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第一氏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國戰 第十章 夜遁

第五卷 國戰

第十章 夜遁

將軍奮軀向前,則三軍將士都能死戰,皇帝在戰場不退,軍民自然都會拚命。
再度看向雁門關時,察拉罕跟白音心中,已經沒有攻克雄關天塹的喜悅與成就感,只覺得索然無味,彆扭至極。
在城門前回望燕平的時候,魏無羡心中有無限苦楚。
白音表示蕭燕想得太多。
有些戰爭打贏了,郡王收穫空前威望,有的戰爭打輸了,君王被俘。
「公主在想什麼?」察拉罕問。
快得不可思議。
這些大商賈,是第三批帶著錢財逃離燕平的人。
禍害天下,讓大齊內鬥內亂,國力耗損嚴重,邊軍軍營空虛,人心不齊,以至於不能守住邊關的有罪權貴、富人,早已逃之夭夭。
趙寧知道宋治會跑,不過是前世記憶罷了。
首先動起來的是權貴,他們知道情況多,在第一時間就安排僕役,日夜不停的轉移家眷與財富。
為了抵禦外寇守住燕平打贏戰爭,他們傾盡所有、毫無怨言。而平日里錦衣玉食、橫行無忌的權貴富人,早已脫身去了南邊太平之地繼續享受繁華不說,就連他們的皇帝,也即將捨棄他們而去。
這些最平凡的普通人,滿心以為朝廷會跟他們站在一起,以為帝室貴胄會跟他們共患難。
魏無羡怔了怔,饒是他一向相信趙寧,也因為此事太過重大,一時不能接受,「寧哥兒為何這麼肯定?」
旬日後。
扈紅練接下來的話雖然語氣平常,但卻在魏無羡心裏掀起了萬丈波瀾:「根據我們打探到的消息,天元可汗極有可能晉陞了天人境!」
他了解魏無羡的性子,很擔心魏無羡會一根筋,不願在戰爭到來時做逃兵,要在燕平戰鬥到最後一刻。
平民百姓得不到準確消息,只能妄加猜測,於是流言四起,沒有人再有心思做別的,所有人都在焦慮的等待北胡大軍兵臨城下,亦或是被王師擊敗擊退的結果。
察拉罕志得意滿的道:「趙氏和雁www.hetubook.com.com門軍得為雁門關陪葬了!」
這個時候,若是官府號召他們協助守城,很多青壯都願意挺身出戰。
隨後動起來的有消息渠道的人,官員的家人、親戚、故交、好友等在察覺到形勢不對勁后,立即向官員打聽戰爭的真實情況,評估燕平城會不會爆發戰事。
「甲胄跟重兵器不多,丹藥符兵箭矢倒是不少,足夠七萬將士四個月消耗的。」
「事到如今,難道還有什麼意外不成?我們已經打探清楚了,南朝皇帝給雁門軍的命令,就是死守雁門關。如今燕平尚在,雁門軍難道還會率先逃跑不成?趙氏是大齊第一世家,將門領頭羊,一向鬥志堅決,怎麼會做這種事?」
「他們怎麼會跑得這麼快這麼及時?!」白音一臉不可思議,「他們還這能未卜先知不成?!」
「侍郎大人,該走了。」
當初北胡大軍兵臨城下,宋治也是發誓死守京師,結果卻是跑得毫不猶豫。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宋治會跑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
「你是兵部侍郎,自然會參与其中,正好藉此機會離開。寧哥兒的意思是,要儘可能多的掌握各種資源。
他們沒有選擇,只有一條命可以拼。但凡有半點兒生機,他們都不會棄城而走,除非是知道一定打不過外敵,留下來必死無疑,他們才會離開。
蕭燕面容肅殺,「我說過,不能小覷趙寧。」
燕平有百萬戶生民,是大齊財富物資最集中的地方,魏無羡不認為大齊擋不住三十萬北胡軍。
雁門關,趙寧得知魏無羡已經南下時,多少鬆了口氣。
朝廷沒有封鎖消息,所以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及時得知了嚴峻形勢,他們也成為第二批攜帶財富,從燕平城撤離的人。
沒多久,北胡將士輕而易舉就佔據了城牆,湧入了關城內。
扈紅練沒有跟魏無羡爭論什hetubook.com.com麼,只是轉述了趙寧的話:「陛下不會守城,大戰開始前,陛下就會離開。」
很顯然,他們昨晚就跑了。
但依照他倆方才的意思,認同這句話,就等於承認趙寧不是人,是神。
故而就算他們知道燕平危險,大半也不會逃離,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朝廷、官府、王師身上,祈求他們能夠守住城池,不讓外敵殺入城來。
扈紅練點點頭,「越快越好。」
雖然他們並沒有罪。
趙寧像模像樣的回應了兩句。
城牆上林立的甲士,都是經過偽裝的草人木人!
