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第一氏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群雄並起 第二十六章 風暴前夕(2)

第六卷 群雄並起

第二十六章 風暴前夕(2)

這話狄柬之聽得心如火燒。
「如此官府,如此朝廷,如此皇朝,如此天下,怎能不讓人憂心忡忡?」
狄柬之與張仁傑相視一眼,他倆本就是要處理這事的,遇到青年書生這樣的仗義士子,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對方回答:知道。
狄柬之不得不再度問身邊的男子,這件案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果不其然,老者聞聽此言,氣得怒髮衝冠,轉頭就噴了張仁傑一臉唾沫:
他心頭震動,以至於堂堂三品大員,被布衣老頭噴了一臉口水都沒心思怪罪。
「哦?你有何冤,要告何人?」
而後,他讓隨從把少年讀書人與老嫗帶上,一起去官府。
「你們敢鬧事?!敢在易縣鬧事,莫說你們只是尋常讀書人,哪怕有功名在身也走不了!」
狄柬之與張仁傑如實報上了自己的姓氏,但各自編造了個假名。
聽到這話,狄柬之已是察覺到不對,他跟著趙寧主事過鄆州,有數年的地方為政經驗,對民間疾苦知道不少,明白張仁傑這話很是不妥。
「這些車夫起早貪黑,爭得都是血汗錢,可官府總是以各種理由罰錢,今日不是貨物遮蓋不嚴實,明日就是騾車經久未修,後天那就是運的貨物有害!
狄柬之臉色陰沉,張仁傑則詫異道:「十兩銀子雖然不少,但也犯不著因此就撞牆自殺,連性命都不要了吧?」
「換做是你,你能活得下去?!
「他們人多,都是地頭蛇,且出手狠辣,車夫沒轍,而官府從來不曾履行職責,解決車夫們的困難,只一門心思趴在他們身上吸血。
左側不遠處的街巷裡,有少量行人聚集,中間有個頭髮花白的老嫗,正死https://m.hetubook.com.com死拽著一個少年讀書人,面容悲憤口沫橫飛的向旁人指控著什麼。
這男子沒辦法了,按照過來人的指點,花了二兩銀子,請了一個遊盪在官府前的地痞幫忙,結果對方揣著銀子進衙門,一炷香的時間就給他把戶籍拿了出來。
他們來的不巧,一件案子剛好審完,沒見到具體過程。
易縣作為州治所在,雖然眼下還很凋敝,但街上人也不少,各行各業之中總有人還能勉強混個衣食,讓城池不至於死氣沉沉。
「回春堂是州里有名的大藥鋪,為了李老翁一家不把事情捅出去,壞了名聲不好繼續做生意,就拿出六百兩銀子表示願意私了。
「稍有不敬,對方就說你襲擊官差,當場就要捉拿你下獄!為了給自己腰包里撈錢,官府什麼理由找不出來?
陸瑞身如鐵槍眉眼若劍:「在下要告的,就是縣令大人你!」
「你們恐怕不知道,這些車夫趕著騾車過州走縣,還時常被地痞無賴聚眾偷個貨物或者車軲轆什麼的,連騾馬的豆食都不放過,車夫謂之「油耗子」。
不過縣令判決后,堂中有一家布衣老小哭得聲嘶力竭,一旁衣衫華貴的商賈,趾高氣揚得意無比,而公堂前的百姓則是鼓噪不休。
「況且,這早不是第一個自殺的人,昨天就有人被扣押了騾車,沒錢贖回悲憤委屈之下,服毒自殺於家中,死得憋屈,連個為之負責的人都沒有啊……」
而後他問那個少年,知不知道以往官府的判。
少年抿嘴不回答。
狄柬之嘴角抽了抽,最終還是選擇了隱忍,老嫗已是古稀之齡https://m.hetubook.com•com,見官不拜,真不好隨便動她。
說著,這名差役上前就要推搡狄柬之,用官府的威壓迫使對方屈服後退:「識相的趕緊離開,若是妨礙官府公務,無論哪條律法都保不了你們!」
到了縣衙大門前,狄柬之看到有個衣著普通的男子,正拿著一份戶籍在那搖頭嘆氣。
少年讀書人委屈的眼淚都快流出來,說他根本沒撞老嫗,是別人撞的,他只是看到對方摔倒了,出於憐憫好心才攙扶對方,沒想到被反訛一把。
說到最後,老者不禁熱淚縱橫。
隨從抓著疼得連說話力氣都沒有的差役跟上。
左右百姓見三個讀書人,願意為了素不相識的車夫,去縣衙闖一闖討一討公道,皆是精神振奮,沒有急事要做的人,都打算跟著一起去,壯壯聲勢。
狄柬之默然無言。
他們決定暫時不表露身份,以便看看這易縣易州的官府,還有什麼黑暗齷齪。
「你這後生好沒心腸,怎麼能說出這種誅心的話?看你面白儒雅氣度不俗,想來也是讀過書的,怎麼就不知道何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男子不屑的輕哼一聲:「有什麼不能的?李老翁一家的作為,明顯是惹惱了回春堂,他們必然是賄賂了縣令,縣令這才幫著他們,給周老翁一家好看!」
「就這案子斷的,你說李老翁一家能不哭嗎?」
狄柬之品性剛正,遇到這樣的讀書人當然喜悅,張仁傑雖然把君王看得最高最重,但能為了百姓不避權貴,且從不貪贓枉法,心中亦有道德。
