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雇傭貓
大明嫡長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官複原職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官複原職

劉瑾向邊上的秋雲使了個顏色,
現在,他是弘治十二年被貶,到今日已經有七年的時間,二十六歲的小青年熬成了三十三歲的中年男,人生中有幾個七年能像這段歲月這麼珍貴的?
用心思不要緊,只要夠坦誠,朱厚照是不在意的,反而是被這些話給誇得也滿足了些虛榮心。
皇帝這些天到軍機處來的頻率蠻高,因為本身離乾清宮也近。
朱厚照自己一個人在暖閣里踱步起來,來來回回走了好多遍思考他的去處,而且還要有一個理由。
「嘖。」朱厚照像是沒聽到劉瑾的話一樣,砸吧著嘴巴,一邊考慮一邊搖頭。
沒動他們都算給面子了。
軍機處里,四位重臣面色一變,他們都沒想到皇帝的心思動在了這個地方。
沒辦法,就只能晚上登府拜訪。
內閣是什麼?最早是幫助皇帝處理一些政務的秘書。到此時,也是皇帝最為看重的官員。
這話說的秋雲臉色升起一片嫣紅。她不知道皇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比喻,是故意的?還是有意的?早些年她還不會往這邊想,不過上次她可是和皇帝討論過一點點的……
秋雲矮身行禮,「求陛下恕罪,奴婢和陛下使了個小心思。奴婢想讓陛下用膳,便故意這https://m.hetubook.com.com樣說。因為奴婢知道,陛下是寬仁之君,也是節儉之君。」
「就這樣辦吧!」朱厚照放下筷子,往外向侍從室走去,「豐熙呢?」
浙江的情況,王華是干不下去了,留在那邊其實成了負面因素,因為他當初使得那個法子,搞得官員都不敢和他交往,而且即便他去別的地方做事也不對,甚至還容易嚇著人,可別又是皇帝要整治哪邊。
這得慎重。
「陛下……」韓文有些心驚,他少見的提出了和皇帝略有不同的意見,「臣以為這件事應慎重考慮。海禁,可是祖制。」
拖得時間久了,就會讓人看出來,皇帝對內閣不滿,萬一有什麼人從背後推波助瀾一下,說不定朝中就會興起倒內閣的事情。
這樣的官員,不支持皇帝,相當於一隻手使著不順暢,這不該生氣嗎?
因為這傢伙腿腳不好,所以有的時候皇帝會自己走過來,省得他麻煩。
但這件事也真是難為他們了,皇帝有了意見,結果劉閣老是視而不見,不聞不問,這樣下去萬一皇帝更加惱怒了呢?
所以只能讓他暫時處於半退休狀態,但他又是為朱厚照立下汗馬功勞的人,賞罰總歸是要分明https://m.hetubook.com.com的。否則人心要涼的。
浙江其實已經給收拾過一頓了,在朝的官員也一樣,朱厚照想著這件事不列入也行,反正大概率是可以做成的。
結果朱厚照一拿筷子,又懸在半空中停住,他還是在想事情。
在內閣值房,即便是他們現在也不敢說了,因為劉健嚴令不準在他面前談這件事。
復套需要強大的兵馬,強大的兵馬又需要錢,若想有錢就要開海,可開海就會招致很多人反對,反對的聲音一多,朝廷兵力再弱……
這樣,他才有心思把剛剛秋雲說的那塊又白又嫩的豆腐給放進嘴巴里,並且贊道:「很嫩,像小姑娘的臉蛋兒一樣嫩。」
秋雲點了點頭,但她沒有去和皇帝說什麼,而是去吩咐旁邊站立的宮女,「將這些都去熱一下,如果有些冷透的就倒了,不能讓陛下吃冷的食物。」
秋雲走上前,夾了一塊豆腐,「陛下嘗嘗,嫩不嫩?」
「咱們私下裡,再去找一下劉閣老。」
韓文稱是,「臣這就寫信去問。」
李東陽不是很明白劉閣老為什麼這樣,解鈴還須繫鈴人,這件事還得從劉健這裏突破。
「……陛下不說,但想必也是為出兵寧夏之事,生了內閣的氣。」李和*圖*書東陽分析著,「所以這其中的關鍵還是要想辦法消了陛下這口氣。」
這樣的話,皇帝到軍機處所商量的政務,內閣豈不是參与都沒能參与?
