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增產兩成!
朱棣自然不會捨不得,要說燕王府做出的最好功績,還是這片稻穀。
朱棣身為燕王,自是知道,這種水稻增產的方法,對大明能有多重要。
父皇知道后,能有多高興!
一眾老卒滿臉興奮的應道,「殿下放心,我等很快就割出來!」
這次,自然也是下意識忘記了……」
但是,又不願站在稻田外打擾殿下的雅興,便與丁老將軍,還有朱千戶等人,躲避在此處!」
「郭家四位大賢,每人在宛平縣內賞三進宅院一座,另外每人賞白銀兩千兩!」
凡是,出現這麼一塊稻田,對於那一縣的主官來說,便是功績。
「不知是何喜事,竟讓殿下如此高興?」
朱棣再次道:「凡是幫諸位種植水稻的老卒與護衛,每人賞銀一百兩。
一旁,郭安都是驚了下,朱棣這一賞,直接賞了兩萬多兩銀子,有點豪橫的過分。
「是,殿下!」
「見過郭長史!」
「這……」
丁尚與郭秉雍、郭直等人,頓時滿臉激動的行禮。
很快,一眾老卒與護衛們,便鑽進稻田內,割了起來。
「普通稻穀為三百九十斤!」
朱亮不敢有任何耽擱,同時也是滿心激動。
「稻種?」
上百個老卒與護衛,收割兩畝稻田,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足足多了兩成!」
然後,再用十多個秤開始秤。
老卒拿著鐮刀,直接在兩側掏出一畝稻穀。
「恭喜殿下……」
「多謝殿下!」
哪怕她剛剛成為燕王妃,腹中還懷著朱家血脈,還是被那位派去鳳陽,隨著自家殿下耕種田地。
一畝地只要
和-圖-書能多產出一百斤糧食,都可以活成千上萬的百姓。
「哈哈哈,妹子,郭卿真是咱燕王府的賢才啊!」
「正是!」
最重要的是,南方那幾個省,尤其是江南地區的那些富商與士紳們,必然都會跑來北平府,向他們高價購買培育這些稻穀的秘方,又或者高價購買這些良種。
說著,郭安又忍不住蹲下,從籮筐內拿起兩個杏,遞給朱棣。
朱棣道:「此種稻田,給咱割出一畝來,咱要知道,這一畝稻穀能收出多少斤穀子。」
見到這一幕,朱棣忍不住有些憤憤道。
「去年,郭卿便給咱,向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位農家大賢請過賞。
朱棣訕笑道:「妹子也應知道,郭卿愛財。以往,郭卿不論是發明透明玻璃,還是水泥,白糖,又或者是農場、張家灣碼頭,與高麗通商,咱都是將所得收益分與郭卿一成!
然後……
他們根本不用擔憂,他們立下這種大功,朱棣會捨不得賞賜財物!
「恭喜殿下,殿下識人之明,任由郭長史施展其腹中賢才,能做出如此大的功績,殿下也功不可沒!
甚至,將其獻給父皇,封個萬戶也不是問題。要是父皇欣賞郭秉雍、郭直等人,還有可能將其直接召進京師,賜予官職。
徐妙雲問道:「不知郭長史立下如此大功,殿下可有賞賜?」
豈不是大明盛世?
「諸位放心,此種利國利民,造福天下百姓,穩固我大明江山社稷之事,本王必然會全力支持!」
等到兩畝稻穀分別堆積成兩堆,立即顯現出了差hetubook•com•com距。
「是,殿下!」
在大明,從皇帝老朱,下到普通百姓佃農,對於糧食都十分看重。
想著,朱棣又有些坐不住,直接起身喊道:「丁管事,速速拿來鐮刀,咱要割出一畝,看其畝產多少!」
而現在,他們竟然可以在這麼小小的一個農場內,研製出可以人為製造稻穀增產的良種。
沒想到,今年四位農家大賢便研究出如此大的功績,咱甚慰……」
咱敢說,此種稻田,史書上都無記載!」
「竟然多了七十斤?」
而那位,只寵太子一人。
「參見殿下!」
郭安起身,對著朱棣微微行禮,「此種稻田,世間難有。微臣擔心大量人進去觀看,容易損失稻穗。
一堆明顯比另一堆大上一倍。
「殿下嘗嘗,農場的杏,味極美!」
當然,朱棣也有些心疼,但更多的還是歡喜。
「殿下,那一畝良種共有四百六十斤!」
要是郭秉雍、郭直四人再研究上幾年,甚至是十多年,那豈不是可以直接翻上一倍?
……
除了正在忙活的,所有老卒都拿著鐮刀,滿臉興奮的圍了過來。
朱棣直接瞪大眼睛,看著面前那一斛斛的稻穀,十分激動。
朱棣直接大笑道。
至於錢財,他們已經見識到了郭安給燕王府賺錢才能。
「多謝殿下!」
沒想到郭卿只是安排其族兄,在咱那農場里種了幾年地,竟然就做出如此大的功績,郭卿的功績,已然超越了那位郭太史……
「多謝殿下!」
朱棣眼睛一亮,「按照郭卿之言行事!」
「郭卿好是悠閑和_圖_書自在!」
「郭卿,咱仔細的看了一圈,此稻田裡的稻穗,一大半都是這般大的稻穗!而且,每一穗的稻粒都十分飽滿!
