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敘舊
塗藝走到沙發前坐下,楊舒力開始泡茶,泡好后在塗藝身旁坐下。
每個作者都是楊舒力最後拍板,都認同王朝周期律這個論點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2004年最後幾天,細說王朝系列叢書最後一名作者敲定。
事已至此,已經沒有什麼扭捏,楊舒力握著塗藝的一隻手,問道:「心裏有點不踏實?」
手拿酒杯,大家都很感慨,今年真是激|情澎湃的一年。
「我一號上午開車過來。」
「經濟撐不下去,教科書上說是某某地方大旱,農民揭竿而起,實際上就是沒錢吃飯了,農業社會,旱澇不稀奇,為什麼這年大旱,就要出事呢?」
塗藝咧嘴笑起來,楊舒力一見,立即將她身子攬過來,塗藝的身子有點軟,頭向後仰著。
「我有點生氣。」塗藝還沒說完,楊舒力說道。
「不喝了,你們喝。今天你們回家都別開車啊,打車回去。」楊舒力說道。
「嗯,她下午過來。你什麼時候過來?」
「說明旱災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訂包間時問清店家可以自帶酒水,楊舒力趕回時代南岸取了一瓶紅酒,打車趕往聚餐點。
「是的。王朝前期靠增量存續,休養生息,和-圖-書盛世之治,都是存儲增量,到後期增量不存在了,僅靠存量維持,爭奪存量的人越來越多,帝國的腐敗導致調理無方,矛盾無法調和,最後走向滅亡。」
12月30日,中午,由於上午發放工資,大家都在興頭上,要出去聚餐。
他沒有說明年更輝煌之類的話,在他心目中,今年就是最高峰,機緣巧合下,弄得大家這麼忙,明年還是爭取悠著點。
聚餐完畢,回到時代南岸,把屋子稍微收拾一下,洗了個澡,漱口,上床午睡,還好,中午只喝了小半杯紅酒,神經稍有放鬆又不致醉意。
雖然世貿紅利和全球化接納了大量畢業生,但擴招的威力仍然很大,要不是前兩者的吸納,後果不堪設想。
不知是不是湊巧,公司的軌跡剛好和國內的經濟軌跡同步,同處歷史的巔峰時刻。
「你是怎麼想的?」塗藝問道。
「你們屬於事實婚姻,不知道法律是怎樣……」塗藝說道。
進屋后換拖鞋,關上門,塗藝開口了:「有沒有一對狗男女的感覺?」
「不能說開放,但我們不閉塞。」楊舒力笑著說道。
一低頭,兩張嘴開始緊密深入地敘舊了。
想了想,給黃敬和圖書蜀撥電話,「喂。」黃敬蜀輕聲叫道,語氣顯得曖昧。
原本想今天發工資,趕回重慶,安排元旦的事,去外面玩,或者就在家裡吃吃喝喝,都可以,現在塗藝一問,他頓時有了新主意。
「不是,她就是想表現大度,當然她本身也比較大度。」
塗藝回來不知怎麼弄的手機卡,這還是第一次跟他聯繫,馬上回道「方便」,同時起身走出包間。
「知道,嘿嘿。」楊舒力乾笑道。
「黃敬蜀是怎麼了,拿自己的老公招待閨蜜,人家好像看不上呢,我這臉往哪擱?」楊舒力故作惱火地說道,揮了揮手。
「沒有。正宗的老朋友敘舊。」楊舒力立即回答。塗藝咧嘴笑著。
終於,耳畔傳來兩個字:「好吧。」楊舒力感到懸著的心放下來。
「水啤不喝。」楊舒力看了一眼說道。
「你乾的好事。」楊舒力說道。
今天的消息,印尼海嘯的死亡人數據稱已經達到9萬。
楊舒力表情凝固了,沉默著。
他有個優勢,跟作者的溝通能力比較強,作者都認他,算起來楊舒力當年也是他的作者。
「有意思,老師這種說法雖然聽起來像經濟學,但特別好理解,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
hetubook•com•com
