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貧富貴賤都能享用
馬秀英哽咽道:「娘就是高興。」
朱標苦笑著用儘可能直白的話,配合肢體語言,終於讓陳東聽懂了。
朱標道:「現在我們地廣人少,以目前開墾土地的速度,百姓暫時不會缺糧。我們現在皇莊試種,種出經驗之後再向全國推廣。種子多了之後,北方較為貧瘠的土地可以先種。」
「玉米棍子碾碎了可以用來喂牲畜,也可以用來當柴火。」朱標道,「當然,如果到了極端飢餓的情況,也可以碾碎了吃掉。不過能成為耐儲存的柴火,對百姓來說也很不錯。」
朱元璋嘆氣:「就算是種水稻和麥子的良田,如果不小心伺候也會傷土地。這個是大問題。」
朱元璋饞了:「還夠吃嗎?明天吃?」
李善長的牙已經不好了,啃不動玉米,便吃掰下來的玉米粒。
「娘,玉米是好東西,只用水煮了直接吃,非常健康。爹身體不好不能吃肉的時候,就讓他啃玉米。」朱標一邊為娘親夾菜,一邊道,「土豆、紅薯和玉米都能用水煮了或者火烤了直接吃。」
李善長趕緊問道:「為何!」
朱標笑道:「為什麼不可以?現在我們造船技術更加成熟,我給你準備更好的船更好的火炮。不過一直往東跨越東大陸到我們大陸那一片海洋非常寬廣,只有零散小島作為淡水補給。在陌生的海域航行很困難,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百姓不僅缺糧,也缺柴火。因為大部分山地都是私人所有,百姓們不能進山砍柴。
朱元璋腦子懶得去想為什麼朱標和_圖_書能這麼迅速用東大陸的作物做出一桌大明美食,只需要一邊吃一邊誇讚標兒厲害就好。
知道東大陸的確有一個擁有新糧食的王國后,朱元璋就不會吝嗇遠航的成本。若能運輸更多的新糧食來,這好處可比遠航高多了。
陳迪拍著陳東的肩膀道:「叔帶著你去,我們一起去!」
朱標一邊吃,一邊說起新糧食的弊端和食用禁忌。比如發芽和發青和腐爛的土豆不能吃,有毒。
朱元璋聽著自家寶貝兒子對歐洲人極盡「詆毀」,若有所思。
朱元璋道:「好,你來定。有什麼困難就告訴爹,爹去問皇上要。」
朱標見長輩們哭完了,趕緊讓加菜,害怕他們再次傷心。
朱元璋親手幫李善長擦拭眼淚,擦拭之後,他也忍不住流出了眼淚:「真好啊。」
朱標道:「因為我們的地面是個球啊。」
它們不需要額外處理,就能直接食用。無論貧富貴賤,都能平等地享受它的營養和美味。
朱標把馬秀英抱進懷裡,輕輕拍打著娘親的背,道:「娘,以後我們也能種,要高興啊。」
陳東十分認真道:「好,我也去。」
陳東暈乎乎道:「聽、聽不懂。」
「真好,真好啊……」朱元璋擦了擦眼淚,問道,「標兒,你說我讓百姓們都種這個好不好?」
粗米和灰黑色的麵粉,是大部分平民百姓家中生活較寬裕的時候的主糧。
朱標道:「好,明天吃。沒關係,吃光了我們可以再去買。他們的南方有一個叫塔萬廷蘇尤的國m.hetubook.com.com家,我們可以派遣船隊,與他們建立商貿關係。」
陳東:「……啊?!」
沒想到吧舅舅/四叔,你已經暴露了。
他又咬了一口很甜的紅薯,和一口口感很綿軟的土豆,忍不住老淚縱橫。
朱標在心裏翻白眼,你們這群傻白甜能打個屁。
陳東的意思應該是,他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菜。他們那裡的人不是這樣做菜。
當吃到那一口精糧做的食物時,朱元璋詢問了馬秀英許久,這些東西是什麼。
建城啊!在大明住了房屋,誰想繼續住帳篷呢?
