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風起1998

作者:風吹晌午
重生之風起1998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563章 麻將模式

第563章 麻將模式

「六王畢,四海一,這是開篇兩句,很好理解,戰亂結束,四海統一。」
楊舒力連忙走上前去,把她一把抱起來。
會議室鴉雀無聲,包括楊舒力在內,都被這新奇的切入點驚呆了。
「那就行了,不用再說了,這是你該得的。還有一件事,你沒來之前我給他們吹過風,從現在開始不要亂花錢,要準備一筆資金,明年一起到股市上撈點錢回來,光靠上班發工資獎金是不行的。但是你女兒吃方面不能節省,該花的花。」楊舒力說道。
「劉老師,您覺得我們個體如何判斷社會處於什麼狀態?或者說階段?」楊舒力探出頭,小心翼翼問道。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是結局,基本是這個模式,只是細節的差異。」
「欸,真的不是。」
陳海坐下后,楊舒力笑著說道:「不會是嫌少吧?嫌少就明說哦。」
「股市好像……」陳海撇著嘴說道。
「不要對你報社的那些前同事講。」楊舒力說道。
www•hetubook.com•com《細說明朝》的作者終於確定了,這是個重頭戲,這套叢書朝成功又前進了一大步。
「其他人也不要講,賺錢了不念你好,虧錢了還怪你。」楊舒力說道,兩人嘿嘿一笑。
「好,舒力,股神又回來了。」陳海激動地揚揚拳頭。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這是最後兩句話,算是對王朝周期律的一個總結,這個總結太簡單,後人鑒之還是下功夫的,每個朝代都比前朝有所改進,再比如資治通鑒,那是洋洋大作,吸取的教訓也很多,但是它說出一個事實,就是王朝的更替一直是一種簡單、低級的模式,無限循環,導致社會沒有進步,人心沒有變化,從這點來說,這個總結又很精鍊。」
李早早的那本書勢頭不錯,因為暑期逛書店的人多,而她的書又擺在顯眼的位置,雖然在楊舒力看來書沒有多少乾貨,充斥著她個人的一些雜感,奈何讀者好這一口,短時間內就賣出去和_圖_書近10萬本,回款也相當快。
「過來坐。」楊舒力揮手道。
劉老師看了一圈眾人,見沒人搭腔,又開口了:「還真有改變,就是1840年,鐵甲艦出現在南方海岸,你沒辦法,只能有所改變,後來出現了洋務運動,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戊戌變法,思想領域也有大的變化,這就帶來一個巨大的變化,那就是清朝的謝幕和其他朝代不一樣,相對來說比較緩和,沒有流太多血。」
看見楊舒力,妮妮掙脫何筱芹,朝他伸出手,邁動小小的腿,嘴裏喊道:「爸爸,爸爸。」
「好。」陳海說道。
劉老師點點頭,說道:「打麻將和王朝興替是相互對應的模式,都是無意義的無限循環,封閉模式,零和遊戲,沒有生產性和創造性,它反映一個什麼現象呢?在農業社會,底層的人口數量龐大,分配到的資源少,只能是我從你那搶,你從我這摳,這是規則還在的時候,當資源進一步減少,糊牌也不管用,只能是動手了,這叫做底層互害,如果控制不住,規模一擴大,和*圖*書就是明末的狀況。」
「舒力,我說過李早早那本書是為公司作貢獻,這3萬塊獎金……」
「成都下面的三四線城市就更普遍了,連小學老師都是天天約麻將。」楊舒力說道。這是他聽秦華玉說的,吃過午飯後,那些下午沒課的老師就約到外麵茶館里打麻將。
星期五中午,楊舒力收拾桌面,準備提前離開公司,陳海敲門進來了。
眾人面面相覷,大家終於有了開口的機會:「我感覺還是很多的,我們小區里有三家麻將館,我婆婆媽睡午覺都不安穩,麻將館的人把電話打到家裡來。」祁燕燕說道。
劉老師的回答再次吸引大家聆聽,也得到楊舒力認可,聽完介紹后他半開玩笑地說道:「我們作為今天還生活在成都的人,更應該吸取歷史教訓,是不是?」大家都微笑著點頭。
「這個嘛,很多時候是一種個人判斷,自己判斷,自己作出決定,很難說有一個定論。不過,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周圍的人打麻將的多不多?」劉老師說道。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www.hetubook.com.com,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這些句子的意思也好懂,你們還有誰記得不?這個時候,一般會被史書稱為盛世,每個朝代都有這個階段。」
要理解秦以後的歷史,熟讀《阿房宮賦》就行了。
「我知道,現在是不行,要到明年才有機會,趁這段時間你也多攢點錢,還有,到時你那套房子也賣掉,手裡資金才多。」楊舒力說道。
因為這本書,7月份楊舒力賬上資金快速增加,足以應付給何筱芹買房等開支,給陳海的3萬元獎金也隨7月份的工資一起發放了。
「那麼,能夠體現正宗王朝周期律,最近的就是明朝,那是非常慘烈的,明朝末年的那種狀況,蜀人是最清楚的,人口從600萬到1萬8千,基本是折損完了,成都歷代繁華之都,當時沒剩什麼人,城內老虎成群,這是很難想象的……所以我們研究它是很有必要的,無論從大的格局,還是對個人來講,都有必要。」
「成都打喪伙麻將的一直都很多。」董禾珊說道。和圖書
當年在教室里學《阿房宮賦》,讀得郎朗上口,誰能想到這麼深的道理?
「所以歷史也可以很簡單,《阿房宮賦》什麼時候寫的?是唐代詩人杜牧,也就是說在王朝模式發展到最輝煌的時候,人們就已經看出來它的運行規律了,一千年後有沒有改變?嘿嘿。」劉老師兩手一攤,咧嘴笑起來。
楊舒力又問到張獻忠的一些事,明面上是請教,實則是考察,因為對這件事有不同說法,他得弄清劉老師是如何看待的。
開車回到錦華院,停車進庫,邁進大門,何筱芹正牽著妮妮的手練習走路。
「蜀山兀,阿房出,蜀山的樹砍光了,阿房宮開建,這就開始了。」
當初他勸陳海買了一套電梯房作為投資,在二環路邊上,現在每平米漲了幾百元。
眾人紛紛點頭,這次談話公司所有的編輯都來了,因為前兩次大家都認為收穫很大,現在每來一位作者面談,大家都參加。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