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葉洵凱旋,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但穆凌霜並沒有被勝利的喜悅和隆重的儀式沖昏頭腦。
為了奪得太子之位,不管越澤提出什麼樣的要求,他都只能答應。
葉辰面色鐵青,眉頭深鎖,原本擁有最大優勢的他,突然變成了墊底。
現在的葉洵樹大招風,暗中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正盯著他。
葉辰揉了揉太陽穴,垂眸道:「咱們馬上就要回到上京了,等回到京師跟舅舅商議再說吧。」
沒辦法,他總算揚眉吐氣了一把。
這一趟雲南之行,葉洵賺的盆滿缽滿,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雖然葉洵是第一個離開上京城的,但卻是第一個趕回來的。
「啊?」葉洵眉頭緊蹙,疑惑道:「這麼麻煩,本王走過去不行?」
「好。」葉山咬了咬牙,沉聲道:「此事交由你去辦,咱們改道涼州,平定西羌。」
葉山什麼德行他心裏清楚,平日里就是一個極為暴躁,視人命如草芥的人渣。
相比于葉山和葉辰兩人。
如果不出https://www.hetubook•com•com意外,他將會奪得太子之位,火燒湘江的功績實在太大,難以逾越。
畢竟要軍功就要死人,一將功成萬骨枯。
黃成揖禮,嘴角掀起陰笑道:「卑職明白,殿下放心,在咱們抵達涼州時,西羌叛亂的消息應該也就傳到京師了。」
葉洵立下的功績,值得受到讚揚和禮遇。
「若是您的功績不夠,大夏江山都將淪為他人之手。」
只要他能奪得儲君之位,死多少無辜的人,葉山都不在乎。
……
去了一趟雁雲關倒成了民族英雄,真是會往自己臉上貼金,真他娘的狗血。
在回上京城的路上,不但有八百穆府驍騎護送,更是有美人相伴。
不過養寇自重對於鞏固自己的封地勢力來說,確實是好手段,只不過有些血腥罷了。
聽著黃成的話。
「所以,沒有到權傾天下那一刻,夫君不得驕傲自滿,恃才傲物。」
蘇瑾轉頭https://m.hetubook•com.com對葉洵道:「殿下,朝中百官出城迎您凱旋,您是皇子,依照禮制,您需要在這裏等待,坐聖轎過太和橋。」
「距離過年還有一個月,足夠咱們返回京師。」
「即便你奪得太子之位,但葉辰和葉山兩位皇子,可不是葉濤那般背後沒有勢力的皇子,他們背後的勢力不會因為你奪得太子之位而削弱,反而會蠢蠢欲動。」
「此地距離涼州不遠,若是我們現在出發,平定西羌還來的及。」
倒不是他喜歡阿諛奉承。
「夫君,你萬不可因為湘江戰功和文武百官們的阿諛奉承,而沾沾自喜,志得意滿,你要對每一名官吏和顏悅色,禮遇有加。」
葉洵微微點頭,問道:「那葉辰和葉山也有這種禮遇?」
就連一向低調的葉山都壓了他一頭。
葉辰便是屬於那種,一開始對於帝王之位沒有太大慾望的人。
南城門,太和橋。
……
穆凌霜面帶嚴肅,https://www.hetubook•com•com在一旁附和道:「夫君,此番雖然你壓了四皇子和八皇子兩人的功績,但妾身感覺上京城年前的局勢會更加複雜,更加撲朔迷離。」
蘇瑾微微搖頭,「應該不會,他們的功績無法跟殿下相提並論,也沒有資格受此禮遇。說白了他們那活,換誰去也砸不了。可湘江不樣,可不是誰都有能力不費一兵一卒,滅敵軍四十萬兵甲。」
即便魏無忌極力克制著心中喜悅,但嘴角依舊洋溢笑容。
麻煩?
此次東征高黎,亦是南宮夜為他挑選的。
即便右僕射南宮夜和中書令左章台心有不願,那也沒有辦法。
只要他們願意,這些部落不過就是待宰的可以換取軍功的羔羊罷了。
葉山沉聲道:「越澤老謀深算,吃人不吐骨頭,沒有足夠的利益,很難讓他動心,將西羌讓給本王立軍功。」
衝鋒陷陣,身先士卒,馬踏連營,為大夏百姓雪恥。
相比于葉山和葉洵而言。
葉洵就顯得十分悠閑自
和*圖*書
在了。葉洵,蘇瑾,武岳和穆凌霜四人,率領八百穆府驍騎策馬至太和橋前。
葉洵火燒湘江,一戰定乾坤,保大夏南疆五至十年無憂,此等功績是葉辰和葉山兩位皇子掃高黎,退北狄而無法相提並論的。
越澤真是好算計,暗中結交大夏世仇天奴兒也就算了,連養寇自重這種招數都能想的出來。
葉山眉頭微微舒展,養寇自重?
謀士陳釗在一旁問道:「殿下,我們現在怎麼辦?八皇子和秦王立下的功績都不小,尤其是秦王,此等功績,在大夏史上都是罕見。」
有人憂愁,有人歡喜。
黃成眼眸中,是對西羌部落的淡漠。
與此同時。
蘇瑾認同點頭,「卑職附議。」
葉辰主見很少,大事小情幾乎都要由他外公南宮夜做主。
「殿下,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
與此同時。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上京城。
他手中同樣有兩份情報,一份關於葉山,一份關於葉洵。
蘇瑾無奈解釋道:「殿下,這是多少人求和_圖_書之不得的禮遇,若不是皇子凱旋,是沒有資格乘坐聖轎的。」
至於西羌,能成為他成為儲君的墊腳石,那是這異族的榮幸。
雖然今日葉洵受到的是規格最高的凱旋之禮。
葉辰已策馬來到京州地界,不日便會抵達上京城。
「今後,夫君更應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直至沒有人能在你面前翻起浪花為止。」
但對於黃成,葉山和越澤這些人來說,連百姓都是賤民,就更別提那些投降的異族部落。
若是不出意外,葉洵失去的太子之位也該撈回來了。
三省六部一眾老臣商議,三位皇子出征,只有一位皇子可以行凱旋之禮,那便是大皇子秦王葉洵。
聽著穆凌霜的話。
魏無忌和南宮夜兩位左右丞相,率領文武百官於此地迎接葉洵凱旋。
一切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不過,背後的勢力推著他不得不將手伸向那個位置,不得不對帝王之位產生慾望。
先不提火燒湘江,名垂千古的葉洵。
蘇瑾說著,言語間是對葉洵功績的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