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2272章 江南事畢
短短几天時間,隴軍就破城而入,一舉奠定勝負。
「將軍,第五大人真是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啊~
麾下的南疆步拓卒更是名揚天下,讓吳軍聞風喪膽。
這位第五心柔一手帶出來的隴軍悍將,儼然已經成了江南戰場的風雲人物,三年來不少吳軍的大將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獨孤楠附和道:「趙中天死了,吳州城破了,江南大局已定啊~
「兩位將軍齊至,應該是有什麼重要軍情吧?
來自南疆道的軍卒們在一陣陣歡呼聲中邁步入城,城門口兩側躺著的滿是吳軍士卒的屍體。
第五心柔開口問道:
沒一會兒,獨孤承業和獨孤楠兩人就一起走進了屋內,微微躬身道:
按照陛下的意思,咱們得加快調兵北上速度了~」
從北涼關外到江南福州,很多戰場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可沒想到最後落得個兵敗被圍,服毒自盡的結局。
「阮將軍剛剛送來的軍報,吳中道大捷,趙中天服毒自盡,大軍已經進駐
和*圖*書
吳州城。」阮志雄朗聲喝道:
「埋了吧,也算是個人物。」
他每日渾渾噩噩,只能借酒澆愁,再也無心戰事。
哈哈。」
十幾萬隴軍除了部分精銳駐紮揚州城之外,其餘主力都分兵出擊,向各地的吳軍餘孽進攻。
沒了主心骨,也沒了錢糧的支援,隴軍自然是連戰連捷,估摸著要不了兩個月,江南戰事就能徹底平息。
而那位兵部尚書第五心柔正隨意的斜靠在椅背上,端詳著手中各地送來的軍報。
「將軍,接下來咱們該如何行動,是原地駐守還是分兵清剿各地餘孽?」
「嚯嚯嚯!」
他只服從於第五心柔的軍令。
不管是那些豪門望族還是往來商賈,都不敢在這種時節出來做生意,生怕戰火再一次波及到自己頭上。
呵呵~」
唯有等整個江南的吳軍殘部被盡數殲滅,那些個商人才敢冒頭。
「那是自然。」
一名騎卒飛奔而來,抱拳喝道:
「嚯嚯嚯!」
說的嚴重點,在他的眼裡第五心柔的地位比當今皇帝還要高。
破城之戰,贏得十分輕鬆。
第五心柔抬起了頭,淡淡的說道:
「諾!」
此前趙中天在南線戰場吃了敗仗,率領殘部退守吳州城。
聽到吳中道大捷,第五心柔並沒有露出多麼驚喜的表情,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諾!」
「南疆軍必勝!」
阮志雄身側的一名武將呵呵笑道:
「派人去揚州,向第五大人報捷!後續行動,請大人定奪!」
「死了,帶著他的兒子服毒自盡,屍體現在暫存傷兵營內。」
這裏曾經是周嘉慶的封地,也是名義上周朝的最後國都。
「涼王啊涼王,我並不想趁人之危。
一面面吳軍的軍旗從城頭緩緩墜落,取而代之的是迎風飄揚的隴字大旗。
「大人。」
「隴軍必勝,隴軍必
hetubook.com•com
勝!」「城內戰事已經結束,斬殺敵軍六千餘人,俘敵兩萬!」
「大軍入城!」
阮志雄嘴角微翹:「第五大人是何等人物,對付趙中天這種小雜魚還不是手到擒來?」
「諾!」
「南疆軍連年征戰,確實人困馬乏。
「回大人。」獨孤楠躬身回答道:
「諾!」
「南疆軍呢,現在在哪裡?」
……
「大人還真是料事如神。」
以前在京城,第五心柔可沒少和趙中天打交道,對此人十分了解。
第五心柔的目光微微一頓,神色有些掙扎,最後還是揮了揮手:
論才能,趙中天是有的,但絕不是那種能力纜狂瀾的人物。
「大人,半個月來咱們已經陸續抽調了三萬精銳北上,如今趙中天也死了,江南之地再也沒有能對咱們形成威脅的大股敵軍。
江南,吳中道,吳州城
對於第五心柔,阮志雄可是推崇備至的。
他的死也意味著那個引領江南士族的趙家徹底滅亡,現在揚州城的那個趙和*圖*書家,已經是一個嶄新的家族了~
「南疆軍暫時停留在吳州城休整,等候大人的指示。」
「蒽~」第五心柔淡淡的說道:
可惜,幾天前,隴軍在城外掛起了他兄長趙中海的屍體,還有那面象徵著周嘉慶已經戰死的皇旗。
從那一刻起,趙中天便心如死灰,知道己方再無贏得勝利的可能。
阮志雄平靜的問了一句:
聽到趙中天戰死,阮志雄並沒有太意外,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武將躬身問道:
那位做夢都想當兵部尚書的趙中天,也算是叱吒大江南北十余載。
獨孤承業兩人緩緩退了出去,而第五心柔獨自一人留在屋中,自言自語道:
希望你能在我北上之前,徹底擊敗燕軍~」
原本他指望著靠幾萬人堅守,等待援軍來此再反擊隴軍,守城士卒也齊心協力,確實把南疆軍牢牢的擋在了城外。
咱們攻了吳州城這麼些天也沒有進展,第五大人只是送來了一具屍體,吳軍就不戰自潰。
獨孤承業笑了笑,十分開心的和*圖*書說道:
南疆道節度使阮志雄駐馬城外,目送著己方大軍緩緩入城,臉上帶著一絲殺伐之意。
「趙中天呢?」
「我南疆軍征戰日久,暫且停留在吳州城休息一陣子吧。」
灰色的煙柱緩緩升騰,整座吳州城都瀰漫著一股血腥味,這裏明顯經過了一場血腥大戰。
主帥都這個樣子了,你還指望底下的士卒們死命守城嗎?城內的軍心一點點渙散,而隴軍攻城的大好時機便來了。
「報!將軍!」
「按照陛下的意思辦吧,休整完畢的軍伍,陸續北上!」
戰火平息了快一個月的揚州城還是有些寂靜沒落,遠沒有恢復當初的繁華。
讓我猜猜,阮志雄那邊的戰事有結果了?」
「入城!」
吳中道畢竟是周嘉慶的根基所在,許多文官武將都是他的死忠,所以這裏的各郡縣反抗者甚眾。
周嘉慶起兵之後就將吳州城定為了臨時國都,但自己卻率兵常駐青揚一帶與隴軍對陣,把吳中道一線的戰事全權交給了趙中天。
獨孤承業輕聲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