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雇傭貓
大明嫡長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南之煎

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南之煎

柳通也滿臉的震驚,他的確與卓一端是舊時好友,兩人年輕時曾因畫相識,後來雙雙不第,倒是花了不少之間在一起以畫為樂。
按道理來說,碰上這種事丟掉些黃白之物,反正留得性命,那還是能過的。
可那是閣老啊……在說什麼呢,憑他們怎麼能和閣老相抗衡?這卓家二公子也是好日子過多了,不知道世間險惡。
哎,也是苦了他了。
卓定隨即道來:「侄兒此次出鄉遊歷,行至揚州之時,忽然聽聞我父母雙親、一家老小全被官府抓了起來,至今生死未卜!侄兒本不想麻煩伯父,但如此毀家的橫事突然發生,侄兒方寸盡亂,還請伯父看在往日與家父的情誼上,出手相援!」
閔宜勤問:「只不過什麼,有難言之隱?」
他本以為自己消息靈通,沒想到蘇州府官紳知曉此事的不在少數。
江南魚米之鄉,正德初年以來朝廷屢撥修河款,鄉村水利多有改善,到如今豐收之時,這滿眼的金黃水稻任誰瞧了都會多幾分欣喜。
「……近來,山東之事本官也有耳聞,至於說何時在江南推行,這一切都要看朝廷的意思。」閔宜勤尚算稚嫩,他只有一撮小鬍鬚,不過姿態端莊,有名家之風,「你們今日來此相問,是何用意呢?」
身為知府他本可以直接向朝廷上疏,但這件事關係甚大,所以他覺得還是要通過一下應天巡撫。
台階之外站著三個小廝,他們的主人正在朱門前叩門,神情姿態很是著急。
「孩子,你先冷靜,把話說清楚,究竟是出了什麼事?」
另外一和-圖-書邊,閔宜勤也不敢託大,他連夜擬文,並派人上交應天巡撫。如今各地逆反之聲不斷,各家眼看山東禍事,不願朝廷清丈的欽差到江南。
柳家人等得起,他可等不起,他的親人都還在牢獄之中受苦呢!有些被流放的,說不準都上路了!
「托請傳話,就說濟南府卓家二公子求見柳伯父。」
當時已至傍晚,屋內偏暗,只有一縷搖晃的燭火散發光亮。
話是如此,聯合幾個官員上疏也不是難事。
濟南府卓家有變,這不是什麼大事,不會鬧的天下皆知。
「卓家侄兒,你家造此厄事,想必官府知道了還會通緝你,所以這段時間你便不要出去了,就在此找個僻靜院落先住下,至於救人之事,咱們要從長計議。如你所說,張璁既要到江南,那也不是卓柳兩家之事,到時候說不準會有機會。」
而且情勢有逐漸惡化的趨勢,閔宜勤知道這是朝廷的國策,但當今天子也是極聰明之人,既然是聰明人就要知難而退,所以他想請朝廷暫緩。
閔珪在弘治年間已任刑部尚書,至正德六年病逝,十余年間一直都是皇帝倚重的在朝大臣。
朝廷,真要這樣激烈嗎?
然而,他自己心裏清楚,山東發生的事一旦到江南,那肯定是處處震動。
這個時候的應天巡撫,乃是皇帝特意提拔的荊少奎。
他說完以後,鄭家族長便言道:「此類事傳得很多。府尊大人,若是朝廷有令,咱們自無不遵之意,可山東之例在先,到如今自江北而至江南,早已人心惶惶,我們這等m.hetubook•com.com小人物便更加心慌了。而且不僅是我們,凡士紳之家都在議論此事,我等也是做個提醒,請府尊大人做些防備。」
這件事務必要搞搞清楚了。
人至中年之後,各自回家繼承家業,到如今孩子都這般大了。
這個時候卓定定然一口咬定,「不錯!山東只是試行,最多再有兩個月,張璁必到江南。我一路聽聞,今年春,他在京師培訓了數千名測量員,這絕不是只為山東準備的。」
而且當今的蘇州知府姓閔,名宜勤,乃是已故刑部尚書閔珪的長孫。
但閔宜勤有自己的打算,他是名臣之後,自然不屑與這些人為伍,所以不管他們說什麼,他都會以『一切按朝廷旨意』行事這樣的態度來應對。
蘇州府,知府衙門。
不過世間之事,尤以人心複雜,一旦地位不如往日,受些白眼還只是尋常,官府之人不再賣他幾分薄面,到時候難道還會有好下場?!
卓定心頭焦急,說不準會有機會?那不就是等嘛!
這話說完,柳通手指微微震顫,「朝廷……朝廷真的要推行天下清田令了?!」
不久后,朱門再開,裏面的人道:「卓公子快請進。」
期間派了數百名所謂的測量員,強壓各地官紳清丈田地,其手段狠絕,冷酷無情,並與錦衣衛、山東鎮守太監相互媾和,山東自巡撫而下,行事稍有異者,輕則流放,重則喪命。此時的山東已經妖邪橫行,家父更是莫名其妙被冠以行刺測量員之重罪!
