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漢儲君

作者:青春喚不回
大漢儲君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十七章 君王當坦蕩

第七十七章 君王當坦蕩

呂雉點頭,一家三口擠在一駕馬車裡,馬蹄陣陣,劉邦思緒萬千。
劉盈反應也夠快的,立刻道:「是叔孫通講的,我跟他學了不少東西,眼下國史館除了商山四皓,就是叔孫通說了算。」
劉邦搖了搖頭,他從馬車上跳下來,對著前來迎接的文武,朗聲說道:「立刻召見彭越、英布、吳芮、田橫等人,寡人要在滎陽,大會諸侯,共商大事!」
「此人是儒家嫡傳,只是人品稍微差點。當初寡人不喜儒服,他就換成了楚服。」
劉邦哈哈大笑起來,點指著劉盈,「你這個豎子,還在這裏哄阿父開心!你寫那篇文章,怕是已經流傳出去了,大凡讀到那篇文章的人,多半都會指著阿父後背罵!你要是在乎阿父名聲,你會那麼干?」
劉盈又道:「漢三年,霸王以挾持漢王後為質,迫使議和,漢王泣涕心傷,諸臣皆曰,事可從經,亦可從權。項羽挾持王后,不義在先,漢王雖假意迎合,不失道義。」
劉邦哪裡招架得住,慌忙道:「寡人不是那個意思!」
劉盈深吸口氣,語氣深沉道:「錄史,是要如實記錄,不分主次,悉數存留,以供後人揀選。可修史重在修這個字,而非史!」
呂雉突然扭頭,盯著劉盈,不由得問道:「盈,你告訴阿母,這是誰教給你的?」她不相信,一個孩童能懂這些,一準是有人和*圖*書教的。
呂雉又看了眼劉邦,「叔孫通是誰?」
劉邦眉頭緊皺,「照你這麼寫,阿父屬實是背信棄義之人了!」
劉盈哪裡肯服氣,偏偏呂雉在這裏,他又不能爭吵,只能耐心道:「阿父,你根本不知道先生的苦心,修史並非錄史,二者絕不相同。」
劉盈怔了下,就說道:「阿父所講,自然是對的。唯有真實,才能流傳後世,生生不息。只是牽連到您,唯恐有損聖明啊!」
劉邦再度深吸口氣,似有所悟,「這就是你說的修史,對吧?」
劉邦眉頭一皺,氣哼哼道:「這就是乃翁厭惡儒士的原因,一個個巧言令色,文過飾非!你這個豎子,到底打算怎麼寫?說出來,讓我聽聽。」
「監修國史?盈啊,你這個豎子到底在幹什麼?」劉邦皺眉質問。
劉邦哼道:「既然如此,就該秉筆直書,怎麼聽你的意思,還能隨意篡改,你不要敗壞史家名聲!」
劉邦斷然說出這話,就連低著頭,默默聽著的呂雉都抬起頭,痴痴望向劉邦……自己這個良人,年紀又大,人又無賴,還濫情,不講道理,一身的臭毛病。
劉盈眨了眨眼,略微想想,就說道:「漢三年,漢王同霸王議和,划鴻溝為界,後漢王諸臣紛紛進言,漢王亦為之心動,旋即興兵,圍攻霸王。」
劉盈道:「那時候還沒想https://m.hetubook.com.com清楚,現在卻是有了些眉目,始皇帝做了書同文、車同軌,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接下來還要讀同一本史書,尊奉同一個祖先,有著共同的是非取捨……只有如此,才能從里往外,徹徹底底變成漢人。有了漢人,才有漢家天下!」
呂雉緊皺眉頭,哼道:「這是個玩弄文辭,曲意逢迎的奸佞小人,你怎麼能讓他來教導盈?大王,應該另擇名師才對!」
「胡說,修史修的不是史,是什麼?」劉邦怒道:「叔孫通這個小人,把你都教壞了!」
他沉默良久,才緩緩道:「盈啊,當初你說新秦人、老秦人,就有這個意思吧?」
劉邦眉頭緊皺,仔細琢磨,他看了看呂雉,「他,他說的好像是一件事啊?」
看你還敢不敢跟乃翁作對?
馬車回到成皋,劉盈問道。
群臣齊聲讚歎。
呂雉面容嚴肅,思忖道:「雖然是一件事,但聽來大不相同。前一種只是闡述事情,后一種多了許多筆墨,書寫心思,讓人體會其中的艱難。」
劉盈怔怔道:「阿父,你很敬重史家?」
「那您是什麼意思?」
或許就是英雄氣吧!
「阿父,您準備立刻就對項羽動手嗎?」
劉盈撓了撓頭,「也沒幹什麼,就是收集史料,編纂歷史,知古之興替,鑒當世之人而已。」
