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父可敵國

作者:三戒大師
父可敵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一卷 終局之戰 第三章 納哈出

第十一卷 終局之戰

第三章 納哈出

當然明軍也不是沒有收穫,截止至今年底,他們已經在遼東地區建立了十二個衛所,駐紮軍隊七萬五千人,徹底佔領了納哈出的「祖宗基業」。
這時候徐達又在遼東開設榷場,召願意合作的蒙古各部前來貿易。兀良哈人響應的最為踴躍。他們本來就是亡國之人,哪有什麼忠誠可言,根本有奶就是娘。
這對忽然亡國,倍感茫然無措的故元官吏、將領及軍隊來說,就像黑夜裡的一盞明燈,於是他們紛紛湧向東北,不斷聚集在納哈出麾下,納哈出的實力逐漸強大。
哦?什麼情況?」朱楨聞言來了精神,伸直脖子問道:「北元王廷的位置嗎?」
「那是。」朱棣頷首道:「雖然目前還沒有蒙元王廷的具體下落,我們卻得到了納哈出的位置!」
而納哈出也利用這些前元菁英,在元朝滅亡之後,依然可以對人數占多數的兀良哈部進行統治。真可謂「元朝跌倒,哈出吃飽」了。
所以納哈出就像渣女一樣,一直若即若離的m.hetubook.com.com吊著朱老闆這個老實人,一弔就是十幾年。結果還是跟北元王廷一起過日子,雙方一東一西,成犄角之勢,互為奧援,完全沒有要離婚的意思。
元順帝大為感動,於是將納哈出升為遼陽行省左丞相,數日後又加太尉、開元王等官爵,將整個東北都交給了他。
「那倒不是,但也差不了太多。」朱棣壓低聲音道:「是今年北方遭遇極寒,北元王廷和納哈出所部,都不得不南下躲避狂風暴雪,現在應該都在東北一帶。」
後來徐達北伐,元順帝望風北狩,逃至雞鳴山時,納哈出前往覲見,並進獻酒肉軍糧。
不過這也夠納哈出受的,雖然他還佔有廣闊的松嫩平原,但那裡是人家兀良哈的牧場。正所謂——「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其實那裡說了算的是兀良哈部的首領們。
朱元璋也敏銳察覺到納哈出和兀良哈部的曖昧態度,授意徐達對東北盡量不要強攻,而要以招撫hetubook.com.com為主。
至於為什麼只佔遼東,不繼續北上墾屯。原因很簡單,再往北,太他媽冷了……關內來的明軍,實在熬不過遼河以北漫長的冬天。
其實兀良哈部並不是地道的蒙古人,而是在元朝時被蒙古人同化的契丹民族。雖然他們大體已經蒙古化,但依然保留著自己的一些習俗。比如髮型依然是契丹樣式的腦門一撮毛,而不是蒙古人那種禿頂小辮子。
拜昔日的蒙古帝國所賜,蒙古各部的分佈極廣,從東北到西北,從草原到漠北都有他們的身影。只是大部分都被大明教訓的很老實了,只有漠北的北元王廷和東北的兀良哈部,依然堅持與大明作對。
雙方也一直不太一心,哪怕在元朝強盛時期,兀良哈人也沒少叛亂。但到了北元苟延殘喘時期,他們居然搖身一變成了蒙古人的孝子賢孫,這一切皆因為一個人的出現,他就是納哈出。
雖然元順帝自己都成了喪家之犬,但強者從不抱怨環境,對真和*圖*書正的能人來說,那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的。納哈出便打著元順帝的旗號,派人入關四處宣傳。把自己說成是先祖木華黎那樣驍勇善戰,允文允武的救國英雄,召集「天下英才」共聚東北,輔佐元順帝」恢復故土」。
納哈出是木華黎的後裔子孫。木華黎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名鼎鼎的四傑之一,為蒙古帝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績,他也因功被元太祖封為——「元帥國王都行省承製」,統領興安嶺左右地區。賜下誓券,允許其」子孫傳國,世世無絕」。
結果這位管理學大師擁數十萬眾屯金山,實力甚至強於元順帝的王廷,和王保保的西北軍,竟成了故元勢力最強大的一支。
在替元朝收復遼東后,他被元順帝任命為遼陽行省平章政事,據有瀋陽之地。
明軍數次進攻東北,納哈出都望風而逃,連抵抗的想法都沒有。他平時就在白城,也就是後來的吉林一帶活動,明軍來了他直接逃到黑龍江,甚至逃進外興安嶺。你讓明軍怎麼追?
和_圖_書實人自然也有失去耐性的時候,朱老闆也不是沒下令徐達收拾納哈出。但納哈出跟北元皇帝都是一個師傅教的,三十六計最熟的就是走為上計。
「其中最近歸降的一個叫乃剌吾的,是納哈出的昔日親信,他告訴岳父,今年冬天納哈出在慶州越冬!而且現在大雪封山,牛羊難行,在開春前都沒法換地方了!」朱棣興奮的對朱楨道:「慶州在哪裡你知道嗎?距離北平還不到一千里啊!!」
「那也很不錯呀!」朱楨聞言神情振奮道:「能幹掉他,對北元的打擊不啻于當年王保保之死!」
納哈出返回遼陽行省時,正逢紅巾軍進兵東北,連他大哥也死於農民軍之手。納哈出便以東平王繼承人的身份,積極收攏殘兵,領導兀良哈各部對紅巾軍進行鎮壓和屠殺,史稱「遼東賊皆為所殄」。
了解蒙元王公貴族的想法。不到萬不得已,他們這些自認為高貴的傢伙,怎麼可能向低賤的昔日奴隸投降呢?
「不過東北那麼大,還都是林海雪原,咱們也不和圖書能貿然出兵,得有個明確的目的地才行。」他便改口道。
不過就像朱老闆對梁王的誤判一樣,他好像不太
後來真正想要光復大元的王保保數次與明軍交戰,他卻一直作壁上觀,保存實力。
納哈出是末代東平王之弟,在元順帝時曾為太平路萬戶,至正十五年為朱元璋軍隊所獲,因系名門之後,被釋北歸,返回遼陽。
此後木華黎的子孫便世襲東平國王爵位,成為元朝的北境之王,替蒙元皇帝鎮守東北。跟兀良哈部之間,類似於當初梁王在雲南與大理段氏的關係。
「嗯嗯。」朱楨點點頭,他剛想說自己也覺得今年格外的冷,卻又想到自個這輩子還沒在北方過過冬,說這話實在沒有說服力,於是閉上了嘴。
屋漏偏早連陰雨,這時候北元王廷又嚴打與明朝互市,結果兀良哈各部,甚至原先的故元各部都紛紛歸降明朝,號稱「自遼陽至山海關,降人不絕如縷」。
遼東才是納哈出的根兒,沒了遼東他就沒了根基,看似龐大的勢力其實已經失去了凝聚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