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今天我仍不知道親爹是朱元璋

作者:木蘭竹
今天我仍不知道親爹是朱元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161章 賜予陳國瑞國姓朱

第161章 賜予陳國瑞國姓朱

這是史書中有無數例子的事!
之後,朱元璋又特意重新下旨,將「朱國瑞」編入皇室族譜,成為宗室的一支。
我陳家為大明皇帝鞠躬盡瘁,一個銅子一個銅子的賺出了大明軍費和基建費用,就算是李叔叔和徐叔叔當面,我也敢拍著胸脯說,這功臣第一我陳家當之無愧!
陳標瞥了兩人一眼:「我都來鎮守北平了,這功勞是說沒就沒的嗎?再說了,就以皇上的功績,誰的功勞能蓋得住他?只是以前老爹說,李叔叔和徐叔叔沒被砍頭,我陳家就不會有事。現在李叔叔和徐叔叔得看著我們陳家會不會被砍頭,然後尋找退路了。」
朱文正得意:「就敢!我是燕王!快給燕王殿下下跪!」
「正好我同意了封文正為燕王,一個義子的身份還是不夠格,再加上賜朱國瑞國姓,視朱國瑞一家為我老朱家宗室,他就夠格了。」朱元璋笑呵呵道。
兄弟幾人打打鬧鬧后,好好吃了一頓,提前慶祝朱文正成為「燕王」。
可自己真的不該排在徐達前面啊!這讓自己怎麼和隱隱將徐達封為濠州將領之首的皇上的老鄉們相處!
徐達可不只是元帥,他每打下一處地,就能安撫當地民眾,打仗和撫民都非常厲害。
知道陳國瑞真實身份的都是朱元璋老哥們,其中有大部分人還在外面打仗。
至於陳國瑞為功臣第一,賜國姓,此後陳家的產業該怎麼還是怎麼,只是從「陳家」直接改個姓成為皇室和宗室的產業而已,陳標吃驚但又覺得理所當然。
但他就不想讓徐達進前三,才出此下策,讓常遇春別擔心,徐達自己也知道這件事,不會心生芥蒂。
他現在都想流淚。
總之,封陳國瑞為國姓爺,名列功臣第一,一舉多得。
王褘差點把毛筆攥斷。嗯嗯嗯,大明開國皇帝是什麼人?我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都想不出如何形容!
朱文正現在三天兩頭就想去草原上撒歡,朱標打著算盤計算著去草原的消耗,把朱文正死死拴在北平城,不准他出門。
至於老爹不要封王,將封王給正哥,陳標欣慰老爹難得聰明了一回。
陳標再次道:「朱標的名字總感覺怪怪的,不好聽。」
這個時空,如今還未取名的朱楨出生的時候,武昌早就被朱元璋給拿下了。所以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庶子。
突然改了個姓,好不自在。
果然,朱標抱怨一番后,又為已經改名朱國瑞的陳國瑞同志找借口,說不在朝中也沒關係,這樣才更不顯眼,讓皇上更信任。
滿朝文武大部分不知道陳國瑞的真實身份是誰。
等皇帝來,朱標再求求皇帝多給點支援,還是放正哥去草原撒歡吧。
前幾名的和*圖*書爵位朱元璋自己定了下來,後面的那一連串功臣的爵位,就要讓左丞相和右丞相一同商量了。
不知道陳國瑞……現在叫朱國瑞的身份的人,都認為朱國瑞這大明第一功臣的名副其實,知道朱國瑞身份的人……
我寂寞個屁。
但他不敢暈。
陳英道:「現在我們已經不是陳家了,是朱家,再多爵位都正常。我想乾爹向義父推辭了王爵,義父應該會補償你一個較高的爵位。」
朱元璋又道,因陳國瑞推辭,所以燕王的爵位轉由朱元璋的義子朱文正繼承。
朱文標的名字確實比朱標好聽啊。
朱元璋笑道:「我這不是怕標兒現在官位太低,有人在他面前炫耀嗎?六兒今年五歲,明年就該啟蒙,出現在人前。標兒被賜國姓后,不論真實身份也是他的兄長,他還是得給標兒行禮。」
他還要板著臉,附和朱元璋,說「朱國瑞名副其實,絕對是第一功臣」。
徐達氣得捏拳頭。
朱元璋哈哈大笑,笑得牙花子都露了出來。
徐達整個人麻麻的,很想給朱元璋表演一個兩眼一翻兩腿一蹬,當場氣暈過去。
徐達越想越氣,臉上還是沒能憋住。
徐達雖然很氣,但氣過了又不是特彆氣。
朱樉也知道,自家大哥乖乖留在北平當官,除了要對北平百姓負責之外,最大的原因是他得照顧自己這幾個弟弟們。
朱文正得意叉腰:「我現在是燕王!你居然敢踹你家大王的屁股!反了你!」
……
常遇春十分擔心,標兒還沒把朱元璋從皇位上踹下去,自己先被朱元璋給氣死了。
但即使這樣,朱元璋還是擔心,如果有哪些混小子受了周圍人蠱惑,非要在陳標那裡端架子。以他家標兒的謹慎,說不準會直接順著來。
朱樉冷哼:「他就是坐不住,想亂跑。」
陳國瑞為大明開國功臣第一,賜國姓,封燕王,是功臣中唯一封王的人。
我……
特別是狗兒貓兒,混蛋爹老想不出好名字,還是大哥好!他們可不想頂著狗兒和貓兒的名字去上學!
