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保護
總之,這筆保護費祝纓留得挺安心,她的府庫更充盈了一些。等到秋收完,新修的倉庫中又有新糧進入,就更美好了。
「是。」
祝纓回到飯廳,荊綱還沒吃完,他原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尋思著祝纓見學生怎麼也要多聊會兒,也就不著急馬上吃完,放慢了進食的速度,吃一口,發一下呆。
「遇著了水災,民變……」
「宰相器度,還想著彌補天下。您有今日,是自己一手一腳打拚,朝廷對您……您還願意……」荊綱後半句說得含糊,終沒有說皇帝、朝廷的壞話。
荊綱道:「不多叮囑兩句嗎?如今可不比當年了。」
不過這個得跟巫仁再商議、計算一下,等到十月里趙蘇、祝煉等人過來,最終核算才能確定。
必要的時候,士紳們也是借她跟江政打個擂台。
她在安南也採用了與朝廷相仿的制度,每年也有一次的考核,每年定個目標,到期來交賬。除了錢糧、力役之外,又有刑獄、學校等。
荊綱不再走動了,站在街邊樹底下,眼淚往下掉。一聲嬰兒的啼哭驚醒了他,他循聲望去,只見一個年輕的婦人抱著一個嬰兒,有點羞澀地閃進了不遠處的一所房子里。
兩人一同看向門口,祝青雪回來了,祝青君道:「去找晴天,讓她看好商人,尤其是西番來的。從現在起,暫停一切往西的商賈。」
祝青雪跑了出去,過了一陣兒,祝纓放下了手中的筆,抬頭看向門口:「你怎麼來了?」
「當然!你是頭一個。」
哦,對了,還要建學校,這個也費錢。
祝青君抿唇:「姥!番人有異動!他們先是小股試探,被祝新樂他們擊退了。現在又集結了更多的人,正在攻打隘口!」
祝青君道:「我想帶幾個原吉瑪族出身的人。」
「關鍵時候,他守得住,現在沒有損失,就好。」
除了人工,還需要大量的錢糧,這點保護費壓根不夠使的,好在安南這幾年不用跟朝廷交錢。
「百姓何辜?」
沒走多遠又被人打劫了!第一次,他的護衛們攔住了,只損失了一隻裝粗笨家什和-圖-書的箱子。第二次,匪類竟執兵刃,他折了兩個健仆。虧得他當機立斷,把笨重的行李都給扔了,他夫人又抖散了包袱,銅錢等灑了一地,引人撿拾,這才有機會逃掉。
荊綱道:「吉遠本就不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他先前又要把貿易削減,這就讓人哭笑不得,虧得後來您讓他轉過來。否則……他眼裡有朝廷,地方上難免受點兒虧,受了虧又沒處彌補,也是氣悶的。」
然後祝纓就回來了。
看祝纓與一個陌生在街上行走,人們都遠遠地招呼,並不上來打擾。
「是啊……」荊綱感慨完,又嚴肅了起來,道,「還能救么?」
祝纓笑笑:「有心就好,我也很想大家。過陣子,我還會去梧州一趟,到時候,我下帖子請大伙兒到梧州吃酒。」
「知道一些,親見慘劇很少,過了數日當地官府還只是漫不經心,竟不知心疼,救濟也是一團糟,只推說存糧被泡壞了,沒有。虧得一些鄉紳、族老,又或者當地百姓自救。不然,就真的要吃人了。」他以往沒見過這麼慘的。
祝纓看了他一眼:「你這般憔悴,似乎不全是因為家裡有事?」
「王相公曾經想救的,結果你也見著了。」
他也無心再追究了,匆匆趕回家鄉。幸爾接下來的路途還算順利。
更讓荊綱痛苦的是,大水漸漸退去,驛路沒有恢復,當地飲食困難,米價踴貴。
「多帶些人吧……糧草,隨後就跟上。」看來,今年的力役,不太好免了。
只不過,這一次大家不再通過項家了,直接讓荊綱給捎了過來。每年給祝纓送過來糖若干、糧若干、布若干,以及一些南貨。
這下不敢再走小路了,斜插過去又回到了官道上。趕了幾天的路,斜插回來,發現已經繞過了那段壞掉的官道,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這才有心清點行李,發現在任上的積蓄丟失了大半,夫人的侍女也丟了一個。
