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沒

作者:我想吃肉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524章 又來

第524章 又來

趙蘇、蘇喆等人聚到一處,到的都是安南有實權的人。他們沒有邀請花姐等人,也沒有邀請趙振。二江與周娓也沒有與會,這讓這件事隱隱有一點別樣的味道。
趙振只好說:「印坊已經在用功了。」
祝纓道:「大家都想知道,也都有所猜測,我也不瞞你們,就是青君。」
祝纓知道,在這以後將會是經常發生的,扯過一張白紙,在上面記了個「囤田」。放下筆,趙振剛好進來。
幾人達成了共識,接著,又說起了庶務、下一任之類的話。祝煉道:「庶務,有我們,她也不是什麼都不懂,如老師現在這般,只管大事不錯,也就可以了。」
一個進去通報,另一個好奇地看著趙振,趙振又扯出一個笑來,小護衛回了一個笑。裏面傳來兩句對話,進去的小護衛出來:「先生,請。」
其他人想得與他更有不同,除了祝青君,他們更想的是:既非世襲,則我的兒女日後是否?有人互相使眼色,有人想攢局,想私下將這個事給敲定下來。
蘇喆與林風都躥了出來,兩人一左一右,把趙蘇一夾,又嫌他礙事,一人一隻手,把他撥到了後面,兩張臉對著趙霽:「你說什麼?!!!哪個劉相公?!!!什麼後人?!!!」
眾人不由點頭,祝青君的本領是其一,除了祝纓沒人能調得到她是其二。換個人,無論誰——除了花姐——做了節度使,想要調動祝青君都是不可能的。雖然民政同樣重要,但對於有西番當鄰居的安南來說,節度使一定要會用兵。
趙蘇清了清嗓子:「安南並不安全,需要有能為的執政……」
聰明人的心已經提了起來,祝纓接著說:「安南以後交到什麼人手裡,如何延續,應該有個章程。安南與中原風俗迥異,也不能全照著朝廷的律條來,應該有所變動。如今,是時候開誠布公,讓大家心裡有數了。」
蘇喆邊跑邊想:來的是誰?可要安排一下……
趙振此時心中一絲憤怒也沒有,按部就班地擬文、發文和*圖*書,然後寫了張記事的條子,第二天一早晨會的時候好一總講一下這一天的工作。條子上的字跡未乾,又來了一個客人——何月明。
大事很快就來了。
她笑盈盈地道:「打擾啦,我來是有一件事想請您幫忙。」
==========
安南的節度使,必須是先由安南內部決定了再報給朝廷,朝廷直接任命的,不算的。
「爹!」
祝纓知道他們事後必有串連,卻也不禁,只管繼續核定律條。祝纓的房外,從幕府開始,向外蔓延的是一股歡樂的氣息——接下來幾十年的主政事也確定了,房內,仍然是一片寂靜。
大家神色間都有些淡然,祝煉有些焦慮地道:「那是不是要讓她回來?前線危險。」
這份公文的效果如何,趙振是不抱希望的。一則祝纓並沒有對東宮有多少尊敬,她不在意的事,安南人就不會很用心去辦。二則正趕上秋收結束,各族都在過豐收節,按照習俗,這幾乎可以算是各簇的新年了,怎麼可能為了一個千里之外沒有任何印象的人就不慶祝豐收?
祝纓有些讚許地點頭,趙振能說出這些,她是比較滿意的。看趙振太過難過,她倒有心勸慰了兩句:「你說的補救之策,縱然開始了,也沒多長時間,亂子不至於太大。擬文吧,總要寄一寄哀思。」
劉松年的兒孫也出仕了,官職也不算低,怎麼就來到了安南,可是遇到了什麼事情?是不是需要善後呢?不管有什麼事,總要講一下情的……
趙振心道:這是因為東宮的事驚了心,才準備的嗎?祝青君是會用兵,只是不知庶務上面如何?
「是。」回答的聲音有點兒不解,大家都三天沒湊熱鬧了,還有什麼?新太子?
