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混在北平當知縣

作者:樹上木
大明:混在北平當知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安:不明說,但就是報復

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安:不明說,但就是報復

朱棣一愣。
「又是道衍法師?」
郭安道:「是啊,所以微臣苦思冥想,絞盡腦汁。
郭安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那不知殿下可讓誰來擔任祭酒一職?」
郭安說道:「殿下,微臣對他們的期望是,書院的學生從小都會坑蒙拐騙……不對,應該是會治農,治工,治政……
他們在書院內的每年,都需要下地耕種五日,或是當個副掌柜活動十日,又或者擔任各州縣吏役二十日……」
朱棣發愣道。
「哦?」
隨後,突然意識到什麼,朱棣驚詫的看向郭安,「郭卿莫不是在報復道衍法師?」
而書院便是需要培育他們的權謀與辦事能力。
然後寫寫文章,念念詩詞,或是因為某些原因氣順不上來,便到處惹是生非,到處嚷嚷,還上奏疏彈劾這個彈劾那個,反正就是見不得別人比他好,再吸食著民脂民膏……」
「殿下,要是孔聖人知道這些後世子弟打著他的名頭,乾著這些勾當,微臣擔憂孔聖人要直接被氣的復生過來……
同時,咱也可以將工學、農學展現給那些讀書人。
郭安點頭道:「殿下,微臣覺得道衍法師最為合適不過。」
「殿下,微臣記得,道衍法師博學多識,為通儒僧人。」
隨後,郭安再次問道:「殿下,那司業一職?」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好奇,「那郭卿準備讓書院教導出一群怎樣的書生而來?」
郭安認真道:「殿下,道衍法師可是精通儒釋道三家之學,從小便遊歷天下,拜訪各家大儒,得道高人。
有些不想理會郭安了和圖書,便轉移話題,「可是,道衍法師乃是一位得道高僧,怎麼能教導得了這種學生?」
如此,道衍法師必然見多識廣,且深知天下之事。
郭安左右看了一圈,低聲回道:「殿下,微臣並不想書院教出的學生,都是一群不知變通,只知引經據典,張口仁義道德,閉口子曰之乎者的腐儒。」
朱棣更是疑惑,「郭卿有了人選?」
朱棣緩緩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郭安。
郭安大喜,「如此兩日後,隨著那位致道老先生的到來,必然會還能帶來一眾夫子。」
「此事,咱與朱長史商議一番。」
郭安道:「殿下,微臣只為了利益。」
朱棣神情微怔。
區區一群書生交到道衍法師手中,哪怕是像金忠那般憨厚的人,也都能變的聰明伶俐起來。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心虛,隨即便滿臉不耐道:「行啦,行啦,道衍法師只是一介僧人,如何能與你這王府長史有怨?」
朱棣眼睛一瞪,滿臉驚詫的看向郭安。
「道衍法師?」
「是極!」
如此,等到那些讀書人認識到工學與農學可以讓他們賺到更多的錢,吃到剛好吃的美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他們便會逐漸開始注重工學與農學……
朱棣直接回道:「自是教化北平府的百姓們。」
「此老先生竟為四輔官?」
朱棣神情變幻片刻,便是兩眼發光,滿臉激動道:「世上怎麼會有此種讀書人?」
朱棣的臉色已經沉了下來,他可是深知這些讀書人成事不足,敗事一個頂倆的本hetubook•com.com領!
郭安不由有些疑惑,「殿下,如此專業對口的德高望重大儒,為何微臣從未聽過,而且家父與岳丈大人也從未向微臣推薦過?」
朱棣淡聲道:「十三年,父皇聽聞其賢明,將其招為夏官,而去年父皇取消了四輔官建置,致道先生也就空了下來。
朱棣:「……」
郭安急忙道:「殿下誤會了,微臣只是覺得書院對殿下,對燕王府來說至關重要,需要一個腦子靈活,可牢牢看住書院的王府賢才才可擔任。」
說完,便看向郭安,「郭卿如何耗費心血是為何?」
郭安繼續道:「微臣斗膽請教殿下,您開建書院初心為何?」
朱棣微微點頭。
朱棣一臉堅決,「咱自知道衍法師博學多廣,腹中多有賢才,但他為僧人,而書院祭酒一職至關重要,需儒家德高望重之人才可擔任。」
「郭卿,你這可是……掘儒家的根啊!」
朱棣問道:「此種大事,道衍法師可行?」
朱棣又道:「那你要讓讀書人變成工匠……」
郭安一驚,連連搖頭,「殿下莫要冤枉微臣,微臣絕對不敢……微臣也從未有過此種大胆想法。」
郭安立即回道:「殿下,有啊!」