不過常遇春回來,最主要還是慶賀陳家被賜國姓,陳標改名朱標。
「明面上的朱皇帝,暗地裡的陳國瑞」。雖然他們都知道這句歌謠是有人要迫害陳家,但有一說一,這歌謠其實也不算太錯。
這怎麼行?!
頂多這第一功臣是我爹陳國瑞還是我陳標,需要再斟酌斟酌而已。
將王爵轉給正哥,既避免了洪武皇帝要給陳家兩人封爵的尷尬,正哥這個洪武皇帝的義子當藩王也算較為名正言順。
他真的快受不了主公了。
是啊,你親自下場和下屬們搶功勞,你的良心難道不會痛嗎?!
朱元璋強調:「和-圖-書不過我想出這個主意,最初只是不想讓徐達這個不要臉的進功臣前三。等我想出這個主意,仔細一琢磨,嘿,一舉多得啊!王子充,實錄上一定要把我這句記進去。」
陳標和陳家義子陳英,都正式雙雙改換姓氏了。
朱標道:「罷了,有我在,爹娘趁著身體還好,想多出去走走就多出去走走。樉兒,你也別寂寞,爹娘說,以後至少每年能有三四個月的時間能在北平陪我們。」
無論是史書中留下一個「抑鬱而終」還是「無故暴斃」,都不是什麼好結局。
朱元璋笑道:「能給後世留下一些笑談也不錯,免得他們天天琢磨我老朱是什麼人。」
常遇春拿到信的時候,整個人腦袋都是懵的。
朱元璋事事為陳標考慮,庶子啟蒙的時候,肯定都會拜陳標為師。即使他們不知道陳標是太子,也得用對待師長的禮數恭恭敬敬對待陳標。
常遇春特意從屯田的地方趕回來,參加了這次慶祝會。
對於不知道陳國瑞真實身份的人而言,他們聽到「陳國瑞」三個字,感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李文忠冷笑:「我家大王?我家大王只有義父一人。怎麼,同為義子,你還敢在我面前拿王爺的架子?」
娘回來就好,爹還是別回來了。他回來只會每天抽查我的功課和武藝,然後用各種屁話打擊我。
朱標抱著腦袋使勁轉頭。好氣哦,氣死我了!如果不是我要照顧弟弟們,我也跑路!
真希望標兒能早日當太子、當皇帝啊。
李善長使勁乾咳,示意大明的開國皇帝不要說什麼大明沒了的混賬話。
陳英扶額:「文正,你能不能別作死?你是不是一日不挨抽,心裏就不舒坦?我現在就抽你一頓如何?」
陳標摸了摸脖子,悵然道:「哦,現在我不是陳標,是朱標了。」
歷史中,胡充妃所生六皇子朱楨出生的時候,朱元璋的軍隊剛好攻克武昌。所以朱元璋認為朱楨是有福之人,直接將楚地封給朱楨。
如果陳國瑞現在站在朝堂中,他們絕對不敢如此抨擊陳家。
滿朝文武高呼萬歲,曾經彈劾陳國瑞的人出了一身冷汗。
朱這個姓,真的不是很好聽啊。
李善長排在徐達之前,除了李善長資歷比徐達高之外,也有安撫文臣的作用。
朱標改了姓氏,陳樉、陳棡、陳狗兒和陳貓兒當然也跟著改姓。
常遇春認為,即便自己有屯田的功績,在功臣排位上,也不該比徐達高。
李善長頭疼地拉架:「好了好了,等會兒你們倆再打。皇上,你怎麼突然想著賜陳國瑞國姓?」
常遇春真的是掰著手指數著標兒及冠的時候。
朱標:「……」
李文忠忍俊不禁hetubook•com.com:「對啊,標兒,你怎麼不哭鬧?」
朱文正去了草原就是一匹威風凜凜的狼王,回到北平就變成人見人厭的雪橇三傻。朱標想破頭也想不明白,朱文正明明和他是親堂兄弟,為什麼性格差距會這麼大?