別人不說,要是敢搶別人的,祝重華能打上門來,趙蘇也不好惹。祝青君雖然不在普安州主事,但是她的司馬是個很會哭鬧的人。
一看趙振那張死人臉,祝纓就知道他要說的事可能不太好,看趙振勉強行禮,她也和*圖*書不點破:「坐下慢慢說。」
「那個……劉相公您知道吧?他老人家歿了,那個……表……蘇將軍派人送信來,說,還有幾個他家的後人已經到了北關,正在派人護送的路上。」
祝纓道:「那便如此了。」
祝纓道:「皇帝沒有選個合適的人,必有後患。安南不比朝廷,更經不起動蕩。有件事情我想了很久了,應該給大家一個說法。」
何月明道:「我們博州學校,缺書籍。您是知道的,如今安南各處都缺這些,印坊、紙坊等處儘力了,也還是不夠使。要說文具缺了些,我自己拿私房就給補了,可這書籍……」
小護衛也鬆了一口氣:「稍等。」
書籍在哪兒都是個緊俏的東西,還貴,至今還有許多人是靠抄書來讀的。祝纓雖設了紙坊、印坊等,產的跟不上用的。
趙振道:「我看各州都有印坊,如何不夠用?」
理由充份,除了祝青君人不在,沒別的毛病。
眾人聽了,隱約覺得這不是一個「主君」,反而像是「執政」,細思一下,一時無人反對。
何月明卻不管趙振是個什麼樣子,自打頭一次見了趙振,就知道這位仁兄是個「不高興」勸解是勸解不開的,她只管說自己的事,趙振做事還是有板有眼的。
祝纓將各人的反應看在了眼裡,慢慢地說:「安南並不安全,需要有一個一旦有難能夠鎮懾各方的人。」
趙振道將紙條吹了吹,收好,道:「什麼事?請坐下說。」
趙振苦澀地笑笑:「朝廷怕又要一陣動蕩了,只盼不要害了前線將士才好。」祝纓一向是可靠而令人安心的,與祝纓共處一室說一件為難的事情,趙振開了口之後漸漸沒有起初的那麼慌了,他的思路也回來了,又補了幾句話:「東宮固然……不盡如人意,可既然選了他,無論陛下還是大臣,必有補救之策。如今東宮薨逝,補救的事做了一半又要改弦更張,只怕越發混亂了。」
呼吸聲變大了!
趙振身無官職,有些話反而能夠講了www•hetubook.com•com:「老師,您屬意何人呢?陛下立儲,東宮也要配僚屬,令其熟諳政務。您既然有這樣的想法了,應該告訴我們您屬意何人,讓他得到鍛煉。」
================
趙振不肯坐,揖了一揖:「老師,我坐立難安。您看這個,太子,薨了。」
祝纓道:「律條繁瑣,一時說不完,禮曹調幾個抄寫人,抄出幾份,趁大家都在,看看有無需要刪減的地方。至於安南選官之策,我已有定論了。」
自皇太子的訃聞傳來之後,幕府確實安靜了三天,三天一過,祝纓突然召集了所有人到議事廳來開會。
蘇喆猶豫地說:「危險是一定的,可是除了她,現在前線誰能說准了一定能穩得住呢?聽說,姥近來教導的孩子里有幾個不錯的,可惜都還小,人還沒有馬高,不行啊,沒有能去替她的。」
祝纓道:「我會向朝廷為她請封,以後,有她在,大家也可安心做事了。」
趙霽鬱悶地說:「你說我是誰啊?你們怎麼都不在幕府啊?」
祝纓道:「總要過些時日才能知道的。」
趙振吐出一口濁氣,拿著公文入內。祝纓正在看巫仁早些時間送過來的賬目,今年的收成不好不壞的,沒有驚喜也不令人犯愁,然而與西番的對峙消耗不少,因此預算賬目等與去年一樣不好看。
他們要確認一下消息。
同時祝纓也做了規定,對於休致的人,要「給體面」,這個體面不僅指俸祿,還指的是「善終」。唯有如此,才能儘可能的讓交接比較的和平。
祝纓坐在主座下往下看,此時的議事廳人頭攢動,都是安南的傑出人物。祝纓道:」人都齊了,咱們說點正事。東宮薨逝,都知道了吧?」
許多人不免想到了還沒回來的祝青君:難道不是她?那能是誰呢?