郭安一臉自通道,「既然道衍法師如此精通儒學,為何不能成為書院祭酒?」
能成為四輔官,便足以證明那老者有大才,心思還質樸,對於新建起來的書院來說,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
要不然,前幾次,父皇也不會大開殺戒。
那可是四輔官啊?
「此事萬萬不可。」
和*圖*書安重重的點著頭,「殿下,書院那數萬藏書,只要那些讀書人會識字,什麼先賢至理學不到?
而有了這些讀書人,書院周圍的地價都會瘋狂上漲,我北平府的地價也會上漲。
朱棣道:「再過兩日,便會到達北平府。」
郭安一臉認真的回道。
「甚好!」
同樣,他們消費的越多,北平府的百姓們便能賺到更多的錢財……而咱燕王府也就能賺的更多。
而致道先生今年已經七十有六,皇兄聽聞咱的難處,便將此人舉薦給了咱。」
前元又召他為陝西儒學提舉,但致道老先生卻是以守孝為名,一直隱居鄉間十數年,一直在鄉間教授學生,故門生弟子眾多,與山西、河南、北平等大儒都交好……」
說著,郭安便再次建議道:「殿下,微臣真是覺得那書院司業一職,真是非道衍法師莫屬。」
朱棣有些心動了。
朱棣緩聲說道:「杜敩,杜老先生。」
朱棣問道。
朱棣問道:「這些讀書人都是嬌生慣養的,怎能願去干這些活?」
「另外,雖然書院收的學生不需要交學費,每年仍是需要在他們入學前告知。
至於此人是否為太子舉薦,完全不重要。
「郭卿,書院乃是儒家書院,祭酒掌儒學訓導之政,而道衍法師乃是僧人,怎可去擔任祭酒?」
郭安不由一臉疑惑,他好像從未聽過這位大儒,「殿下,不知此老先生是何方高人?」
可是,他心中還是有些過不去,他雖不喜讀書,但也還是有些執念的。
郭安正色道:「殿下,微臣認為,只要讀了儒家和-圖-書典籍,他便是儒家讀書人,哪怕是他再研究工匠之學,也是儒家弟子,儒家弟子便應包羅萬象……
在整個燕王府內,此事非道衍法師莫屬。」
在潞州州學時,便選聘為直學,輔助管理州學的田產、錢糧、書本、祭器。
郭安道:「殿下,微臣只知道,建造書院,便可給我北平府教出源源不斷的讀書人,同時也會吸引了更多的讀書人。
見多識廣,遇事會解決,而不是只會坐在高堂上,有事推脫責任,遇事欺壓盤剝百姓。名為賢才,實則卻是百無一用……」
「利益?」
朱棣解釋道:「杜敩,字致道,山西壺關人,自幼天資聰穎,才華橫溢,熟讀四書五經,尤精《易》學。
再者,要是殿下花費十數萬兩銀子建造出的書院教導出來一群這樣的學生,您氣不氣啊?」
郭安:「殿下,微臣便是!」
一個個什麼本事都沒有,整日只能領著朝廷的供米例銀。
「為何?」
朱棣沉聲道:「咱定要一個個將其都給砍殺了。」
朱棣連忙問道:「人在何處?」
看著郭安那貪心的嘴臉,朱棣嘴角微微抽搐,提醒道:「郭卿,咱書院好像已經不缺夫子了。」
儒家書院混進去一個和尚,還直接擔任司業,那豈不是一隻老鼠掉進的飯鍋……有些……大大不妥?
雖然四輔官都是一些淳樸的鄉間老儒,但那也是相等於一個大明的丞相。
四輔官是老朱在殺了胡惟庸,罷中書省后,新建的頂替丞相的官職,因此四輔官位於公侯和都督之下,六部官員之上。
郭安不由滿臉激和圖書動,「殿下,此老先生何時能到北平府?」
郭安一臉疑惑,「殿下這是何意?微臣與道衍法師無仇無怨……嗯?殿下,難不出道衍法師得罪過微臣?……只是,為何微臣並無記得?」
鄉試一舉奪魁,為解元公,便任潞城教諭,后又升任台州學正……
「杜敩老先生?」
終於發現,我北平書院不需要什麼大儒,也不需要什麼舉人進士,他們只需要會堂堂正正賺錢,知農事,曉工商,再者要是知道如何治理一縣一城便可。」
「殿下,咱書院缺,咱燕王府也缺,北平府更缺。」
……當然,更重要的是道衍法師乃是得道高僧,行事公平公正,還忠於殿下。」
朱棣不由有些疑惑,「司業為祭酒副職,自當為咱王府心腹,難不成郭卿有意任之?」
只要一個讀書人變成工匠,或是農家學者,日後便會有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變成工匠與農家學者……咱燕王府可用之才便越來越多,不枉微臣白費這麼多的心血……」
郭安耐心的解釋道:「殿下,只有大儒與夫子多了,那些讀書人才不會恃才傲物,殿下才會好壓榨……管理他們。」
郭安也微微鬆了一口氣,回道:「原來如此,微臣這就放心了,微臣怎麼能與道衍法師結怨呢?」
難不成,儒家弟子只能整日乾乾淨淨的坐在椅子上,手中抱著一本典籍,搖頭晃腦的誦讀著,作為一個百事不通的蠢秀才。
郭安道:「殿下,要是有人不願,便不能來書院當學生。當然,要是有人掏錢雇傭那些家裡貧瘠書生去替他們體驗這些也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