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混在北平當知縣

作者:樹上木
大明:混在北平當知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三十五章 怕他個鳥的旱災

第三百三十五章 怕他個鳥的旱災

「王老啊,今年你們里的百姓們,都種上咱燕王府農場研製出的良稻了吧!」
不等郭安說話,門外便傳進來一道聲音。
「殿下慈悲!」
這些良稻的桿桿可比以前那些稻穀的桿桿要粗,一看就是可以長出大的稻穗的良稻!」
寧大廣顫顫巍巍的朝著朱棣與郭安拱了拱手:「燕王殿下,郭長史,老漢算過,已經有一個月沒有下過一滴雨了。
那書吏連忙跑了出去。
「……」
只有鄉鄰抱團,出去之後,才不會受人欺辱,才可安全一些,才可賺到更多的錢財。
這話一出,郭安與朱棣都不由一驚。
正好,這次難得聚集了這麼的士紳鄉老里長們,燕王府也沒什麼大事需要他們處理。
郭安迷迷糊糊的抬起頭。
辣椒籽,都是他從別人手中要來的,怎麼可能守得住?
「殿下,郭長史,這幾十年,咱北平府的災害便沒有斷過,水災、旱災、雹災、風災、地震、蝗災、瘟疫,讓咱北平府百姓苦不堪言。」
「找我?」
不過,這次的公房內,卻是安靜了許多。
至於其餘的一眾士紳與鄉老里長們,臉色則更是凄苦了不少,還有著深深的無奈,這種情況,他們也都已經有所察覺了。
「郭長史,咱們里的辣椒長勢也不錯,大傢伙都種上了辣椒,每家都是四畝。
「郭長史明鑒啊,咱宛平縣與大興縣,更需要社學!」
「小人見過朱長史!」
檢查無誤之後,便開始撥錢,開始修建社學。
等到再過今年之後,辣椒在整個大明種植開,利潤也就會緩緩降低!m.hetubook.com.com
現在根本不會,只有劣紳才會那般做!
社學大致的方向已經定下。
「郭長史,小人那邊便有百姓的孩童,每日需要走五十里地,去上學……」
「諸位都起來吧!」
「大旱?」
他們回去之後,便可在一眾鄉鄰族人面前,抬頭挺胸,說話也會硬氣很多。
他們自是看得出其中的區別,傳言果然不虛,這些宛平縣與大興縣的士紳與鄉老里長們,對於郭長史郭安很是親近。
但是,社學的夫子難尋!
「殿下所言極是!」
至於盤剝欺壓鄉鄰百姓?
「殿下吉言……」
「嗯!」
按照時間,咱北平府也該來災害了!」
「郭長史,咱大興縣很多的百姓,也都需要走三十里路,才能去蒙學!」
日後,他們家中的子弟可都是要去燕王府當差,去高麗、倭國為官,甚至去隨著燕王府商隊進行商貿的。
「多謝郭長史關心,這幾年多虧了燕王殿下,咱這些鄉里的田地,凡是靠近河流的,都已經引來了溝渠,我等平日都會去澆些水。
談論了大半年之後,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下詔禁用銅錢!
郭安微微點頭,也不願多說。
燕王殿下終於同意給他們建造社學了。
郭安開口說道:「朱長史,宛平縣與大興縣人口眾多,很多願意上蒙學的百姓孩童也很多。
諸位士紳鄉老們,也都想請求我燕王府給他們宛平縣、大興縣建造一些社學,不知朱長史覺得可否?」
「小人參見燕王殿下!」
「行了,行了!」
一個裡長眼hetubook.com•com睛直接瞪起,「郭長史放心,咱宛平縣大興縣的百姓們,心裏都透亮著呢,辣椒可是我們的搖錢樹,絕對不會有人敢將辣椒籽傳出去!」
只是,郭安不出門,但仍有人會主動上門來找他。
「正是,辣椒是我等的命|根|子,絕對沒人會將辣椒籽傳出去!」
「你這老貨莫要胡說,燕王殿下與郭長史都是咱北平府的福星,這麼多年了,都好好的,今年怎麼就會出現災害?」
「郭長史……」
郭安聽的頭昏腦漲,連忙喊停。
對於北平府下,各個州縣的情況,燕王府一眾書吏也都很熟悉。
好在,郭安身為長史,所在的公房還比較大,完全夠放下這些人。
「郭長史,咱宛平縣很多百姓的孩子,每日都需要走二十多里路,才能去蒙學!」
哪怕是很久沒見面,這些士紳與鄉老里長們,再次看到郭安,仍是滿臉激動與真誠。
而郭安也是極其容易被感染之人,也是十分的熱情。
「停!」
「郭長史,小人等人苦啊!」
而正好,對於那些社學的夫子來說,也是朱棣所需要的後備官吏。
讓糧食、布匹這些貨物的物價,開始直接上漲很多。
一旁,一眾士紳鄉老們,也都鬆了一口氣。
而且,各個溝渠都修到田地旁,還能將所有稻穀都給旱死?
只是,今年河流中的水流也比往年少了許多!」
不過,這次撥錢,卻是只能撥寶鈔。
「郭長史,宛平縣、大興縣一眾士紳鄉老們求見!」
