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老人家送的一箱書
離開的時候,陳標和朱元璋說自己運氣好,剛好在城門口撞見這位老人家,否則還要等很久才看得到新書。
老人家見陳標要離開,讓陳標稍等一會兒,讓一個中年人扛了一箱子書來。
老人家笑著作揖:「多賺點錢,今年過個好年。」
朱元璋毫不顧忌地開玩笑道:「我?為陳家家主打雜的。」
至正十一年,元順帝任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徵發汴梁等十三路十五萬民夫、兩萬兵卒開鑿新河道治理黃河,即為「開河」。
原來老人家正在詢問城裡有沒有幫工的需求。他們村子剛收割完麥子,又種下稻子,現在處於農閑季節,可以進城幹活。
陳標搖頭:「你受他所託,幫他做事,也該拿錢。我會分成兩份,一份給你,一份給原作者。」
老人家開懷大笑,擦了擦笑出來的眼淚,道:「那我就放心了。」
朱元璋眼皮子跳了一下,道:「胡說八道,誰和他像!」
陳標在這個時代找不到多少愛好,就只能讀書。能讀到一本沒看過的書,陳標就會高興許久。
陳標嘆氣:「原來是這個賈魯啊……」
「爹,你認識……等等,我好像有點印象……」陳標冥思苦想,「想不起來。」
朱元璋道:「我是你爹,我們當然熟。」
這個時代的一年兩熟,是以稻麥輪種為主,兼以雙季間作稻。
朱元璋厚顏無恥道:「這不是有標兒你在嗎?」
朱元璋趕緊阻止:「小心為上!」
聽老人家的話,這些書……有可能是家傳的絕版?
陳標跟著https://www.hetubook.com.com作揖:「今年一定能過個好年!」
老農不敢用自己的田地嘗試。但陳標因為功勞在洪都分了田,陳家又買了許多家中沒人耕種田地的兵卒的田地承包權。用陳家的地做實驗,老農沒有心理負擔。
陳標沒給錢,一是錢不好花,二是錢容易被搶。
老人家看了一眼朱元璋,眼眸閃爍了一下,然後繼續笑道:「對了,小少爺,我正好想去尋你。為了感謝你當時送我們肉,我有些東西想要送給你。」
陳標搓搓小手:「讓我看看是什麼書!」
陳標想了想的,道:「正哥哈哈哈的時候,和你們也很像。」
朱元璋道:「這其中記載水利之事,那應該就是他了。」
父子兩相對無語了一會兒,陳標道:「爹,這個賈魯,他的下場是不是不太好?」
陳標道:「開河有罪,治河無罪。賈魯過在當代,利在千秋。現在他可能連墳都被憤怒的百姓挖了,但後世,百姓還是會記起他治河的好。」
陳標推辭的話有些說不出口了。
抱怨歸抱怨,陳標還是乖乖躲在朱元璋身後,讓家丁們先檢查。
他笑著問道:「你身後是你爹吧?你是家主,那你爹……」
陳標只是隨口一提。畢竟他熟悉的叔叔們都是武將,「哈哈怪」實在是太多。
陳標癟嘴:「爹,你這笑容有點眼熟。」
朱元璋道:「他死的時候還挺風光,死前還率兵打過咱們。不過他死後不久賊元的局勢就不好了。他只是一和圖書個漢人,賊元皇帝不會對他後人多好。估計以百姓對開河的憤怒,他的後人大多流散了吧。」
他想了想,讓人拿了陳家的商票給老人家,道:「這商票可以換布,作為書籍刊印的定金。」
陳標想了想,道:「老人家,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幫你把書印刷一套還給你……唔,如果書很實用,我們可以商量多印一點放在書店,大家都能看,分成好說!咳,如果是家傳絕學,不好外傳,那就算了。」
朱元璋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十分心虛:「沒有沒有,真的沒有。」
陳標叉腰:「對!」
陳標道:「開河變鈔?」
陳標拍著自己的胸脯:「我是豪商陳家的家主,經商,我是專業的!」
我就放心了,放心了啊。
朱元璋皺著眉頭道:「你出生的時候他已經死了。你對他有點印象,可能是因為罵他的人多。標兒,你還記得我們起義時列數的元朝的罪狀嗎?」
陳標不是農學生,雖然經濟學中會提一句多熟制的變遷,但沒有接觸到的時候,陳標一時半會兒沒想起來。
這個時代雖然早就有了活字印刷,但活字印刷還是純粹靠人力「蓋章」,並未發展成機械運作,所以書本仍舊是金貴物品。許多書籍都是「絕版」,藏在各個書香門第的閣樓中,輕易不會拿出來。
既然老人家說家裡豐收,可能暫時不缺糧食。但現在人人都為了不餓死趕緊種糧食,布匹很少。布應該是緊缺的。
到了八月,陳標梳理了一下,發現自己留在洪都確實https://m.hetubook.com.com沒有什麼事可幹了,才和朱元璋踏上回應天的船。
治水在史書中只是隻言片語略過,他怎麼會記得住!