朱厚照給他們實際的例子,「江南海商之家,只要出海,十倍獲利是很有把握的,大明朝有好東西,朕去了解了,絲綢、茶葉、瓷器……只要運出大明,價格都很高。」
另外,到目前為止,皇帝依然沒有要讓閣員進入軍機處的表示,這是個什麼意思?
楊廷和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皇帝縱有一身的本領,但其實這麼些年也一直沒有大動作,不是因為不想,而是因為不能。
「那你們再商量商量吧,復套的事具體要怎麼準備。」
「陛下,用膳吧,否則該涼了……」
一步提到太高的位置肯定不行,這樣引來諸多非議,對王守仁本身也不好,而且其實到目前為止,他就當過兵部主事,之後就被貶去了貴州龍場。
「擬道旨意。免去王華浙江巡撫之位,調任其南京兵部尚書之職。貴州龍場驛驛丞王守仁謫守期已滿,令其官複原職,依舊任兵部主事。」
王鏊皺了眉,「可事情是需要做的。」
「好了,那就這樣吧。現在事情朕是說完了。接下來就看怎麼做了。大司徒,你給浙江m.hetubook.com.com去個信兒。眼看要二月下旬了,朕的少府令應該到了浙江了,總該有個音了吧?」
「朕知道,可如果不依靠海貿,國庫還要有銀兩,就只能橫徵暴斂了,否則復套的軍需從哪裡出?」
歷史上,王守仁是正德元年被貶,正德四年起複廬陵知縣,在這期間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
「陛下,微臣以為復套可以列入三年規劃。可開海之事,還是稍緩為宜。」
「就你心思最多。」佯裝怪了秋雲一句之後,他還是去拿筷子了。
「是,臣等恭送陛下。」
不過朱厚照又有些著急要用他,畢竟這樣的大才,是真正的國之柱石,有他在,東南西北隨意你挑,放在哪兒他就能撐起來哪兒。
而邊上的劉瑾聽完也是心思一動,陛下畢竟也是十五歲了。
這也不是皇帝小氣,講道理是要生氣的。
不過七年的時間雖久,但悟道的時間也提早了些,他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做事,王守仁可不是那些能活到七八十的高壽之人。
與此同時,朱厚照也收到了這些日子他最為心心念念的一份奏疏,奏疏是貴州來的:王守仁已經開始神神叨叨的講學了!
所以將王守仁官複原職反倒也是一個妙招,旁人一看就知道,皇帝對不起王華,這是要通過他的兒子和_圖_書來補償他了。
「可劉閣老,就當沒有這件事一樣。」謝遷也沒辦法,他畢竟還不是內閣的一把手,「……要不,下次的事,我們還是要顧及一下陛下……」
李東陽和謝遷都有些焦慮,私下裡兩人就在商量怎麼辦。
但到內閣的次數很少。
但接下來如何安排他也是一個問題。
外人都只知道皇帝來了,不知道皇帝說了什麼。要說都是西北的軍務,可現在京營和楊尚義甚至都還沒趕到寧夏呢。
「陛下,微臣在。」
「很多事情都是一環套一環。將復套列為國策,朝廷就要有銀子,若想有銀子就得靠浙江。朕說的再直白一些,得靠海貿。」
朱厚照一聽這話便阻止了,「不用麻煩了,更不能倒掉。」
劉瑾和秋雲無奈,皇帝是真的滿腦子的朝政,眼睛一睜就是大大小小的那些事情。
楊廷和微微一笑,「陛下可沒有哪一道聖旨規定,只有列入規劃的事才做,不列入的就不允許做。有些事只做不說,有些事只說不做嘛。」
李東陽一抬眼,這不成了媚上了嘛。事情是怎麼樣就怎麼樣,怎麼能為了其他原因講違心的話。
為官經歷其實不太豐富。
嚴重一點說,這就是個警告。
而對於朱厚照來說,則是一下子解決了兩個人的問題,一箭雙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