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漢儲君

作者:青春喚不回
大漢儲君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零五章 太子的大志

第二百零五章 太子的大志

叔孫通怔了良久,苦笑道:「太子,此事不容易。」
劉盈沉吟道:「可以現在的情形,很難成就這樣的一套學問。」
走進去,過了三道牌坊,就往左邊一轉,一座文廟赫然出現在眼前。
學問上,諸子百家,也是唇槍舌劍,互不相讓。
叔孫通聽懂了,整個人也不好了。
然後東宮的人越來越多,未央宮的人也越來越多。
「新聖?」叔孫通的心明顯顫抖了一下,「太子,老臣怕是不夠。」
說完之後,劉邦就派人把劉盈提了過來。
「那儒家為什麼視墨家為死敵呢?」
這確實是他心中所想。
「你冤枉什麼?」
劉盈笑了,「先生倒是為了儒家不遺餘力。」
「這還用說,我大漢的顯學,必須是儒家!」叔孫通厲聲說道。
「陛下,太子奪臣等麾下隸臣,搶臣等門客,又收繳府中護衛兵丁……陛下,太子這是要除掉臣等不成?」
叔孫通咧嘴苦笑,「太子大志,老臣五體投地,只是此事做起來不會容易的。」
叔孫通怔了怔,搖頭道:「太子,這些人交給你,老臣是放心的,太常政務繁忙,我還有事……」
說起來老頭也是可憐,背負罵名不說,還省吃儉用,一心為了儒家,結果儒門弟子又有誰能理解他的苦心呢!
叔孫通傻傻看著前方,腦袋裡面完全亂了。
叔孫通一怔,「太子殿下,若真是如此,當以孔夫子居中!」
劉盈沉吟了少許,然後才緩緩道:「先生可知道我的志向?」
叔孫https://www.hetubook.com.com通笑道:「這就是太子所言,聚七國之人,為大漢子民嗎?」
「這個……門戶之見,非止一日。」
劉盈笑著點頭,「沒錯……這段時間,趙地變化天翻地覆,阿父親自統兵,抵禦匈奴,取得晉陽大捷。推行曲轅犁,趙地糧食豐收,輕徭薄賦,百姓負擔減輕。又舉孝廉,趙地人才入朝為官。如此一來,百姓看到了實惠,知道了朝廷好處。能做漢皇子民,能為漢帝效力,又何必為趙王驅使,你說是不是?」
劉盈將叔孫通麾下弟子,搶了個乾乾淨淨。
「先生,本來不想這麼早跟你說的,但我又沒忍住。」劉盈指了指正堂上面,供奉的一排神龕,笑道:「往後這裏要供奉諸子先賢,凡是進入太學的人,都要先來拜見。」
「是消化吸收。」劉盈笑道:「儒家最具包容,先生又是聰明人……何不吸收諸子百家之學,豐富儒術?」
劉盈點頭,又走到了左邊,這塊放著一個相對小一號的神龕,在諸子之前,類似一個引路人的角色。
他席捲京城,挨家挨戶,不放過任何府邸。
「那是什麼?」
秦以法家強國,短暫統一天下,二世而亡。
「別胡說!」
叔孫通搖頭,「這個自然不是。」
只不過這些人全是來告狀的。
春秋戰國以來,列國爭雄,彼此勾心鬥角,征伐不斷。
「臣明白,臣一定時常來東宮請教。」
劉盈道:「我意在融百家之學成一和_圖_書家之言!聚七國百姓為大漢子民!」
叔孫通點了點頭,「太子所言極是。」
沒有進東宮,而是去了東宮前面的太學。
繼續努力!
叔孫通道:「太子,當初不就是講過,要從諸子百家當中,選一套顯學,來治理天下嗎?」
劉盈笑道:「您的畫像還沒有畫出來,等畫好之後,擇吉日掛在這裏。您是大漢學宗,為漢家制定禮法規矩,勞苦功高。本想把您放在主位上,後來一想,您生性謙虛,肯定不願意,就放在這裏。意為由您引領學子,登堂入室,了解百家之學。先生以為如何?」
「學問上也沒有什麼彼此爭執不下的諸子百家,只有一門所有人都能認可的顯學……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大一統,先生以為如何?」
劉盈又道:「先生,剛剛我還和留侯談過墨子,平心而論,墨家學問,當真就一無是處嗎?」
如今難題落到了大漢的手上,落到了劉邦和劉盈這裏。
劉盈點頭,「確實不容易……但是也並非不可能。先生應該聽說了,趙地百姓就上了萬言書,希望廢掉趙王,由漢皇直接統轄趙地。」
叔孫通恍惚了一下,笑道:「太子為了老臣說話,不惜頂撞天子,老臣感激涕零,終生不敢忘懷。」
「不必妄自菲薄。」劉盈笑道:「只要先生能助我完成大業,融百家為一爐,新聖非先生莫屬!」
叔孫通一時恍惚,不解其意。
「老臣何德何能啊!竟然能受此等禮遇,太子殿下,過了,過了!」www•hetubook.com•com叔孫通嚇得連連搖頭,惶惶不安。