古時候消息傳的慢,不過再怎麼慢,山東在春天發生和圖書的事也該到江南了。
出了這扇門,柳通那身子骨像是風中的柳條一般忍不住晃了晃,還好扶住了廊下的木柱才不至跌倒。
不過轉念一想,心中又憐憫起來,看他說話條理清晰,想必不是不明白,而是沒辦法。
「不必急,這事不僅蘇州,想必南京、常州和揚州收到消息后都快亂了,他不幫,咱們便讓蘇州亂起來。」鄭家族長道:「先把言論散出去,讓欽差未旨,就人人喊打。至於官府之中,我再去找人,這些人本身就受了我等之利,查出來我們,他們逃得掉?」
「不錯。去年,內閣楊閣老遠走新疆,小王閣老突然暴病而去,內閣情勢驟變。大王閣老才名品德本是天下之望,但他身為帝師,未能勸阻皇帝。新任閣老張璁入閣之後,更以新策取信於皇上。這天下清田令,想必也是他暗中所謀,想以此晉陞,名利雙收。
這場拜訪不歡而散,柳、鄭、於三家族長都很煩躁。
在這大片平地之上,長長的有一路官道,兩旁綠樹叢蔭,當中有飛馬縱奔,幾個青衣裝扮的人匆忙入了蘇州府城。
鄭家族長看了一眼柳通,柳通馬上便明白過來,「府尊大人,朝廷國策,我等必然是聽從而無二話。只不過……」
不僅如此,士紳是朝廷的根本,也是人心,這兩間的選擇可不容易。
閔宜勤當然明白他的意思,這些人想以人心不穩、恐生逆事為由子,讓他相信朝廷如果強推清丈之事,估計不妥,萬一鬧得大發了,作為知府他治理無能,難逃其咎。
去年末,朝廷下的天下清田令www.hetubook.com.com想必伯父也知曉,不過時近年關,朝廷有令無行,本以為是朝堂爭鬥焦灼,尚無結果,沒想到翻過年以後,張璁忽然抵至山東,他竟首選山東試行此令!
「是這樣,我等人微言輕,本不能妄議當朝重臣。但是……」柳通故作糾結的模樣,「但是聽聞朝中重臣手段狠辣,而且清丈的大義之下,凡官、紳、民,不論何人的生死都不在他的眼中。小人恰好在山東有一好友,其人就枉死在此事之下。」
「清田?」柳通立馬便想到了,「是朝廷下的天下清田令?」
「當初就該果斷些,挖幾個坑給這鳥知府,也不用到關鍵的時候派不上用場。現在怎麼辦?」
「那……那……」柳通心也有些亂起來,但他身為長輩,不想被人看出來心中已經考慮到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還是強行扮演,「那你父親他們?」
「卓公子稍等。」
如果江南也要清田丈量,那就是大大的不好了,他若是雙手投降,必然是半失家財,柳家在此地的地位也會一落千丈。他若是不投降……對方可是閣老啊!!
柳通自己是進不來的,不過他與另外兩家同行,跟著那個出過三品大員的鄭家還是可以的。
卓定搖頭,「生死不明!張璁……他是閣老。侄兒知道伯父也無力,但柳家在官府之中有些人脈,況且天下清田令到了江南,必然是家家反對,伯父……伯父可暗中聯繫,策動各地官員上疏,向天子揭露張璁逆行,除了此賊,不僅是卓家之禍可除,就是柳家和江南之家的災禍也都可除了!」
「伯父!」卓定仍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願放棄,但寄人籬下,他不好講太多,「侄兒希望伯父要早日看清形勢,那張璁就是人皮獸心,若不除之,天下難安!」
卓定泣曰:「侄兒因為不在家中,具體情況不得而知,當時我家中百余口無一人逃脫,還是同縣的好友派人傳信,說是和山東清田有關!」
「這是怎麼了?快快起身。」柳通一聽心也緊起來,「到底出了何事?」
再有閔珪執法寬平,不僅有賢名,而且深受皇帝信重,死後還獲贈太保。作為他的孫子,閔宜勤到京中,莫說是尚書了,就是王鏊、楊廷和的府邸那也進得去。
卓家二公子名卓定,二十齣頭的模樣,此番如此焦急,自然是事出有因。
「知道了,你暫且先歇息,你這事不小,我得找人商議。放心吧。」
伯父應當知曉,家父雖然脾氣暴躁,但是行事穩重,絕無冒險之舉,又如何會做出派人行刺這等事?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說到動情之處,卓定又是痛心、又是恐懼,滿身的無力感,「伯父!卓家居濟南四代,百年名望,只在旦夕之間了!」
柳通本以為是尋常拜訪,儘管覺得這個時間突然造訪有些奇怪,但也未想太多,直到看到自己那侄兒一臉急相,見面便即跪地:「伯父!救命啊!」
朝廷若真要在江南清田,也是通過布政使、知府、知縣這樣一路下來,這個時候不找知府又能找誰?
柳通扶著他坐下,隨後將房間下人全部驅趕于外,只有他們二人在屋內密話。
「防備什麼?」閔宜勤怒哼一聲,「朝廷旨意之前,難道還有人膽敢犯上作亂?!」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