朱元璋口中的六兒,是他唯一的庶子,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出生。
徐達抓撓了一下頭髮,道:「皇上啊,後世的戲文里,我倆估計都要演丑角了。」
他想,皇上以後開口叫標兒「朱標」的時候,一定很想流淚吧。
陳標道:「我還是有點擔心。你們都有爵位,我陳家是不是有爵位的人太多了。」
「朱國瑞說,以標兒的本事,他給自己賺個王爵很容易。」朱元璋淡淡道,「以後陳家即朱家,奪走陳家家產的事不可再提。」
現在,朱元璋狠狠給了他們一記耳光。
朱元璋也直說,論功績,常遇春和徐達半斤八兩;但論資輩,徐達應該在常遇春之前。
陳標第一反應是,朱標這個名字不好聽。
李文忠笑道:「首先,我姓李,得到爵位,怎麼能算到陳家頭上?然後,阿英既是陳家義子也是皇上義子,他的身份也輪外。嚴格說起來,現在陳家一個都沒撈著呢。你看,你和舅舅都沒有爵位。」
任由後世評說吧……
朱文正:「確實。你改名叫朱文標好了。」
但大明都建國了,朱元璋都當上皇帝了,陳國瑞居然還隱藏在幕後,連個官職都沒撈到,這就讓一些人開始試探。
朱文正把著陳標的肩膀,壓得陳標不斷瞪他:「標兒,你怎麼如此平靜?我還以為你會哭著鬧著喊著說陳家功高蓋主要完蛋,現在就要出海逃命呢。」
朱標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
因為葉琛被胡大海哭著鬧著求著去當搭檔,所以不但要在中書省做官,還要兼任撰寫起居錄史官的王褘攥緊毛筆,無奈道:「皇上,你就不怕後世人笑話你嗎?」
朱元璋認真道:「朕說朕只是為了一勞永逸解決陳家的事,你信嗎?」
朱元璋定下功臣名單后,特意留下李善長和徐達,商量後續爵位分配的事。
徐達前腳跟著朱元璋進御書房,罵聲就來了:「老大!你故意氣我的吧!」
他抱住腦袋呻|吟:「啊,我不想想起這件事!你說爹怎麼想的?他居然還不去朝中當官,非要繼續當什麼影衛頭領。現在還需要什麼影衛啊?他是不是有病!他不在朝里做官,我們在外鎮守,朝中消息不靈通,連個為我們說話的人都沒有!」
陳英給了兩兄弟一拳:「閉嘴。標兒,別聽他們的胡話。」
不過朱樉不會在朱標面前顯露太多對親爹的敵意,因為他知道大哥是真的很喜歡爹。https://m.hetubook.com.com
李文忠道:「我們標兒也能當國公?」
朱標取了字之後,弟弟們一點都不認為大哥取名廢,都為這個和大哥同款「字」高興得睡不著。
徐達也規範了大明軍紀,幾乎是大明軍隊主心骨一樣的人物。
皇上!主公!你要臉嗎?!
李文忠激動:「我至少有個國公噹噹吧?」
徐達道:「你自稱『朕』了,我就知道你心虛了。」
外官一定要有「內線」在朝中,否則將來很容易被坑。
朱元璋看著徐達的臉色,樂得不行。
朱元璋和他開的這個玩笑所傳達出的對他的信賴和親近,比什麼功臣前三厲害多了。
朱文正冷哼:「是標兒自己說朱標的名字不好聽。」
這一定是因為「朱」這個姓氏不太好取名的緣故。
在李善長的死亡視線下,朱元璋和徐達兩個不正經君臣終於不再開玩笑,認真和李善長一同商量起給功臣們封爵的事。
正好,狗兒和貓兒今年九虛歲,八周歲,也到了正式入學的時候。他們還沒有正式的名字,朱標就給他倆先取了字。
朱文正:「啊,好吧。」如果不是標兒在這,他的白眼已經翻得眼睛疼了。
朱元璋能因為和他開玩笑,就讓「陳國瑞」當功臣第一,在史書中留下這一則笑談,就證明朱元璋還是原來那個「陳國瑞」,自己還能繼續放心地與朱元璋與以前那樣相處。
朱標的親爹朱國瑞居然說,他不耐煩留在應天,所以當「影衛」和「御史」,去幫皇上巡遊天下當私訪的欽差去了。
陳標點頭,滿意道:「那也不錯,至少見到大部分人都不需要行禮了。」
這王爵是必須要拿的,拿了才能堵住那些對陳家虎視眈眈的人的嘴。
陳標意動。
狗兒和貓兒取了字,對二弟和三弟不能厚此薄彼,朱標乾脆連同自己的字也取了。
朱文正很聽朱標的話,不出門就不出門,但多餘的精力他又不想處理麻煩的公務,就變著法子去騷擾李文忠和陳英。
陳標感慨:「姜還是老的辣,老爹這一手真的絕!」
陳家樹大招風,雖說不到功高蓋主的地步(誰的功勞能比得過大明太祖朱元璋本人?!),也還是低調些好。
畢竟這開國功臣中文臣太少,就算浙東幾個文人的功績也連國公都排不上。
不然呢?讓外面人傳我徐達對只排第四很不滿,與朱國瑞結仇?