「真以為披了一張官皮,就可以為所欲為,沒人治得了你們了?」狄柬之冷哼一聲m.hetubook.com.com,懶得跟這種跳樑小丑多言,大步流星向前,穿過城門甬道。
男子唉聲嘆氣:「唉,李老翁前些天患了惡疾,湊了好些錢去回春堂買救命葯,結果拿回來一吃沒效果,還被李老翁的女婿發現這是假藥。
受傷的車夫,已經被張仁傑的隨從簡單包紮,只是依舊昏迷,被打的車夫讓狄柬之的隨從解救了出來,這時神采奕奕,眸中燃起希望之火,緊緊跟隨。
張仁傑正要張嘴,忽然聽到一聲哀嘆:「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官吏一門心思想著撈錢,這早已是大家司空見慣的。
少年的回答充滿冤屈:「我讀書明理,心有道德,看到老人摔倒,怎能不扶?」
這回的事情很簡單,老嫗理直氣壯言辭鑿鑿,說少年讀書人撞到了她,把她腰撞壞了,現在疼得厲害,但少年讀書人卻想一走了之,不作賠償。
陸瑞在一旁面色鐵青道:「如此官府治下,方有這般刁民!長此以往,良善不存,惡人當道,禮崩樂壞天下大亂!」
張仁傑聽得瞪大雙眼:「案子還能這麼判?!」
狄柬之上前詢問對方可是有什麼難處。
狄柬之臉色再度黑如鍋底。
不知道該說什麼。
狄柬之怒火如熾,再也忍受不住,正要走上公堂質問,旁邊的陸瑞已是大踏步向前,聲似洪鐘:「縣令大人,在下有冤要伸!」
老嫗的質問擲地有聲:「不是你撞的,你扶我幹什麼?」
「這些官吏簡直無法無天,非要嚴懲不可!」末了,張仁傑殺氣凜然。
「可李老翁不同意,他要討個公道,這便告到衙門,結果你看怎麼著?五百兩沒了,縣令大人就叛回春堂賠二十兩!
國字臉的青年書生大喜:和*圖*書「在下陸瑞,敢問兩位仁兄高姓?」
狄柬之跟張仁傑同時轉頭,就見一個身著布衣的青年書生,正滿面憂愁。
「車夫們經年累月遭受欺壓盤剝,有冤無處伸,有苦無處訴,稍有質疑,就被官府扣押車馬,要求交納更多銀子,一年辛勞到頭,連妻兒老小都養不活。
追問之下,狄柬之了解了,原來對方是給自己新出生的兒子來上戶籍的,但是之前跑了十來趟,怎麼都辦不了,衙門的回答始終不變:人多,排隊,等著。
老者反倒是奇怪,都這種時候了,竟然還有人敢在大街上攙扶摔倒的人,也不知是不是沒長腦子,一般人看到都是遠遠避開,唯恐惹禍上身。
狄柬之、張仁傑聽得面面相覷,當真是啞口無言。
距離縣衙還很遠,狄柬之等人又因為一陣喧嘩,在十字街口停了下來。
見兩人看過來,濃眉大眼、身材結實的書生拱拱手:
「義之所在,心之所向,若不能身體力行,枉讀聖賢書,枉為讀書人!」狄柬之與張仁傑當即表明態度。
狄柬之覺得詫異,不解百姓們的舉動,一問才被之前那個老者告知,這種事屢見不鮮,官府一慣的判決,都是認為扶人者便是撞人者,要他們賠錢。
「我輩讀書人,讀聖賢書,受聖人教誨,明白做人的道理,自當心系家國顧念蒼生,秉義而行,縱然救不了天下人,遇到這種事又怎能袖手旁觀?
張仁傑不說話了。
包括那名老者和車夫在內,眾人見差役如此蠻橫,想起對方往日橫行市井、毆打百姓的威風,不少人都面露懼色。
少年回答:如果老嫗不是訛人的,果真有難有疾,自己不扶不幫,對方豈不是有危險?見死不救https://m.hetubook.com.com,非是聖賢教導的做人道理,自己也於心不忍。
因為縣令正在堂上審案,他們便沒有貿然敲鼓,勉強擠進人群來到前面,打算先看看易縣縣令是如何為官、如何審案子的。
對方苦笑著回答:「沒什麼大難處,只是花了點冤枉錢。」
眼見狄柬之這般硬氣,車夫再度燃起希望之火,連忙緊跟,老者彷彿年輕了幾歲,招呼更多人一起去官府。
聽到這裏,圍觀的人群哄得一下散了,都是大感掃興的模樣,彷彿對這種事早就見怪不怪,以至於懶得再理會。
路上,老嫗反而勸說起少年讀書人來:賠點錢算了,免得去衙門一趟,凈耽誤事,反正判決不會有第二個結果,自己還要回家給孫子做飯。
老嫗不高興了,指著陸瑞的鼻子喝問他罵誰刁民惡人。
「在下有意為這兩個車夫做主,只是勢單力薄,觀二位仁兄也是讀書人,可願與某一道,去縣衙敲一敲那鳴冤鼓?」
城門前為首的差役有點眼力,看出狄柬之、張仁傑氣度不尋常——畢竟腹有詩書氣自華,發號施令久了怎麼都有幾分威嚴——以為對方有功名在身,但桀驁傲氣並不曾消減,反而發出嚴厲的警告。
狄柬之記起趙寧對他的告誡,本著多看多了解的原則,邁步走了過去。
但他的手還沒碰到狄柬之,就被狄柬之的隨從上前一步抓住,反方向猛地一壓,前者頓時疼得慘叫一聲,不由自主半跪在地,臉上瞬間紙白,額頭冷汗直冒。
狄柬之:既然知道,為何還要攙扶?
他沒想到地方官府的行為如此惡劣,為了撈錢巧立名目無所顧忌到這種程度,心中完全沒有百姓的死活。
張仁傑又一次說不出話來,只是氣得臉色發青。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