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好孫兒
劉盈很認真點頭,「大父,我們正在歸納總結。」
老太公爭辯道:「你懂什麼,那是釣友,釣友之間,互相串換……今天他釣的多了,給我一些,我釣的多了,再給他一些,互通有無,互通有無你懂不懂?」
「你懂什麼?我這眼神不行,可我的心明白……這女娃真的不錯,等你阿父回來,就可以張羅婚事了。」
老太公思忖了一會兒,才皺著眉頭困惑道:「盈,從我年輕時候,就聽說匈奴南下,燒殺搶掠。這麼多年了,他們怎麼還在不停南下,人馬還越來越多了?你說他們老實在家,安安穩穩過日子不好嗎?非要來搶別人?搶到了還好說,搶不到,死傷遍地,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他們圖什麼?」
劉太公好奇道:「那你能不能跟大父說說?我是個糟老頭子,也聽不明白什麼大道理,可是瞧著你阿父一把年紀,還要出生入死,心裏就不安穩。你也小小年紀,難不成也要一直打下去?大父不放心啊!」
「大父,今天釣了幾條?夠吃嗎?」
老太公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絲毫不亂。
劉盈點頭,笑道:「大父,這事情說穿了,就是國家治理的問題……國史館那邊,一直在修秦史,眼下已經有了初稿,他們總結了不少東西,我也參与了,還提了不少看法。」
劉盈點頭,「大父,秦https://www•hetubook.com•com國外有強敵,時刻要戰,因此必須以重稅維持國家運轉……地方豪強,貪官污吏,一經發現,嚴懲不貸。所以關中百姓,縱然辛苦,也能吃上飯,不至於餓死。可秦國一旦統一了天下,沒有了外敵,依舊收取重稅,沒有及時下降稅率,這個問題就來了。」
「因為嚴刑峻法!因為打壓豪強,因為耕戰立國,不斷向外擴張。」
「哦?這話我就聽不懂了。」
劉盈稍沉吟,緩緩抬起頭,認真說道:「應該快了,匈奴這一次掉進了咱們的大網,冒頓肯定損失慘重!」
貴為太上皇,不必親力親為,可老太公不許旁人插手,他自己親自颳去魚鱗,剖開魚腹,清洗乾淨之後,又架上鍋,取一大塊豬油,煎起了小魚。
「萬不可像秦朝那樣,畢竟朝廷收了泰半之稅,無論如何,也沒法推脫責任,和老百姓解釋清楚的。就像陳勝吳廣那樣,起兵舉義,天下響應,根本阻擋不住。所有的怨氣,全都對準了朝廷!」
老太公臉黑了,攥著拳頭,很想打劉盈一頓,奈何他還捨不得。
「而如今漢家三十稅一,朝廷講輕徭薄賦,地方上還是會貪墨,還是會從老百姓手裡搶,但好歹會有所收斂,不至於把老百姓逼上絕路……而且就算他們真的把百www.hetubook.com.com姓逼上絕路,朝廷輕徭薄賦,朝廷還是好的,是這些豪強巨室,他們的糧倉里堆滿了糧食,不給老百姓活路。」
劉盈也不客氣,伸手抓起一條酥黃的小魚,塞進嘴裏,外焦里嫩,骨酥肉爛,他忙伸出一個大拇指。
劉太公點頭,「沒錯,這我知道,你阿父當亭長的時候,就挖空心思弄錢,弄到了錢,就跟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吃吃喝喝。我罵他,他還振振有詞,說自己夠仁慈了,其他亭長都比他手黑心狠。我偷偷打聽了,你阿父還真沒撒謊……老百姓活著太難了。」
老太公哼了一聲,「就好在她這個運氣上面……這是個有福氣的孩子,我能看得出來,你要相信大父的眼光!」
劉太公眉頭緊皺,「這我聽你阿父說過,可我想不通,沒統一天下的時候,秦國不就是這麼收嗎,為什麼就能行得通?」
不一會兒,香氣飄飄,離著老遠都能聞到。
「會,豈止是會!今天她第一次陪我去釣魚,拋鉤就有魚咬,一條接著一條的,我都看傻了。」
老太公一時遲疑,無奈道:「這麼說還是種田好,除非遇上大的天災,不然一年到頭,總能有些收成,不至於鋌而走險,提著腦袋玩命。」
「什麼清白?我看見您拿著一串錢換魚,還叮囑攤販,不要告訴別人,你當我不知https://www.hetubook.com.com道?」劉盈毫不留情揭穿老太公。
