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漢儲君

作者:青春喚不回
大漢儲君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一十章 龐大的東宮

第一百一十章 龐大的東宮

誰才是你的心腹!
「對!」張良笑道:「太尉這次北上巡邊,就有意對付匈奴。要對付匈奴,就少不了戰馬。太子的意思,與其讓太尉跟其他人爭搶膏腴之地,不如將遼闊的草場給太尉。助太尉養馬禦敵,想來太尉會更加歡喜。」
劉邦重重一嘆,「子房先生,那你看該怎麼辦?」
劉盈笑道:「阿父,這事您別跟我急……請師父教導,那是阿母讓的,就這些人,還是砍去了一半的結果。您要是不滿意,全都砍了,我才高興呢!」
而這一次,雍齒沒有因為彭城之敗,就離劉邦而去,相反,還立下了赫赫戰功。
「陛下,眼下諸臣是在爭奪東宮屬官的名額。」
聽懂掌聲!
而樊噲衝鋒陷陣,還在鴻門宴立下了大功,結果只有五千戶。
劉邦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弄明白張良的意思。
劉邦頓了下,又道:「還有一個人,更不能委屈。只是他該怎麼封賞,朕一時還拿不準。」
「臣,臣等不知!」手下人慌裡慌張道。
過了差不多半天時間,終於弄清楚了。
劉邦直接殺入了東宮,劉盈還在桌案前面,精心構思他的東宮屬官。
突出一個抽象!
「好!就按照子房先生的意思辦,封雍齒什邡侯,食邑兩千五百戶!」
為此劉邦前後三次攻打,才拿下豐邑老家。
「還有呢?除了這個昭文館,還有沒有?」
旨意傳出去,果然諸將都老實了,用不著再著急了,雍齒都有了,還能沒有我們的?和圖書
劉邦眉頭緊皺,過了好一會兒,又舒展開。
諸將擔心被皇帝猜忌造反,就真的提前造反?
他都不自信了,當得到張良肯定答覆之後,劉邦綳不住了。
怎麼說呢,就只能讓他先委屈一下,等著日後再往上加。不然給樊噲太多,其他人也比照著來,那就不夠用了。
子房先生的計策向來沒錯過,這回怎麼不靈了?
確定功勞食邑,然後再選擇恰當的封地,這個過程就快不了。
劉盈主動給劉邦介紹,「原來東宮有國史館,國史館下設太學,原來是教導將領子弟,關中才俊的,現在又增加了各地的孝子,為國育才,不能怠慢。我請仲父劉交幫忙,監修國史。除了原來的商山四皓,還有大儒浮丘伯等人,也即將進京,這事阿父不會反對吧?」
而雍齒則是逃到了魏國,後來劉邦還定三秦,大會諸侯,共同討伐項羽的時候,雍齒才又和劉邦站在了統一戰線。
劉邦頓時眉頭緊皺,若有所思。
劉盈笑道:「阿父誤會了,我這不是隨便安排的,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信您瞧瞧。」
「什麼?那豎子怎麼說?」
劉邦猛地一皺眉,他是說過,讓呂后多操心劉盈的學業,只是他不是這個意思啊!
好在呂澤不在乎這些,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呂澤,劉邦還是要儘快解決才是,他只能請來足智多謀的張良,共同商議。
劉邦眼珠轉了轉,又思考了一下,貌似還真是個好辦法。
事情www•hetubook•com•com怎麼就變味了?
「也不知道那個豎子跟太尉怎麼說的,太尉對他是言聽計從……也罷,這事就讓他們師徒商議去吧,不管怎麼樣,朕都答應。」
劉邦板著臉,教訓道:「你要多擇賢臣,任用賢士,疏遠小人,佞臣……這也是阿父給你的考驗,這個儲君不是那麼容易當的,你要想好了。」
「嗯?」劉邦大吃一驚,「草場?養馬的?」
劉盈這塊門庭若市,那叫一個熱鬧。
「廷尉?還有別的嗎?」
雍齒是沛縣的豪強,跟王陵還極好。
劉邦點頭,「是啊,曹參都給了一萬零六百戶,太尉斷然不能少,朕該封他兩萬戶,還是五萬戶?」
劉邦也算是鬆了口氣,可剛過兩天,又傳來了消息,諸臣又鬧起來了。
張良補充道:「幸好太子帶著那些小兒輩擒拿田橫,立下了大功,壓住了不少聲音,不然諸將鬧得動靜更大。」
劉盈笑道:「那就沒有什麼事了。」
「你!」劉邦急了,「你想幹什麼?」
怎麼還弄得這麼多人去搶?
其中最緊要的還是封賞功臣……儘管劉邦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只完成了二十幾人。
