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羞恥的志向和後續
陳標疑惑:「朱先生,李叔叔,你們嘆什麼氣,遇到什麼麻煩了嗎?有我可以幫忙的嗎?」
說完,陳標還敲了敲自己的腦袋,假裝自己腦袋空空無也。
陳標的聲音越來越小,臉頰也越來越紅,連額頭和耳根都紅了,整張臉變成一顆熟透了的大蘋果。
劉基現在只當了個御史頭子,負責監督百官、以及給朱元璋挑刺。
陳標立刻豎起耳朵:「怎麼亂來?」
咦?不羞恥嗎?不尷尬嗎?不中二嗎?
那時候常叔叔的表情一定會很扭曲吧?陳標心中壞笑。
馬秀英等父子二人玩鬧了一會兒,才制止朱元璋:「好了好了,兒子大了,有點不想告訴父母的秘密正常,別什麼都想知道。」
第三,張家這一代只剩下張士信,張士信還是張士誠最疼愛的弟弟,劉氏殺張士信只是為了泄私憤,有違張士誠的心愿,也讓張家陷入了危機。
張士誠的舊將認為劉氏對張士誠堅貞不二,應該與張士誠合葬。至於殺張士信,劉氏認為張士信害死了張士誠,為夫報仇沒什麼問題。且張士信單獨進入劉氏房間,說不定是圖謀不軌,劉氏自衛而已。
「我老了,有些走不動了。以後陳啟和薛知默跟著常元帥去屯田。」葉錚笑道,「其實我倒覺得常元帥很適合當這戶部尚書。只是把常元帥留在應天,太暴殄天物了。」
陳標可憐一下就過去了,如何處理劉氏殺張士信后殉情的輿論,如何扶養張士誠一對幼子,那是洪武皇帝的煩惱。
去中書省給朱元璋收拾天下這亂攤子,哪有和天下文人論戰有意思?
張家宗族鬧得最厲害。他們跟著張士誠過了這麼多年優渥日子,早已經習慣人上人的生活。張士信降了大明,當了大明的高官,他們仍舊能過好日子。現在張士誠和張士信都死了,難道讓張家宗族重新變回泥腿子不成?
連葉錚都回來當了戶部尚書。
就算張士誠在劉氏之前有侍妾庶女,娶了劉氏之後也有美貌妾室,劉氏就樂意為張士誠殉情,她開心就好。
馬秀英摸了摸兒子髮髻上炸出來的毛毛:「是啊,標兒有這種志向很好,為什麼會羞恥?」
王褘瞪大眼睛,不敢https://www•hetubook•com•com置信地看著宋濂。
不止女人,男人也一樣。
劉基道:「沒有不對。確實,讓皇上頭疼去。他已經是皇上,這等國策,該他好好思考。」
劉氏那麼有血性有勇氣,怎麼就被張士誠糊了眼?
劉基斬釘截鐵道:「不換!」
他們轉移話題,說起近些日子應天城中眾人談論最多的事。
陳標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在想,難道是自己穿越者的思想再次不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其實在這個時代喊「為了黎民蒼生」的口號是很正常的事?
胡大海認識了幾百個字,勉強能自己磕磕絆絆讀書之後,別的沒學會,給人套高帽子的本事越來越熟練。
朱元璋苦笑:「當然不會讓你帶孩子……帶我們家之外的孩子。」
陳標難得回應天一次,在大明建國后匯聚應天,在中央朝廷做官的幾位大先生都來拜訪。
但他現在的工作不是挑刺,而是終於開始籌辦他心心念念的「大明學宮」,組織一場文人的辯論戰。
雖現在大明官場上暫時還沒出現鄉黨,但人皆有私心,見著朝中高官皆是南方人,朱升和李善長心中難免感傷。
陳標嘆氣:「第一批學生就相當於我的入室弟子,和應天官學其他學生不一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算我年紀小,這些學生作惡,難道我這個當老師的名聲不會受牽連嗎?就算我不在乎我的名聲,我也在乎……」
馬秀英也十分好奇。
陳標瞭然。
馬秀英瞥了朱元璋一樣,道:「沒錯。那個皇帝確實該被罵。他們不聽話,你就該把他們攆回來。就算是皇帝也沒話說。他難道會這麼不要臉,真的讓你這個孩子去帶孩子?」
朱皇帝委屈!
李善長苦笑:「元人忌憚南方,南方取士較少。北人儒士幾乎都被元朝廷吸納,讓這些人立刻在大明為官,就算皇上不介意,他們自身也要為操守德行猶豫一二。」
王褘瞠目結舌:「只剩我?」
劉基道:「這是好事。中書省怎麼能有好幾個同一地的高官?小心皇上把我們當鄉黨一鍋端。」
連浙東幾個文人都停止了內鬥,盯著陳標默默無語。
女人和*圖*書為什麼非得被孩子捆綁?
