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華娛:導演的快樂就這麼簡單

作者:筆名帥不帥
華娛:導演的快樂就這麼簡單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二十四章 關於文化輸出和奇妙夜劇本改編

第一百二十四章 關於文化輸出和奇妙夜劇本改編

選誰呢?
所以在改編的時候,就得眼睛擦亮一點。
再加上故宮來的老師傅,工作進程很快。
這樣一來「僧帽猴德克斯特」可以換成國內土猴,取名「悟空」,一隻老是找麻煩,引起博物館大亂的猴子,可不就是猴子大鬧天宮嘛。
1200萬美金成本,全球5個多億美金的票房呢,能賺的話肯定要賺一賺,而且還可以多摻雜一些中國的元素,增加戲份。
但路平安覺得問題不大。
諾蘭帶著第一部的劇本走了。
性格設置成啰里八嗦、老好人,配音用羅家英版的唐僧,說說大話西遊的梗,主角為了讓他閉嘴給他送了泡泡糖,很合理,最後一聲「阿彌陀佛」,佛音鎮壓全場,完美!
總之只要把國內版的拍好,路平安就會一直贏。
片中幾乎所有的核心人物都是美國人。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換成一座沒什麼生意,即將倒閉,博物館老闆又是個亂來的,啥都往裡放的財主。
所以不要去想輸出不輸出,拍得好看了,服務好本土觀眾,實際上就是最大的成功。
好萊塢明目張胆不花錢就想薅一個已經在全球範圍內上映過的ip?
首先它的核心是全球通用的。
「恐龍」「非洲哺乳動物展示大廳」以及「海洋館」都可以和原本的一樣,不用變,博物館嘛,地大物博,問題不大。
「復活節島石像」,片中這傢伙總是要糖,男主最開始並沒有帶糖糖給它,它也沒有發脾氣,還提醒男主阿拉提很暴躁,有點像老好人,最後男主表演講前一聲「安靜!」讓打架和*圖*書的眾人就熄火,乖乖聽男主的演說。
對於文化輸出,路平安的態度是嚴肅的。
或者說「文化」方面並沒有特別大的爭議。
這又是大腦洞、大特效,且老少咸宜,劇情歡樂,很適合暑期檔。
路平安自己則是繼續投入進《奇妙夜》的前期準備中。
就像功夫片,香江那麼多經典片子,哪一部是說一開始就瞄準西方的?
這樣一來片中「牛仔」給「屋大維」斬首這一情節就得換回來了,成了趙括把牛仔綁起來斬首,為子孫報仇。
如此一來,一部具有濃郁中國色彩的片子就誕生了。
路平安認為是可以的。
因為還是那句話。
所以路平安並不指望這片子在海外能賺多少票房,只要國內票房好就行了。
原片其實也有提到過這一點,比如「羅斯福」就有說過:「我不是總統,我只是一座蠟像而已」。
比如原片涉及到的各種美國歷史人物、全球各地的展品等等。
劇本註冊過,給他問題不大。
這種主題放在哪兒都能吃得開。
所以他肯定能完成任務。
想要讓作品做到在文化輸出上面有效果,他認為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得讓本國的觀眾喜歡看。
所以片子拍下來,對國內外觀眾的接受度都很不錯。
如此一來,「法老」也得換成商紂王或者更早的蚩尤,來個大反差,一開始以為是個絕世凶人,鎮壓它的是四個巨大的「四大天王」,結果被揭開封印后,出來的卻是個萌萌小青年。
要是中國版的打不出多少海外傷害,他就自己搞一個美國和-圖-書版的。
但它卻很「美國」。
「西部牛仔傑迪戴亞」,這是個近代美國人物,和「屋大維」組成cp成為片中的大亮點,路平安可以把他換成國內的人物,但因為該情節涉及到「美國華人勞工」,路平安最終決定保留下來,作為博物館近代史展區的一員,算是「清朝展示區」的展示。
自家人喜歡了,這才是好作品。
「哥倫布」換成鄭和,完美替代。
而且這種猴子還很好找演員,現在耍猴的民間藝人團隊還是有很多的,找起來不難。
蠟像,和真正的歷史人物是不同的。
其餘世界各地的元素也要有。
羅馬軍陣就可以換成戰國時期的軍陣,還能惡搞一下「風風大風」。
在內地拍的話,肯定得改編,且肯定得做好海外票房不佳的準備。
這雖然會比原片少了那麼一些放眼全球的格局。
諾蘭走後,路平安便把他的事放在腦後。
要是美國版的影片可能還沒你的好看,卻能比你成功,這隻能讓廣大國內民眾反思實際問題。
一味地追求讓別人家喜歡,自家人卻不喜歡,這就很難說到底是誰在對誰輸出了。
這些就可以一一對應著替換。
再者說,反正我先拍出來了,這就是屬於中國的IP,提前插了眼,版權就是我的。
再加上該片的核心賣點「博物館的展品在夜晚的復活」。
你拍得好,影片確實好看,自然會有國外粉絲聞著味兒過來。
還能和片尾這倆cp給車胎放氣的情節首尾呼應。
劇情的話,只要在博物館設定上改一改即和-圖-書可。
比如《調音師》和《源代碼》。
其實路平安一開始是想找現代的一些偉人的,比如孫先生、教員這些,但實在不好放上去,路平安也惜命的。