「厲害?她會釣魚?」
「好在哪裡?能陪著您老釣魚?」
「有!」
劉太公呵呵笑道:「這很好,咱們劉家德薄,幾年光景,就從亭長變成了皇帝,理當對百姓好一點,這樣才能得到民心。」
劉盈怔了怔,嘆息道:「大父,咱們和匈奴的風俗迥異,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他們除了放羊牧馬,就沒有別的產出……而且牛羊牲畜也不安穩,每逢冬季,一場暴雪下來,就可能凍死幾十萬的牲畜,沒有牲畜,他們也會凍餓而死,為了活命,他們就會南下搶掠。」
老太公漲紅了臉,太陽穴上的青筋條條綻出,「你個豎子,怎麼能污人清白?」
劉盈苦笑道:「大父,親朋之間,還能選擇不來往,可鄰居卻是沒有辦法,我們和匈奴湊在了一起,是即決勝負,又見生死。這是無論如何也躲不過去的。」
老太公提著竹籠回來,裏面裝著十幾條歡蹦亂跳的小魚。
劉盈笑呵呵從外面進來。
「那就沒有什麼穩妥的法子,能長治久安?」
劉盈怔了下,隨口道:「也沒什麼,新手保護期罷了。」
老太公欣然大笑,「喜歡就多吃點。」
老太公一邊說著,一邊將煎好的小魚放進了大碗,推到了劉盈面前。
劉盈忍不住大笑,「大父,可我怎麼見到的都www.hetubook.com.com是您拿著錢,跟人家互通有無?如果我沒記錯,這行為叫買賣吧?」
老太公卻興奮贊道:「這女娃好!」
「嘗嘗大父的手藝。」
劉太公呵呵道:「盈就是聰慧,你都講了什麼?給大父說說?」
「這樣一來,老百姓就不會把賬都算到朝廷頭上……出了事情,朝廷嚴懲貪官豪強,再把幾個帶頭鬧事的人處理掉,也就是了。」
「因為國家大了十倍,東方六國,地方豪強眾多,盤根錯節,一時清除不掉。整個天下,又沒有那麼多清廉能幹的官吏。地方上官吏貪墨害民,也沒法及時傳到京城。這些人都是要吃肉的,不留出足夠的空間,填飽他們的肚子,他們就會吃老百姓的血肉,把百姓逼反……然後將罪責歸咎給朝廷。」
想了想,老太公又哀嘆道:「盈啊,你說咱們漢家身邊,有這麼一群亡命徒,時刻惦記著南下搶掠,一個不慎,就會讓他們得手,這可怎麼辦啊?」
劉盈湊了過來,認認真真看了看,才問道:「您老人家不會是花錢買的吧?」
「這裏面最大的問題,其實就落在賦稅徭役上面。周朝是井田制,一塊地分成九塊,中間一塊公田是要交的賦稅,其餘八塊是給農戶自家的……粗略算算,周朝的田賦是九稅一,我大漢是十五稅一,還要降到三十稅一,單以稅賦來論,我們比周朝還要仁慈寬厚,愛惜百姓和*圖*書。」
劉盈道:「大父,其實三取其二,老百姓也不是不能活……咱們三十稅一,落到普通百姓身上,也不是這點田賦。」
「你這個豎子,就不能給你大父留點臉……不過啊,這往後我可就不怕了。」老太公突然由怒轉喜,笑呵呵道:「盈啊,你幫大父找的那個釣友很厲害啊!」
老人家的憂慮遮掩不住。
劉盈笑道:「大父,秦朝收泰半之稅,也就是說三取其二,足足是咱們的二十倍!」
劉盈笑道:「您老前幾天還感慨耳聾了,眼也花了,怎麼今天就改口了?」
老太公上了年紀,腦筋轉動慢了,足足夠了好一會兒,才聽明白,不由得伸出大手,撫著劉盈的背,欣然贊道:「盈啊,好孫兒!你能說出這番道理,看來我漢家天下,可保無虞了!哈哈哈!」
「夠!夠了!足有十幾條呢!」
劉盈埋頭吃魚,老太公看似隨意,實則很認真問道:「盈,你阿父什麼時候能回來?」
劉盈用力點頭,「大父聖明……其實之所以輕徭薄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主要是我們想收也收不上來。」
劉盈清了清嗓子,笑道:「大父,世人都批評秦朝暴政,這倒是沒錯。但如果把暴政歸結到始皇帝,或者是法家,又或者是秦朝官吏身上,就有失偏頗了。不然為什麼秦國能在幾百年間,不斷發展壯大,壓著六國打?而一統天下之後,反而迅速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