帶上信件與稻穗,便馬不停蹄的往京師趕去。
朱棣也不客氣,這會正好轉悠的累了,揮起衣袖,擦了下額頭上的汗,便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
徐妙雲一愣。
尤其是可以增產,還能當做良種的稻田,更是異常看重。
那一畝稻穀便給割完了!
但徐妙雲知道,自家這位殿下好強,崇拜那位,想要讓那位對他認可。
一眾老卒與農場護衛,都向朱棣與郭安見禮。
隨著一聲聲喊叫聲,整個農場都熱鬧了起來。
「殿下,郭秉雍與郭直幾位農家大賢研究成果顯著,只要他們一直研究下去,日後畝產六百斤,甚至是七百斤,也不是沒有可能!」
朱棣又親自折下五個稻穗,帶回燕王府。
「殿下沒有賞賜?」
丁尚連忙應了一聲,直接跳起來,往遠處跑去。
郭太史只是開墾出數萬頃良田,而郭卿此功績,則是可讓大明萬萬頃田地都增產,大明將再無飢荒……」
這會,一眾老卒已經開始用開了簸箕,並拿來了方斗。
朱棣道:「稻種!」
接過郭安手中的杏,便啃了起來。
同時,親自坐在桌案上,書寫一封信件,找來朱亮,讓朱亮親自帶著兩個禁衛,將此信件送往應天。
朱棣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一臉得意,「妹子,這才增產區區兩成而已,等過上幾年,那些稻種增產五成,甚至是一倍,父皇必然要親自前來巡視北平,賞賜咱……」
因此,咱也從來沒想過,賞賜郭卿什麼。
面對著這種可以增產糧食的方法,朱棣很快便回過神。
可以自家用,也可賣給一些大戶人家。
只要此事傳出去,天下所有人都會沸騰起來。
一直在稻田內看了半個時辰,朱棣才有些不舍的走了出來。
「郭秉雍、郭直四位大功,丁管事與一眾農場莊戶,亦是大功!」
而這會,郭安已經帶著郭二牛,蹲在陰涼下,滿臉悠閑的吃著一旁籮筐裏面的杏與李!
只待陛下知道,必然會重重誇讚殿下……」
說起稻田,朱棣頓時激動了起來。
見此,郭安笑眯眯的問了起來,「殿下,不知此稻田的糧種改造可算成功了?」
丁尚與一眾老卒與護衛們,又都是連忙滿臉感激道。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臉色大喜。
「小子們!」
當然,對於郭秉雍、郭直四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成就感,名望!
畝產四百六十斤的良稻!
本來,咱還相信,憑藉著人力,怎能改良水稻的稻種,讓其增產?
然後將其直接買下了,單獨收割,並留下來,捨不得吃,當做來年的良種。
一旁,郭安建議道,「殿下,也可在旁邊的那塊水稻,挑著長勢最好的一畝,割出來,比上一番!」
他們也早就眼饞面前這塊水稻,很長時間了。
長此以往下來,稻穀的產量一直在緩慢的增長。
「速速出來十人,拿上鐮刀,跟著咱去收割稻穀…www.hetubook.com.com…」
不過,有了之前那麼多物件的刺|激。
而自家殿下,雖然表現的十分不介意。
至於朱棣,則是直接來到內宮。
但是,在所有君王心中,還是以糧食放在第一位。
「恭喜殿下!」
因此,人們也都是越來越重視良種。
燕王妃徐妙雲一眼便看出來了朱棣那忍不住的激動興奮之色,忍不住有些驚詫問道。
哪怕是攻下高麗王京,將高麗王捉來大明;又或者從大海中捕魚;又或者是研製出水泥、透明玻璃、白糖、手雷、燃燒彈這些……
可惜,那位眼中只有太子……
自家殿下雖然經常說那位也喜愛他,但與太子相比,乃是天差地別。
又是一眨眼的功夫,兩畝稻田收割回來的稻穀,便被一眾老卒將穀粒給打了下來。
徐妙雲眼中閃過一絲好奇,「殿下,那位郭長史又給咱燕王製作出什麼神物來了?」
一旁,丁尚與郭秉雍等人,立即兩眼直勾勾的看向朱棣。
徐妙雲古怪的問道。
朱棣道,「郭卿的四位族兄,在農場研製了一年多,便研製出可以增產兩成的稻種,比一旁那田地中稻穀畝足足多了七十斤……妹子,那一旁的稻穀,也都是府上從各個農莊挑選出來的最好稻種,結果差距如此之大……
「殿下恕罪!」
徐妙雲靜靜的聽著,她知道,京師那位極其注重農耕。
甚至,陛下可以直接給他們封官。
雖然一個個都算是不小的功勞!
另外,農場剩餘老卒與護衛賞銀五十兩!」
丁尚與一眾老卒一個個都激動的熱淚盈眶,稱讚不已。
朱棣直接愣在了原地,他下意識的給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