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從零六開始

作者:想蝸的牛
重生從零六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九十六章 好羡慕

第二百九十六章 好羡慕

阿狸從電商到支付到快遞到周邊產業到大數據運營,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電商圈,
就像大雷那樣,跟電子產品有關的公司,就以大麥投資參股為主,其他周邊產品,或者是上下游的公司,就用虹谷資本的名義來參与,
另外,大雷和小迷對外輸出的,不僅僅是資金,更是小迷的成功經驗和統一價值觀,不管是任何一種電子產品,包括其他種類的產品,都可以整合到小迷系統當中去,成為小迷的一部分,
進可攻退可守,不管那邊能研發出東西,受益最大的都是他,算計夠狠的啊!
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那位人在國外信號不通的賈先生,什麼老張啊小四啊,跟著後面還有好大一票明星,以及不少資本大佬,都是讓他的生態圈忽悠入局的。
而小迷又是和大雷捆綁成一體的,在小迷之外,大雷個人的投資數量更多,他通過個人所有的順為資本,投了將近三百家公司,在這總共四百多家企業中,其中又有六七十家是以合投的形式進行。
這話基本上沒問題,但是,大部分人都忽略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另一家,
好羡慕啊!
第三圈則是筆記本電腦、路由器、可穿戴設備、電視機頂盒、智能白電、兒童智能等等這些個人電子產品,最後一圈則是智能家電、個人生活用品等其他周邊產品,
當時陳陽看到那句話的時候,口水都下來了,
所以剛才陳陽才會說,要用十幾年的時間去慢慢實現這個計劃。
我也想要!
除此之外,撇開產業收穫,大雷還說過一句話,小迷的種下的種子,早已結成天文數字,一個誰都不知道的天文數字!
要打造這樣一個生態圈,單靠小迷一家公司自然不可能,甚至更進一步來說,連他們最核心的智能手機都不是自己做的,他們自己做的只有系統軟體,
換句話說,小迷的這種模式,適合任何時間段的任何一家企業,只要你有這個實力和雄心,就可以去完成,
產業什麼的無所謂,主要是想知道天文數字到底是多少!
那就是小迷,因為小迷做的不僅僅是互聯網生態圈,而是物聯網m•hetubook•com•com
在小迷的產品生態鏈中,智能手機毫無疑問是處於核心位置,圍繞著智能手機的,便是自|拍桿、移動電源、耳機、充電器、音響、數據線這類手機配件,
他沒想過做花為,科研企業需要資金、人才和時間的投入,更需要一定的運氣才能脫穎而出,
物聯網這個概念,要到一零年之後,才會逐步在國內普及,真正為社會所熟知,更是要等到一八年之後,
所以他們開啟了瘋狂的投資併購模式,共投資了將近兩百家企業,
就是依靠這種文化核心,小迷才能將那麼多的外部企業整合到一起,從手機廠商成長為'百貨公司'!
他就不信了,十幾年後,還弄不出個大麥生態圈!
本來我還想著,可以在創未來重新組建一家自動懸停飛行器研究公司,也做自動懸停技術研發,但現在他們這麼上道,願意搬到廣洲去,我倒是不好這麼做了,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去年為了一點啟動資金,跑出去販白菜時的陳陽了,手握大麥科技,其實他完全可以模仿小迷,打造和*圖*書一個大麥生態圈啊!
陳陽不敢保證自己有這份運氣,
不難!
明天先把合同敲定下來,回頭跟黃教授那邊開個會,調配一下資源,先把大江公司的架子搭起來,其他的,以後再說吧。」
然後國內在九九年,中科院就啟動了感測網的研究,這個感測網事實上就是物聯網,
咳咳,但不保證能抄對!
不說其他,就說小迷生態圈的主要負責人,當年小迷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連他都因為周邊產品銷量不及預期而引咎辭職,更別說那些打著生態圈旗號圈錢的無良公司,
不難嗎?
本來以為自己算計老李的股份已經夠黑了,沒想到自家老闆更狠,竟然想斷他們的根,
一聽這話,黃珊頓時目光獃滯,眼珠轉來轉去,不知道往哪裡擺,
可是,後世有人評價過國內做生態圈的公司,說國內真正做到生態圈的只有兩家,一個阿狸,一個鵝廠,
相比已經開始發力,並且無法撼動的阿狸和鵝廠,還沒出現的小迷模式,正好是陳陽最合適的模仿對象,
其實早在九五年的時候,比爾蓋子就提出過物聯網概念,和圖書只不過當時限於技術條件不夠,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先有自己的核心產品,再開發周邊產品,然後以統一的軟體系統融合進來,再往裡面填充各種內容,從而能夠達到互相促進互相成就的目的,這個就是生態圈了,
剛才黃珊說,可以在大麥公司內部做攝像機研發,方便以後與大江無人機整合,這給陳陽提了個醒,
天量的資金,精準的眼光,足夠的耐心,不是每家公司都可以成功打造出生態圈的,
鵝廠卻是另一種模式,他們採用去中心化,用社交加內容的方式,無聲無息地將他們的觸角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難!
只要有點耐心,肯花錢去投資,多方面布局,總有收穫的那一天,
想到這裏,陳陽看著夜幕下的高速公路,緩緩吐出一口長氣,說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慢慢來吧,
想要打造產品生態圈,還真不是一般的難!
難嗎?
大雷在創立小迷之前,也有過兩段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的經歷,那時候他就對物聯網有了興趣,只不過同樣因為技術條件有限,沒有m.hetubook.com.com真正介入到這一行,
有一段時間,大概是一四到一七年左右吧,幾乎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談生態,似乎不談點生態,就顯得自己多落伍似的,
比如花為的5G,人家老任都說了,如果不是大毛那邊一個白養了好多年的天才研究員突發奇想解決了一個關鍵演算法,天知道花為的5G什麼時候能研究出來!
不過,我抄一家小迷出來,總沒有問題吧!
陳陽上輩子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時候,和公司老闆、運營經理一起仔細分析過幾個大廠的業務生態,其中自然包括小迷,
別以為生態圈很牛逼,是個技術含量特別高的東西,其實無非就是個可以產生內循環,讓產品與產品之間互補,從而提升整體生命力的產品鏈而已,
讓黃珊疑惑的計劃不是別的,而是產業生態圈,
這個考驗的不是技術,或者說,第一位並不是技術,而是宏觀布局能力,
嗯,作業很好抄,
直到後來創立了小迷,又通過小迷攢夠了足夠的資本,再加上那時候技術條件也逐漸成熟,3G落幕4G開啟,在啟動小迷生態鏈計劃的時候,才正式開始這一創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