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見到互聯網鼻祖
許多人的商業生涯似乎都是這麼開始的。
1996年的京城,高速公路才通兩年,還是通往京城機場的,哪兒來的什麼信息高速?
除了是個女老闆以外,她更是奠基華夏互聯網的第一人。
開始總是好的。
按照她的認知,趙青峰從沒來過滬城,什麼時候認識了這麼個張姐?
1995年初,張雨欣從國外回來,與丈夫一起,將房產抵押出來的800萬現金和貸來的700萬貸款,作為啟動資金,全部投入進互聯網,成立了華夏第一家互聯網公司---「威海威」。
十五名高管同時宣布辭職,只留下一份悲愴的離職報告。
如傑克馬的一句名言,『1995年的華夏,做互聯網的人都是LONELY的。所有人都不相信,甚至有些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可惜的是。
張雨欣無能為力,只能陪著威海威,倒在了互聯網浪潮來臨的前夜。
在成立之初,張雨欣想過所有美好的事情,哪裡種樹,哪裡栽花,哪裡去看潮起潮落。
這是傑克馬創業資金的https://m•hetubook•com.com800倍!
張雨欣甚至也構想了網路購物,其想象力全部參照國外網路,儼然要把威海威變成與國外『歐美在線』一樣龐大的ISP公司。
她們的內部互聯網,實行收費制度,併發行了華夏最早的虛擬貨幣----『信用點』。
只不過畢業之後,這個別人都以為會出國深造的才女,卻毅然決然放棄了出國和考研的機會,選擇到『華夏科學報』,成了一名記者。
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張雨欣特別設想了一個預想:一定會有一天,互聯網就像電和蒸汽一樣,改變所有人的生活。
在經歷了一年之中眼看著雅虎上市,股價從13美元飆到53美元之後,張雨欣也徹底坐不住了。
直至兩個月前,信息產業局給她發了一份邀請函之後,她才再次關注許久不敢直視的互聯網。
網路上嗎?不可能啊,大蜜蜂什麼事都和自己說。
當時月薪只有一百多的張雨欣,也和別人有著同樣的夢想,那就是,發大財hetubook.com.com!
由於全國開創互聯網潮流,搜糊、千度、網一等順勢崛起,使得威海威的收費制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笑談,而免費則大行其道。
可就在此刻,一道響亮的聲音忽然從兩人身後傳來。
在此期間,她真正見到了中關村的一夜崛起,和許多潮起潮落的故事。
不止是中年女人一愣,沈凌瑤也是一愣。
「好。」
等趙青峰迴來時,她特想問問聊了什麼。
「趙總?是趙總嗎!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啊!」
張雨欣生於1963年。
可到了1997年,在國家支持之下,互聯網界連番出現的幾個大動作,讓她在的公司,在不到半年之內,便輸得一敗塗地。
其實並不奇怪,沈凌瑤不認識張雨欣,互聯網界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她覺得他和自己好像,什麼東西都走在前面。
兩人剛說完,信息產業局的領導匆匆走下樓,拉著趙青峰到一邊說了十幾分鐘,態度很客氣,看得張雨欣滿頭霧水。
六年前,她就已經在中關村頗有名氣和_圖_書,當時,海淀南大街零公里處,白頤路南的街角旁邊突然矗立起來的一塊廣告牌寫的那句震撼人心的廣告語,正是出自張雨欣之口----「華夏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
他們不懂。
到1998年初,威海威內部發生了最後一次大地震。
1500萬!
但。
這是張雨欣創辦的華夏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宣言』。
這位就讀於化學系的才女,是華夏科技大學歷史上,第一個女學生會主席,並且兼任詩社的社長。
23歲時,來自北方的她,在華夏科技大學畢業。
那一年,歐美上網人數首次突破200萬,全球互聯網用戶也達到了500萬,張雨欣親眼見證了斯坦福的兩個大學生在車庫裡成立了雅虎。
敏銳的她,感覺自己就像乘坐時空機一樣。
很多老百姓對互聯網這個詞太過陌生。
張雨欣很快便給威海威搭建了一個近乎完善的無懈可擊的平台。
但1995年,想要做互聯網真的很難。
三年之後。
回頭看去,一個帶著透明眼鏡的年輕人,正在幾個m.hetubook.com.com人的陪同下快步走來。
張姐?
她打算大幹一場,斥巨資鋪設網路線路,準備以全國8個大城市作為網路節點,預計在3個月內建成開通,並宣布未來三年內,威海威將投資5個億,在全國建設超過60個節點,口號喊得極其響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真正改變鄭雨欣命運的契機,要從1994年的漂亮國之行說起。
而要說起張雨欣,也是個不尋常的人物,只不過命運多舛,時至今日,英雄遲暮。
當然不能這麼粗魯,張雨欣自我介紹之後,笑著說,「趙先生,我很佩服你,不知道能不能趁著開會之前,和你短暫地聊聊天?」
威海威在巔峰時期,甚至和微軟進行過合作。
在『未來』的世界大飽眼福之後,認定了發生在發達國家的事情,總有一天也會在華夏上演。
廣告牌的出現,讓圍觀群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張雨欣跳槽到華夏科學院,從事企業研究工作。
她確實抓住了這個機會,將『未來』帶回了華夏。
但,儘管在夾縫中生存,儘管在大霧中領跑,可她hetubook.com.com依然不願服輸。
而正是這一次的關注,讓她發現了趙青峰這個奇才。
創立之初。
自此之後,威海威徹底解散,張雨欣也離了婚,泯然眾人。
網民們可以購買信用點,接入威海威提供的論壇、郵箱、聊天室。
趙青峰也很敬佩張雨欣,這是走在華夏互聯網最前端的老前輩,更是開創者。
到了1992年,張雨欣早已離開科學院,成為『92下海派』,做策劃、賣電腦、搞BB機,什麼來錢快就做什麼,也藉此積累起了第一桶金。
80年代末,正是理想與激|情最為迸發的造富年代。
作為過來人來說,她真的很想勸勸趙青峰,千萬要收著點,別把步子邁得太大,免得扯到蛋。
這一年,傑克馬還在苦苦推銷『華夏黃頁』,小馬哥剛從鵬城大學畢業、丁三石剛從寧城電信局辭職、趙青峰還是個13歲的娃娃,在和沈凌瑤翻大牆偷鳥窩。
這也正是張雨欣面臨的困境。
互聯網是什麼,打漁的工具?
威海威投資總共六個億,預計每年收回成本9000萬,但最後一算,實際收入只有800多萬。
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