魏無羡說不出話來。
陰沉沉的天空下,面對熱火朝天的燕平城,魏無羡狠狠抹了一把溢出眼眶的淚,咬著牙調轉馬韁繩,在馬屁股上重重甩了一鞭子。
人總要在世事里沉浮過,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隨著時間流逝,在北胡大軍逼近京畿時,冷清與慌亂成了燕平城最濃厚的氛圍。權貴富人大量離開后,青樓酒肆也好,茶樓商鋪也罷,都失去了最重要的客源,變得門可羅雀。
「這場大戰要贏,靠別人是沒用的,只能靠我們自己。所以要把儘可能多的東西抓在手裡,為此不擇手段也無不可。」
二者他們的生計都在燕平,沒了手上的活計,他們連吃飯都成問題,所謂在家日日好,在外外處處難,拖家帶口的,到了新的地方也很難活下去。
「天人境?這怎麼可能!」魏無羡驚得站了起來。
趙啟陽走進門來,揚揚手裡的文書,「朝廷下了嚴令,讓我們死守雁門關,絕不能讓察拉罕的軍隊入關,讓燕平遭受腹背夾擊。」
扈紅練繼續道:「這些年,陛下沒少往草原派遣眼線,如果他的人探知了這個消息,那麼陛下絕對會離開燕平。」
天元可汗成就天人境的消息趙寧知道,一品樓也有可能通過種種蛛絲馬跡推測出,飛魚衛卻沒有那個能力得知,所以宋治是和圖書註定不會清楚這一點的。
隨著山海關被破,北胡連戰連捷的消息傳來,在國戰初始絲毫未受影響的燕平,終於後知後覺的開始了混亂。
因為對戰爭結果還有幻想,他們只帶走了能帶走的金銀細軟,像宅子、莊園、商鋪這種財產,留下了僕役看守。
半響,他道:「我知道,寧哥兒覺得燕平守不住……但陛下已經下了詔書,他要跟燕平共存亡,如今燕平正在匯聚所有力量,要跟北胡大軍決戰。燕平還有近三十萬禁軍,只要陛下在後面看著,這一戰我們未必會輸!」
「你是怎麼知道,皇帝一定會捨棄燕平南逃?本朝開國時,之所以把京師設在距離邊境不過數百里的燕平,而不是關中長安、中原汴梁,就是為了踐行太子保社稷的祖訓。」楊佳妮奇怪的問趙寧。
去隴右之前,尚是少年郎的魏無羡對扈紅練垂涎三尺,去了西域,魏無羡跟一個經年累月並肩作戰的女修行者結緣,如今歸來,已經是有家室的年青人了。
……
如果天元可汗真是天人境,皇帝呆在燕平城就是一個活靶子,危險極大,一旦北胡大軍開始攻城,天元可汗就能帶著王極境直接突入城中,將皇帝揪出來殺掉。
好在對方腦子還保持著清醒,知道此時此刻不是逞血氣之勇的時候,能夠忍辱負重,才有可能真正贏得這場國戰。
蕭燕聲音低沉:「雁門關我們一定會攻下,但想要聚殲趙氏與雁門軍,卻不是那麼容易。」
白音驚詫的說不出話來,察拉罕則是臉黑如墨。
關城內的篝火還沒有完全熄滅,一些被綁著的山羊腳旁有鼓,在它們動彈的時候,就能敲擊鼓面發出聲響,製造動靜。
北胡大軍沒有遭遇抵抗。
魏無羡再度陷入沉默。
蕭燕卻不這麼人為,「我說過,不能小覷趙寧。」
魏無羡看了很久沒動,他身旁一位官員輕聲提醒。
黎明時分,蕭燕目光炯炯的望著雁門關,無數北胡和*圖*書將士正在湧向關城。
魏無羡沉默不語。
……
他這話說得極有把握,而且鬆了一大口氣。
進了茶樓,來到二樓雅間,魏無羡見到了扈紅練。
「這回請魏公子過來,是因為寧哥兒有話給你。」扈紅練招呼魏無羡落座。
扈紅練沒有停下來:「總之,皇帝應該很快就會安排大臣,南下布置新都及其周邊的防禦事宜,包括各地軍隊軍資的調動。
他們不得不認同這句話。
白音失笑道:「公主也不必太高看趙寧,他終究是人不是神。」
