國的小孩子們穿得漂亮多了。
鄭成功:「這是廣播體操,用來活動身體的。因為孩子們的主業是讀書,天天坐著對身體不好,所以天尊強制要求,所有小孩在上了兩堂課之後,要出來跳一跳,把僵化的肌肉活一活。」
說到這裏,鄭成功突然壓低了聲音:「大家嘴裏說著工人階級好,工人階級棒,其實內心深處,都不想自己的孩子繼續做工人,都想他們能轉文職呢。他們還給文職人員取了一個綽號,叫做『坐辦公室的』,工人們個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坐辦公室。」
好吧!只有干過活的人,才知道幹活有多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