朱元璋道:「中二是什麼意思?但怎麼會羞恥。有這種志向很正常,也很好啊。」
「唉,我也想和你一起去北平。」王褘還是那副瀟洒的模樣,「中書省每日案牘勞形,真沒意思。」
朱元璋:「……沒錯。」
季仁壽笑道:「你還真能幫忙。他們倆看江南人傑地靈,能人輩出,正感慨北方文教不盛。」
馬秀英嘆氣:「娘知道。你還是個孩子,怎麼能讓你帶孩子?娘只是有些惋惜。」
我儘力教導了!如果他們還做壞事,只要我斷絕了師徒關係,就和我沒關係!我不會為他們禍害的人愧疚!
馬秀英露出困惑的微笑:「不會啊。」
雖然常遇春不是很想。但洪武皇帝說常遇春想,常遇春現在攥著聖旨抓緊時間陪家人,之後會北上看看長女和長子,順便去屯田分田和勞動改造營做技術指導。
朱元璋鬆開手,捏了兩把陳標仍舊手感極好的臉頰:「他剛不還說自己是個孩子,現在就長大了?」
眾人心道,忙什麼?當然就是忙這件事。
眾人點頭。
王褘道:「沒意思就沒意思。要不我倆換換?」
旁的人或譴責或贊同,並無意義。
「我們家只是普普通通連功臣榜都不一定上得去的小勛貴而已,讓大人物操心去。」陳標道,「爹,娘,你們可彆強出頭。哪怕我答應張士誠教導他家一雙幼子,那也只是同意讓他們進書院,可沒打算幫他帶孩子。」
陳標孩子氣地耍無賴:「沒什麼!」
當然,理智上告訴他絕對正確。但他就是難免生出消極的想法。
但張家宗族和大部分文人都認為劉氏不該與張士誠合葬。
劉氏還是為張士誠殉情了,殉情前刺死了張士信。
陳標:「……」
陳標樂呵呵準備和常遇春一起回北平,然後在北平城門口打出「歡迎常元帥蒞臨北平進行技術指導」的紅色大橫幅。
還好他慈父的一面佔據了上風,沒做出這麼可惡的事。
只可憐了劉氏和張士誠那一雙幼子。
劉基早就看那群看不起朱元璋卻又想來大明做官的捏鼻人不爽很久,此次一定要挫挫捏鼻人的銳氣。
朱元璋自我催眠,和圖書我兒子和我夫人罵的都是皇帝,和我陳國瑞有什麼關係?
劉基作為主辦人員,也會親自下場帶動氣氛。他已經準備了許多文雅的罵人之詞,希望自己能重現陳標的奇迹。
王褘立刻拉著葉琛道:「怎麼叫我一個人!還有葉景淵陪著我!葉景淵兼任史官,難道他還能離開應天?!」
同一地的大臣難免同氣連枝,做事有所顧慮;皇帝見朝堂被某一地文人所把持,肯定也會生出忌憚之心。這對朝堂、對他們這些大臣本身都不是好事。
朱元璋:「……」他根本沒想讓陳標帶孩子,而是讓這群人幫助陳標啊!
對事功學派的人而言,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做事。和包袱款款去北平幫陳標的陳麟一樣,二人很滿意自己如今的官職,並不想回朝廷當高官。
再者,張士信開城降大明,是大明功臣。劉氏殺了大明的功臣,是罪人,罪人怎麼能以禮待之?那以後誰還敢降大明?
陳標越想越理直氣壯:「沒錯,就是這樣!」
陳標道:「不知道呀。這麼麻煩的事,我才不會去想。」
劉氏恨張士信很正常,想殺張士信也情有可原。陳標不能理解洪武皇帝已經給了劉氏活路,劉氏怎麼狠心拋下幼子離去。
陳標使勁點頭:「就是嘛。」
陳標嘟囔:「也不是什麼不想告訴你們的秘密,只是說出來有點尷尬。」
李善長問道:「你爹沒和你說?」
王褘冷哼:「小氣。師兄,你也不說說他!」
朱元璋很高興,立即同意常遇春去大明所有他還沒有涉足的土地都走一圈。
他們二人準備協助常遇春,分田屯田的腳步走遍整個大明。
常遇春第一次對朱元璋的忠誠產生了動搖。他每天晚上摟著藍氏睡覺的時候,都在思索,自己投靠朱元璋這件事,是否真的正確。
眾人微笑。
陳標撇頭,癟嘴道:「對啊,我還是個孩子,我還幫皇帝帶勛貴的孩子。皇帝陛下真是會壓榨人。怪不得後世那麼多人寫詩文罵他。是我,我也偷偷罵。」
陳標道:「我爹最近都不著家,不知道在忙什麼。」
朱元璋立刻制住陳標:「嗯?有什麼瞞著你爹你娘?不說不準走,看我撓痒痒攻https://m.hetubook.com.com擊!」
為此事焦頭爛額的朱元璋聽了陳標的「風涼話」,差點心裏不平衡,讓陳標參与此事。
