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太子的反擊
張不疑怔了怔,心中不解,但還是拿起請帖,撒腿就往外跑。
張不疑聽得目瞪口呆,「這是什麼意思?不是說把少府都給太子,只要能交上去宮中用度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收回?皇后也太不講道理了!」
劉盈忍不住哈哈大笑,「兄長,阿母又不是吃人的猛虎,你害怕什麼!更何況還有舅父和我,還有阿父在……我們能看著你不管嗎!」
「阿母,我請了辟陽侯,您也來一起赴宴,咱們母子好好感謝人家。」
「太子怎麼了?太子身邊也有我們啊!」
「也未必!」張良搖頭。
劉盈笑道:「兄長,我不會坑你的,這個位置非你莫屬……不過嗎,這麼大的事情,也不能你一個人扛著,我給你想個辦法。」
張不疑急忙道:「這個我懂,阿父雖然是陛下欽定的三個功臣,可您只是個留侯,沒有屬官,所以人畜無害!」
「記得,對辟陽侯客氣一些。」
「靠著你們?那太子可就前途堪憂了。」張良哂笑道:「幸好太子手段過人,竟然想到了以周呂侯之子擔任尚書,截斷內外,避免皇後身邊,聚集太多勢力,此計之高,我也愧不能及!」
呂雉眉頭一皺,半晌才冷冷道:「好,我去!」
想來秦始皇也是不敢亂賭的。
張不疑道:「太子,現在都成立尚書台了,呂台、呂祿、樊市人、周開方……他們都是皇后的親近人,皇后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張不疑翻了翻白和*圖*書眼,頗不以為然。
如果這位大公子繼位,或許秦朝就不會二世而亡。
張良道:「此事不好說,也就在這裏。皇后剛從楚營回來,毫無根基,她是願意看著太子掌權的。可時間久了,皇后也有了別的想法。而且前不久,陛下收了太子事權,親自部署了南征北戰諸事。原本太子掌管的事情,都放在了一邊,太子也什麼都沒說,就回東宮去了,皇后怕是心生不滿了。」
張不疑皺著眉頭,「阿父,這我就聽不懂了,太子和皇帝的事情,皇後有什麼好不滿的?」
「你想,太子身為儲君,監國攝政,理所當然。可我大漢以孝治國,皇后以生母的身份,監督太子,把持權柄,也說得過去……既然二者都可以,那就不免要爭一爭了!陛下也只能等候爭出來一個結果,然後才能下個論斷,定個規矩。」
「不要胡說!」劉盈瞪了張不疑一眼,「那是我阿母,你再敢出言不遜,我真的要罰你了!」
劉盈聽著,臉上含笑,「兄長說得很好,用不著擔心。」
「陛下不在京城,是皇后臨朝,還是太子監國,到底權柄在誰手裡,還沒有定論。」張良道:「此事陛下也沒有說,以我觀之,應該是故意的。」
張不疑吸了口氣,他確實不夠聰明,但是話說到了這裏,他也明白了,「皇后擔心太子不夠強,頂不住陛下的勢,她才要出頭,把政務扛起來……hetubook.com.com她這是為了太子好啊!」
張不疑委屈巴巴的,「太子,你也知道,我是一心為了你,你現在……」
張不疑氣哼哼抱怨。
可偏偏他又一腳踏進了旋渦之中,稍微不慎,就要萬劫不復!
張良哼道:「事情如何,我給你講清楚。」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秦始皇一統天下,和楚國讎怨最深。
「身居上位,號令天下,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丞相之所以權柄最重,那是因為丞相之下屬官不計其數,他們全都聽從丞相號令。太尉和御史大夫,也都如此。」
「太子,太子!你知道嗎,我阿父說,你的辦法,他都愧不能及,你比我阿父還聰明啊!」張不疑驚喜交加。
沒錯,呂台勝任尚書令,同時堂弟呂祿擔任了尚書僕射,作為他的副手。
張不疑眉頭緊皺,反覆思忖。
「人家對您和太上皇有恩,理當重謝,讓他放心,榮華富貴,與國同休!」
「太子,我瞧著皇后已經心生疑慮,她詢問我為什麼總來長樂宮,我只是都是至親骨肉,過來聆聽訓示,免得誤了國事。」
呂台稍微鬆口氣,可惶恐之心絲毫沒有減少。
張不疑默默聽著,眉頭緊皺,「阿父,這麼說還是皇后多事……她要是不過問朝政,都交給太子,豈不是太平無事了。」
張良又道:「不要忘了扶蘇故事!」
呂雉頓時一怔,「你怎麼想到他的?」
「我現在怎麼了?我好得很!」劉盈和*圖*書呵呵笑道:「替我跑一趟腿。」
在這個高官如雲,徹侯遍地的京城,實在是很不起眼。
「你要請誰?」
想當初,你把我們兄弟弄到這個世上,你沒有問我們的意見。
但是如果就認為這四個人無關輕重,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也正因為他身上有一半楚國血統,在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才會詐稱受了扶蘇命令。
也就是說,原來一個尚書,變成了四個人的尚書台。
呂台忙搖頭,「太子,你不知道,我從小就害怕皇后,是發自肺腑害怕。她必是埋怨我,接下來,她會不會重罰,會不會打我,殺我?」
能隨意到這個地步嗎?