「這小子,實在是可怕。」好半響,察拉罕從牙縫裡擠出這麼句話。
乾符十二年,八月中旬。
扈紅練點點頭:「我會如是回稟寧哥兒。」
趙寧無所謂的嗯了一聲,「朝廷給的物資軍械,到了多少了?」
「時勢如此而已。皇帝比誰都清楚,禁軍守不住燕平。他需要的,只是燕平能多守一些時日,消耗一些北胡兵力,讓他有更多時間在汴梁召集兵馬,布置戰事。」
很多穿著布衣麻衫,顯然生活並不富裕的婦人老嫗,帶著菜籃子給城牆將士送各種吃食,跟在她們身後的孩童,看甲士的大眼睛都充滿信任膜拜。
作為兵部侍郎,魏無羡對雁門關戰況很清楚,如果趙寧是要說公事,自然無需動用一品樓的渠道,他坐下後主動問:「寧哥兒要我離開燕平?」
當日夜,皇帝緊急召集大臣議事。
百姓從未負過皇朝,也不會負皇朝,皇朝卻常負百姓。
兩日後,魏無羡踏上南行道路。
四個月的量,只能說不多不少。如果朝廷認為雁門關絕不會丟失,在北胡大軍圍城、運輸斷絕之前,怎麼也得給個一年半載的量。
察拉罕認同的點點頭。
魏無羡走在大街上,一張張愁苦驚惶的臉在眼前交替閃過,他的心情沉重得就像是壓了一塊千斤大石。身為將門子弟、軍中將領,看到百姓因為外寇入侵而惶惶不可終日,怎麼都不會好受。
末了,他hetubook•com.com語氣沉重道:「如果陛下果真讓大臣南下安排諸事,我會依照寧哥兒的意思行事。」
但從古至今,也有京師被攻打時,沒腳底抹油的君王。
兵禍有多麼可怕,明眼人都知道,這些權貴富商為了保證自己的性命與財富,絕對不會有半分猶豫。
到了現在,燕平人已經沒有之前那麼慌亂,隨著皇帝下達詔書,發誓決不後退一步,人心安定了不少。
察拉罕跟白音都很開懷,唯獨蕭燕一言不發。
「我們在雁門關已經停留太久,跟戰敗無異,好在此戰兩面夾擊雁門軍,能讓趙氏跟七萬守軍為關城陪葬,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白音感慨一聲。
蕭燕沒有跟他們爭辯,只是靜靜看著關城。
在命運面前,普通人除了迎接審判,沒有任何反抗餘地。
片刻后,有修行者急急回報:關城中已經沒有一個雁門軍!
一者他們沒有那麼多餘財,可以讓他們在新的地方安居樂業;
察拉罕跟白音一起看向蕭燕,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在魏無羡眼前,一隊隊響應官府號召,幫助守城將士搬運器械的青壯,都幹勁十足,哪怕他們沒有工錢沒有報酬,還時常被將士呵斥,依然甘之如飴、揮汗如雨。
至於平民百姓,他們一方面沒有那麼靈通的消息渠道,根本不知道燕平危在旦夕,另一方面,就算知道燕平將有惡戰,他們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權貴官員壞了江山社稷,但當災難大規模到來時,承擔結果付出代價的,還是平民百姓,那些失職的皇朝大臣,都還不會被指摘。
隨後是富商。官商不分家,二者平日里就來往密切,彼此頗有交情,這時候再以金銀開路,要買到消息並不難。
因為沒有人守城。
燕平城就快要被攻下,左賢王已經派遣了精騎,晝伏夜行向雁門關快速趕來,這些時日,察拉罕配合左賢王麾下的修行者高手,阻斷了雁門關跟燕平的消息往來,是以雁門關根本無法及時接到消息。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