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2369章 書院之行(四)
塵岳輕聲道:「武將主戰,文人主政,諸位只需要治理民生,為涼地培養人才就行。
悍勇殺伐的氣勢要有,治國齊家的本領也不能差了。
塵岳喃喃道:
「哈哈。」
凌詢在朝著塵岳點頭示意和重新坐了回去,或許是當著塵岳的面發言有些緊張,胸口還在不斷起伏。
柳鶴平靜的說道:
「萬一老先生教出來的學生都是您這個脾氣,那以後的涼地官場可怎麼辦啊。」
柳鶴雖然沒有回答,但老人的笑容表現出他現在很是欣慰。
「王爺說的有理,但實在是不願看到將士們又血染沙場。」
柳鶴輕聲道:
哪知塵岳的反應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他們也剛剛獲得一場大勝,擊敗了江南周嘉慶,收降雪趙兩家,實力比起咱們來有過之無不及。
塵岳當初建立北齋書院的目的之一就是為官場儲備年輕的人才,以前的涼幽二州,讀書者很少,許多官員都是從中原派過來的。
「行了,不說這些了。」
「諾!」
「那今天就先這樣。」www.hetubook.com.com
「氣宇軒揚,氣質不俗,哈哈。」
「王爺,我這個老頭子性子直,有話我就直說了,還請王爺不要見怪。」
「涼地的男子,不能一直提刀上戰場,也該讀書識字,治天下可比打天下要難得多。」
此前對燕是驅逐外敵、保家衛國,如今對隴則是自己人內戰了。
但是,南邊的隴朝實力依然不可小覷。
塵岳郎笑一聲:
老人長嘆一口氣:
「咳咳。」
一語言罷,塵岳朝著眾位學子彎腰行禮。
「臣等定不負王爺所託!」
你們這些學子可以監督,若是有哪個父母官敢虧待了英靈家屬,大可面呈本王或者宋老大人。
柳鶴撫摸著雪白的鬍鬚道:
塵岳沉聲道:
拜託了!」
塵岳微微點頭,看來這些事都在按照當初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老院長的眼光何等毒辣,塵岳字字句句都被他記在了心裏。
……
「說,老先生但說無妨。」
這個隴朝雖然換了一個皇帝,m.hetubook.com.com但是官員還是那批官員,朝政依舊是被大世家把持,看看現在中原百姓的生活就知道,他們還是只顧私利。
本王絕不輕饒!」
不僅是北涼,遼東同樣也是這個情況,一直舞刀弄劍可不是個事。
「明天一早,會有馬車在書院外等你們,本王會帶你們一起去英雄冢,祭奠歷年來的陣亡將士!」
要好好珍惜!
「王爺今天的這番言論,是要在這些學子的心中埋下一個種子啊,告訴他們,為官一方也應當始終牢記為和平生活辛苦付出的人。」
「諾!」
宋之鹿接過話茬道:
不是說那些官員做的不好,但是唯有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才知道涼地百姓的難處。
「如今我涼地手握江北半數之地,對燕又是一場大勝,軍心民心都達到了巔峰。
塵岳扭頭看向了柳鶴和宋之鹿兩人問道:
「說得好。」
本王希望不管是五年後還是十年後,你們都要始終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將士的犧牲換回來的。
「你和圖書我終將老去,北涼的未來,天下的未來,還是要看這些年輕人。」
「我等定謹記涼王之言!」
塵岳也很是贊同,輕聲問道:
若是讓宇文星辰一統天下,那我們這麼多年辛苦付出才換來的幸福生活又將灰飛煙滅。」
「哈哈哈~」
接著又有一人起身道:
「是啊~」
大家保住了,但我們不能冷了小家的人心,官府應該儘力照顧那些陣亡將士的家屬,讓其有路可活,不至於餓死街頭。」
塵岳打趣道:
屋中陷入了短暫的沉寂,大家都知道,還有一場更大的戰事在等著涼軍。
「這些年輕人底子都不錯,有才學。
總之就是一句話,任人唯賢。」
「看樣子是柳院長的高徒啊。」塵岳看向了一旁的柳鶴:
他們有的人留在涼幽朔三州為官,還有的去了中原,幫助郁岩白他們理政,畢竟冀東冀西四道也缺人。
「你,你,還有你們,將來你們中有不少人會進入官場,主政一方。
「但這一仗我們不得不打。
「唉。」
「老先生問的很好和*圖*書,這一仗實在是不想打。」
「說的沒錯。」
「老夫最討厭的就是書獃子了。」
今天塵岳接二連三的拿柳鶴開玩笑,他倒是一點不生氣。
「你叫什麼名字?」
幾位大人紛紛躬身行禮:
王爺真有信心擊敗擁兵百萬的隴朝嗎?」
塵岳喃喃道:
「王爺,我涼地參差百萬戶,投身疆場者不計其數,家家戶戶皆有人戰死沙場。
「對,你說的沒錯,這件事我涼地官府一直在做。
「哈哈,這個王爺放心。」
這句話說出來連柳鶴的臉皮都抖了抖,他教出來的學生怎麼這麼大胆,竟然還敢教塵岳做事。
「北齋書院成立也有數年之久了,從這裏走出去的學子都多少進入了官場?」
書院里的一間偏房裡,塵岳幾人分列而坐,輕聲細談著。
周圍的學子也有些驚疑不定,這番話要是惹得塵岳不快該如何是好?
柳鶴輕聲道:
塵岳的目光中帶著一絲好奇,這位老院長到底要說些什麼?
想要改變著一切,唯有將其徹底打爛重建。
北齋書院出去的學子,要挑起https://www•hetubook•com•com未來的大樑。」
雖然從雪家決定北遷的那一刻起,這兩個雪家在名義上就沒有關係了,但是要和昔日的族人在戰場上刀兵相見,實在是有些於心不忍。
聽到這裏,雪承義的目光暗淡了幾分,留在青州的雪啟龍率族人投降隴朝,這一點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塵岳輕聲道:
全場肅穆,所有學子皆起身還禮。
「以戰,方能止戰啊。」
「在下凌詢,見過王爺!」
「說起任人唯賢,還有誰能比宋大人更有眼光?這些事交給你們來辦,本王很放心。
塵岳苦笑道:
雪承義點頭道:
有時候就連我這個老臣也不得不佩服,年輕人的幹勁就是足。
不過你們還是要牢記一點,不可太過拘泥,盡量讓他們自由發展,千萬別培養成只知道讀書的書獃子。」
「粗略估算一下,也有兩三百人出了學堂,有些沒有為官,去了各地講學、開設私塾,也有一部分交給了宋大人,進入各地官府。」
柳鶴沉聲道:
這些人雖然年輕,但是各地官府和百姓對他們的評價很好,肯干肯動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