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初唐崢嶸

作者:狂風徐徐
初唐崢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百四十三章 出兵(下)

第九百四十三章 出兵(下)

「孤坐鎮中軍,原州刺史張士貴、涇州刺史錢九隴、寧州總管胡演諸將佐之。」
李善在心裏計算了下,才開口道:「許你挑選五百人,不過寧濫勿缺,所需軍械,西河郡公會補足。」
段德操精神大振,「被放歸的士卒大都末將嫡系,乃延州府兵,堅不肯降,延州多年遭梁軍侵襲,與梁賊仇深似海,若殿下用之,必戮力向前,不讓人後。」
「無隻言片語?」
「自然是秦王。」
李善微微蹙眉,「道玄兄應知,謀划此戰非一日之功,小弟決意此時出兵,非因京中流言。」
好鋼用在刀刃上……雖然聽不懂這句話,但張仲堅輕易的理解其中涵義,不禁精神一震,「但憑郎君指派。」
眾將領命一一退下,趕赴各個營地,點齊兵馬,準備軍械,除了竇軌、溫彥博、蘇定方、李道玄外,李善點了段德操暫留,此外張仲堅也悄無聲息的留了下來,與涇州一戰之前的部署比起來,這次李善的安置要粗略的多和_圖_書,不少將校其實並沒有得到明確的部署。
李道玄倒是真的在替李善考慮,他是昨日才知曉李善全盤計劃的,在他看來,李善此次出兵冒的風險太大了,還不如讓給秦王賣個人情,他日李世民登基,李善還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段德操大喜過望,「必不負殿下重託。」
李善的視線最後落在了段德操身上,好一會兒才道:「半載前,段公兵敗被俘,自有雪恥之願,不知道被放歸的千余士卒做何想?」
「三姐自然是來信……」
「諸般事宜,定方兄盡知。」李善轉頭道:「此戰與梁軍交戰,前軍一應軍略,都拜託定方兄了。」
但最嚴重的還是靈州、會州兩地,府兵都是本地人,為了家人、族人,大量府兵不得已降敵,而相對比的是,半年多前跟著段德操來靈州的延州府兵卻沒有降敵,大都戰死,剩餘的被俘。
「正要借重平原郡公。」李善深深的看了眼拜倒在地的段德操。
段德hetubook.com.com操其人,本就因為其父被世人譏諷「段婆」而有奮發之態,半年前大敗於這些年手下敗將梁師都之手,更恨襄邑王李神符貿然出兵以至於大軍潰敗。
李善住了嘴,笑了笑才道:「陛下不是賜了駿馬錦袍嗎?」
「但是……」李道玄遲疑了會兒,再次看了眼張仲堅,後者終於反應過來悄然退下。
「懷仁,此行太過兇險。」李道玄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有些不安,「不如讓張三郎領軍……或若能拿下那城,懷仁親率大軍繞道北側,再遣張三郎襲之?」
李善相信,在這些情緒的催動下,段德操會成為刺向梁軍的一柄鋒銳無比的利箭。
「不錯,天台山一戰後,秦王兄已有入主東宮之勢。」李道玄小聲道:「懷仁此時出兵,太過冒險,若是能……」
此時,一位身材雄壯的大漢疾步上前,拜倒在地,聲如洪鐘,「末將願為先鋒。」
半年內兩場大敗,兩任靈州道行軍總管一個被俘,m.hetubook.com.com一個自刎,這直接摧毀了靈州、會州、原州三地的府兵體系,甚至連周邊的慶州、寧州、隴州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李善雖然下定決心親自領軍,但他領軍的意義主要還是體現在精神層面,具體的領軍者,幾人都共推張仲堅,勇力非凡,亦有軍略之能,更是李善親衛頭領出身。
眾人一一離去,明日就要發兵,還有很多事需要料理,只有李道玄、張仲堅留了下來。
李善的計劃是需要一支數量不需要很多,但一定要有著一往無前決心的軍隊,他親自領軍的主要原因就在這兒,所以,被放歸的段德操很有用,同時被放歸的俘虜也很有用。
「你知道為兄問的不是三姐!」
「三郎。」李善招了招手,「此戰你留于中軍,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固原依六盤山而立,地勢狹窄,騎兵少有用武之地,軍陣亦難以橫展。」李善視線來回掃動,「此戰分為三軍,前軍由趙國公蘇定方主持,武安郡公薛和*圖*書萬徹、淮陽王李道玄為輔,另臨濟縣公闞棱率陌刀隊補入。」
「久無寸功,陛下不得已用秦王?」李善似笑非笑,「如此一來,秦王重返戰場,手握重兵,陛下必起意易儲?」
張仲堅愣了愣才俯首應是,按道理來說殿下坐鎮中軍,哪裡會有什麼危險……護佑周全,這說明殿下必有危險,但危險一般都伴隨著機遇,張仲堅心裏略有些興奮。
「此戰出正兵三萬。」李善偏頭看了眼下首位,「原州長史李乾佑、百泉縣令李德謀率輔兵,運送修建營寨各式木料、帳篷,不得有誤。」
比如之前的騎兵副總管馮立以及馬三寶、李客師、段志玄等將領,就連曾獨領前軍的張仲堅都沒得到具體的指派。
「道玄兄,此戰以五百放歸俘虜為主力,若小弟不親自領兵,悲憤之氣難以持久。」李善握住李道玄的雙手,笑道:「放心吧,小弟向來謀划無差。」
李道宗這才低聲道:「懷仁以為,當世名將,首推何人?」
「一旦得手,梁和圖書軍之勢,如沸水潑雪,立時雪化冰消。」
溫彥博加重語氣叮囑道:「必要護佑殿下周全。」
「酇國公竇公、西河郡公主持后軍,務必使大軍糧草無虞、軍械不斷。」
「兩月之內,小弟先後詢李正寶、辛獠兒以及梁軍眾多俘虜,也詢問段德操以及被放歸的士卒,如今梁師都雖佔據三州,但因先敗於管國公任瑰,又見突厥潰散而歸,看似有穩坐關內之像,實則人心不穩。」
這也是李善通過平陽公主向李淵請願的主要原因,段德操是在抵達岐州之後才在驛站遇見來傳令的使者,欣喜若狂的回了原州……而襄邑王李神符自然還是被送回長安了。
李善也是無語了,這些……自己早就和李世民商議了無數次,你李道玄真是白操心了。
李善的計劃是與竇軌、蘇定方、李道玄反覆討論過的,也向原州本地人氏打探詳情,甚至讓皇甫忠出去探路。
李道玄看了眼張仲堅,壓低聲音道:「京中可有來信?」
「分內之責。」蘇定方言簡意賅。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