對於宛平縣與大興縣的這些士紳鄉老里長們和*圖*書,朱棣也是比北平府其餘州縣的那些士紳鄉老們,要親近很多。
這一日,郭安正在燕王宮,長史司的公房內打著盹著,一個書吏走了進來。
「郭卿所言極是!」
好事多磨。
一眾士紳鄉老里長們,頓時滿臉大喜。
「自從殿下與郭長史來了北平,咱北平府的災害,才稍微少一些。
剩下之事,便是由各個知州知縣,還有那些士紳鄉老們,去各自組合,然後選定社學的地點,統計數量。
「去將朱長史請來!」
朱棣大笑一聲,道:「入他娘的大旱,咱北平府的百姓們家中都有存糧,怕他個鳥。
「如此,那便將他們都給請進來,再端上一些冰茶。」
「正是!」
隨著天氣開始漸漸炎熱,北平城逐漸像是一座蒸籠,郭安便窩在家中,一步都不想出去。
有了朱棣同意,一切都很好了。
「諸位不就是想要來讓燕王府,給宛平縣與大興縣,再建造一些社學嘛?」
因為,朝堂一眾朝臣,還有朱元璋因為百姓重錢輕鈔,多行折使,尤其是浙江福建的商賈百姓,更是直接用一百六十文銅錢,就可以兌換一貫寶鈔。
「前年,不是出現了水災?」
那個書吏滿臉恭敬道。
「是啊,郭長史,咱大興縣也比那幾個州縣的人口,要多上數千戶,憑什麼他們就可以建社學,還是五十戶就有一個社學,而咱大興縣居然只有五座蒙學!」
朱棣與郭安等人,也都很久沒和這些宛平縣、大興縣的士紳鄉老里長們交談了。
郭安與朱復等人往門外一看,頓時臉色一驚,連忙起身見禮。https://www.hetubook.com.com
其實,現如今很多士紳都完全可以出錢修建社學。
只要我北平府百姓們都還健在,那便無懼任何災害。」
「本官見過諸位鄉紳鄉老!」
郭安十分滿意的笑著,繼續說道:「不過,諸位也要有個心理準備,辣椒只是稀罕物件,並不是長久之計。
坐下之後,朱棣便一臉溫和道:「為了社學,諸位不顧酷暑,趕來咱王府,咱自是同意。」
「見過郭長史……」
今年,咱們里的百姓們,又能靠著辣椒多賺些錢了!」
「那便好!」
片刻后,朱復緩步走了進來。
「多謝燕王殿下!」
「這……」
如此,便禁止銅錢行使,令所有軍民商賈的銅錢,都要上交官府,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棄毀的,便要治罪!
一眾士紳鄉老們,都再次打起精神,不過眼中還滿是擔憂!
「咱自是同意!」
雙方雙贏。
「見過朱長史!」
一旁的王守石,忍不住瞪了一眼王世來,郭長史明明是在問他,這不要臉的王世來竟然這般奸詐,搶先回話。
「殿下?」
「是啊,郭長史,小人等人不服啊……」
稻田中,也要及時澆水!」
不過,王守石也不是輕易認輸之人。
「參見殿下!」
不到一個月的時日,便報上了燕王府。
本來,朝廷造鈔,令寶鈔與銅錢相兼行使,是為了便民。但是,民心刁詐,以錢鈔任意虧折行使,讓鈔法不行,不能便民。
「是,郭長史!」
朱復一怔,有些猶豫,「郭長史,不知此事上,可否請示了殿下?」
郭安這一句話,瞬間像是點燃了一個爆炸hetubook.com.com爐,一眾士紳與鄉老里長們,頓時一個個的瞪著眼睛,哭訴了起來。
「郭長史……」
一番很是客套的見禮,隨後才緩緩坐下。
「是!」
禁用銅錢詔令一出,倒是暫時遏制了,寶鈔快速貶值的之勢。
很快,一眾士紳鄉老里長們,便湧進郭安的公房。
看的一旁的幾個書吏滿臉驚愕。
一番見禮之後,郭安便忍不住問道。
而且,宛平縣大興縣這麼多人種植,能守這麼幾年,已經算是奇迹了。
一眾士紳鄉老里長們,都不由沉默下來。
因此,朱棣與郭安便與這些士紳鄉老們嘮了起來。
要是再不下雨,便是要大旱了!」
說不定,過上幾天,便下了大雨了呢!」
郭安再次喊停,隨後便急忙朝著一旁的一個書吏吩咐道。
說這個,一眾鄉老里長們,便是在感激的同時,臉上頓時滿臉擔憂。
郭安微微一笑,大聲說道:「諸位放心,我北平府的糧食已經豐收了三四年,北平府糧食充足,哪怕是來了大旱,也害不了百姓的性命。
「天氣如此炎熱,諸位為何這般辛苦趕來王宮尋咱呢?」
「郭長史,咱宛平縣治下的百姓,可比順義縣、密雲縣、薊州他們的百姓要多上數千戶!」
一眾士紳鄉老們,再次說道。
……
他已經有好久,都沒與那些宛平縣、大興縣的士紳鄉老們有什麼交道!
「小人見過郭長史!」
「今年天氣一直炎熱,有些異常,諸位都注意些,家中的糧食多積攢一些。
王世來一臉喜色的回道:「哈哈哈,郭長史放心,咱們里一百多戶,每一畝的田地上,都種上了良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