感覺。」據報道,馬爾地夫海嘯死亡人數目前是82人,其中3人為外國遊客,看來馬爾地夫那些島嶼受到影響並不大。
董禾珊感言,馬爾地夫和巴厘島都在她的旅遊計劃中,幸好今年公司忙,沒有機會出去。大家都笑起來。
下午4點半,接到塗藝電話,下樓到時代南岸大門口等著,不一會計程車過來停下,塗藝下車。
「呵呵,這個……可以這樣理解。前期和中期想想辦法,是可以找到增量的,但後期一定是把所有增量的可能都堵住了,內耗加劇,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
電話那邊沉默著。
「明白了,就跟數學課上講的,一個水池,外面沒有往裡面送水,就進入存量時代,那就是最後階段了。」
這是增量的加持,但隨著時間推移,存量時代也會到來,那時,他已經關閉公司,優哉游哉了。
今年真是眼花繚亂,碩果累累,未生公司經過幾年拼搏,迎來它的盛世,收入過千萬。
「要不你就來成都,我們一起敘舊迎新?」楊舒力說道,心口咚咚跳起來。
「呵呵,謝謝。」
「沒關係,我們沒有違法。」
他剛跟大家講過喝紅酒的方法,先抿一hetubook•com.com小口感受感受,再喝一大口。
塗藝的手很溫軟,手心有點燙,肌膚相觸下,楊舒力意識到,已經沒有什麼能阻擋這對乾柴烈火了。
「為什麼拖不下去?」
「不帶,就我們三個。」
臉微紅,表情有點微妙,寒暄兩句,一起進入小區上樓,再沒有說話。
「會不會是姜哥的事把敬蜀刺|激到了?」
「帶不帶濤濤?」
楊舒力舉杯感謝大家的辛勞付出,讓公司獲得一個豐收年,然後一起碰杯慶賀。
「哈哈哈……」電話那邊笑起來。
陳海這個月工資加獎金拿到兩萬多,和其他編輯比已經持平,因為小說業務主要在他手裡,而小說的業績很不錯。
「有沒有這種可能,它一直拖著,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塗藝決定打個電話,馬上出發,楊舒力讓她從汽車北站出來,打車到宏濟橋頭往右拐到時代南岸大門口下車。
6個人,張有路在外出差,先喝一瓶紅酒,再喝啤酒。
大家正熱烈吃著聊著,手機簡訊鈴聲響了,「舒力,我是塗藝,接電話方便嗎?」
拿著手機,楊舒力站在窗前發愣,感到臉頰熱烘烘的,原本以為是開玩笑,現在來真的了。
「不是,有點沒反應過來,今天和圖書真是有點衝動。」塗藝說道。
走到走廊盡頭窗戶前,電話鈴聲響了。
陳海特意敬了楊舒力「一口」,感謝楊總對他的接納,否則今年什麼樣就不知道了,現在到處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聲音。
這套書做完后,從內心深處,楊舒力就真的進入退休狀態了,腦子裡暫時沒什麼點子了。
「那你還想喝什麼酒,我去拿。」祁燕燕說道。
「你們就這麼開放嗎?」塗藝嗔道。
不過,大家沒有一飲而盡,而是抿一小口。
「怎麼?」塗藝盯著楊舒力。
「好。一號你過來小心點,如果情緒波動就不要開車,坐大巴過來……」楊舒力說道。
「不行,根據它的運行規律,就像有機體一樣,到了該滅亡的時候就會滅亡。」
這也是這套書的宗旨,不在於其史學界的地位,對歷史有新的見解什麼的,而是讓讀者把握歷史脈絡,審視個人命運,在未來的風雲詭譎中作出正確選擇。
這套叢書算是對未生公司讀者的回報,學習歷史的作用不在於改變歷史,或者改變社會,而是改變個人命運。
「同意了?」
「舒力,你知不知道,敬蜀讓我跟你敘舊。」
楊舒力回到包間,鄒凱朝他舉起一瓶啤酒:「楊總,來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