這倒霉孩子的命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年紀輕輕就死了。安南對京城一向不太禮貌,祝纓也就下令三天不許唱歌跳舞,齊活。
兩人討價還價了好一陣,何月明才得https://www.hetubook.com.com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答覆離開。趙振掐住自己太陽穴,疲憊地往後一倚。何月明是如此的樂觀,整個幕府里,女人彷彿永遠有活力,哪怕是最斯文如花姐,只是說話輕聲細語,做事卻從來不含糊國。他不明白,這些女人為什麼能夠這麼的無憂無慮、無所顧忌。
趙蘇起身拉開了門:「你什麼事?」
彼時林風最怕被他修理,此時急得眼淚也掉了下來。
至於下一任,幾人都不說話了。
趙振被護衛一攔,清醒了一點,勉強笑笑,展示了手裡的公文:「有事。」
趙振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了祝纓的房門外,路上遇到什麼人、說過什麼話全都忘了,飄著進了籤押房。其形狀之異常,令守在門外的護衛們不自覺地將手伸到了腰間。護衛中有兩人是胡師姐的親傳弟子,臉皺成了一團,十分猶豫是不是要拿趙振這個脾氣不錯的人當自己的頭一份功勞。
趙蘇道:「還是請姥多派些人去保護她吧。」
所有人都帶著疑惑往議事廳趕,中途遇到熟人,也都忍不住打聽。趙蘇與蘇喆互相訊問之後才發現,對方是不知道的。花姐本是最適合的詢問對象,但她的嘴一向很嚴,又說「不知道」。
趙振低聲道:「不知接下來東宮之主會是誰了。」
何月明道:「我也不要你扣了別人的給我,只要多印一點給我,可不可以?我出工錢!」
趙蘇住了口:「誰?」
何月明梳成個婦人髮式,衣服都還是從家鄉帶過來的,其樣式令趙振看著倍感親切。非但安南,便是福祿縣,其服色都受了各族的影響,很有些不同的情調。何月明的衣服、紋飾都還是原來的樣式。趙振看了,心生感慨。
趙霽道:「天下文宗,怎會有錯?邸報是真沒收到,可蘇……將軍的公文印信是沒錯的。」
趙振也知道這個道理,發一聲感慨無非想從祝纓這裏聽到隻言片語的預測,他也好心安。然而祝纓就是祝纓,一句話沒漏。趙振只得去擬文,讓安南境內收斂一點。
何月明道:「要https://m.hetubook.com.com讓差不多的孩子都有書讀呀!又不是在北邊兒,讀不起就不讀了,當牛做馬的。」
眾人心頭一塊石頭落地,同時又有些悵然。這其中,不乏蘇喆這樣覺得自己或許也有可能的,還有趙蘇這樣,知道自己可能性不大,但是確定不是自己之後覺得失落的。還有祝重華這樣,覺得祝煉不錯的。
幕府的議事廳並不常用,祝纓最常與大家見面的地方是籤押房、書房。議事廳是比較重大的時刻才會用的。
祝纓也小小吸了一口氣,太子死了,本該是一件壞事,然而考慮到死的那個人,好像又沒有那麼壞。也難怪趙振是這個表情了。
兩人又是一人一隻手,將趙霽撥開,奮力跑回幕府!
她說:「你怎麼看?」
二人都是被祝纓放到劉松年相府過的,劉松年這丞相做得很瀟洒,政事不大過問,因此有大把的時間來修理屬官。祝纓天天忙,養在自己府里的孩子,她一天也抽出不出太多時間去相處。二人在劉府的時候,一天之中,白天有大半天能見著劉松年。
站到議事廳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直到祝纓到來。
安南選官,首先是「家得在安南」,其次是必須任過地方官,並且需要有政績。不限出身,但是對年齡有限制,如果超過七十歲,就還是請退吧。這樣的條件,同樣適用於節度使。節度使不但要有功,還需要一半以上的官員認可。
他快愁死了,總覺得還會有大事要發生!
趙振恍惚了一下,道:「照你這麼說,各處都缺。」
安南這兒,好歹給小孩子一本讀字課本,這個量一算,就非常的可怕了。
蘇喆腦子比林風快,連珠炮似的發問:「消息准么?怎麼沒有邸報,倒是蘇晟先知道了?所謂後人,又是哪幾個?」
眾人答應得參差不齊,終是都應了。再抬頭時,臉上也都掛了些笑,路丹青倒為祝青君高興:「她戎馬辛勞,也是實至名歸。」
得這個太子的喪事辦完了,讓皇帝緩一緩,然後才會有人提議。眼下談論這件事還是為時尚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