陳標紅著臉道:「說什麼我在乎黎民蒼生,你們不覺得很羞恥嗎?」
劉基道:「季師兄和朱允升先生年紀大了,你師兄準備接他們的班,去軍營為軍士們啟蒙。只有你一個人被留下來。」
陳標突然愣住,然後撓了撓臉頰,表情有些羞惱:「總之,能教就教,教不了就斷絕師徒關係,絕對不能縱容!」
北平的百姓與其說是相信常遇春會給他們帶來希望,不如說想要「追星」。
但北方百姓天天聽戲聽評書,對屯田元帥常遇春很好奇,向知府陳標請願,也想接受屯田元帥的教導。
陳標心底的那些小自私又冒了出來。
宋濂報以儒雅一笑:「是季先生和朱先生的推舉。」
葉琛嘆氣。他也不想啊。但胡大海一哭二鬧三上弔,說自己學識字都困難,怎麼當得好一方父母官。就算不為了他,為了河套飽受大元摧殘的百姓,葉琛也得去幫他。
有的女人事業為重,有的女人愛情為重,有的女人孩子為重。除了重要的東西,其他都是附屬品。
陳標狂笑著掙扎,大聲求助:「娘!娘救命,哈哈哈哈!混蛋爹住手!」
那自然是張士誠夫婦雙雙自盡,僅留下一對幼子的事。
陳標完全沒想到這一茬,經李善長解釋后,才意識到文人要臉,立刻另投他主很難,也難以被信任。北方的書香門第官宦世家,恐怕要到下一代皇帝,才願意出仕。
「在乎可能被他們禍害的無辜百姓。」陳標支支吾吾,「我教會了他們本事,他們用這些本事作惡怎麼辦?所以能教就教唄,教不了斷絕師徒關係。」
陳標疑惑:「我說的哪裡不對嗎?」
就算把幼子託付給其他人,哪有自己帶孩子更好?
其實北邊有陳標,不需要常遇春出馬。
陳標很不能理解。
朱元璋瞪大眼睛,像個傻憨憨一樣等待著什麼東西能讓自家兒子羞惱得臉都脹紅了。
宋濂無奈,但也不好繼續詢問。
陳標沒好氣道:「我不在乎名聲,也在乎、在乎……」
宋濂問道:「標兒,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做?」
朱和*圖*書元璋道:「你別說了,再說我真的會好奇。」
朱元璋和馬秀英對視一眼,疑惑道:「可是標兒,你這話有什麼值得尷尬的地方嗎?你臉都紅透了。」
常遇春:「……臣真是謝謝你了,陛下!」
陳啟和薛知默是葉錚的大弟子和三弟子。陳啟協助常遇春屯田;薛知默負責耍嘴皮子和筆杆子,讓常遇春的的行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兩人已經配合十分默契,葉錚放心讓他們出師,跟隨常遇春左右。
常遇春這塊「屯田元帥」金字招牌,是葉錚傾盡自己所學的心血結晶。葉錚當然希望物盡其用。
張士誠的待遇倒是簡單,朱元璋準備以國公禮在應天葬之。
不過陳標轉念想到了自己前世母親的話。
王褘:「……這和你們只留下我在中書省案牘勞形有什麼關係嗎?」
陳標解釋:「為了黎民蒼生啊!你們不認為這種口號很中二很羞恥嗎!」
陳標撓頭:「真麻煩。還好和我沒關係,讓皇上去頭疼,我相信他一定有辦法!」
首先,劉氏居然答應住進張士信府中,即便是為了報仇,也是以色相誘惑張士信,減輕張士信的警惕。劉氏誘惑張士信,就已經是背叛了張士誠;
朱元璋好奇:「標兒,你話還沒說完呢。你也在乎什麼?」
陳標道:「大元科舉取士的時候不少進士都是北方人,若論文教,北方不一定比南方差太多吧?」
季仁壽又道:「朱允升和李公的擔憂也是我的擔憂。朝中不可被一方人佔據,官員所在地域必須平衡,否則不是好事。」
浙東幾人在那裡欺負起年紀最小的王褘。準備過幾年就致仕的朱升和李善長深深嘆了一口氣。
朱元璋看向馬秀英:「會嗎?」
劉基道:「皇上有意將你培養成副相,你還覺得沒意思?」
劉氏就很不好處理了。
葉琛把手臂從王褘手掌中抽出來,理了理袖子,道:「我確實想留在應天,只是甘肅和山西已定,主公讓胡大海鎮守河套,他非把我要過去幫他治理河套,我也很無奈。」
說起這個,劉基又忍不住滿口抱怨:「皇上他簡直……唉,亂來!」
陳標拍打了兩下朱元璋捏他腮幫子的手,讓混蛋爹把爪子挪開:「別好奇了,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