文化輸出和國力、全球環境是有關係的,現階段不能強求。
文化濃郁,隔閡自然就會深,且我方實在弱勢,強求不得。
好的作品,在國際上的審美是有相通性的。
主角同樣是一個失意的父親、發明家,通過一份沒人敢做的工作,在兒子面前重獲尊嚴,走出離婚的陰影重獲愛情,最後博物館生意火爆,主角在事業上也獲得了成功。
真要是怕被扣帽子的話也不用自己導演,反正翻拍同一部電影和拍系列片一樣不給獎勵。
期間韓三品過來看過。
這就得用上實體特效技術了。
文化輸出,得看國力、環境和輸出渠道。
劇本、前期準備是一方面,演員也是一方面。
路平安版本的也可以這麼玩,加點外國元素,比如戴假髮的歐洲佬、髒兮兮的海盜、羅馬石膏像、遛狗的埃及法老等,但同樣只是一閃而過的鏡頭,沒有戲份。
「匈奴王阿提拉」可以換成成吉思汗或者歷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殘暴帝王,保留「五馬分屍」和「兇殘」的屬性。
原片也出現過「兵馬俑」「石獅子」等中國元素,但沒有戲份。
劇本已經過審,韓三品說上頭盛讚路平安為文化輸出做出的努力。
在劇情方面也比較容易改編。
當然國外票房也要展望,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所以對海外的收益,路平安更多的只看改編權。
人家也要臉的www.hetubook.com.com好不好!
懸疑犯罪、科幻破案打擊恐怖分子,這是全球通用。
路平安保留了「父親重新獲得兒子的尊重」這一片中內核。
要都是保留歷史人物所有性格和文化,那就不好玩了。
這是喜劇元素的設定,也是推著主角走向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要成功的諾蘭,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奧古斯都屋大維」,片中這個角色有些憨傻,可以換成趙括嘛,紙上談兵的梗可以用一用,然後總是被「牛仔」調侃紙上談兵。
甚至改編權都不是他的目的。
「劉易斯與克拉克的遠征」,可以把它倆和放在「唐朝展示區」,如此他倆就可以換成唐玄奘,反正片中這倆只有幾個鏡頭,展示一下即可。
「代表南北戰爭黑白蒙面人」,原片中戲份不多,主要是添亂,那就完全可以換成三國魏蜀吳,亂上加亂。
最後就是最重要的「法老刻寫板」,路平安直接把它換成純金甲骨文龜背板。
兩個內核保留,影片的骨架就已經完成。
總之,這片子就是一部喜劇。
目前最大的準備工作就是製作相關道具。
古代的話,其餘人還真沒有司馬遷合適。
「瑪雅人建金字塔」換成建長城,國家名片肯定要拿出來亮一亮。
要是周星星願意授權的話,也可以換成「至尊寶」。
這總比原版中國元素只是打醬油的要好。
這片子雖說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影片,在影片中,觀眾可以看到無數奇幻的景觀,可以近距離地觸摸「歷史」,可以在方寸之間橫跨各大洲和上下幾千年(乃至億萬年)的人類文https://m.hetubook.com.com明。
「薩卡加維亞」這個印第安嚮導女孩,可以換成花木蘭,這是個中西都熟悉的人物,在片中就是負責美,負責颯,負責片尾在「跟蹤」上起到一些「笑果」就好。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把電影拍得更有意思。
他認為這是一個遠大的目標,而想要實現,得結合實際看待。
最基礎的一點就是。
片尾「郵政馬車」換成「秦朝馬車」,又是完美替代。
講邏輯,但不需要太講邏輯,只要各自的人物和歷史上的大致吻合即可。
路平安其實是有不一樣的想法的。
《博物館奇妙夜》就不一樣。
這就完全可以換成一個大佛頭石像。
「西奧多羅斯福」可以換成司馬遷,有智慧,和羅斯福一樣後來是個「殘疾」,這就和片尾身子被馬車噶成一半的劇情完美適配,關鍵是司馬遷還是《史記》的作者,和整座自然歷史博物館都極其適配。
所以路平安的目的就是先讓國內的觀眾覺得好看,在國外真的賺不到多少票房那也沒事。
現階段不現實,尤其是對這種文化元素濃郁的電影來說。
這片子在國內的票房會好嗎?
「尼安德特人」,換成BJ猿人。
場面要做大,氣勢要足,最後來個蒙太奇,原來是小人兵,搞個大反差,增加笑果。
只是對於文化輸出這事兒。
主角很重要。
這兩部作品的改編實際上並沒有涉及到「文化」相關的問題。
要有演技,還要擅長喜劇,人品、觀眾緣都要好。
所以讓別人導即可,對外宣傳改編權賣出去了就好了。
這一點做到了,才是能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