祝纓問道:「路上發生了什麼?」
祝纓又坐了回去,一旁小侍女又麻利地給她添了一碗鹹粥。祝纓看著粥放到https://m•hetubook•com•com了自己面前,對荊綱道:「回來吃飯啊。」
這些人的衣服也是新舊摻半,什麼樣式都有,「蠻風」頗重,但是人的臉上是有生氣的。比起路上遇到的,完全不同。
祝纓道:「怎麼又說起這個來了呢?你閱歷豐富,不該如此傷感、軟弱。」
祝纓道:「他要不是個死心眼兒,又做不好這個官了。」
「朝廷,是不是現出頹勢了?」荊綱有點痛苦地問。
他打了個哆嗦。
「是。」
「祝新樂沒有貿然出戰吧?」
荊綱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淚,道:「見笑了。哎,當年吉遠府,也與現在的西州一樣。如今不免多了一點呆板之氣。」
荊綱道:「我回到家裡發現吉遠府還勉強有些昔日的樣子,總疑心是自己想錯了。天下之大,又豈能各地官員都是能臣?想與人談一談時局,又無人可說。吉遠和樂,誰肯聽我一個老頭子危言聳聽呢?我想,如果如果天下還有人能看出來那就是您了,才來想同您說一說。
荊綱沉默了,這其中的貓膩他又豈能不知呢?那樣的慘狀,多半也與當地官員心思不在救災上有關。
「可以。」
祝纓情知這是吉遠府士紳繳的「保護費」,江政畢竟是有能力的,他現在還沒走,只要他在任上,士紳們的許多活動是受限制的。有些事,比如隱田隱戶,限制他們是對的。另外一些事,比如多招點女工幹活、跟山裡貿易,你限制個啥?
荊綱露出一點苦笑,顯得更蒼老了:「年輕時,什麼都不怕,一股勁兒地往上沖。歲月不饒人,這幾年愈發覺得吃力了。家父過世,我沒有一點兒留戀就丁憂了,也是覺得乏力,心想,能回到家休養一陣也好。哪知,路上……」
荊綱挾著一筷子小熏魚,瞪大了眼睛:「您這是?」
還請您答應我,吉遠府就在安南之側,我知道您一向有章法,可畢竟是自己家鄉,難免想求個保障。吉遠父老,一向心念大人,還請大人垂憐。」
祝纓道:「常聽人這麼說,不過據我所見,也不算少。打從我入仕https://www•hetubook•com.com以來,就一直遇到有這樣的人。」荊綱微微搖頭:「可再也難見這樣的人能登高位了。」
祝纓道:「果然來了?」
祝纓又讓祝青葉去將巫仁、蘇喆、林風等人召來,對祝青君道:「你要帶誰走?」
祝纓點了點頭:「有點兒。」
祝纓唇角泛起一絲冷笑:「某地?它可有不少虧空!這場大水可幫了它的忙了!逋租、隱戶、逃亡、隱田、私放官司……種種存檔,都可以推給這場大水了。不但火能夠消除痕迹,水也能夠哩。」
他們決定從小路回鄉。
像博州、黛州這樣的,它就沒有個像樣的州城,不得修么?
祝纓道:「難,越來越難。」
祝青君的腳步聲與祝青雪是不同的,她的步子更重一點,聲音也更利落,咔嚓咔嚓的。
「好,我答應你。」
祝纓盤算著,今年征的力役可以比去年再少一點了,慢慢減吧,比去年少個十天應該可以應付得來。
祝青君道:「沒有。雖然憤怒,但還有理智。不過,我還是有些不放心,我想親自去。」
荊綱想想:「也是。」又慢慢地吃起早飯。
祝纓叫來祝青雪:「去後面同杜大姐講,收拾幾間屋子出來,阿煉他們就住府里了。」
荊綱終於笑了出來:「一言為定!」
到了安南一看,再與外面一比,這裏可謂桃源鄉了。您這兒不比山外富庶,但像個孩子,每過一天都長高長壯一點兒。山外富庶,卻像是個過了五十歲的人,之後每過一天,都老一天。日後,可怎麼辦呢?我竟覺束手無策,難道要眼看著局勢頹喪下去,大難臨頭?」
荊綱認同地點了點頭:「不過對朝廷有點兒死心眼兒。」
荊綱看著周圍的人,他們隔得遠遠的,腳步匆匆,只有不懂事的孩子才有時間長駐足。但也不斷有人來喊他們,秋收快到尾聲了,小孩子有學也不上,得下田幫忙,揀拾田中遺落的糧食之類既耗時、收穫又不多,最適合他們了!