說完這些,劉邦才又道:「朕這些日子見不少武將,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交頭接耳,議論不停,他們在商議什麼?」
「他們到底在鬧什麼?」
「什麼?」劉邦再次吃驚,張良向來穩重,不是喜好大言恫嚇,這一句話,弄得劉邦都不會了。
和-圖-書不知就去問!還要朕教你們嗎?」
劉盈稍微一愣,就笑道:「不急,不急!」
「有啊!」劉盈笑道:「還有一個集賢館,這裏面主要是一些和我同年,或者比我稍大的青年才俊。他們也要讀書識字,砥礪本事,為日後儲才,阿父不會讓孩兒孤孤單單,全無羽翼吧?更何況他們都是年輕人,要想發揮作用,也要一二十年呢!」
「子房先生,蕭何的食邑暫定八千戶,朕準備日後給加到一萬戶,跟你一樣……你們一個在朕的身邊,一個坐鎮關中,是朕的左膀右臂,應該並駕齊驅,不分上下才是。」
只是東宮屬官不就那麼多嗎?
張良含笑點頭,「多謝陛下垂青,確實不能委屈了丞相。」
劉邦若有所思,喃喃道:「這倒也不是不行。」
封侯的難題在於要先確定功勞,然後確定食邑,再然後,還要根據食邑數量,找到對應的地方……這些徹侯都是實封的,是有封地的。
提到了這個名字,劉邦就咬牙切齒。
劉邦幾步衝到他的近前,氣哼哼道:「你把朝臣都弄到了你的東宮,還說不急?」
「你請了多少?」
劉邦翻了翻眼皮,「光是國史館,要不了這麼多人!」
劉邦越想越氣,乾脆把張良叫過來,君臣一起去東宮瞧瞧。
「豎子!他這是要篡位奪權啊!」
張良道:「陛下可是在擔憂太尉?」
因此在劉邦起兵之後,雍齒投降了魏國,替魏國鎮守豐邑。
群臣往來,不論文武,黑壓壓和*圖*書的,不知凡幾。
反過來說,樊噲才五千戶,你們還有什麼臉要更多?
劉盈猛地抬頭,一見劉邦黑著臉進來,殺氣騰騰,眉頭立起。
簡直豈有此理!
「陛下,既然如此,就給雍齒封侯,眾人見他都得到了爵位,自然會安心的。」
劉邦叫住了他,「你拿的是什麼公文?」
劉邦聽到這話,頓時怒目圓睜,好啊,你這個豎子,還說不想奪權?
是這個意思吧?
「回陛下,是廷尉的。」
「也不多,也就三五十個吧!」
「商議謀反之事!」
「對啊,所以我又設置了昭文館,此昭文館主管圖集詩書,教導學生……說白了,就是給孩兒請幾個師父。」
是那個豎子能幹出來的事!
「自然是雍齒!」
張良笑道:「陛下,有功諸臣之中,您最厭惡的人是誰?」
按理說雍齒應該站在劉邦這邊,無奈他心高氣傲,看不起老流氓,還多次出言侮辱。
劉邦驚得臉色驟變,怎麼回事?
劉邦看了好一會兒,突然喃喃道:「朕,朕沒有禪位吧?」
「太子的意思,他希望破例給太尉公爵,以示尊崇……至於食邑,太子的意思,能不能挑出一塊草場給太尉?」
等他趕到之後,徹底傻眼了。
這一次比前面鬧得還凶!
劉邦緊皺眉頭,這裏面要是沒事就怪了!
張良一笑,「陛下,這事情本來臣也想過,剛剛從太子那邊過來,他倒是有不一樣的看法。」
確定功勞這件事就很麻煩了,食邑的多少,也是大學問,比和圖書如夏侯嬰拿了六千九百戶,這裏面當然跟救了劉盈有關係,屬於佔了便宜。
見劉盈陷入思忖,劉邦心說讓你小豎子沒事總是拉攏人心,如今到了取捨的時候,我倒要看看,誰能進入你的東宮!
就算是張良,他也是剛剛得到封號,封在了留地,正好一萬戶,是名副其實的萬戶侯。更倒霉的則是呂澤,他受封周呂侯,但是當地食邑不夠,還要遷入人口,但考慮到勞民傷財,就暫時放棄了,因此呂澤的食邑就成了薛定諤的狀態。
張良卻是解釋道:「陛下,如今封賞了許多沛縣舊人,親近之臣,賞賜不可謂不豐厚。諸將計之,唯恐天下之地不夠封賞。自古以來,有功不賞,必定心懷怨憤,而陛下擔心群臣謀反,自然會想辦法誅殺,以除後患。而諸將預想到這一步,就只有提前商議,勾結謀反!」
「有,但不是臣負責……在集賢館,有三公九卿,各司其職。」曹窋答道。
就聽到一聲霹靂,「豎子,汝欲為天子乎?」
論起來,呂澤的食邑是一萬一千戶,比曹參還多了四百戶,但實際上,他的食邑還沒有樊噲多。
不多時,曹參之子曹窋從外面進來,手捧著一堆公文,前來面見劉盈。
教訓了劉盈之後,劉邦滿意而去,他這邊也有一堆的事情。
劉盈忙道:「阿父,我這裡是對應朝中三公九卿,分派了位置,但這隻是個影子而已。方便我了解朝廷政務的,沒有別的意思!」
得罪我的都封侯了,沒得罪我的還用說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