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漢儲君

作者:青春喚不回
大漢儲君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六十八章 誅殺

第二百六十八章 誅殺

說著,劉盈從袖子里取出一份黃絹,遞給了劉敬,卻是沒有給叔孫通。
曹參急忙點頭。
現在想想,也是荒唐。
只是他沒有料到,劉盈竟然會使出霹靂手段,直接把他送去了長陵,連商議此事的資格都沒有。
亭長劉邦!
之所以能有今天,真正不可或缺的,還是那個領頭的人!
每一件大事,叔孫通都沒有出錯。
叔孫通說完,卻發現劉盈一聲不吭,只是平靜看向前方。
傅寬臉色漲紅,跺著腳道:「我並非阻撓太子掌權,奈何我朝以孝治國,若是太子下旨,不為先帝守孝三年,世人必會議論太子,也會非議禮法,到時候,又該如何收場?」
其餘沛縣諸臣,也都痛哭不已,只是他們在痛哭之餘,還會向兩邊偷看,察言觀色,生怕會錯過什麼關鍵的事情。
群臣稍微遲疑,叔孫通就站了出來。
叔孫通說完,王陵突然站了出來,厲聲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行冠禮,監國多年,聰慧聖睿,人心所向。宜及早繼位,安定人心。如果守孝三年,國事怎麼辦?天下百姓怎麼辦?」
隨之而來,天下雲集響應。
大事商議妥當,劉盈才正式傳旨,讓宗室前來哭喪。
劉盈沒有慌亂,只是淡淡道:「此事先帝留有和-圖-書遺詔。」
不過是亂世當中的一朵浪花,無足輕重,只等著銷聲匿跡,連名字都無法留下。
從此踏上了滅秦的道路。
其餘諸臣,盡數稱是,莫有異議。
短短兩三年時間,他們就率領著十萬大軍,殺入關中。
只能頻頻看向曹參。
說完,他邁步去見呂后……
這是劉盈第一次以皇帝的口吻,曉諭群臣。
這並不意味著成功。
劉盈繼續道:「另擇吉日,籌備登基大典。」
劉盈道:「先帝驟然駕崩,遺江山社稷于朕。朕當仁不讓,必要光大祖宗基業,富國裕民,善待百姓,威加四海,震懾八荒。爾等皆是先帝信重之臣,心腹股肱。朕繼位之後,自然要秉承阿父之德,親而重之。還望爾等你那個勤于政務,共克時艱,同朕一起,處理好眼前的諸般事務,不至於出現差錯。」
這時候曹參才勉強收起哭聲,衝著傅寬呵呵一笑,「我兩鬢斑白,身體大不如前,說不定什麼時候,就隨著大行皇帝去了……陽陵侯說三年,未免高抬我了。」
「太子殿下,按照規矩,接下來您該守制三年!」
叔孫通一怔,連忙點頭,「唯!」
隨後劉盈也沒說什麼,只是道:「議一下阿父的兩號吧!」
毫無疑hetubook.com.com問,標志著新的時代到來了。
傅寬盯著曹參和王陵,「你們兩位能擔得起這個罪過嗎?」
這樣一來,劉邦的兩號就確定下來,可以稱漢太祖,也可以稱漢高帝。
傅寬道:「我並沒有說太子不能理事,只是要減少政務而已。周代設置三公,輔佐天下,就是為了這時候,如今三公齊備,皆是忠良,如何不能處理政務?大漢又會如何?」
「叔孫先生,你怎麼看?」
曹參念叨著,淚如雨下,哭得最是傷心。
劉盈沉默少許,點頭道:「可!廟號太祖!」
他為大漢訂立了全套的禮法……天子登基、百官朝會、太子大婚。
王陵臉一黑,二十七個月,能比三十六個月少多少啊?
「太子純孝,天下皆知。三年守孝,又是自古以來的規矩,豈能輕易改變?我大漢以孝治國,天經地義!」
劉盈又道:「傳旨天下,在各郡縣,建造太祖廟,四時祭祀。」
至於漢高祖……是什麼東西?
小小的沛縣,一個落草的亭長,兩個不起眼的小吏……誰會覺得他們能有什麼大作為?
其餘朝臣也只能紛紛跪倒,一起高呼。
從先秦時候開始,就形成了守孝三年的規矩,秦朝更是被定為律法,不可撼動。
直到有和_圖_書一天,突然傳來消息,擔當亭長的劉邦,在押運刑徒前往驪山的過程中,沒走多遠,就有人陸續逃跑。