他趕緊湊過去:「賈友恆?難道是賈魯?」
時人傳唱著一則作者不詳的小令《醉太平》,其言道「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可見「開河變鈔」是百姓們心中公認的「亂世禍源」。
陳標怒極:「我又不是你的腦子!你自己有腦子!」
陳標立刻嚴肅道:「那不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反過來也成立。取之有道的財,為何不接受?如果人人都不接受取之有道的財,那不是君子活該受窮?好人不就一定比壞人過得差?這錢,你必須拿!」
陳標抱怨:「要多小心?裏面還能飛出暗器嗎?」
老人家道:「路上慢慢看吧。我一直在這,若有疑問,可隨時來問我。」
朱元璋眉頭皺得死緊死緊:「啊?我……我們也要治河啊?治河費錢費人,又激起造反怎麼辦?」
朱元璋點頭。
老農憨厚道:「這個我懂,放心。」
陳標露出班門弄斧地尷尬微笑。
陳標看著那一箱子書,心裏總算想起「賈魯」這個名字了。
朱元璋伸手把陳標發出審視目光的眼睛捂住:「不,你沒有覺得。來,快和爹說,治河有多重要。」
陳標連忙推辭。
陳標在鄭州談生意的時候,聽人說起過賈魯河。賈魯河是鄭州第二大水源地,前身是楚漢相爭的「鴻溝」,因百姓紀念一個叫賈魯的人而取名賈魯河。
老人家搖搖頭,道:「m.hetubook.com.com是一些書。我留著也沒什麼用,不如給小少爺,或許能讓它派上用場。」
「嗯?」陳標放下書本,抱著手臂,用嚴肅的目光審視朱元璋,「爹,我覺得你在說謊。」
老人家笑道:「不是家傳絕學,是受人所託藏了一份。如果小少爺能刊印,我當然求之不得,錢就算了。」
陳標揮揮手,和朱元璋一同離開。
陳標蹲在地上,手指頭在泥土上戳洞:「雙季輪作很耗費土地肥力,這個要考慮進去。」
早稻種子培育的年代比較晚。南方最初的多熟制,最初都是先種冬小麥,然後種水稻。
朱元璋:「……」沒辦法,大侄子是他養的教的,不像他像誰?
朱元璋見自家兒子羞窘的神色,不但不安慰,還哈哈嘲笑。
至正十年,元順帝將中統鈔變為至正鈔,濫發紙鈔,物價飛漲,即為「變鈔」;
這下輪到朱元璋眼睛瞪圓了。
陳標沒好氣道:「治河修路建城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基礎建設工作。不治河,等河水泛濫,那才叫真的民不聊生!爹!你書怎麼讀的?史書中這些都寫了,你真的有好好看書嗎?我在洪都這段時間,你該不會因為沒有我的書信監督,就把書本放下了吧?」
陳標幾頂高帽子丟過去,老人家愣了許久,然後哭笑不得道:「好,好,我不推辭。只是這書不是我的,錢我也不能拿,我給他的家人寄過去。」
他為了趕上一月救援之期,哪有空讀書!
老人家心道,我怎麼看你也不像個經商的。
陳標小心翼翼捧起書本:「這箱子書我們和*圖*書不能留,要給主公。以後主公當皇帝,他也得治河。這些都是賈魯治河的經驗,可珍貴了。」
陳標冥思苦想,然後腦袋上「叮咚」一響:「爹!你和主公哈哈哈的時候非常像!」
家丁們檢查后,告知朱元璋無毒無異物后,陳標才開始翻書。
原本的歷史中,在宋朝末期,早稻種子培育出來,自宋到清,南方以雙季間作稻為主,即將早稻晚稻種子混種,再根據不同的時間移栽,可以一年兩收。直到明末清初,他們才逐漸摸索出雙季輪作稻的辦法。
陳標無語極了:「治河有多重要還用說嗎?!爹你能用腦子自己想嗎?!」
陳標笑著道:「好!老人家保重!」
老人家拿到商票,果然很高興。
回去時,他看到曾經偶遇的那位老人家正在城門口和守門衛兵說些什麼,好奇地過去詢問。
「唔……這……」陳標驚訝地瞪圓眼睛,「居然是治河的書?還是全手寫的?這根本不是書,是治河心得啊!這落款……賈……友恆?」
他並不是記起元朝的治河尚書賈魯,而是想起了「賈魯河」。
他們決定明年嘗試雙季輪作稻,如果比現在的耕種方式收穫更多,再向其他百姓推廣。
現在,他才向老農詢問,可否直接雙季輪作稻。
開河變鈔導致民不聊生,最初的紅巾軍就是來自黃河工地。民夫頭裹紅巾,殺官造反,很快形成燎原之勢。
為了應付陳標,他在到了洪都之後瘋狂看書,但看的都是陳標可能抽查的四書五經。史書就算以前看過,丟了這麼久,他也不可能記起看過的所有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