劉盈很委屈,「阿父,我冤枉啊!」
劉盈沒說什麼,車駕到了東宮外面,劉盈主動叫停了馬車,請叔孫通下來。
叔孫通繃著臉,沉吟良久,才用力頷首,「多謝太子指點,老臣一定儘力而為。」
不待老頭說完,劉盈就跳下馬車,拉起叔孫通,讓他上了馬車。
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名聲,把他放在這裏,只怕拜祭他的人,跟吐他口水的,還不知道哪個更多!
劉盈道:「我派過去的都是禁軍精銳……他們有朝廷特許,辦起正事,可比私兵強多了。仲父,您不會想干那種事情吧?」
和叔孫通聊完,劉盈通體舒泰,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叔孫通很尷尬,他確實政務繁忙,但不管多忙,總還能抽出時間……可是叔孫通更願意把時間用在教導弟子,弘揚儒學上面。
叔孫通湊到近前,赫然看到木板上面有三個字,寫的竟然是他的名字。
劉盈哈哈大笑,「先生終於承認了?」
劉盈只是笑笑,沒有說別的。
劉盈一笑,「先生,你要說過了,也有道理……這事情還在你的身上。」
周勃黑著臉道:「太子,臣的侯府總要有些心腹之人,辦事才放心啊!」
叔孫通眼前一亮,「太子,我現在就在做這些事情,如今朝廷的禮法,我已經改了許多,和周禮大不相同!」
「那先生能不能跳出來,心平氣和對待百家學問?」
劉盈又道:「趙地如此,接下來還有齊地、楚地、和*圖*書燕地……早晚有一天,都能如此。」
劉盈道:「先生,儒家要贏其餘的諸子百家,靠的不是將他們駁倒,消滅!」
天將降大任啊!
「太子,老臣日後時間多了,太子要是不嫌棄,老臣願意多去東宮。」
劉盈笑道:「容易也就不會麻煩先生了。」
「小了?」
劉盈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還不夠!要想真正成為漢人,還要有一套共同的想法才行。」
「你這個豎子,朕讓你找幾個屬官,你就橫生枝節,攪得京城不寧,你想氣死乃公不成?」劉邦破口大罵。
看著落寞的叔孫通,劉盈突然道:「先生,上車吧。」
「先生,秦朝是以秦人治六國之民,不免天下大亂。我大漢當以漢人治漢人,才能長治久安。沒有什麼齊人、趙人、楚人、秦人,只有漢人。」
劉盈含笑,「先生有這個心就好,這東西不是閉門造車的。」
劉盈轉身問道:「絳侯,我從你那裡帶走七十多人,又給你派了一百人過去……還不用你負責祿米,你說,是誰賺了?」
劉邦忍不住怒喝道:「爾等都是大漢功臣,朕的手足股肱,又怎麼會殺你們?放心,太子頑劣,朕一定嚴懲不貸!」
劉盈笑道:「既然如此,先生為什麼不常來東宮,指點我的學問,和我聊聊?」
這是問罪?
劉盈拉著他,走了進來,由於還沒有完工,裏面顯得有些雜亂。
按著叔孫通坐下,馬車啟動,劉盈突然道:「先生還記得當初相見嗎?」
「沒有!絕對沒有!」周勃嚇得https://www•hetubook•com.com慌忙擺手。
叔孫通道:「舍此之外,再無他想!」
劉盈笑著撤下上面的紅綢,對叔孫通道:「先生請看。」
「格局小了!」
叔孫通一驚,「竟有此事?」
「先生這邊請。」
「太子,這這是什麼意思?」
「先生,不要再被儒家拴住了手腳,您值得有更大的成就,成為天下所有讀書人仰慕的新聖。」
劉盈含笑,「我說您是大漢學宗,以後凡是太學門人,都要先拜叔孫通,再拜諸子,您意下如何?」
叔孫通怔住,劉盈連著問了三遍,叔孫通才猛地清醒,「太子,你說什麼?」
劉盈欣然大笑,他就欣賞叔孫通的靈活勁兒。
劉盈笑道:「先生如果只是盯著儒家,也只想著儒家,縱然儒家之人,也未必能盡數理解先生的苦心……可先生若能跳出儒家,放眼諸子百家,站在大漢的立場上,去審視百家之學,便是把先生放在主位上,也是理所當然。」
這還是劉盈第一次提起,叔孫通忙道:「願聞其詳。」
叔孫通臉一紅,「隨分從時,因勢利導。這也是聖賢教誨。」
「為何?難道儒學還不夠嗎?」
劉盈笑道:「先生一直以來,苦心孤詣,只為了復興儒家。你的用心,我當然明白,也十分欽佩。但我總覺得小了!」
叔孫通茫然不解。
「為什麼?」
七國百姓,彼此隔閡,絲毫沒有消除,以至於項羽殺入關中之後,依舊要分封一堆諸侯。
劉盈說完,叔孫通稍微沉吟,默默咀嚼,竟然驚駭莫名,脫口而出,「太子好大志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