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你替朕出使一趟
蘇瑾從廳外而來,「見過殿下,見過太子妃。」
但需要的兵力仍然不少。
葉瀾天沉吟道:「既然如此,那河西的事就這麼定了,按照你的意思來,等攻下離州后,你便率三大營攻伐河西。」
緊接著。
兒子真是有出息,軍農商政就沒有不精通的,生這麼個兒子,還真是祖墳冒青煙。
「大頭兒臣都給父皇解決了,剩下四萬軍父皇應該可以解決了吧?」
葉瀾天緩了緩神,沉吟道:「即便如此,你還是去一趟大乾,親自跟三公主見一面,訴說此事為好。」
「這樣吧,你下個月出使一趟大乾,帶些禮物替朕謝謝三公主援兵十萬。」
要不說這外交能力還得看人家太子爺。
葉洵風輕雲淡道:「十成。」
「我的想法是這樣,明年開春攻下離州后,將戰線推進至召國。」
他們看的出來,太子爺對河西走廊是真的下足了功夫。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葉瀾天點頭附和,「永m.hetubook.com.com昌說的沒錯,最少還需要十五萬軍。」緊接著,他轉頭看向葉洵,問道:「太子,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
「而且咱們需要駐紮兵力到召國,所以需要計劃好兵力部署。」
與此同時。
雖然他相信好大兒有這能力,但還是要問一問。
只要是瀟湘足夠信任大夏,只需布防昆吾河至卡魯倫河一線就可以,一面臨海,兩面臨夏,都沒邊疆可守。
「你若是有什麼需求,再跟朕提,朕盡量滿足你。」
緊接著。
「大都護一職,便由二弟擔任。」
兵部尚書高永昌看著沙盤,沉吟道:「若是想守住河西走廊,最少還需要十五萬軍。」
人老嘍。
從布局,滲透,戰略再攻佔后的整體布防,都有著成熟的想法。
葉瀾天看著葉洵,問道:「跟大乾借兵二十萬,此事你有多大把握?」
從大乾回來之後,正好去趟河西走廊跟越無崖見一面,先將和*圖*書他給拉攏了。
葉瀾天,陸九淵和高永昌三人皆是一驚,隨即無奈苦笑。
「再者說,河西布局完,你不也沒什麼事了嗎?你又喜歡四處亂跑,這機會多好?」
見太子爺如此自信。
三公主真心付出,但不能拿人家的付出當做理所應當。
「回苜部落,越無崖勢力,加之攻打大樑和晉國勢力后,俘虜的部落,以及收服的各遊牧部落,應招出七萬軍不成問題。」
年輕人的世界,他們是越來越搞不懂。
葉洵面帶嚴肅,繼續道:「涼州和烏德山以南,咱們能抽調十二萬軍。達蘭扎德草原遊牧部落,可招募兵源三萬。這就是十五萬軍。」
葉瀾天本就不是忘恩負義的人。
晉國和大樑之間,那完全是狼狽為奸的交易。
「行了,你忙吧。」葉瀾天應聲,隨後帶領陸九淵和高永昌兩人離去。
「晉國決心要攻下嶺南,所以他一定會向大樑求援,大樑不可能有足夠的兵力攻打河和-圖-書西。」
「兒臣打算將河西當做練兵場,先攻下河西走廊,然後再清除匪患,打通西域到大夏的商路,然後鎮守河西。」
葉洵無奈,應聲道:「這好吧,那兒臣下個月就去一趟。」
別說二十萬,就是讓大乾出兵三十萬他們也有。
陸九淵和高永昌亦是相互看了一眼,表示驚嘆。
過完年便開始攻打離州,收復河西走廊。
「他們若是全力突襲河西,咱們確實不一定能守得住。」
葉瀾天瞪了他一眼,沉聲道:「怎麼沒有?朕說有必要就有必要。」
此話落地。
「我大夏只出神機營五千兵將,剩下二十萬軍讓大乾出,而且我明年會派工匠前往召國,加固金山關。」
葉洵這一想,特么的兩年又給安排出去了。
他們倒是將大乾給忘了。
「無妨。」
雖然如今大夏發展勢頭正盛,但還不具備兩線開戰的能力。
葉瀾天眉梢微挑,微微點頭,「這四萬軍朕出倒是無妨,不過除了涼州和-圖-書這十二萬軍外,不是新兵就是雜牌,戰力太弱。」
張嘴就跟大乾借兵二十萬。
太子爺和三公主之間,靠的那是交情。
晉國有大樑,可他們背後也有大乾啊。
聽著葉洵的分析。
「朕是大夏皇帝,人家幫了這麼大的忙,朕若是連個話都沒有,豈不是失了禮數?」
「若是相互傳話,這情分難免生疏了。」
這特么的擱誰能受得了?
陸九淵眉頭深鎖,附和道:「大樑休養生息這麼多年,實力並不弱,除了戍衛邊疆的邊軍外,可用之兵達四十萬。」
「大樑若是大舉進攻,朕怕河西走廊還是守不住。」
「攻佔河西走廊后,我們要派重兵把守的無非四處城關,阿爾連山下的莫門關,定戎城,石門城。以及連通西域的河蒼關。」
葉洵聽的一愣,問道:「父皇,有這個必要嗎?」
聽著葉洵的話。
葉洵微微點頭,問道:「有事?」
葉洵則是淡然一笑。
「這四處城關有二十萬兵力足矣,加https://m.hetubook.com.com之河西走廊各城鎮,各山道小路需要的輕兵,大約六萬,總兵力需要二十六萬。」
葉瀾天無奈苦笑。
「還有河西走廊打通了,該給大乾分一杯羹就分一杯,有舍才有得。」
葉瀾天三人點頭連連,穆凌霜聽的亦是十分認真。
估計這兩趟回來也就過年了。
「再者說,我們踞關以守,只派半支神機營前往召國,三大營不就閑置出來了嗎?」
雖然烏德山至涼州一線的守軍,可以推進至河西走廊一線。
「有三大營在,兒臣不怕大樑打出阿爾連山,就怕他龜縮著不出來。」
他想了想,下個月還真沒什麼事,去大乾溜達一圈,跟瀟湘暢享一下未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葉洵揖禮道:「是父皇。」
自古以來的硬道理。
葉洵風輕雲淡道:「兒臣是這麼想的,將河西走廊收服后,建立河西都護府,總領河西地區軍政大權。」
「繼續說。」葉瀾天聽的十分欣喜。
「如此一來,咱們進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