荊綱看祝纓一路與人斷斷續續地說話,又看西州這一片新色,起了個頭:「您到了哪裡,
https://m.hetubook•com.com都能經營得很好,天下像您這樣的人太少了。」
祝纓道:「好了,沒別的好說的了,開始吧!」
「是,果然來了!對了……祝新樂說,在對面的人群里,看到了普生頭人,他居然沒死!」
荊綱道:「不知我能不能湊一湊熱鬧?」
今年是第一次考核,祝纓格外的重視,算算日子,他們應該快到了。
祝纓道:「江政是個好官。」
祝纓道:「你以前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她比較少見災情,她到福祿縣之後的十幾年,是比較罕見的風調雨順,偶有減產,壓力也不大。但是小時候家鄉也遇到過歉收,雖然不算太嚴重。而近年來天下的災害似乎也多了些。荊綱年紀比她大,見過的應該比她多。而且他是從吉遠府考出去的人,背景也不硬,宦海沉浮,見的也多,這麼情緒外露不正常。
他在回來的路上,不巧遇到了一場洪水,大小不知,反正驛路斷了一陣兒。見到了種種慘狀,水與旱還不太一樣。旱災絕收,你之前存的糧食、物品都還在,可能水少點兒,憑之前的貯藏,能撐一段時間。洪水一來,能給你把所有的東西沖沒了,什麼糧食、衣服包括牲畜……不能上房頂,那就都泡完蛋了。
吉瑪的頭人都被她們殺得差不多了,現在說的幾乎都是奴隸或平民出身了。
荊綱苦笑道:「我自詡也有些城府見識,世上豈有非黑即白?多的是和光同塵。近來忽然察覺,世情比我想象的還要混沌。人老了,總會想得多些,將過往種種在心裏過了一遍又一遍,將所有自己的尷尬、缺失想了又想。憂懼之心也就浮了上來。
祝纓道:「說再多,記不住又有什麼用?該教的、能說的,早就教完了、說盡了,出去挨了打就能想起來了。何必再操這個心?」
「你這是傷心了,才將事情想得壞了。一個國家,沒那麼容易完。桓靈二帝折騰了四十年才折騰出來一個黃巾,還被剿滅了。今上還沒到那個地步。你剛才說的地方,就是顧同要去的。一場大水也好,舊賬清了!看他怎麼折騰吧。」
「是!」
「道理都懂hetubook.com.com,人心跟大道理是兩回事兒呢。吉遠父老都很想您,只恨您不能再到吉遠,大伙兒進山也難。」
水災的時候,四面都是水,偏偏都不能喝。因為你不知道水裡面都泡著些什麼東西。泥水算好的,淹死的人、畜也都那麼泡著。
「一言為定。」
不多時,人又聚齊,大家都是一臉的晦氣——他們也太不會挑時候了!秋收完了,趙蘇等人也要過來,西州城又比去年顯得像樣了一樣,花木也好,百姓也吃穿得更好了,正準備一塊兒樂一樂呢,番人來了!
這保護費她毫無愧疚地收下了,她現在也缺錢!整個安南好東西不少,礦藏也有,可惜花錢的地方也多,路還沒修完、渠也沒挖完。西州城的工程還在收尾,祝青君的騎兵要養,接下來是把關隘翻修、擴建、加固,然後是各個城,怎麼也得整修一遍。
大家商議著,覺得這樣不行,既然祝纓已經被朝廷承認做節度使,又不再限制貿易了,那該給的還是得給。
等到祝纓吃飽,他也剛著放下了碗筷,祝纓確定,他有心事、祝纓便邀他出去走走,荊綱也沉默地同意了。兩人隨意地走在了街上,荊綱穿著素服,街上的人也不大看得出來「戴孝」,只有點好奇他穿得還怪好的。
================
「哪怕是您?」
荊綱在西州住了數日,天氣涼爽時便向祝纓辭行,他得回家守孝,不能總在外面滯留。人走了,卻「滯留」下了一份禮單,除了珠寶珍玩之類,另有一東西——吉遠府的父老們共同孝敬了一分紅利給祝纓。
明面上的理由是,吉遠府有現在,都是因為祝纓當年經營打下的底子,當地士紳都銘記在心。當年,項家曾代持過一部分產業,後來祝纓北上退出。等到祝纓再次南下,江政南下赴任,項家也逐漸退出了一部分產業。
他說:「我比您年長,必然早死,上天若是垂憐,不讓我親眼見著亂世,那是我的福氣。我的子孫未必就會有那樣的好運。如果有那麼一天,您這裡會是一片樂土,請您看在當年梧州的份上,照拂一下吉遠府,使之免受兵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