「祖上造孽,才給你當阿父!」
張良又搖了搖頭,「你忘了一件事,皇后要想掌權,就要提拔她的心腹,任用她信得過的人。可是皇后信得過的人,未必是太子信得過的人。更何況久而久之,皇後身邊的人越來越多,勢頭越來越強,太子也受不了啊!」
張不疑答應,連忙就走。
現在你又把事情推到了我們頭上,那是你自作自受,活該!
「怎麼說?」
「太子,你看這樣行不,我也做了幾天尚書,要不你讓我換個位置算了。」
這樣一來,好不容易得來的大一統,還能維持嗎?
張不疑瘋狂腹誹,不過卻也聽明白了,「您的意思,皇后是出於愛護太子之心,才插手朝政的?」
「阿父,我就想不通,憑什麼讓周開方去,不讓我去?有我在尚hetubook•com.com書台,也能替太子盯著,有什麼事情,也能及時通報,免得他吃虧!現在太子寧可用無名之輩,也不用我,真是讓人傷心。」
張良哼了一聲,沒有搭理他,而是繼續自己的話頭兒,「陛下號令天下,靠的是沛縣的舊人。皇后出身呂氏,也有一批心腹。唯獨太子……」
同時樊市人和御史大夫周昌之子周開方出任尚書左右丞。
他一點沒有說假話,哪怕是老爹呂澤,他也不會這麼害怕,可就是這位冷著臉,輕易不發一語的姑母,讓他從骨子裡害怕。
幾乎與此同時,劉盈也來見呂雉。
否則他把扶蘇朝夕帶在身邊,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自然是請辟陽侯了,當初他侍奉太上皇,照顧阿母,在楚營之中共患難,沒有他的照拂,太上皇和阿母也沒法安然返回……身為人子,我必須重謝辟陽侯。」
此時的尚書不過是少府下面六百石的小官,新增的三個人,更是可憐,只有區區四百石。
說著,劉盈將一份請帖擺在了張不疑的面前。
太子邀請,更何況還有太上皇的意思,審食其哪敢怠慢,匆匆前來。
可根據國史館的史料,張不疑知道,扶蘇的母親,其實是羋氏,來自楚國!
呂台戰戰兢兢兩天,突然從相府傳來了消息,他陞官了。
這下子張不疑冒汗了,多虧了劉盈建了國史館,張不疑也看到了不少史料……其中扶蘇之死,就挺讓人扼腕嘆息。
張良苦笑,「哪有那麼容易啊!如
和-圖-書果什麼事,都能陛下一言而決,誰都要乖乖聽著,天下就沒有那麼多亂子了。這或許是陛下給太子的一個考驗。」
劉盈一翻手,笑道:「阿母剛剛給我送了個消息,讓我專心上林苑的事情,讓辟陽侯執掌少府,充實皇家內帑。」
呂台稍微坐了會兒,腦中不停盤算,竟是越想越怕,他匆匆起身,跑去見劉盈。
張良簡直聽不進去,說實話啊,他都懷疑是不是出了問題,這個豎子,是真的沒有學到自己半點的睿智。
「那是怎麼回事?」張不疑追問。
張不疑連忙乖乖坐好,凝神傾聽,生怕漏掉一個字。
張良呵呵冷笑,「蠢子啊,阿父早就說過,把你扔給太子,只要你二弟無恙就好……結果呢,你那邊出了點事,阿父就要過問。給人家當爹啊,就是沒法逍遙自在。早知如此,我就該孑然一身,輔佐陛下登基之後,我就去尋仙問道,遊歷山水,也好過在這俗世掙扎啊!」
張不疑驚得目瞪口呆,久久說不出話來……
還真是這樣。
他能讓一個身負楚國王室血統的太子繼位嗎?
劉盈呵呵一聲,「師父太客氣了,他是不屑於這種小伎倆罷了。更何況我的這點招數,也瞞不過阿母啊!」
張不疑不解,「為什麼故意的?陛下直說了不就行了!」
張良笑道:「豎子啊,你也不想想,大漢天下初定,諸侯王在外,悍臣在朝,呂氏的榮華富貴,皆繫於太子一身。你看到太子說放下手頭權柄就放下,會安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