李文忠道:「為什麼不敢?」
朱元璋大樂道:「戲文都能演咱們了,那估計大明都沒了,隨他們演。」
(本文以後,也稱呼其為朱標和朱英。)
他再次捂著胸口問自己,當初為什麼要投靠朱元璋?
陳英嘆氣。他功勞最少,以後還得努力。
至於陳標……
陳英道:「國hetubook.com.com公太高,可能是伯爵。」
皇帝四叔你是不是有病?!
伯仲叔季幼,五兄弟無論看名還是看字,都是同胞兄弟無異。
北平將要變成北京,他的工作中多了一項將大都皇宮整修成大明皇宮的督工事項,哪有時間陪著正哥鬧騰。
他第二個反應是,我家正哥變成了燕王,那永樂大帝以後當什麼藩王?!燕王朱棣沒了?!
更讓常遇春生氣的是,這些朱元璋都料到了。
你讓我們怎麼說?大明皇帝擁有大明建國首功,有問題嗎?誰敢說有問題!!
「喂喂喂,別亂來。」李文忠笑得前俯後仰,「我倒是不介意,你小心被舅舅抽死。」
朱樉吐槽:「大哥,但是你不覺得堂哥和爹很像嗎?」
當時洪都之戰,他已經發現陳家功勞高得有點嚇人時,曾經想給朱元璋當義子,改名朱文標。
朱文正笑道:「這有什麼?文忠十五歲前都叫保兒呢,也沒見他不好意思……哎喲?李文忠!你居然敢踹我!」
當然,這並不能證明陳國瑞有反心,而是陳國瑞對朱元璋太過忠誠,朱元璋也對陳國瑞太過信任。
朱標垂淚,覺得很對不起忠哥和英哥。
朱標懶得理睬自從當了燕王,就天天把「我是燕王」掛在嘴邊,在忠哥和英哥面前跳來跳去的傻子堂哥。
其實朱標自己也是取名廢。他們幾兄弟都是「木」字旁,水生木,字便都取的「澤」。根據排名,朱標字伯澤,朱樉字仲澤,朱棡字叔澤,狗兒字季澤,貓兒字幼澤。
所以朱樉就更加不喜歡親爹了。
之前他們還為陳家的事爭吵呢,可見陳家對大明的貢獻有多大。
以後朱文正就是大明第一個戍邊藩王,常遇春為人處世圓滑,自然會與朱文正結善緣。
他就是喜歡看徐達氣得跳腳,還拿他沒辦法的模樣。
朱元璋,字國瑞,原名重八。
現在連火器營、造船廠、兵器工坊等都在陳家手中,陳家不是暗地裡的「皇帝」是什麼?
遠在北平的陳標在接到洪武皇帝馬上就要蒞臨北平,把北平變成北京的旨意時,還得到了自己從陳標改名為朱標的消息。
為了讓傻子堂哥不來騷擾自己,只能犧牲忠哥和英哥了。
但陳標也知道,自己畢竟年幼,功勞只能被不要臉的老爹吞了。
朱元璋樂道:「我現在是皇帝,你還敢上手?來啊,我們去校場練練!」
這個主公,這個皇帝,是不是哪裡有問題?
朱樉:「嗯。」
李文忠擼起袖子就揍了上去。
朱元璋對這個唯一的侄子,真是掏心掏肺的好。即使朱文正天天戳他心窩子,他也記得提早給朱文正封王的事。
常遇春屯田穩固後方,李善長居中調度,而陳家,無論是屯田還是調度,都離不開陳家。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