劉邦的話音剛落,在https://m•hetubook•com.com場眾人都傻傻看著劉邦,這,這是什麼意思?
「非也!」劉盈立刻否認,「阿父,你還記得當初在關中的時候,我問過張良師父,他和始皇帝有滅國之仇,拋開國讎家恨,他承認始皇帝是雄主,但他對博浪沙的行刺,沒有後悔,只是後悔沒有擊中而已!」
「那是自然,崔杼弒君,太史一家,秉筆直書,不為權貴威壓,鐵骨錚錚,寡人豈能不知?」劉邦這人,雖然自己做不得俠士,但卻非常欽佩俠義之人,因此惡狠狠警告劉盈,「你要是敢胡亂修史,阿父絕不饒你!」
劉邦翻了翻眼皮,就對劉盈道:「你阿母的話也聽到了,乃公早就跟你說過,不要跟那些儒士攪在一起。我的話你不愛聽,你阿母的話,總不能不聽了吧?」
劉盈也不是真的想隨意捏造歷史,只要能講清楚前因後果就好。
劉盈這一拳頭打過去,至少兩千年的功力。
劉邦猛然吸口氣,傻傻看著劉盈,這番話的震撼,簡直堪稱霹靂擊頂。
「對,是站在漢家的立場上,來修訂史書。修史,教史,讓給所有人熟知歷史,這是我漢家的根據所在。所以孩兒以為,修史這等大事,必須在我們手裡,不能交給亂七八糟的人。」
張良首先大喜,立刻道:「大王,此計甚妙!當初周武王會盟八百諸侯,一起討伐商紂,如今大王會盟諸侯m.hetubook.com.com,共討項羽,也足以成為千秋佳話!」
劉邦眼珠轉了轉,所有所悟,看向呂雉,說道:「上車吧,咱們坐一駕馬車回去。」
過了良久,他才緩緩道:「盈啊,你講修史至關重要,關乎國本,阿父贊同。但阿父以為,縱然修史,也要修成良史,要讓人真正信服,要能夠真正流傳後世。不管是什麼人,看到這部史書,都要贊一句公允得體。畢竟這是給後世子孫看的東西,我們不能自欺欺人,也不能欺騙子孫,你說是不是?」
「大丈夫做了不悔,悔了不做!我既然敢做,就不怕後人議論!」劉邦冷哼道:「寫吧,都寫上,為君者,做事當坦蕩,不能以狐媚取天下!」
劉盈大呼冤枉,「我怎麼會胡亂寫呢!我只是稍微裝點一下而已,孔子修春秋,也是一字褒貶,孔夫子做得,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得?」
劉盈道:「我們修史,就是為了正人心,明立場。同樣一件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誰才是對的?又該如何看待這事情?身為漢王,您也不想下面人胡思亂想吧?叔孫通先生就跟我講過,儒家看重人心,而正人心的第一步,就是修史!」
劉邦依舊皺著眉頭,劉盈更加直白道:「阿父,修史就是給天下萬民,後世子孫一個共同的記憶。秦國不設史官,徒以秦法治天下,奈何秦法只能治秦人,如何能治楚人、齊人、趙人?阿和_圖_書父欲用漢法治天下,則要天下皆是漢人才行啊!」
劉邦皺眉頭道:「這事跟修史有什麼關係?」
但不得不承認,他身上真有一種很迷人的東西。
韓信同樣道:「大王,武王伐紂,以臣弒君,然後世依舊稱讚,大王討伐項羽,雖有背信之嫌,也是順天應人之舉啊!」
劉邦呵呵笑道:「漢楚之爭,非是劉項兩家之事,如今雙方議和,但天下依舊不定。邀請各路諸侯,共議此事,到底該怎麼辦,寡人聽大傢伙的,聽天下人的!」
說這話的時候,劉邦格外認真,全然沒有往日的嬉笑怒罵。
劉邦眉頭挑動,心裏的花都開了,你這個豎子,以為阿母回來,就有了靠山,殊不知啊,乃公有足夠的辦法,讓你阿母收拾你!
「有大關係啊!」劉盈道:「阿父,你還不明白嗎?如果六國各存其史,六國之人,皆惱怒始皇帝滅國之仇,心懷怨憤,一旦有了機會,就會揭竿而起,并力滅秦。」
呂雉雙眸閃光,看著劉邦,喃喃道:「盈,這就是帝王手段啊!」
劉盈斷然搖頭,「阿父冤枉,我那也是沒有辦法,畢竟您失去的只是名聲,阿母卻是活著回來了!莫非您認為自己的名聲,必阿母的性命還重要?」
劉邦倒是來了興趣,「豎子,你能講出道理,乃公就聽你的,講不出來,你就老老實實,跟著正人君子去讀書,當個聽話的好孩子。別讓乃公操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