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1412章 逼宮(一)
「愛卿請講~」
僅剩的一位周姓藩王連同趙家那兩位已經被革職的尚書一起昭告天下,不服京城之亂的處決結果,文書中指出了眾多疑點:
同時吳王周嘉慶要求朝廷徹查京城之亂,將真相公之於眾。
這一個多月他已經徹底認清了形勢,他這個皇帝現在就是宇文家手中的玩偶,生死自己都做不了主。
今天朝堂上所發生的事,註定會載入史冊。
這親政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原本他以為終於可以擺脫太后和上官泰清的束縛,好好的施展一番拳腳,來一個千古一帝,名留史冊。
但心思機敏的大臣發現,幾名一直留守京城的武將已經秘密出京,趕赴蒼龍江畔~
民間再度流言四起,可朝中的那些百官對於吳王的檄文心知肚明,這文書裏面提到的樁樁件件,矛頭都在直指宇文家。
周承宣心頭一顫,愣了許久才慢慢開口道:
民間百姓對這道消息很是震驚,陛下的聖旨已經發了一個多月,該殺和*圖*書的人也都已經殺光了,為何你到此時還有疑問?
皇帝陛下對此依然是毫無反應,只是發詔書讓趙家兩兄弟和吳王進京面聖。
五日前,海河郡刺史派人來報,轄境之內爆發大地動,損毀民屋近萬余,百姓死者不計其數。
第五心柔朗聲道:
唯有讓當今的朝廷重視起來,他們才有活路可以走。
「有事出班早奏~」
沒成想親政僅僅一天之後,他就成了別人的提線木偶,失去了所有的權力,他的詔命別說出京城了,連他自己的寢宮都出不了。
國庫空虛,無力賑災,只能任由民間亂象雜生。
金鑾殿上,文武百官的山呼聲順著房梁久久回蕩在殿內。
「聖上貴為天子之尊,乃百姓之依靠、社稷安定之所在,國內霍亂頻發,陛下當思己過,為萬民謀福!」
自古以來百姓有難要不就是搶奪大戶,要不就是衝擊官府,別無他法。
周承宣的眼皮微微抖動了一下,嗓音略帶低www.hetubook.com.com沉的喃喃道:
有的人認為吳王說的有道理,京城之亂確實有點蹊蹺,但也有人認為吳王和趙家在胡攪蠻纏。
整座朝堂,或許只有寥寥無幾的中立派還是忠於這位皇帝陛下的。
凡此種種,皆為不祥之兆啊~」
宮中的內侍、婢女全部都是新晉安插|進來的,沒有一個他的心腹,他除了每天在朝堂上吆喝兩聲之外便再沒有其他用處。
當朝讓陛下反思己過,這第五心柔的膽子也太大了點,換句話說,有點大不敬了。
朝中局勢將要如何發展,誰都說不準。
「臣兵部尚書第五心柔,有本啟奏!」
王公公再度喊了一聲,嗓門還略微提高了一些。
例如宇文家為何能在危急關頭集結眾多武將?皇宮被攻擊不假,但可有證據表明這些人是受到上官泰清的指使?還有刑部尚書雪承義,為何至今都沒有審判的狀紙出來?
那些個牆頭草跑得快,上官家一出事他們就跑去宇文家表忠心,m.hetubook•com.com得以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人群中終於有一道身影邁步而出,躬身郎喝道:
周承宣張了張嘴吧,不知道第五心柔說這些是想做什麼。
……
為天下蒼生計,吾皇當退位讓賢!」
幾十位大臣在這段時間里換了不少,上官家的嫡系親信被清理的乾乾淨淨,一個不留。
站在台階之下的司禮監王公公,淡淡的喝道:
「自古以來,有德者當身居高位。
而朝廷對此竟然採取了莫不關注的態度,沒有賑災、沒有安撫百姓,唯獨宇文家在儘力的幫助百姓渡過難關。
很快,一道從江南傳來的消息再度成為了京城大街小巷議論的焦點。
寒潮讓京城周邊的百姓民怨沸騰,流民衝擊府衙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都地方出現了衙役被百姓打死的情況。
朝廷這種態度實在是耐人尋味,讓百姓們越發的不滿,倒是宇文家在這陣子賺足了名聲。
「謝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那愛卿認為www.hetubook•com•com應當如何?」
現如今朝中大事全出自宇文府,坐在龍位上的那位皇帝壓根不知道國內的局勢是什麼樣子。
「跪!」
「諸位有事出班早奏,無事退朝!」
此言一出,不少朝臣都面帶震驚的抬起了頭,隨即又有一些人低下了頭,他們嗅出了一點不同尋常的味道。
王公公眼角的餘光看著年輕的皇帝,眼神中帶著一點哀傷,人老成精的他知道,這個皇帝怕是當不了多久了,自己這個內侍第一人也終將成為權力鬥爭的陪葬品。
人群中微微有幾人抬了一下人,旋即就把頭低了下去,宇文星辰的嘴角帶著一股淡淡的微笑。
宇文家也沒那個想法對付這些人,這些人就算留著,也不敢和他們宇文家作對。
還有你趙家的兩位尚書在京城待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回到了江南?
哦,對了,宇文家還交給他一個任務,看緊皇帝,別讓他死了。
這句話的含義,他還能不明白嗎?
這位兵部侍郎再度提高語調道:
金鑾殿上文和_圖_書武分班而立,茫茫數十人,全是這座京城的大官,站在最首位的就是身披藍金袍服的隴王宇文星辰,六蟒王袍,和當初的塵岳一樣位高權重、一樣的入朝不趨、贊拜不跪。
站在殿前的第五心頭直起了身子,直視著這位當今天子道:
近年入冬以來寒潮侵襲江北之地,寒冷難耐,更兼近年秋收貧瘠,大多百姓家中並無餘糧,由此災亂愈發嚴重。
江北霜凍,京郊附近上報凍死百姓已有千余。
這位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兵部尚書,本該和塵岳一樣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周承宣萬萬沒想到,第五心柔才是宇文一族的最大伏筆。
親政不到兩個月的周承宣眼神木然的看著文武百官,不見半點氣色。
「起!」
也就是說該讓他死的時候他才能死。
「陛下,近年以來,國內戰亂紛紛、累動兵戈、國力消耗嚴重,民間飢荒、瘟疫橫行,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百姓居無定所導致流民紛紛,盜賊四起。
陛下年幼無才、治國無方、任用外戚,使朝政昏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