朱標又讓人送來直接用水煮的三種糧食當主食。
聽說土豆發芽、發青和腐爛有毒,在場的人都沒被嚇到。畢竟他們所吃的食物中,處理不當有毒的太多了。
朱標道:「收穫之後就能直接吃,不需要研磨。」
「我、我們不會建城。」陳東沮喪道。
百姓在飢餓的時候,捨不得用糠皮喂牲畜,自己十分艱難地吃了。粗糙的糠皮可能把喉嚨劃破。
陳東聽到大明要派船隊去塔萬廷蘇尤帝國之後十分激動。他很樂意為大明當嚮導,與那個強大的國家建立關係,這樣可以讓部落獲得更多庇佑。
朱標又道:「麥子和稻穀只要肥力足夠,畝產也不會差。而且它們有殼,更加耐儲存。我們儲存的糧食,還是得以麥子和稻穀為主。」
「你回去告訴你們部落人,長相和我們迥異,有五顏六色頭髮和眼珠,皮膚顏色較淺的那群人是魔鬼派來的人,一定要警惕hetubook.com.com。」朱標道,「迪叔進行環球旅行的時候,你們可以派人跟著。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你們去親眼看看他們的人有多兇殘,就知道我所言非虛。」
陳東立刻點頭:「好,我們學!」
大明局勢已經較為穩定,或許我該派船隊出訪西方了。朱元璋生出了警惕。
朱標笑著轉頭對陪著一眾大佬吃飯,努力抑制住瑟瑟發抖的陳迪道:「迪叔,趁著你還沒老,又找到了東大陸補給地,要不要繼續往東去,圍繞地球一圈,成為第一個證明地球是球形的人?」
陳東使勁搖頭:「不不不,我沒吃過!不對,這些東西是我吃過的,但……」
一眾大明人愣了愣,然後不由莞爾。
朱標笑道:「好。」
朱標道:「只是我們大明好。我們自有國王和國家起,都已經超過五千年了。若論文明起始,都不知道有多少年。大明是古老的文明國度,所以對外來者都很包容友好。你再往西去……唔,其實就在你們東面,那個大陸上的人可不好。幸虧你們最先遇到的是我們。」
陳東沒想過這件事。
華夏最初廣泛種植的主糧是黍和粟,即黃米和小米;之後廣泛種植的主糧是大麥、小麥和稻米。
陳迪立刻嚴肅道:「公子,我知道,你放心!」
朱標點頭:「我們一起準備。不過你往東到了歐洲之後,千萬不要告訴他們東大陸的情報。那群野蠻人,一定會把災難帶到東大陸。」
陳東情急之下,說話順暢了不少,但還是不能順利表達出自己想說的話https://m.hetubook.com.com。
朱標恨鐵不成鋼:「尋求什麼庇佑?你們一個南一個北,隔著這麼遠!你們不如聯合其他部落組成一個聯盟,選出一個國王,也修建城池,建立自己的國家。只要把城池建立在海邊,依託和大明的貿易關係,你們一定能聚集起來。」
朱標笑道:「這三種糧食烤著吃味道特別棒。下次烤羊肉,就可以在火堆里埋著土豆和紅薯,再在旁邊插幾個玉米。」
朱標立刻道:「不好!」
朱標又道:「再說了,我們現在的飲食也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米面都沒了,你們受得了?我受不了。」
朱元璋和馬秀英成婚的當日,才吃到了第一口白米白面做的食物。
李善長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道:「不需要脫殼?」
陳東道:「公子,放心。我們能打!」
朱元璋愣住,他對陳東道:「你們那……食物真好吃!」
塔萬廷蘇尤帝國就是印加帝國。「印加」在他們的語言中有國王的意思,殖民者一直聽他們說「印加」,就將其取名為印加帝國。
朱標道:「不會就學啊!你們不會,我們大明會!」
有殼的糧食最好儲存和運輸,但有殼的糧食去殼之後,重量會減輕許多。
比如川蜀百姓最愛吃的魔芋。
玉米、土豆和紅薯卻不一樣。
這些主糧無一例外,都有殼。
「標兒說得對。」王褘抹了抹嘴,「正好這些糧食都不佔良田,可以一起種。」
「都能吃啊。」李善長流著淚道,「都能吃……」
如果不去殼,食物很難熟,咽下去十分困難。
朱和*圖*書元璋見陳東長得和大明北方山裡的人差不多,人又淳樸善良,已經認定這群人就是從大明遷徙到東大陸的「老鄉」。
朱標不是農學專業的人,但也知道一些單一糧食作物的弊端。
陳迪等人帶回來的新糧食不多,新加的菜自然還是大明本來就有的菜。
陳東聽的有點暈:「為什麼往西去,又是在東面?」
不過朱元璋這麼聰明,當然聽懂了。
李文忠和朱文正都低著頭狂吃,以免表情露餡。
陳東感激道:「你們人真好。」
陳東十分爽朗笑道:「我想去更多地方。」
聽了朱標的話之後,他才恍然,他們也能建立一座城池。
食物很美味,但朱元璋等人吃著吃著,都忍不住哽咽。
馬秀英反覆告訴朱元璋,這就是米和麥做成的食物,朱元璋仍舊不敢相信。
他知道朱標能「看到未來」,難道未來歐洲人會率先來到東大陸,給東大陸的老鄉們帶來災難?
陳迪激動道:「我可以嗎!」
李善長嘆氣:「這倒是。」
一對新人在洞房花燭夜聊的居然是糧食,這話題真的很奇怪。
朱標道:「雖然它們高產,但它們也十分耗費土地肥力。如果連續種植,土地肯定會迅速劣化。」
普通百姓家的糧食能儲存到第二年糧食豐收的時候就算了不起了,但國家糧倉里的糧食可能要儲存好幾年,還是麥子和稻穀最好儲存。
不愧是我的標兒!
在場的人都種過地,很快就聽明白了朱標口中「單一糧食作物很容易在天災中全滅」「糧食種類越多越有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的說法。