項羽麾下,還有不少勝過他們的能人。
曹參帶頭,跪拜在劉邦的遺體前面,老淚橫流,哭得肝腸寸斷,幾乎昏厥。
「回太子的話,先帝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功最高,似乎該尊為高皇帝!」
所謂兩號,就是謚號和廟號。
眾人急忙看向劉盈。
隨後魯元公主劉樂來了,不光她,還有張敖,還有他們的兩個孩子,也都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像劉邦這種,開基立業的君王,為了表示尊重,不光是朝臣,就連普通百姓,也要守孝三年,這幾乎是不可撼動的事情。
太子劉盈,更是沒有選擇,必須深居簡出,好好盡孝。
曹參五味雜陳,只能躬身答應,轉身下去。
果然,就在這時候,執掌禮法的春官叔孫通站了出來。
可事實就是這麼不講道理,他們贏了,攻城略地,勢力越來越強大。
幾十年的老友,自小相識相知,一起偷雞摸狗,一起吃喝濫賭。
沛縣也沒法例外,曹參和蕭何一起,找回了劉邦。
劉盈默默看著眾人,目光從曹參、王陵、叔孫通等人身上,依次掠過,只是在傅寬身上,多停和*圖*書留片刻。
「陛下走了,臣也挺不了多久,怕是也要和陛下相會,到時候臣還想和陛下縱情飲酒,高聲唱歌!」
劉敬展開,急忙道:「朕不忍以一人之心,奪天下人之心。不忍以一人之事,誤天下人之事。故朕死後,以日易月,新君朝臣,只需守孝二十七天,天下百姓,只需三日即可!」
王陵怒道:「事情豈有一成不變的?三年時間不短,太子不能理事,置大漢於何地?」
叔孫通苦笑道:「守孝之事,古已有之,等閑確實不好更改……不過也有古籍上說守二十七個月即可。」
群臣再度點頭。
這也是審食其跳出來的原因,反正太子都要守孝,太后掌權,最是合適不過。
王陵立刻道:「聽見沒有?你把周制掛在嘴邊,我大漢還要學周朝不成?」
「還是請新君定奪吧!」
他已經很老了,鬚髮皆白,顫顫巍巍。
曹參將球踢給了叔孫通。
和其他人不同,曹參始終清楚一點,他就是小吏之才……打天下他是有功勞的,但是換成別人,未必比他差多少。
偏偏他們又一次贏了!
而如今,他閉上了眼睛,就躺在自己的面前。
滅秦之後,接著又是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
接下來的每一步,都關乎重大,只有順利完成,他才和圖書能流芳千古,不然只會貽笑大方。
眾人面面相覷,就在此時,張良突然咳嗽了一聲。
劉如意、劉恆、劉長、劉恢、劉友、劉建,他們伏在劉邦的屍體旁,放聲痛哭,撕心裂肺。
這時候的曹參並沒有落草為寇,而是在沛縣擔任小吏。
有些事情,當真是說不清楚的,劉邦剛落草沒多久,陳勝吳廣就在大澤鄉起義了。
傅寬的話,緊緊抓著孝道二字,王陵氣得咬牙,竟也沒有辦法反駁。
雖說劉邦對這個女兒算不得好,但這個女兒哭得是真傷心!
無數人的命運,因此改變。
劉敬讀完之後,慌忙跪倒,高聲大呼,「先帝聖德!」
於是亭長變成皇帝,小吏變成宰相。
王陵的話,引來了不少贊同。
眼瞧著沒法完成任務,劉邦索性把人放走。帶著少數心腹,到了芒碭山,當了強盜。
劉盈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但同時也有人反對,比如陽陵侯傅寬。
兩人一時錯愕,其餘諸臣也不好說話。
他們痛哭之際,張不疑匆匆趕來,在劉盈耳邊低聲道:「審食其……死了!」
尤其是劉長,竟是最悲傷的那個。
滿是滄桑的老臉上,還掛著淚痕。
畢竟和天子駕崩,新君登基比起來,那些事都是毛毛雨。
赫赫揚揚的大秦朝,就怎麼沒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